88读书网 > 旖旎在时光一角 > 春风十里酒飘香 访古探幽风光美
    轻轻地,踏着春风,放飞心情,我们一行十八人组队来了,来到梅县石坑镇,在芝麻开门的安排引领下,整个行程计划安排是上午参观梅县区石坑镇马径村梅县客乡酿酒有限公司酒厂,了解酒厂生产过程、咨询酿酒师有关酒文化等。然后享受最具有本地特色的午餐美食,饱餐后到野外徒步活动,下午到古民居访古探幽,驱车前往礤梅村参观太平天国运动领袖洪秀全祖居“梅魁第”,龙头村参观古民居“盘龙围”活动。

    当我们来到石坑马径村梅县客乡酿酒有限公司里,酒厂的曾老板和凌总在百忙之中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给予了我们最热烈的欢迎!

    在此,我们有幸参观了客乡酿酒酒厂,详细了解米酒酿造整个流程,由凌总亲自介绍有关酿酒技术和有关酒文化知识。

    在这些图片的展示中,我们了解了这个有着多年历史的酒厂的发展史。

    广东梅县客乡酿酒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石坑马径,占地面积3.8万平方米,远离村庄,四面环山,这里花草簇拥,林木葱郁,翠绿如画,空气透明到仿佛连阳光的颗粒都能看见。门口有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这是酒厂酿酒用的山泉水,此水酿出的酒甘醇绵软,口感独特,是唯一一家经过注册“客家“商标的酿酒公司。

    生产经营客家米酒系列产品,其中,客家乡情酒曾被多次选为各种重大活动的指定宴酒和赠品。

    公司处于无污染的环境,从山上引来的泉水特别清甜,客家米酒系列产品全部采用山泉酿制,选用的大米也是客家优质大米,酒曲全采用客家传统的酒曲。在无污染状态下,通过长时间的发酵故酒味醇和,具有一股清稻香味,入口清洌爽口,醉不上头,有益健康,可根据不同需要选择:52度、38度客家乡情酒,49度、45度客家双喜酒,33度、38度客家特醇等,最具创意的是客家乡情酒。适合所有喝酒的朋友饮用。

    这里环境优雅,在无尘染的环境下空气特别清新,这里的酒味飘香,酒香四溢,酒的醇香在空气中荡漾,即便封闭着,也能闻到浓浓的酒糟味道。据说摇晃出来的泡沫是酒花,酒花越多,就表示酒的度数越高,酒花消失的越快,酒的纯度就越高,看着包装流程就感受到了这种传说。

    这里展示的都是不同品位的石坑米酒。这是储存地,这是存放米酒的地方。

    这就是酒厂的大概厂貌,这马径村梅县客乡酿酒有限公司的长久发展,也解决了石坑镇一些人的就业问题。

    在酒厂凌总的安排下,大家公司门口来了几张全家福相,并有幸偶遇九十多岁的古伯与他八十多岁的夫人,并与之合影。这是一对老革命长寿夫妻,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看起来象是六十岁的人,脸上干净没有寿斑,反应灵敏手脚麻利。他们是受市政府邀请从北京回来参加刘复之故居落成纪念活动,此时也正是来参观酒厂。

    午餐我们有幸尝到了存放了六年的石坑米酒,和一般的52度酒不同,这个酒沾到唇边的第一感觉是甜,然后入口才会有稍辛辣的感觉,回味后又稍微有点苦涩,再回到甜,我不是会喝酒的人,相信会品酒的人一定深知这酒的魅力。

    午饭后,在凌总的热心介绍引领下,凌总亲自全程陪同我们参观了洪秀全祖居。

    围龙屋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典型汉族民居建筑,是传统客家住房样式。围龙屋的客家文化内涵十分丰富,从建筑风格到民风民俗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

    “梅魁第”坐南向北,始建于1403年,是典型的围龙屋,为三堂两横一围龙结构。站在水塘旁望去,围龙屋背后山头似鹅形,后枕五峰,门口水塘如卵形,人称“金鹅孵卵”。在大门口远眺,对面的“百马嶂”仿佛一群战马在奔腾,而左边的山峰如旌旗,右边山峰似长剑,中间的“大营山”好像战鼓。据传洪姓祖先认为这种“左旗右剑中间鼓”的地形,会出统率军队的将帅人才。而另外一个传说则是,洪秀全称王后,清政府专门派“国师”到其出生地广州花县考证他家的“风水”,但认为那里的“风水”不可能出皇帝。“国师”又追考到洪秀全祖居“梅魁第”,认为此地可出“天子”,清政府遂派兵斩断其背后山头的“龙脉”,并开了一条沟壑。据说这条沟壑至今仍在。1865年,太平天国最后一支部队由康王汪海洋率领辗转入粤,攻下嘉应州城,与左宗棠指挥的清军展开激烈战斗。最后在丰顺的一次战役中,太平天国残部数万人全部壮烈牺牲。左宗棠在上报朝廷的奏折中写道:“太平军兴于嘉应,灭于嘉应。”由此可见太平天国及其领袖洪秀全与梅州的密切关系。

    盘龙围,石坑镇龙头村李氏盘龙围,其开基始祖贵真公于元朝至正八年(公元1384年),从福建上杭迁徙至而来,得到当时村中贵族、同庚好友严氏赠送的盘龙居为安身立足之处,据介绍,“盘龙围”创建已有近六百年的历史,随着岁月迁移,多次修缮,仍保持原貌。

    “盘龙围”已经修葺一新,白墙灰瓦,大门两边的红色对联、屋檐下吊着的十多个红灯笼很是耀眼。来到大门口,门楣上方雕刻“盘龙围”建筑风格独特,三堂出水结构,上、中、下三厅两廊,共有22间房。其构造既有皖、豫建筑的翘檐绘栋,又有客家民居的风格,砖木结构,“屋水”比普通客家民居要陡。

    “盘龙围”最令人感兴趣的是周围的地形。因有门前的坡地挡着,站在大门里望不见前面的农田和河流,而在坡地前面也看不到“盘龙围”正门。蹲在上厅正中央朝大门外一望,对面的山峰似巨石盘旋。站在远处把“盘龙围”和山峰连起来看,该围犹如硕大无比的田螺翘“笃”刺天,恰似“田螺吐肉”。“盘龙围”素有崇文尚武、耕读传家的传统,人丁旺盛、名人辈出。其中明、清代进士和举人有8人,监生和贡生等239人,有军功官职的20多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第29集团军总司令李铁军中将等四位将官,建造湛江军港的总工程师李汉贤等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寂寞流年,往事尘烟袅袅,岁月留痕,几世轮回,江山依旧,孕育了繁华,也选择了寂寞,在承载了岁月的轮回后,散碎的旧时光在搁浅的记忆中深静地老去。故事里,有岁月的沉香和人生的积淀,有灵魂融合的本源,有沧桑,有宁静,有酸甜苦辣,也有眼泪和梦想。

    今天在石坑本是一场徒步观光活动,在这欢声笑语的坦途中,我们一路收获着满满地弥足珍贵的酒文化知识,并受到了石坑马径村梅县客乡酿酒有限公司给予的最热情最周到的礼遇。在行程中,一直在感受着客家各种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春风十里酒飘香,访古探幽春光美。最美人间四月天,欢乐大家庭!在这样湛蓝的,有着轻轻的流云的美好的这一天,一路走来,行行摄摄,欢声笑语,在这万物更生的季节里,清风与花香在缠绵。路边不经意开放的野花,也都成了大家眼里的风景。

    户外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时刻都忘不了在山林里穿行徒步运动,徒步是现代人融入自然的一项现代、时尚和充满激情的一种运动。正因如此,热心的凌总带我们来到了镇政府附近一处“转水梅园”公园森林。

    每次的户外活动,都是一次心灵的放飞,思想的洗涤。人世间的相遇皆因缘份,感恩世间所有的缘。

    户外的人无论走到哪里,时刻都忘不了在山林里穿行徒步运动,徒步是现代人融入自然的一项现代、时尚和充满激情的一种运动。

    驴途中的风景,只是一道道让人神醉情驰的涟漪,这里林木葱郁,翠绿如画,这般宁静幽美,把那些复杂与沉重慢慢卸下,享受眼前带来诗意的景致。

    生命中最珍贵的事,不是遇见多美妙的风景,而是一路上有你们,感谢领队芝麻开门提供的活动方案与无私的付出,再次感谢酒厂曾老板和凌总对大家的热情款待!并感谢同行一路倾情相伴!

    一程山水,一份珍藏,生命的美好,就在于付出后的点滴感动,有些收获,唯有绽放,方可生香。今天,丰盈了唯美的时光,我们感恩!我们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