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之农女当家 > 第113章 下一步,套种
    农家人的日子忙碌充实,半日不得闲,几日来家里的男人忙着田里稻田除草施肥。

    女眷除了织笼子,还得顾着甘薯地的活儿。

    近日来没下过雨水,怕家里的甘薯长势不好,妯娌俩这早早便去挑水浇甘薯。

    初秋对织笼子没了兴趣,跟着娘亲和二婶去甘薯地,但她挑不动水,只能干些浇水拨草的活。

    宋家的甘薯地垄得整整齐齐,下的薯秧也都长起来了。除了几列被虎子家的牛吃掉后补上的。

    由于甘薯收成要高,家里的地几乎都种上甘薯,只留了三亩种了下茬的玉米。

    只是,为何垄得高高的甘薯地不再套种一些玉米呢?就这么空着得多浪费地啊。

    想着前世的爷爷家都是这么干的,虽然不能像整片的玉米地一样撒种,但起码隔个半米一米的可以种上一颗。七八亩地也能种下不少的玉米呢。

    “秋儿,别发愣了,赶紧浇完好归家,一会日头大了要晒伤。”二婶放下肩上的担子,抹了把脸,提醒道。

    “嗳。”初秋一边用葫芦瓢水一边道:“二婶,为啥咱家的甘薯地不能再做些玉米?”

    陈氏一边快速瓢水一边道,“这不种了甘薯,哪有地儿种玉米?”

    一桶水很快便浇完,初秋指着垄得高高的地道:“这旁边不是还有能种些玉米嘛。”

    陈氏挑扁袒的手一滞,“这地儿还能种玉米?咱家没试过呢,也没见有人家这般种法,能行不?”

    初秋心想,没人种过不代表不行啊亲。

    “要明年咱试试?”她建议。现在是夏季玉米,已过了播种时间,只好等明年试验一下这种套种方式。

    陈氏呵呵的笑着:“随你,只是别把地给整没了就行。”

    李氏从溪边挑水回来了,看弟妹呵呵笑,便问:“这丫头又想折腾啥呢?”

    “她说明年要在甘薯垄里头种玉米,我说随她。”陈氏说完挑着两只空桶又到不远处的溪边挑水。

    初秋走到李氏那边帮着浇水,别的话也不多说,反正这位娘亲没啥主见,向来是同意的。

    “累不累?”李氏瞧着闺女满头的细汗,关心道。

    “还行。”其实她已经累得快趴下了,特别是腰部,又受过伤,几乎直不起来。

    李氏嗔怪:“让你别来非得跟着来,在家里织织笼子不好?”

    笼子有姐姐们织,销路看似也不太好了,现在只有韩老爷处能销一点,明日集市日,她跟二叔说好明日拿些到集市卖着试试。

    寒水镇目前来看是别想了,而南月国的市场,即便月初去见了那位商贾,估计也不会那么顺利,唐府的人不会这么容易就把机会给别家的。

    说到底,还是权力和与金钱的重要性。

    一连忙碌了三日上午,算是把甘薯都浇了个遍。

    归家后初秋洗了澡吃完中午饭便到床上休息。她实在累得慌,全身骨头都快断了似的

    。

    再次醒来是被窗口的咕咕声吵醒。

    初秋睁睛一看,小灰站在木质窗栏上鸣声,似乎在唤她。

    “嘿,你怎么来了?”初秋醒了醒神,爬起来走到窗前,小灰不惊不恐,抖了抖左脚提醒她有信。

    “你真是鸟精啊!”初秋赞叹一声,把它抓起来取下脚上绑着小纸卷。“去吧,告诉你主人我收到了。”

    但小灰没走,站在窗栏上看着她,似乎在着等什么。

    初秋恍然大悟,原来是在等她回信呢。

    她打开纸卷一看,是容谨告诉她九月初八将起启回京,又问她这段时间能准备多少只笼子,他好带回京售卖。

    这真是个惊喜的消息,没想到突然来了这么大一单子!

    初秋乐呵呵提着裙摆就奔向堂屋,在门口撞上二姐,“慌慌张张的干啥呢?”

    “二姐!好好织,加油。”说完一溜烟的去了堂屋。

    初夏被她莫名其妙的话给搞糊涂了,她一早起来就在织好不好。

    初秋回堂屋给容谨写好回复,把信件绑在小灰脚上,这小家伙才飞走了。

    小灰一走,初秋便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家人。大伙都称白少爷真是他们家的贵人。

    想想确实,就助过他一回,这少年便铭记于心,三翻四次对他们家伸出援手。

    真是人美心也美。

    田里的活也暂且告落一段,接下来大伙全力以捕蝇笼为主。

    陈氏也立即通知了大爷爷和大根媳妇儿家,让他们在近日内尽量多织一些。

    昏天暗的地忙碌了数日,九月初八眨眼就到,初秋清点了一下,三家人统共织了不到两个千只,韩老爷这次定的货没说具体交货日期,他们决定先全数给白少爷带到京城去,毕竟那里才是真正的大市场。

    九月六日下午,初秋亲自去一了趟白水寨,带了一只鸡和一只鸭当作谢了。

    容谨似乎知道她要来,已在前院的凉亭等候。

    初秋瞧着已经备上的好茶,也不客气,端起杯子便喝,放下杯子叹了一口气:“累死我了这些天。”

    容谨笑了笑,似乎很开心她在自己面前越来越自如,不像前段日子,恭谨有礼,张口闭口就公子公子的喊。

    而自己这段时间也改变了不少,看见她就算回想起俩人第一次见面‘亲密’接触也不会尴尬了。

    “辛苦了,来,吃些点心补充营养。”他把桌上备的糕点推至她面前,初秋也不客气,捻起一块荷糕便开吃,还边吃边赞王嬷嬷的手艺,直呼头一回吃上这么美味的糕点。

    这时王嬷嬷带着知书墨画、长安长福正在院子整理回府的行礼,听见爽朗的赞美声老脸也忍不住羞红了。

    长安唉声叹气:“咱家少爷来了这儿真的是大变样,在府里月也没见他一天笑得多。”

    “可不是。”老嬷嬷瞧了一眼凉亭相谈甚欢的两人。从小到大她何曾看过他爱管闲事?哪怕是报恩,也不会闲到管人家一家子的事。

    长安想起来时夫人的交待,顿时又陷入了纠结:“嬷嬷,你说回府后夫人问起少爷这的事,咱该怎么说?要如实说吗?”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