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穿越之农女当家 > 第69章 穷人要有志气!
    八月十七日这天,全家人一早起来便忙着装车,一共织有一千一百二十七只笼子。初秋把零头去掉,带了一千一百只。

    清晨六点半,四人带着干粮和水囊上路,为了安全起见,初秋被迫戴上帷帽,这也是家人许她出门的条件之一。

    “秋儿,咱家的笼子卖几文一只来着?”这几日大伙忙着赶货,还没来得及商量一只笼子能卖多少。

    初秋把帷帽拿起来,道:“我想过了,开价十二文,人要还价就十文出手。”

    “十文倒也不算贵,咱还得算上麻线本银和工银呢。”宋清泉道。

    陈氏嘀嘀咕咕的算了好一会,突然惊喜道,“唉啊秋儿!这会咱家能卖十两银子啊!”十两银子够一家老小过一年了。

    “嗯!”初秋的心情也被陈氏宣染了,“二婶,往后咱家能挣更多银子呢!”

    宋清泉也被这笔银子吓到了,乐呵呵的回头看一眼后面牛车上的初秋,“秋儿给算算明年家里的三个小子可交得起束脩不?”

    初秋大声道:“能!”

    三个大人都被她调皮的动作给逗乐了。

    初秋表情认真:“真的能!”

    “哼!”宋清宏看着正在做白日梦的三人,实在不忍心打击他们,但还是没忍住:“别想得太美,假若卖不了几个可别哭鼻子啊。”

    “大哥,你咋老是泼冷水呢。”陈氏最不爱听这种丧气话了。

    “俺不爱听大哥这话。”宋清泉也笑着,这次他可不能替大哥说话了。

    “得,不说了,你们高兴就好。”宋清泉一边赶着牛一边哼着山歌。

    初秋也不再说话,坐在牛车想着去完罗平县之后下步的事。

    白府宅子自从来了三个女性,院子收拾得越发齐整精致。

    容谨却越来越不耐烦,三人整天没事儿就围着他转。

    这日清晨早早就收了剑,容谨把剑扔给长胜便进了书房,他看了眼书桌上的画,又摸了摸画下角“望回信”的图标暗示。一连几天送信都没回,心想难道没看明白这图标的意思?

    容谨提笔正要写字,想想又不妥,这样明目张胆似乎有损姑娘的清誉,是自己考虑不周了。

    容谨放下笔,让门口的长安把长福叫来。

    长安应承而去,但心里闷闷的,这几日少爷都不差他干活了,啥事都使唤长福或是长胜。

    长福敲门进来,容谨交给他昨晚新画的画。长福没接,倾了倾身,“少年,宋姑娘刚走。”

    容谨一愣:“今日如此早?”

    “是,听宋大姑娘说宋三姑娘今日已出远门,去了罗平县卖笼子,少爷的画……

    ”长福迟疑的看着容谨。

    罗平县?卖笼子?

    容谨沉思片刻,点了点头,“嗯,让长胜备马。”

    长福一愣:“少年要出门?”

    容谨把画收进宽大的袖里,微微扬起嘴,心情似乎很好。“来了这些日子也没好好瞧瞧周围的美景,今日天气不错,该出去走走了。”

    “是!”长福应声去了马厩。

    穿过游廊时被长安拦住长福,问道:“长福哥,少爷可有事吩咐?”

    两人自小跟在容谨身边,长福比长安大一岁,做事比长安稳重,也懂得分寸,从不过问主子们的事。长安反之,仗着少爷对下人客气友好,加上府里主母看得起,时常打听少爷的私事。

    长福不悦地扫了他一眼:“昨晚少爷不是让你到镇上采买菜种子吗,你咋还没去呢?”

    长安挠了挠头:“这不是在等知书墨画两位姑娘嘛,她们需要到镇上采买物品。”

    长福点了点头往马厩走去,长安跟在后面问道:“少爷要出去吗?上哪儿去。”

    这时长生带着两个信鸽从游廊那边过来,实在不忍长安的不识时务,剜了他一眼:“你是否想回去陪长生?”

    长安摇了摇头:“不想!可...可夫人...”

    “看来你回去陪长生的日子不远。”长福和长胜双双摇头,各自散去。

    “不是...是夫人让我打听...."怎么都在说他啊!一边是夫人一边是少爷,他也很为难的好嘛!

    不多时,两匹高壮骏马往北的方向齐驱而去。

    望北村到罗平县约为三十几里路,路途并不好走,四人紧赶慢赶到达目的地时已近寅时。

    罗平县靠海,当地人多数以打鱼为生,进城后随处可见卖海产的商家,家家户户都挂上画着海神娘娘的灯笼,这象征着和祥平顺的意思。

    这会有不少赶来祭拜海神娘娘的外地人,客栈肯定坐地起价,他们定然是住不起的。

    宋家兄弟两年前在这儿打过短工,当时租住在城外一户农家。宋清宏说去碰碰运气,看那老伯家可否留他们一宿。于是直接去了城外张伯家里。

    宋清宏下车敲门,来开门的却是一位少年。

    “请问您是?”少年看着宋清宏,突然发现此人面熟。

    宋清宏拱了拱手,笑着:“请问小兄弟,张伯在吗?咱是望北村来的村民,这会天色已晚想来求住一宿。”

    “哦哦,”少年打开院门,“快请进来。”然后扬高声音朝院子里喊了一声:“干爹!来人了!”喊完人又进了屋里打扫。

    “多谢小兄弟。”宋清宏又拱了拱手,

    转身招呼着三人下车。

    初秋戴着帷帽跳下车,先一步走进院子。

    这时从屋里走一位五十几的老伯,此人白须红面,身穿黑色绸缎长袍,看着倒不像一般的农家老头。

    老人看着还戴帷帽的初秋,打趣道:“哪儿来的神秘小闺女,见不得人还是咋地了?”

    初秋解下帷帽,笑嘻嘻的行了一礼:“望北村来的,这会打扰张爷爷来了。”

    “张伯,这是俺家三闺女。”跟在身后的宋家兄弟和陈氏忙上前行礼:“张伯近来可好?”

    “哟,这不是宋大和宋二嘛!”张伯看了一眼初秋,乐呵道,“快进屋吧。小福子,快把剩下的客房都整理整理。”

    “还用你说。”福安早就拿着扫帚打扫卫生了。

    初秋和二婶坐在院子的石墩上等,张伯带着宋家兄弟到后院安置牛车和驴车。

    福安扫完地正要招呼人进屋歇着,突然发现院子坐着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惊得把扫帚一扔。

    “小狸!”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