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天上掉下个林书生 > 第19章 走,赚钱去
    林妹子的伤病,就像是林寿心口的一块伤,纵然他明知这病的严重性,但是他绝不允许别人来谈论。

    讳疾忌医,有时候不光只适用于病人,更适用于病人的至亲家属,比如现在的林寿,就像是那个重病的蔡恒公,只不过那“病”,换成了自家的林妹子,由不得任何人说出一点不详来。

    林寿黑着脸走出了东厢房,站在低矮的门框下使劲喘息了良久,才压制住了他体内躁动的情绪,他也不知为何,自打穿越回了大明朝,脾气愈加不能克制了,甚至连性情都开始有了大的改变。

    比如昨日他杀了王二癞子,虽是逼不得已,可是只休息了一夜,他就将杀人时的害怕、惊恐、畏惧等等杂七杂八的情绪全都抛掷在了脑后,好像他昨日杀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只鸡或是一只狗。

    其实林寿也明白,对于林婉儿的伤腿,牛兽医的诊断并无大错,只是林寿固执的选择不想去相信。

    自家妹子今年满打满算才14岁呢,怎么就要让她一辈子下不来床头?不就是治病需要银钱嘛,他这个当哥哥有手有脚的,去银丰城中赚取就是了,如果赚不到,那就去偷,那就去抢,林寿也绝对不能让自家妹子一辈子瘫在床上下不得地的!

    所以今日,他决定再去银丰县城一趟,最起码先寻个赚钱的营生来填饱肚囊,昨日饿肚子的感觉,他这辈子都不想去感受了。

    ……

    此时,山外天边开始放晴,逐渐冲散掉山间弥漫的浓雾,耳听一声缓慢的木门轻响,林大娘从屋里扛着锄头走了出来。

    林大娘家中还有一亩农田,现在正是春耕季节,她正要赶着早去田里侍弄。

    “林大娘,早啊。”林寿收起了混乱的思绪,打了声招呼。

    林大娘这才看到林寿穿了一身得体的阑珊,眼前一亮,调笑道:“吆喝,真是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林家儿穿上这一身秀才举子的衣裳,还真像那么一回事儿哎。”

    林寿不免有些不好意思,解释道:“这不想趁早去城里寻个能力所能及的营生,如今妹子的身子需要银钱,我这个做哥哥的总得去寻个法子,总不能还让她来养活吧。”

    林大娘放下锄头,也是一脸担忧地道:“说的也是,唉唉唉,好好的女娃怎就这般没福气呢……”随后鼓着一对蛤蟆眼上下扫视着林寿,颇有看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感觉,彪兮兮地道:“得,算你小子有点良心,开始正经知道赚钱养家了,如今你林家就你一个顶梁柱,该是到了你顾家的时候;额,你是个秀才老爷,去衙门报个名,私塾的活好找。”

    “大娘教训的对,我也是这般寻思。”林寿笑道。

    然后辞别了林大娘,在她殷殷盼望的目光中林寿走出了院门,向着银丰城方向走去。

    在林书生的残余记忆里,林寿也逐渐开始了解整座大明朝,也开始正视他现在的身份——秀才老爷。

    不错,不管是穷秀才,还是富秀才,只要书生有了功名,寻常百姓人家都会尊称为秀才老爷,可见有了功名的书生,是多么的有面子。

    但是有面子,并不代表会填饱肚子,按照大明律,只有在院试中考取了“案首”的秀才,才会被称为“廪生”,公家按月发送粮食,其余秀才,则并没有这种特权,所以虽然有了功名,但是依旧是穷秀才,比如现在的林寿。

    在大明朝,秀才除非绝对受生计所迫,才会另操别业,这就是士子口中的“书生气节”,当然,从林寿的角度来看,这四个字不知曾经害苦多少的秀才书生,比如《儒林外史》中的范进,穷到连他老丈人都鄙视他。

    银丰县是个大县,虽然不及省府济南,但是周边县城加起来,秀才书生也有不少的人,皆都在县儒学有备案,县儒学相当于现在的教育机构,林寿若想从事其他行业,必须先向县儒学提交申请,得到“教谕”首肯,也就是教育局局长得同意,方才可以。

    银丰县的县儒学,就设在衙门里,有教谕一人,训导两人,本县教谕姓黎,都尊称他为黎老。

    林寿从桃村向银丰县,一回生二回熟,加上昨夜吃饱了肚子,脚步也快了,走了一个时辰,也便到了银丰县的城门口。

    兴许是昨日杀了王二癞子有种做贼心虚的感觉,今日看到城门口张贴的榜文,竟让他不敢直视,生怕昨日上面再画上了他的头像,再有朱笔写上斗大的四个字——全城通缉!

    好在城墙上依然是贴着昨日的告示,上面依然是县衙新颁布的几项民政措施,唯一不同的是,上面的狗.屎又多了两块,想必肯定是交不起赋税的贫农,唆使自家熊孩子给扔的吧。

    银丰县城的衙门倒是很好找,林寿在路上问了几个路人,皆都指着这条门市嘈杂的十字大街,一直往前走,顺着这条衙前街便是银丰城县大衙。

    衙前街,顾名思义,是县衙大门口全县最为繁华的一条大街,围绕着县衙大门,兼开着旅店、茶馆、饭店、酒家、当铺、医馆等铺面,这年头去县衙告状是个苦差事,多则一两月,少则三五日,这期间打尖住宿、宴请衙役、打听消息、贿赂送礼都必不可少,故而在衙前街这些铺面的生意最为红火。

    除了这些铺面,像算卦的、解惑的、代客泊车的、雇人跑腿的、代写状纸的、有偿打官司的小营生,就属于因衙门而衍生的新行当了。

    衙前街街铺林立,也成为了银丰县百姓每日必逛的闹市区域,林寿看着周围形形色色的路人,有摇着小扇风流倜傥的富家公子,有一身襕衫一脸菜色的羸弱书生,也有一身绸缎锦衣脑满肠肥的富贵商贾,更多的则是穿着一身水田衣的女子,挽着秀发,娉婷袅娜。

    这让上一世看惯了车水马龙的林寿,感到有些惊讶有些新奇,没想到一个小小银丰县城,居然也有如此繁华的地方,而且,居然早在明朝就有了女人爱逛街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