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天上掉下个林书生 > 第16章 科举之用
    所谓秋闱,指的是对科举考试中乡试的借代性叫法。

    明朝时期,科举考试已经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十分严格。

    童生试,是学子参加科举的资格考试,共分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生员考过县试和府试后,便可以称为“童生”,可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院试是每三年举行两次,由皇帝任命的学政到各地主考,参加的童生考过院试之后,才算是有了功名,被称为生员,也就是俗称“秀才”,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算是正式进入了“士大夫”的阶层。

    当然这秀才也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由公家按月发给粮食,其次称“增生”,不供给粮食,禀生和增生都是有一定名额限制的,剩余的则是第三等,称为“附生”,即才入学的附学生员。

    而林寿肉身之前的林书生,就是大明朝一名光荣的秀才,可惜他没能考中“院首”,只是个二等的“增生”,没有每月三斗廪米的津贴,不然日子不会过得如此清苦。

    林寿再往上考,就是乡试了,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两榜,正榜所取的就是鼎鼎大名的举人了,俗称为“老爷”,雅称则为孝廉。当了举人后,原则上来说,已经初步具备入仕资格。

    当然,这只是官面上的说法,实际上在大明朝,从秀才晋级到举人后,将是一个鱼跃龙门般的跨度。

    比如,举人有了三次会试的资格,若是三次不中,风评良好,也可以保送为官,大明朝诸多县令都是举人出身,相当于现在正处级待遇。

    第二,举人可以每月得到朝廷赏赐的俸禄,足够一家每月吃喝用度,每逢会试时,朝廷还会赏赐进京会试的盘缠。

    第三,举人可以享有免税的特权,很多农户会主动将田地产业,归到举人士绅名下,借以逃避税收、徭役,这也是举人士绅的一种主要的收入来源。

    第四,也是最最让举人扬眉吐气的一点,那就是大明朝的举人可以见到任何官吏,都不需要下跪!

    书生的尊严,得到了法律的保障!

    所以来说,虽然大明朝的八股文,一方面束缚了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但是另一方面却也为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们,打开了另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

    十年寒窗苦读书,四书五经烂与心,只求一篇八股文,一朝中第为官人,这也算是当下大明朝所有书生的真实写照了。

    可惜,这其中并不包括现在的林寿。

    故去的林书生,能在弱冠之年龄考上了秀才,那也是他十年苦读圣贤书的成果,而林寿,对于四书五经什么的,可是压根都不懂啊,《论语》里有几句他倒是能背得过,张嘴也就是那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在下面,就忘却了……

    可是好巧不巧的,三年一次的秋闱,就在今年举行,恰恰就被林寿给赶上了,感受着自家妹子林婉儿的殷切期盼,你让林寿如何跟她说出实情呢。

    难道要说,丫头,其实我是个穿越者,你的亲哥哥其实已经早死了?

    先不说林婉儿信不信,估计彪悍的林大娘就得掰开林寿的嘴巴,先硬灌进去两碗香炉灰水不可。

    秋闱啊秋闱,你咋不延后两年再举行呢……林寿摸着《四书》,眼泪都快下来了。

    林婉儿默默地注视着林寿,特别是自家哥哥的表情,在她提出秋闱之后,居然连连变换了数个表情,时而低潮抑郁,时而高声叹气,时而又萎靡不振的。

    这让懵懂无知的林婉儿有些摸不着头脑了,按说秋闱马上就要到了,哥哥应该高兴才对,这次的秋闱他可是盼了三年了,立志要夺取本次秋闱的解元以光耀林家门楣的,咋就突然唉声叹气了呢。

    “哥,你咋了?”林婉儿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碰了碰林寿。

    林寿却是像踩了尾巴的猫一般,一下子窜了起来,双脚落地后才猛然发觉自己反应有些过度了,摩擦着双手尴尬着笑道:“没啥没啥,只是在想着今年秋闱应该需要提前准备啥东西,所以有些失神了。”

    林婉儿这才松了一口大气,还以为自家哥哥又魔怔了呢,拍着小胸脯笑道:“哥哥,你咋忘了呢,往年咱爹在世时,考秋闱时都是我跟咱娘帮着咱爹收拾的,进场考试所用的一切用度我都记得清清楚楚,保证误不了你的,你只管安心好好读书就是了。”然后掰着手指,如数家珍的向林寿兜售:“文房四宝要备齐,考篮要大个的,饭食也要备着撑饿的,门帘、油灯、卷袋、被褥、换洗的衣服等等这些都得备齐,还有锤钉小锯也得不能少……”

    林寿站在一旁心里那个暴汗啊:你这是让我去考试呢,还是去上战场啊,怎么锤子锯子钉子什么的怎么也得带啊。

    他是没真正入过考场,自然不懂,可林秀才他爹可是考秋闱的老行家了,虽说专业考秋闱三十年没有一次中举过,但是也熟练摸索出了一套实用的“林家备考实录”,乡试不同于童生试,要联考三场,每场在里头待三天,这对于考生来说是十足的折磨,家里做好充分的准备,才能让考生在里面少遭点罪,中举的可能性也越高。

    这些考试之前的准备窍门,林秀才他娘在世时,也全部手把手地传授给了林婉儿,实指望着林家能在林秀才这辈上,能真正出个举人老爷来光宗耀祖。

    林寿的脸色红的快赶上关老爷了,低着头哑了吧唧地站在原地不说话,那是给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