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田园辣妻:夫君听话,生包子 > 第130章 枕头和猪肉
    三人没有带被褥席子来罗安镇,好在天气热了,不用盖棉被垫褥子。乔玉妍家里有絮了少许棉花的薄被和草席,是在县城买了给家丁和仆人们用的,买的时候多买了几套,以免要用的时候不够用,现在正好用得上。

    前文说过,乔玉妍家很大,前院多住了三个人一点也不拥挤。但每人一个房间略浪费,乔玉妍看着自己家面积约有三十六平方的房间,摆摆手,让三个人跟自己去库房搬床,顺便叫了三个家丁去帮忙。

    她多买了被褥席子,怎么可能不多买几张单人床呢?

    床是让乔大头家做的,有上下铺之分的床,也有没有设计上铺的单人床。乔玉妍暂时用不到有上下铺的床,挑了三张没有上铺的床,叫三个工人和三个家丁把床搬走。

    库房距离三个工人住的地方并不远,三张床搬进房间里,房间变得有些拥挤。但三个工人只是在这里睡,吃饭不在这里吃,也不用在这里煮饭做菜烧水什么的,房间还是称得上宽敞的。

    搬了床,把床摆整齐了,乔玉妍又让三人去库房,各拿一张薄被、一张草席和一顶麻线织的蚊帐。现在是谷雨,雨水极为丰足,谷雨之后是立夏,蚊虫滋生,睡觉时没有放蚊帐会被蚊子叮咬得浑身都是肿包的,而且蚊虫叮咬有可能传播疾病。

    想到夏季增多的蚊虫,乔玉妍便觉得自己很有必要带领大家来一次大清洁,更重要的是灭杀蚊虫老鼠。

    没错,乔玉妍家也许跑进了老鼠。

    想到自己家里可能有老鼠,乔玉妍便浑身难受。

    草席铺在床上,薄被也弄好了,枕头是乔玉妍让乔阳去找德伯做的竹枕。没办法啦,乔阳要专心读书学习,没时间做手工活,只能麻烦德伯。由于做竹枕有钱拿,德伯是很乐意做竹枕的,乔阳帮他做竹枕,他还把乔阳赶走了。

    提及竹枕,便不得不说一下古代的枕头了。

    现代人多用软枕,软枕的品种不用多说,大家都知道。

    古代人却是习惯睡硬枕。

    远古时期的人用石头当枕头,或把干草捆起来垫在脑袋下睡觉,这是最原始的枕头了。后来,有人想到用木做枕头,木做的枕头是用一块完整的木头做的,习惯睡软枕的人习惯不了这种木枕。

    到了战国时期,竹枕已经出现了。乔玉妍让德伯做的竹枕是最普通的那种,即:用竹子或木头做一个结实的架子,将两指或三指宽的竹片铺在架子上作为枕面。竹片要打磨光滑,不能有刺或不光滑的地方,还要进行防虫、防腐、防潮等处理。

    德伯说这种枕头还可以做成能升降的,问乔玉妍要不要,喜欢睡软枕的乔玉妍拒绝了。

    像景朝,时人的枕头不外乎竹、木、藤三种,也有睡瓷枕、石枕的人,追求奢华富贵的可用玉制作枕头,更奢华更富贵可用水晶当枕头。

    最后一种枕头叫做药枕,药枕要用到布,枕内可填充苦荞皮、黑豆皮、绿豆皮、决明子、菊花等药材,有治疗颈椎病、清心明目、助于睡眠等作用。

    乔玉妍有一个药枕,枕内填充的正是绿豆皮和干菊花,睡着这样一个药枕,脑袋动一动,便能听到绿豆皮互相摩擦发出的沙沙声响。

    除了这个药枕,她还有一个竹枕,枕面不是竹片,而是用细细的、柔韧的竹丝编织而成的,竹丝绷直了绑在竹枕的架子上,有弹性,而且相对柔软,睡起来比竹片枕舒服。棉花填充的枕头乔玉妍也有,她喜欢睡哪个枕头就睡哪个枕头,并且将竹丝枕和药枕推荐给梁小溪和乔阳。

    弄好床铺,乔玉妍顺便将毛巾也给了三个工人,洗脸用的木盆、洗澡洗衣服用的木桶、喝水的杯子也各给一个,碗和筷子同样给了他们一副。木盆和木桶全是找乔大头做的,乔玉妍帮衬他的生意帮衬了不少,隔壁几个镇的木匠非常羡慕嫉妒乔大头。

    杯子和碗是粗瓷,画着不怎么好看的图案,是乔玉妍去县城买回来的。家丁也是用瓷杯和瓷碗,起初乔玉妍担心这些男人粗手粗脚的,会摔坏杯子和碗,但他们出乎她意料地把被子和杯碗保存得不错。

    因为这个时代的瓷器比较昂贵,摔坏了令人心疼。

    筷子是德伯削的竹筷,乔玉妍也帮衬了他家的生意。

    洗脸洗澡还要用到毛巾,但古代是没有毛巾的,历史上的第一条毛巾是在十九世纪发明出来的,此时的景朝距离十九世纪还远得很。

    古代将类似毛巾的布叫手巾,乔玉妍给了三个人三条手巾,三人颇有些受宠若惊。他们在家里也没有这么讲究,乔玉妍又是给新床他们睡,又是给被褥席子和枕头,脸盆、木桶、杯子、碗筷和手巾统统一人一件,她怎么就这么大方呢?

    现代人很难想象古代人穷到什么程度。

    有穷得没钱买衣服,全家穿一条裤子或一件衣服的,乔玉妍去卢家村时见过八九岁的孩子光|溜|溜|地在外面跑。

    为何光?

    因为没有衣服穿,不光不行啊。

    现代人不当一回事的碗筷、木桶、木盆、被褥等,在古代人眼中全是钱财,粮食和布匹都能当成货币使用。微小如一根针、一条丝线,那也是珍贵的。

    看着受宠若惊的三个人,乔玉妍温和地笑了笑,又给了一个水壶和一盏油灯,水壶是三个人共用的,油灯用于晚上照明。

    衣服她是不会给的,一来这些人不是家丁,二来这些人不是她家的,而且他们来罗安镇时打包了衣服。

    像梳子之类的物品乔玉妍也不会准备,一番忙活下来,天色近了黄昏,是时候吃饭了。关蓝和方布得了吩咐,多做了三个男人吃的饭菜,饭被盛在饭桶里面,菜也用小盆盛着。方布将饭菜送到外院,给外院的男人们分菜,饭随便吃。各人吃饭的碗筷各人洗,饭桶、菜盆是方布清洗,吃饭的桌子由男人们轮流打理干净。

    前院的开水和洗澡水是乔天明烧的,有时乔天明跟乔玉妍出去,不在家中,方布得帮忙烧饮用水和洗澡水。

    吃过饭菜洗过澡,三个烧砖工人正式在乔玉妍家住了下来。

    一夜无话。

    次日是个晴天,乔阳休沐,乔玉妍和乔阳带着三位烧砖工人在罗安镇周围转了一圈,又圈了一块地,用于盖砖窑。烧砖要用泥土制作砖胚,烧砖的过程要用到柴禾,烧制青砖还要用到水,故而盖砖窑的地方必须讲究。

    圈好了地方,乔玉妍直接向系统商城购买了砖窑的修建图纸,叫乔阳、乔天明和乔多喜几人去找愿意修建砖窑的劳力。

    现在是农闲的时候,修桥的劳力们修完桥,闲着坐在家中正无聊呢。

    家里的饭菜没有修桥吃的好。

    修桥时不时能尝到肉味,饭管饱,还有骨头汤喝呢。

    家里却碍于钱财不多的原因不能常常吃到猪肉,而骨头汤是在乔玉妍的建议下被负责煮饭做菜熬汤的吕香芹和罗淑兰的大嫂弄出花样,罗安镇那两个猪肉摊平时无人问津的猪骨头再也不滞销了,反而由于骨头的售价较低供不应求。

    大家想喝骨头汤,就得盯着猪肉摊,不然抢不到猪骨头。至于种田小说常见的、不受欢迎的猪下水等物,那虽然臭,可弄好了是很好吃的,不存在贱价出售或卖不出去的问题。

    并且,大家修桥是有钱拿到手的,这些钱存在手里,有的舍不得花,有的却想满足口腹之欲。卖猪肉的王发财发现罗安镇越来越多人买猪肉吃了,偏偏罗安镇的猪还没到去年的年底就被吃得差不多了,今年开春抓的小猪崽还没有长大呢。

    猪肉贩子没有猪可杀,猪肉的价格抬高,偏偏大家还挥舞着钱买。王发财收摊也越来越早,就连不厚道的另一个猪肉贩子乔有志也能赶在上午没过完一半时收摊,罗安镇如同陷入猪肉危机当中。

    乔玉妍家是不缺猪肉吃的。

    王发财还没有杀猪,就会问乔玉妍家要猪的哪个部位或多少斤猪肉,杀了猪,他还会把乔玉妍家需要的猪肉送到乔玉妍,用不着关蓝去他的摊子拿。

    可是想吃猪肉也有钱买猪肉的人越来越多,猪越杀越少,隔壁几个镇的成年猪也被王发财想办法买下来运到罗安镇杀了取肉,隔壁几个镇的猪肉价格也上升了,与罗安镇一同陷入没有猪肉吃的尴尬之中。

    过年前受过乔玉妍指点的王发财不得不去更远的地方买活猪,为了买猪,他甚至耽搁了修桥的事情。如今桥修好了,王发财发现,他要买到猪得去更遥远的地方买了。

    乔有志没得到乔玉妍的指点,但猪越杀越少他还是知道的,见王发财外出买猪,乔有志厚着脸皮提出和王发财一块去。王发财是个老实人,没有拒绝乔有志,两人一块外出买猪,倒是渐渐熟悉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