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大宋蹴鞠传 > 100.经济分析 抛出巨量纸币
    在符宝楼僻静处有一处卧榻,上面摆着一个精致的茶桌,蔡京和王黼赏画完毕刚好走到这里。书童见到两位官人坐下,端来了热茶。他们一边品茗,一边说话。

    “王黼呀,那天我在天上人间提议你主管钱引之事,遭到了朝臣们的发对,他们认为你没有干过财政,没有实践经验。”蔡京年迈,他急于提拔年轻人,对于王黼他还是有些担心,因此话里话外要不断地敲打。

    “太师,没干过可以学吗?我最近研读了许多这方面的书籍,工作也在稳步地推行当中。”王黼害怕蔡京反悔,急切地分辨着。

    “钱引的事做得怎么样啦?”

    “我从度支,户部抽调了人手,专门成立了‘钱引务’。各种面值钱引雕版印模都已制作完毕。”王黼战战兢兢地回答,害怕蔡京问到自己不懂的地方。

    “为什么用雕版印刷,而不用毕升活字印刷呢?”蔡京问道。

    “活字印刷容易仿制,雕版印模只要保管好,就不容易仿制。”

    “预防假币是对的。”蔡京给予肯定。“朝廷发纸币是我倡议的,你作为一个合格的执行者,要有详细的计划。”

    “我,我……”王黼汗都快下来了,这两天,他净作升官发财的美梦,具体工作他没做过多的考虑,“完善发行计划,我正查阅的资料。”

    “说说你知道哪些?”蔡京语调冰冷。

    “据史书记载,纸币起源于益州。益州当地商业繁荣,盛产的盐、丝、茶等,需要销往全国各地因铁质钱币笨重,价值却很低,当时人们要买一匹布,需支付约七八十斤重的铁钱,遇上大宗买卖就更麻烦了。商品流通不便,所以他们发明了纸币交子。”

    “四川的纸币为何叫交子?”蔡京问道。

    “交子”是四川土话,是票证、票券的意思。就是存款人把金属币交付给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填写在楮纸上交给存款人做为凭证,并收取一定的保管费。这种临时填写存款金额的楮纸券称之为交子。”

    “应用范围广么?”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子使用越来越广泛。为此,许多商人联合成立专营发行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还设有分铺。由于铺户恪守信用,随到随取,逐渐赢得了很高的信誉。”

    “当时有多少交子铺,有记载吗?”

    ”宋太宗初年,成都有十六家富商订立契约,创立了私人“交子铺”。朝廷见他们的方法可行,就介入了交子的发行,由民办改为官办。官府把交子作为货币推行,成了法定的货币,称作“官交子”。官交子在四川境内流通了近80年,后来虽在陕西、河东有所流行,但不久就废止了。”

    “你知道交子废止的原因吗?”蔡京追问。

    “不,不……知道。”

    “这是必须搞清楚的问题!他们遇到的问题我们也会遇到,重续前辙,我们必须总结失败的教训,采取相应的针对措施。”蔡京开始批评王黼了。

    “废除的原因没有详细记载,我认为是没有合理的规章制度作保障,才使得后期出了问题。”王黼说废话以赢得思考的时间。

    “出了什么问题?”蔡京追问。

    “我认为……是纸币磨损得快,官府每三年就要更换新纸币,在回收旧纸币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混乱,不好控制。”王黼只能瞎说。

    “你觉得这理由对吗?”蔡京对王黼表示失望。

    “后来,我觉得问题是出在了准备金制度上。”王黼反应灵敏,胡乱说吃一个理由后,他想起了新的理由,“益州在刚开始发行纸币时,是非常谨慎的,需要有三分之二的准备金。”

    “说具体点。”

    “在仁宗天圣元年,益州交子务,首届交子发行了126万贯,以铁钱为基准,准备金为36万贯,保证了纸币交子可以随时兑换铁钱。可是,到了后来没有遵循这一原则,货币超发,导致无法兑现,最终使得纸币夭折。”王黼说道。

    “你认为益州交子务发行纸币失败,是因为没有严格执行准备金制度?”

    “对的。”

    “你认为我们这次纸币发行多少合适呢?”蔡京问道。

    “一比一,有多少库银就发多少货币。没有挤兑之忧。”王黼果断地说道。

    蔡京摇了摇头说道:“在太宗时期,我朝每年铸币八十万贯,到神宗熙宁年间,已达六百余万贯。今年我朝需要铸币数量还要多,但最终没能确定。”

    “为何确定不了?”

    “我先和你算一笔账,我朝今年税赋收入共7000万贯,按估算,明年就达10000万贯,后年就可能是16000万贯。大宋朝所创造的财富在不断增长,如果我们不发行纸币补充,铜铁都用到造币上,我们还拿什么造兵器,拿什么去打仗?”

    “哦,发行纸币不只是汴河开发,是给增长的财富找到相应的货币。”

    “对了。铸币司造假就有其中的原因。现在我朝没钱发俸禄都是以实物冲抵的。”

    “是是,我上个月的俸银有一部分就是发的大米。”

    “这些年,我们扩充骑兵买战马了多少钱?和辽金两国交往了多少钱?我朝铜钱、白银外流,已经造成硬通货短缺,朝廷库银已经所剩无几了。所以,以库银为标准发行纸币是行不通的。”

    “没有库银,我朝发行纸币以什么为依托呢?”王黼像学生一样地问道。

    “以朝廷的信用为依托!或者以朝廷的税银为依托——能收多少税,就按发多少纸币。我们不需要准备金制度应收税银都转起来。”蔡京决定发行纸币是有他一定的思想基础的,绝对不是信嘴胡来。

    以此逻辑发行纸币是王黼想不出来的,他想都不敢想。他知道,这样发行纸币的风险更大,搞不好会通货膨胀,造成难以挽回的金融风险。他想提出反对意见,又怕官位不保,只能按蔡京的意见办。于是说道:

    “太师方法可行,发行定为多少呢?”

    “初期纸币按税银10%发行,后期按需要进行。”

    “这样算,初期就要发行700万贯?”

    “你算的没错。”

    “仁宗时,一年才发行126万贯,比过去……可多出了不少?”王黼有些担心。

    “不用担心。经济在发展,墨守陈规是不行的。”蔡京非常有信心地说道。

    “是的,我会按太师意见办的。”王黼心中暗喜,他意识到,蔡京虽然说话严厉,实际上是在教他工作方法。财权是一切权利的核心,由他掌控的“钱引务”,那是座一金山,一座随时会喷发的金山。

    “将明呀,你知道‘钱引’怎么用吗?”蔡京问道。

    “我知道:一部分用作前期建设基金,一部分给开发商做贷款。”

    “现在有谁申请了贷款?”

    “提交申请的有两家:一家是,锦绣山河房产开发公司;一家是,广厦千万间房产开发公司。他们一个主营盐务,一个主营漕运,都是朝廷的垄断产业。”

    “有私营企业吗?”

    “还没有。”

    “西门建筑公司奉献《清明上河图》有功,你不能忘记了他们。”

    “西门庆……办贷款有抵押吗?”

    “你看着解决吧。”蔡京说话时显得有些不耐烦。

    王黼这才明白,蔡京此次来的目的是给西门庆和贲四这个清河县的草台班子办贷款来的。蔡京说“你看着解决吧”的语义他心知肚明,于是说道:“太师,我会想办法解决的。”

    “好啊,将明,我希望我没看错你。”蔡京满意地点点头起身要走。

    “太师,您别走,皇上就在隔壁。”王黼用手一指意阑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