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清与浊 > 正文 第573章 文革激进打派仗
    +

    形势发展很快,对造.反派十分有利,卫文.革有野心,想掌握更大的权力,独木不成林,他需要得力干将帮衬,于是便在各种场合大肆宣传,推波助澜,吹嘘卫东彪:在青草公社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期间,抓住了沙蒺藜、向旺财、唐松草等正反两方面的典型,揪出了搞封建迷信的贾守法,立下不可磨灭的战功,是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派、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接班人!

    板板车(方言,就是平板车)放下坡——后面占(站)人,卫东彪就名正言顺抽到青草公社革.委脱产工作,主要负责抓好革命大批判。“大批促大干!”这句响亮口号成了他的口头禅,革命斗争劲头更加十足。

    过了一段时间,卫文.革为扩充实力,请示齐家栋同意,将卫东彪调县革.委担任斗.批.改办公室主任。

    一直跟着卫东彪的小弟们,已经同他裹得不是兄弟,胜似兄弟,所以,卫东彪有了好处,首先想到不能一个人独享。再者,他明白‘上阵父子兵,打仗亲兄弟’、‘会打三通鼓,还要一班人’的道理,既要闹革命,就得有一班人手,于是,向卫文.革慎重要求,把已经下乡当知青的原班人马抽出来,一起开展革命工作。

    卫文.革听卫东彪说得有理,嘴上没当场表态,但心里却答应了,他在县上认真进行了一番活动。

    卫东彪的要求如愿以偿,愿望终于实现。

    郝要武和三马一同离开农村,仍然跟随卫东彪,协助卫东彪做好斗.批.改办公室工作,他们受卫文.革直接领导,只对卫文.革负责,完成卫文.革交办的各项具体工作任务,誓把D县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进行到底。

    卫东彪着手办理的第一件事就是按卫文.革授意,以县革.委人民保卫组、斗.批.改办公室的名义召开清队工作会议,会后写出《关于清队工件的报告》,主要内容:为了把清理阶级队伍工作搞得深入扎实,各地要认真学习伟大领袖毛.主.席的指示,采取“五查五挖”做法,把清队工作搞好。

    报告迅速送到卫文.革手中。

    卫文.革看了很感兴趣,提笔在报告上批签意见:“这个报告很好,送齐家栋主任审阅。建议组织清理阶级队伍定案审理小组,具体负责做好清理阶级队伍工作。”

    齐家栋的思想本就极左,行动上自然一贯支持造.反派,他敢闯敢干的革命精神,被中.央文.革领导小组看上,曾内定为国务院副总理人选,由此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他十分赞赏左倾行为,所以看过报告批示:“同意卫文.革同志意见,请卫文.革同志具体筹办此事。”

    卫文.革拿到尚方宝剑,马上任命卫东彪兼任清理阶级队伍定案审理小组组长,仍然安排郝要武和三马协助具体做好清理阶级队伍的工作。

    清理阶级队伍定案审理小组迅速开展清理工作,他们特别痛恨走资派,在对原来县委、县政府的走资派定案处理方面,随心所欲任意扩大敌对面,动辄定为死不悔改的走资派。

    许多老干部不服,直接向齐家栋反映。

    齐家栋是有城府的人,既有上爬的希望,在处理老干部的问题上,他是不愿意闹得风风雨雨的,于是亲自过问了解,发现确实在定案方面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于是再次批示:“请卫文.革同志告诫清理阶级队伍定案审理小组,注意掌握清理定案政策。清理阶级队伍定案审理小组只负责一般干部、教职员工和工人、农民、街道居民中定案对象的审查定性和处理工作。对原(指文.革以前,下同)属省、地管理的干部,由县革.委常委会审查后,报省、地革.委审批;原县管以上干部,由县革.委常委会审批,报地革.委备案。”

    卫文.革不得不约束卫东彪的一些过急行动。

    就在这时,派性冲突加剧,发展到武斗升级,激烈地打起了派仗,大城市的造反派抢了军工厂的枪,边国家正规部队还没装备的武器也拖出来打派仗。

    W地区主力军、赤旗战团,红极一时成了响当当的革命造.反左.派,而与之对立的拐派(拐派:指Y县一一二七战团,该战团于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成立,就以这天作为战团名称,对立面称为拐派)被定性为匪,于是九县一市,抽出武装力量去Y县合力攻打拐派,名正言顺“剿匪”。

    D县武装部在全县抽调力量参加Y县剿匪。

    抽调参战人员的任务下达到各个区和公社,农民出身的青年,爹妈是不得允许儿女去打仗的,便只有抽调上山下乡插队落户的知青。

    蓑草公社抽新华大队插队的刘耀祖执行剿匪任务。

    刘耀祖接到通知,欢天喜地去参加这次光荣的战斗。他自插队以来,通过一段时间现实生活的体力劳动锻炼,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艰辛,革命斗争激情逐渐减退,再也难以激起以前那样火热的革命豪情,身体和思想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劳累一天之后经常躺在床上回想过去:爸爸刘光宗,妈妈何明菊,他们奉父母之命,听媒妁之言,婚后第二年就生下自己,取名耀祖,希望长大了有出息,能够光耀祖宗。二老从小就十分喜欢小耀祖,真的爱若掌上明珠。

    小耀祖从小长得聪明伶俐,很有天赋,读书发狠,还长着一副好嗓子,因而歌唱得特别好。

    刘光宗、何明菊虽然下力,但一心想把耀祖捧成名,知道耀祖读书用功,歌也唱得好,暗中打算,一定要送耀祖读大学或者培养成为一个音乐家。

    耀祖快要读完高中之前,还在做着渺渺茫茫的读书梦和蒙蒙胧胧的爱情梦。

    那知道文化.大.革命就开始了,激起了年青人火热的革命斗争激情,个个热衷于新生事物,最叫人心动的是串连、停课闹革命。

    历史的进展,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当正是青年学生学习的大好时期,却遇上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后来的历史上才有了知青这一页。也才有刘耀祖去打拐派,凭空捡来一个美丽妻子的可乘之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