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清与浊 > 正文 第456章 山歌表达乡土情(1)
    +

    刘念恩爽快地回答:“好!”答应后欢快地唱下去:妹儿送情哥到竹林,风吹竹叶乱纷纷,莫学灯笼千只眼,要学蜡烛一条心。

    天上星多月不明,塘中鱼多水不清,闲言流语妹儿莫听,情哥爱妹儿没变心。

    细布手帕白又白,送哥一条腰上别,哥走夜路不照灯,当得天上半边月。

    妹儿打猪草要小心,弯弯镰刀快过针,万一刀子割妹儿手,妹儿痛肉来哥痛心。”

    小狗子大声吆喝:“恩爸唱得好不好?”

    “好。”小伙伴一起吼叫。

    小狗子又大声吹捧:“恩爸唱得妙不妙?”

    “妙。”小伙伴使劲大声吼叫。

    小狗子大声煽动:“恩爸再唱一个要不要?”

    “要。”小伙伴异口同声吼叫。

    刘念恩欢天喜地答应:“好,好,娃娃们,你们莫吼,知道你们喜欢听我唱歌,恩爸儿就再唱一个。”

    看热闹的小家伙们使劲地热烈鼓掌欢迎。

    小狗子叫得最响:“欢迎恩爸儿再唱一个!”

    刘念恩端起酒盅喝了一口,咳嗽一声,清清嗓子。

    小狗子故意顶撞:“恩爸硬要把过门做足了才唱。”

    刘念恩假装不耐烦做出生气的样子说:“就你娃娃额头上长鸡儿(男人传宗接代的那个东西,方言喊的鸡儿),怪头日脑的,老子不唱了!”

    “小狗子给您老人家赔情。恩爸儿,您老人家莫生气,请接着唱。”小狗子嬉皮笑脸说笑。

    刘念恩脸上露出欢喜的笑容又唱起来:D县美景风光好,石梯拾级盘山绕,吊脚楼边柚子甜哟,院里葡萄满架吊。

    菜籽花开遍地黄,满坡遍岭菜花香,坡上牛羊如云飘哟,山腰瓜果似彩霞。

    妹儿在岭上想情哥,从早盼到日落坡,山歌长翅飞远方哟,山水怎阻两心合?

    “恩爸儿山歌确实唱得好,典故也讲得巴实,请教一下,D县山歌怎么起源?”猫娃子发问求知。

    刘念恩摇头晃脑,得意极了,摆出十分骄傲的神态说:“这个啊,你娃娃算是问对人了,不是吹的话,硬是说的话,老子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记性还不错,前传后教,硬还知道一点儿这方面的知识。”

    “恩爸儿,讲给我们听嘛。”卿伢子从小就喜欢唱歌,很想了解唱歌的知识,他也加入催促行列。

    刘念恩脸露微笑说:“好嘛,恩爸儿就说给你们这些小娃娃听。巴山雄伟,长江东流,土著巴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大巴山上,高山峡谷之中,白云深处有人家。人们劳累之后,需要唱歌放松;情哥和情妹儿,要表达心中的爱慕之情,需要用情歌对唱;因为人们通过唱山歌这种方式,可以唱出自己的酸甜苦辣,抒发自己的感情,山歌唱出了心酸,唱出了喜悦,唱出了苦辣,唱出了快乐,用乡情会集旋律,用歌声反应生活,土色土香、土味特别浓厚。通过先辈提炼和改造,到现在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D县山歌,清丽的山歌,袅袅如仙乐,宛啭的歌喉,醉倒无数过客。动情之时,能够唱得百灵鸟雀满天飞呢!”

    猫娃子故意仰头看天,东张西望好一阵才低下头问:“恩爸儿刚才唱的情歌这样动听,怎么没有看见百灵雀鸟满天飞呢?连影子都没有看见一个!哼,恩爸儿骗人!”

    刘念恩右手端着酒盅,伸出左手抚摸着猫娃子的头说:“娃娃有这样追根究底的精神很好,希望把这种精神放在钻研学习上。说那山歌唱得好,能够唱得雀鸟飞来,一是山林中有鸟雀,二是形容唱得好,连飞禽都被吸引住了。”

    “恩爸儿,为什么山歌唱的各式各样?有没有什么讲究?”小狗子把头伸过来换个话题。

    刘念恩又喝了一口酒之后才说:“给你说,D县山歌,种类多得很,讲究还更多。”

    “种类有多少呢?”小狗子虚心请教。

    刘念恩得意地告诉:“仔细洗耳恭听,听恩爸儿慢慢道来:D县山歌,有高腔、平腔、低腔之分。”

    “哦,它们之间怎样区分呢?”卿伢子不耻下问。

    刘念恩如数家珍:“高腔山歌,音广调高,音律跌宕起伏,激昂奔放,多为歌手在山巅用假嗓子独唱,其词曲句式较多,有号头、喊腔、五句子、连八句、穿尾子等等。”讲到这儿稍微停顿。

    “平腔山歌呢?恩爸接到讲噻。”卿伢子马上催促。

    刘念恩伸右手抚摸一下他的脑袋又讲:“平腔山歌,旋律平缓,感情细腻,适宜歌手用本嗓独唱,或盘歌互答对唱,或常常用来演唱民间流传的长篇叙事山歌。”

    “讲完噻,莫吊我们胃口。”卿伢子见没下文又催。

    刘念恩以睥睨的神情,斜望他一眼说:“低腔山歌音调低沉柔和,旋律宛啭低回,多为寄托人生无常之苦,或倾吐农家闺怨,如泣如诉,真情感人。”

    “我听到人家唱山歌各腔各调,有啥子讲究哦?”小狗子的问题真多,刘念恩刚讲完就抢着提问。

    卿伢子推了小狗子一掌说:“莫插嘴,听恩爸讲。”

    刘念恩微笑着讲:“D县山歌,有砍柴山歌、放牛山歌、五句子情歌、薅草锣鼓等等。”

    “耶,D县山歌的种类真不少啊。”卿伢子感叹。

    刘念恩继续讲述:“山里人砍柴、割草、薅草时,为消除寂寞和疲劳,面对茂林修竹,奇花异卉,大树绿草,蜂飞蝶舞,忍不住引吭高歌,一吐为快,四野和韵。还有那放牛娃儿,倒骑牛背,用树叶做成口哨,或者用桐子树皮卷成喇叭,插上野豌豆角角,尽情吹奏之后,便会即兴高唱一曲山歌。”

    “打夜锣鼓算什么歌?”卿伢子借机要问明白。

    刘念恩针对提问解说:“哪个家里死了人,坐夜打夜锣鼓,唱的那个丧歌和孝歌,也是D县山歌的一种。”

    “啊!在家里唱的也叫山歌啊?”卿伢子真搞不明白,感到不理解地发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