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中国官场升迁记:步步莲花 > 正文 三百零四、田可去北京

正文 三百零四、田可去北京

 热门推荐:
    +

    接待办工作比较特殊,你有优势,但也有不足。你性格开朗,待人热情,但是就是要注意把握分寸,不能太过,某些话不能说、某些事不能做你心里要有数。

    田晓娥嘻嘻笑了一下,双手撑在他的办公桌上,身子前倾,把头探到办公桌上,眼睛盯着杜小建说道,还是你对我好。

    你这样子就不行,在办公室要注意形象,尤其是和男同志打交道,矜持一点,注意保持距离。杜小建身子往后躲了一下,故意把脸一沉。

    你以为我傻,和哪个男人都这样啊?!田晓娥自讨没趣,嘟了一下嘴,坐回了身子说道,你们男人就是虚伪得很。

    我这里更要注意,每天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这里。杜小建道。

    田晓娥缩了一下脖子,回头看了一下外面,下意识地小声说道,你这里这么不自在啊!

    没办法,位置特殊,没有人身自由。杜小建无奈地道。

    嗯,那我知道了,以后一定注意。田晓娥这才严肃认真起来,想到日后自己也一直在这样的氛围中工作,心底无由地就升起了一些郁闷。

    接下来,不管田晓娥是否听进去了,杜小建好好给她指点了一番。送走了田晓娥,杜小建终于可以清净一会了。

    中国组织人事报在新年后的第二期就刊发了池正的文章,用了大半版的篇幅。不到一周,郑论给杜小建打来电话,说池正那篇论县委书记的文章排到了下一期,已经过了审编会。

    令杜小建没想到的事,安宏业竟然主动在池正中国人事报那篇文章上作了批示:池正同志作了很深入的思考,文章写得很好,提出的建议很有参考价值,请组织部认真学习研究。

    安宏业还让杜小建找组织部私下要了一份池正的简历看看,这让杜小建很兴奋,说明池正引起了安宏业的兴趣。

    杜小建给池正打了个电话,说觉得他那两篇文章写得非常好,就擅自将他那两篇文章送给中国人事报和求是杂志了,中国人事报已经刊发,安书记看了文章予以充分肯定,还作了批示。

    池正有些纳闷,杜小建怎么会无缘无故去投自己的文章,中国人事报发出来也正常,他知道求是的地位,对于一般人想刊发怕是不太可能。

    池书记,我擅自做主,你还请原谅啊。杜小建说道。

    哈哈,你这小子,我都退二线的人了,又不图这虚名,你还费这劲干嘛。池正笑道。

    话可不能这样说,我觉得你再干个市委书记都有可能。杜小建也调侃道。

    你小子,这话让安书记听到,你这秘书别当了。不过我还是谢谢你的好意,说明心里还记得我这个老领导,想为我做点事。池正以为杜小建是念旧情,看自己喜欢写东西,就帮自己发表一下。

    嘿嘿,老领导不见怪就行。

    求是杂志果真如同郑论所说,如期刊发了池正那篇县委书记的文章。安宏业平日处理一些文件和参加会议等活动已经排不开,除了看看报纸,平时很少看杂志。

    因为有了之前安宏业重视池正那篇中国人事报的文章,杜小建将求是上池正的文章送给他看就很自然。

    安宏业将文章仔细看了一遍,不时频频点头,看完后他问杜小建,这个池正过去是在罗新县任县委书记,你应该认识吧。

    嗯,我和他算比较熟。

    我上次看了他的简历,他调去市人大的时候刚五十过一点,没有任满那一届的县委书记,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这个,这个……,唉,怎么说呢,池正被提前调到人大跟我还有些关系。我在罗新县高山乡任乡长的时候,那个乡党委书记对我有意见,就在背后搞了一些动作,弄了几次动静。原来的市委书记金哲浩就认为池正在干部管理上有些问题,不太满意,就把他提前调离县委书记岗位了。

    哦,原来是这样啊。你的事之前我也都有所了解。不过看干部还是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安宏业点点头。

    杜小建微微点头,没有说话。

    安宏业似乎沉思了一下,又看着杜小建问道,你对池正应该有比较多的了解,你怎么看他这个人的?

    啊,我啊。杜小建不及防安宏业问他这个问题,思绪顿了一下才应道,安书记,我过去和池正倒没有什么直接交往,但我的成长又有很多得益于池正,我说的也有可能不太客观。不过有一点,我敢肯定的说,池正为人很正直,是一个很正派的领导,在罗新县干了几十年,群众和干部口碑很好,思路也很创新,前几年罗新经济发展迎头赶上直至成为信洲的排头兵,都是在他的主导下取得的。

    哈哈,你到挺会说,这可是对池正同志的很高评价。安宏业突然笑道。

    呵呵,可能有我个人主观臆断,仅供安书记参考。杜小建有些不好意思。

    你这个人是个干事的人,肯定的人自然不会差嘛。安宏业微笑道。

    谢谢安书记这么肯定。杜小建有点诚惶诚恐。

    你不用太紧张,我是见池正这两篇写得不错,很有思想,就有些好奇,想了解一下。安宏业话说得很随意,看了杜小建一眼,又说道,这样吧,你帮我安排个时间,请池正同志到我办公室坐坐。

    从安宏业办公室出来,杜小建心跳得厉害,想不到事情发展得如此顺利。杜小建给池正打去电话,池书记,求是发表了你那篇论县委书记的文章,安书记也看了,他很有兴趣,想找个时间请你到办公室坐坐。

    池正也是一惊,没想到只是两篇文章而已,竟然会惊动市委书记。小建,这到底怎么回事?是不是你在安书记那里说了什么?池正问道。

    没有,我也不知道具体的,反正你和安书记谈谈就知道了。不过池书记,有一点请你一定帮我保守秘密,千万不能说这两篇文章是我拿过去帮你发的。杜小建道。

    哈哈,你要不说,我还真会说。这又不是坏事,你怕什么。

    老领导,你别调侃我了,秘书这位置你还不知道啊,稍微把握不好,就会搞偏了,引起领导误会,我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多谢你小子,总还记得我这过气的老头子。池正说道。

    杜小建第三天上午就给池正安排了一个时间,会见从上午十点开始,原本计划的至多也就一个小时,不料直到十二点池正还没从安宏业办公室出来。

    十二点半的时候,安宏业办公室门才开了,安宏业送到门口,临走时还一脸笑容地和池正握了握手。

    池正拐到杜小建办公室,走到他跟前,拍了怕他的肩膀,略带神秘地说道,你小子是不是早有预谋啊!

    啊?!预谋,什么预谋?杜小建故作惊讶。

    哈哈。池正笑了一下,没有说什么。

    老领导,你这笑得我莫名其妙。杜小建道。

    好了,一会你要陪安书记吃午饭了吧,我先告辞了,回头我们再聊。谢谢!池正又使劲拍了拍他。

    看着池正离去的身影,杜小建不知两人究竟聊了些什么,会不会让安宏业重视起池正这个人来,并和即将确定的组织部长人选联系在一起?

    田可没有提前打电话,直接到了杜小建办公室。两人好久没见,这也是杜小建要刻意保持两人距离有意而为之。

    看到田可走进来,杜小建愣了一下,不过马上挤出一丝笑容说道,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我要不过来,你会一直不见我。田可有些幽怨地说道。

    看你这话说的!我这边太忙了,总想抽时间,可惜一直没有,实在对不起。杜小建低头边摆弄手里的一堆文件,边说道。

    我知道你的心意。田可说道。

    杜小建又愣了一下,抬头看着她,假装糊涂地问道,什么心意?

    田可咬了咬嘴唇,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说道,我是来向你告别的,我要去北京了。

    啊!去北京,怎么突然想起来去北京?杜小建这下是真的惊讶。

    不为什么,就是在信洲待得有点腻了,想换换环境。田可说道。

    怎么这么突然,去北京做什么?

    老早之前联系了一家报社,做记者。田可说道。

    唉。杜小建叹了一口气说道,你这样让我觉得更对不起你,可我又不能对你承诺什么,希望你能理解。

    我知道,你不要说了。田可眼圈有些红了。

    杜小建有些慌了,田可要是控制不住哭出来,这可是办公室,说不定就会有人进来,那就有好戏看了,忙说道,你什么时候走?

    后天晚上十一点的飞机。

    那我送你去机场。

    不用了。

    这个不用和我争论了,北京我那边我也有非常要好的同学,你也不熟悉路,让他去机场接你。

    田可看了看杜小建,没有说话,算是默认同意了。

    两人沉默了一下,田可站起身来,说道,你忙吧,我走了。

    我这里说话也不方便,后天晚上我去送你咱们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