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中国官场升迁记:步步莲花 > 正文 三百、出人意料的安排
    +

    市里市委秘书长和组织部长两个位置空缺,各方面力量闹腾得厉害,都想能够占上一个位置。秘书长直接为市委书记服务,省里可能会稍稍放开手,安宏业的话语权更大一些。而组织部长的人选,并不是安宏业完全能当家的,省里的话语权就大。

    徐鸣虽然调为副书记,但是安宏业让他继续兼顾一下组织部的一些工作,待组织部长定了后他再放开。这个安排也说得过去,徐鸣是负责党务组织的副书记,临时代管一下组织部属于情理之中。

    秘书长的人选就显得急迫,否则市委书记很多工作不好处理。秘书长位置掌握在市委书记手里,大家猜想安宏业肯定会在本市提拔,但是当结果出来后,让人大跌眼镜,省委组织部干部一处处长周国新被派了下来担任此职。

    这下市里炸开了锅,说安宏业掌控能力有问题,在省里威信不够,说话不管用,连自己的贴身大总管这样的位置都保不住,用不了自己人。

    还有人说,安宏业是外来户,对信洲没有感情,对本地的干部没有感情,宁愿用外人都不考虑本地干部。

    作为秘书的杜小建清楚一些内情,完全不是外界传的那样,但他什么都不能说。有些关系好的朋友就会当面说得直接些,杜小建听了只是笑笑,不做评论。

    周国新是省委组织部的老处长,资历比较老,之前也到下面挂过三年县委副书记,后来还是回到了省委组织部。

    杜小建明白安宏业的用意。当前信洲风云涌动,各方说情打电话的,让他不胜其扰。对于秘书长人选,其实他一直在酝酿,但就是没有合适的。

    省委组织部派周国新下来,是安宏业主动要求的。他找到省委组织部长谷敬学,让他从省委组织部下派一人担任秘书长一职。

    谷敬学开始也很奇怪,各地市每次动干部,最怕的就是省委组织部插手,安宏业却主动要求省里派人,难道信洲真的没人了?

    安宏业只是笑笑,说人是有,但觉得不太合适,还是想请省里支持,加强市里的班子力量。

    中国最不缺的都是干部,作为领导发愁的就是自己下面的人怎么才能安排得出去。谷敬学很高兴,第二天就定下周国新。虽然定得快,但因为是安宏业主动要求的,谷敬学觉得派出去的人必须过硬,也是认真帮他筛选了才确定的周国新。

    安宏业和周国新打过几次交道,印象还不错,对谷敬学的安排没有意见。周国新的任命建议拿到省委常委会上讨论,大多数常委也都同意。一些受了信洲市一些干部相托,虽然提出了不同建议,但由于这个人选很特别,安宏业的意见很重要。最后听说是安宏业主动要求的,也就不好再反对了。

    周国新的任命是春节前一周下的,春节前两天,省委组织部一个副部长带着周国新来正式赴任,秘书长一职就算正式敲定了下来。

    随着组织部长人选的敲定,市里又微调了几个干部。其中,董明君没能谋得秘书长的宝座,却也算不错,调到市人事局任局长兼组织部副部长和编办主任,这个兼职安排也都是惯例。

    董明君虽然级别没有变化,但是位置却不一样。作为市委副秘书长,平日大家都称他为市领导,有时候给给几分薄面,但都是虚的,不如人事局长来得实在。秘书长总归说来是一个伺候人的活。

    市人事局管着全市几万号干部,调动、工资、职称等等都是实打实的,和财政局都属于一类局,说话很有分量。

    董明君到任后,杜小建还专门抽空去了一趟他的办公室。董明君办公室比过去大多了,他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意气风发,见杜小建过来,赶紧笑脸相迎。

    董局,恭喜你履新啊!杜小建祝贺道。

    没啥可恭喜啊,我是被安书记给发配边疆了,幸亏你还记得老哥啊。董明君笑着道,引着杜小建在沙发上坐下。

    我咋能不记得?即使我记不得,安书记也记得啊!刚才我给安书记打了招呼,说去看看你,安书记还说让我代问候你呢。

    董明君一下受宠若惊,原本窝在沙发的身子明显直了直,好像安宏业就在对面一样,忙道,哎哟,难得安书记如此挂念,真是惭愧。

    其实杜小建并没有给安宏业说自己要去看董明君,这样一说,无非是让董明君知道安宏业还是很在乎他这个人的。事实也是如此,不然绝不对将他放到人事局长这样重要的位置上来。

    正说间,外面一个小姑娘敲门进来给杜小建泡茶。

    待小姑娘走后,杜小建端起茶杯小抿一口,笑道,董局,你这还叫发配啊啊。你啥时候把我也发配到你这来。过去到你那都得自己泡茶,现在有专人服务了,这档次明显不一样了。

    哈哈,千万别见笑。不过你说的倒是实话,过去都是我伺候领导,现在也有人伺候咱了。

    不错不错。杜小建看看办公室的环境,连连点头。

    不管咋样,我还得感谢安书记。董明君说道。

    是啊,你也得理解安书记。这次秘书长位置竞争激烈,安书记没有办法,不好平衡。让你来人事局,安书记也是费了些工夫呢,很多人都盯着这个位置。

    是是是,我都知道,没有安书记,哪里有我什么事?你回头一定要替我谢谢安书记。董明君话里很是感激的样子。

    这次的人事调整,你应该也听到一声议论。杜小建道。

    是啊,市里对安书记没有用本市干部有些非议呢。董明君压低声音说道。

    嗯,不过不像外面说的那样,对于秘书长的人选,安书记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这个方案应该是最优的,慢慢的大家就能体会到了。

    是吗。董明君并不明白杜小建的意思,不过也没有深问。

    杜小建将带过来的一个袋子放到茶几上,说道,我来看望老领导,也没啥东西,这是我从北京带回的一个小礼物,看看你用得上不。

    小建,你还如此客气啊!董明君赶紧接过来,将东西拿出来看了一下,说道,不错,不错,我桌子上正缺点东西。

    说完,董明君就起身将那个红旗形状的水晶铭牌和水杯放在桌上,几个红色大字很是醒目,和办公桌很是相配。

    谢谢啊!董明君很满意,又回到沙发上坐下,再次将话题转到人事上,说道,组织部长的人选有无什么消息?

    哈哈,董局,你现在兼着组织部副部长,你若不知道,我哪里清楚呢?!杜小建笑道。

    我这个副部长就是个挂名,组织部哪里能轮到我什么事。老弟不方便说,我就不问了,其实问了也白问,谁来当都一样,和我有什么关系?哈哈。董明君明白自己的位置,也笑着说道。

    新任市委秘书长周国新一到信洲,之前的纷繁嘈杂都平静下来。大家都认为,秘书长的位置安宏业都定不了,那组织部长就更没戏了,找安宏业也是白找,还是走省里的上层路线吧。

    安宏业这里因此一下也就清静了。

    杜小建将省里对周国新的正式任命文件送过去的时候,安宏业笑着说道,终于要清静了,我可以过一个好年了。

    安宏业让杜小建找了个小地方,安排他和周国新还有杜小建一起吃个饭。杜小建明白,这是安宏业在信洲最紧密的圈子了。

    那天吃饭的气氛很好,安宏业为此还喝了几杯,三人之间也没有什么拘束。周国新为人很诚恳,他知道能来信洲,绝不是像信洲传言的那样,仅仅是省委组织部定的事,而实际是得到安宏业的肯定后才最后定下来的。

    外人只是看到表面,不明白内在的深意。这样的安排其实是安宏业的高明之处,安宏业调他来信洲,达到了一石两鸟甚至三鸟的效果,一是避开信洲错综复杂的关系人情网,用一个背景单一些的人,能够更可靠,二是他毕竟出身省委组织部,在省里很有优势,秘书长主要就是协调各方面的事情和关系,他这样的背景无疑是很有优势,三是高姿态地卖给了省委组织部一个大人情。

    周国新来信洲后,很快就悟出了安宏业的用意。他在和杜小建单独谈心的时候,分析了安宏业的这些考虑,这让杜小建很是佩服。一是佩服安宏业,原来他背后的考虑竟然如此周全,二是佩服周国新,还没几天,却能如此准确地明白安宏业的深意。

    周国新的一些话其实只是点到为止,杜小建很快知道安宏业下一步的动作了,尤其是在组织部长人选的位置上,肯定会用信洲本地干部。

    组织部长和秘书长不一样,秘书长协调市内的关系不用费事,一句话过去就行,根本不用协调,主要得协调省里关系,所以用周国新这样省里的干部就有优势。组织部长却不同,组织部长是要考察任用市内干部,必须对市内情况和干部熟悉,所以最好就用本地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