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中国官场升迁记:步步莲花 > 正文 二百二十二、组织部长的水平
    +

    荣亮点点头,表示同意。他刚到县里,听说了凤凰山开发的事情,也知道因此死了一个村民,就想下来看看,但他不知道凤凰山具体运作过程,更不知道实际主要是罗慧敏带着杜小建还有崔晓红搞起来的。

    十点多的时候,县政府办突然来电话,说副县长罗慧敏要到高山乡来看规模化农业。政府办的电话是杜小建接的,他将这个情况告诉了张宝泉。这让张宝泉有些不高兴,这个罗慧敏也不懂一点规矩,今天新任组织部长来了,她搅什么局?!他只好向正在调研的荣亮汇报了一下,说罗慧敏要过来。

    “很好嘛,罗县长来县里的手续还是我办的,到县里我们也见过一面。她来这调研的内容是什么?”荣亮问道。

    “她带了一个省里的农业专家来看规模化农业现场,这是罗县长主导搞起来的。”杜小建在一旁插话道。

    “宝泉书记,既然这样,不如我就和罗县长一起吧,对农村我了解还不够,正好也跟着学习学习。”荣亮对这个有了兴致。

    张宝泉自然没有异议。

    快十一点的时候,罗慧敏赶了过来,见到荣亮,二人寒暄了一下,她表示了歉意,说这次请来的专家晚上要赶回省里,只能打扰荣部长的调研。

    荣亮连连摆手,说道:“罗县长你这是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我应该感谢你呢,哪里来的打扰。”

    叶佳陪着罗慧敏一起过来,杜小建主动过去打招呼,叶佳还是冷着脸,只是微微点点头,让杜小建有些透心凉。现在的叶佳对他似乎越来越冷淡,而且从她眉间还能看出对杜小建深深的仇怨。

    荣亮和罗慧敏说笑一番,领着众人直接到了田间地头。

    规模化农业试点方案报到市里,市农业局和国土局还专门做了批复。目前工作最大的困难是与农户签订承包流转协议。村里青壮年都外出务工,田地收益又少,乡里给的条件很优惠,租金是自己种植收益的四五倍,因此大部分已经谈妥,但是还有个别的农户思想认识不到位,不愿将自己的田地交给乡里统一种植。

    这几户乡里反复做思想工作,但就是不同意。如果还谈不下来,就会影响到整个工作的开展。

    早上天还很晴朗,到十一点多天突然阴沉下来,飘起了毛毛细雨。张宝泉建议是不是避避雨,荣亮说这点小雨不影响。乡里就临时找来一些雨伞,没人各自撑了一把。现在的领导们都注意形象,本来有人要给荣亮打伞,被他拒绝了。

    到了地头,请来的省里专家给仔细看看了土壤墒情,讲了讲下一步搞规模化农业时应当对土地统一增肥,提高土壤的肥沃度。

    到里一块麦田,那个专家想拔一株看看,可能年纪有些大不敢用力没有拔起来,杜小建就弯下腰,将手中的伞交给旁边的人,两手抓紧一用力才拔了起来。

    杜小建见小麦根部有些发黑,就指着小麦对那个专家说道:“教授,我看这株小麦是发病了吧,根部已经变黑,有点像小麦全蚀病。”

    专家接过小麦,看了看,赞赏道:“看来我们杜乡长对农业很有研究啊,你看得很准,确实是小麦全蚀病,应该是从幼苗就已经感染了,现在都是白穗,这种小麦可以说算是彻底毁了,不会有收成。”

    “哪里哪里,我跟着罗县长看的多了,也知道一点。”杜小建谦虚道。

    “杜乡长,你的话我可不同意,你哪里是跟着我学的,我对农业完全门外汉。”罗慧敏笑道。

    “看来二位都谦虚啊!”荣亮也笑道。

    说笑几句,大家又开始进入正题,继续听那位农业专家讲。杜小建这才意识到别人帮自己撑着伞,忙扭头说了声“谢谢”,从那人手里接过自己撑上。

    走到中间几块田地,旁边标记着白线,罗慧敏知道这些是还未谈拢的田块。她看了看张宝泉,指这些田块说道:“张书记,这些人的思想工作搞不下来,下一步工作就没法开展啊。”

    张宝泉双手一摊,抱怨道:“罗县长,我们也没得办法,现在又不能强来,要是再出事没人能负得起责任啊。”

    荣亮问了一下情况,说道:“这项工作必须以自愿为前提,千万不能使用强制手段。乡里再好好想想办法,一定有解决的渠道。”

    张宝泉应和道:“荣部长说的对,我们只能和农户协商,否则他们不买账,好事就办成坏事了。”

    杜小建其实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听他们说到这,他有了一个主意,就说道:“罗县长,你放心,这件事我们保证在一周内搞定,绝不耽搁整个工作进度。”

    “有了杜乡长这句话,我就放心咯。”罗慧敏见杜小建说得坚决,稍稍有些安心,她比较了解杜小建,没有把握绝不会说大话。

    旁边的张宝泉说道:“既然我们杜乡长向二位领导打保票了,那就应该没有问题。”找农户协商签协议这事,张宝泉也过问几次,都没有效果。这种事,一旦碰上钉子户,拔掉谈何容易。这个杜小建牛皮吹得挺大,我到要看你怎么解决?!

    中午吃饭安排在乡里食堂,乡里领导班子集体陪着荣亮。荣亮喜欢喝酒,而且喜欢五粮液。平时乡里备有几瓶茅台,也不知道真假,反正县领导来了就上。五粮液很少人喝,自然没有,现买乡里也来不及。

    荣亮就说和本地的土酒,信洲大曲。酒菜上了,张宝泉讲了一通欢迎辞,就请荣亮讲话。荣亮笑了笑,让大家都坐下:“我们坐着说好了。今天来,我也没听汇报,大家先干了这杯酒,我再来讲几句。”

    大家一听,都干了酒,没有偷奸耍滑的。

    喝了酒,荣亮说道:“过去在市里工作,也多次来咱们县,但是还只停留在表面,所以我想先下来看一看,了解点情况。高山乡比较有代表性,听说属于正在崛起的乡镇,我第一站就到了这里。”

    “作为搞组织人事工作的,我最近一直在研究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关系很多种,有很多关系具有对立性,比如城乡关系、贫富关系、劳资关系等,还有就是官民关系,这些关系本来并不是对立的,但在现阶段的中国却具有对立性。中国官民之间也很有意思,太平的时候,官民相安无事,动荡的时候,官逼民反。官民关系失衡,风浪即起。”

    “上次在省委党校,一位省领导来授课,详细阐述了官民关系的具体含义,比如鱼和水的关系、血和肉的关系,舟和水的关系,父与子的关系,主和仆的关系等等,这说明了官与民之间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河南省内乡县衙三堂门前有一副对联,上联为: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下联为:得一官不荣,失一官不辱,勿说一官无用,地方全靠一官。这幅对联深刻揭示了官与民的辩证关系,读后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从中央到地方的文件中,我们都可以看出对民生民意的重视,但是,现实却很残酷。我们不少官员嘴上叫着为人民服务,心里却不这样认为,他心里暗想我是凭自己苦学和自己的聪敏取得功名,或者我的官是凭我花钱捐来的,我的官是凭我的关系搞来的,我的官是贿赂得来的,这与你们民众有什么干系了呢?只要我对得起上边,巴结住上司,上面领导满意,谁能拿我怎么样?”

    刚才这番话说得桌子上有些人心里发慌,被击中痛处。一些人爬到副科这个位置,都是舍出了不少本钱的,荣亮这些话就是他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杜小建心想这个荣亮在酒桌上都能说得一套套的,不愧是多年搞组织人事的,只是不知道他就是炫耀一下他的嘴皮子,还是真的这么想这么做。

    张宝泉内心不以为然,猜想荣亮过去在市直机关办公室坐得多,发挥表现的机会少,现在到下面独当一面,想好好发泄一下,体现一下自己的理论水平。

    “有人说,我们要相信和依靠干部的品德,人性,胸怀,修养,精神,信仰,良心等,其实这些都是不可靠的东西,可以一时,难保长久。人毕竟是人,人不是神仙。况且不少圣贤神仙也有**,何况七情六欲的人呢?!”

    “我很荣幸来到咱们罗新县,我的设想是要进一步加强组织人事组织建设,要建立起一套科学的干部考核机制。今天下到咱们乡村,看了不少,也学了不少东西啊,真是不虚此行,来,为了表示我对乡里的谢意,我敬大家一杯!”

    荣亮这番话讲得很长,夹到碗里的菜都凉了。对于这番话,有些人确实听了有触动,有些却不以为然。

    大家一听荣亮讲完,忙纷纷站起来,端起酒杯,主动和荣亮和罗慧敏碰杯,气氛很是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