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中国官场升迁记:步步莲花 > 正文 二百零一、县委书记的谈话
    +

    杜小建在乡里是住宿舍,张宝泉就让他晚上一起住在旅社。众人散了后,杜小建稍作休息,龚林敲门过来了。

    今天上午一见到龚林,杜小建感觉他面色有些憔悴。现在的龚林看起来更是疲惫不堪,杜小建引他到沙发上坐下,给他倒了一杯茶,说道:“我看你挺累的,秘书这工作不好干吧。”

    “唉……”龚林长长叹了一口气,端起茶杯,吹了吹,浅饮一口,说道:“太累了,主要是心累,池书记这人要求很高,搞得我一天到晚神经紧张。”

    “外人都看你这县里二号首长风光,看不到你实际的感受啊。不管怎么样,有得必有失嘛。”杜小建坐下,看着龚林说道。

    “我看你这乡长也不好干吧,高山乡这样的一个穷乡,加上张宝泉这样一个土皇帝,你一个外来户,想折腾出点名堂估计也难。”

    “哈哈,你太理解我了。我现在是有气没处发,有力没处使。不过这次池书记能来高山乡,对我们也是好事。”

    “池书记再干一年就要退居二线了,他也很想在最后的一年做出点成绩,给后人留下一点值得让人纪念的东西。”

    “嗯。池书记这次来调研,有无什么特别的目的?”杜小建问道。

    龚林笑了笑 ,说道:“很多人问过我这个话题,实话实说,池书记没有向任何人说过到底有什么特别目的。不过有些东西不见得非要说出来,大家也都能感受得到。”

    杜小建点点头,说道:“池书记退下来之前,你有无什么打算?”

    “我思考过这个问题,没有太高的奢望,能到好的县直部门弄个副职干干就行。”龚林说道。

    “你要是能再多跟一些时间池书记,就可以解决正科了。”

    “事情不可能都象我们想象的那么圆满,你的机遇真的比我好,不过我也知道,你比我努力。”

    “我自己也是糊里糊涂的,没想到今天这一步,反正走一步看一步,做好份内的事情吧。”杜小建说道。

    龚林又看了一眼杜小建,两人相视一笑。相互沉默了一下,杜小建犹豫了一下,说道:“你和叶佳现在都当秘书,家里可顾不上了。”

    龚林苦笑了一下,说道:“无所谓家了,我们难得在家见一次了。”

    “叶佳秘书还当得适应吧?”杜小建忍不住又问道。

    “还行吧。你看起来还是很关心她。”龚林看了看说道。

    “你不要误会,毕竟我们都是相互多年的朋友,我问问也无妨吧。”杜小建忙解释道。

    龚林低头沉思了一下,对杜小建伸出手,“来,给我来支烟抽抽。”

    杜小建起身从房间桌上拿过来烟,两人都点上,喷了两口,龚林揉揉鼻子,说道:“我也实话告诉你吧,我和叶佳结婚后过得并不是很好,她对我不冷不热,心里并没有完全接受我。”

    “唉,可能是我伤害她过深,心里还有阴影。”杜小建很愧疚地道。

    “我不知道你俩为什么分手,她至今也没告诉我。”龚林看着杜小建。

    “一言难尽,我也难以启口,是不得已而为之。不管怎样,是我伤害了她。你们现在在一起了,要好好珍惜,叶佳是个好女孩。”杜小建也不愿说出原因。

    “我相信你绝对不是嫌贫爱富的人,不会为了巴结组织部长而抛弃自己的爱人。既然你不愿说,我也不强求你。”龚林说道。

    “叶佳知道原因,还是等她来告诉你吧。她能告诉你了,说明她的心结就打开了。”杜小建说道。

    两人又聊了一会,都有些困了,龚林就告辞回自己房间了。

    第二天早上,池正起得很早,天刚蒙蒙亮,他就敲了杜小建的门。杜小建赶紧起床,稍稍收拾,开了门。

    “小建同志,没有打扰你的好梦吧。”池正一个人站在外面,笑着说道。

    “没有没有,呵呵,其实我早就醒了,就是懒得起床。”杜小建笑了笑。

    “年轻就是好哇,我们想多躺会都不行。”池正也笑了笑,又说道:“陪我到旅社后面这片竹林走一走吧。”

    旅社后面是一座小山,山上主要种着竹子。清晨气温很低,竹林上挂着一层厚厚的白霜。地上落满了枯黄的竹叶,踩在上面软绵绵的。

    池正没有叫龚林一起跟着,看来他是有话想跟杜小建说。两人一前一后走进竹林中的小道,“这里空气真好啊,县里已经没有这样的地方了。”池正感叹了 一下。

    “是啊,空气好是好事也是坏事,一是说明这里环境好,是个宜居之地,但另一方面也说明这个地方贫穷。”杜小建说道。

    “你说得很对。但是,现在的社会都在追逐着富裕,很多东西都慢慢消失了,比如环境,牺牲环境可以换来经济,但是再想牺牲经济换环境都是不可能的了。”

    “池书记,你说得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可能几十年,也可能上百年后,人们再来回顾,会觉得这样不值得,但为时已晚。”

    “高山乡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你们搞经济的发展,一定要注意保护好环境。我不知道你们下一步的思路是什么,但是我认为还是不适宜大上工业。”

    “您的看法我非常赞同。高山乡难得还留着一片青山绿水,决不能因为搞工业来破坏它。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思路还是充分发挥高山乡独有的优势,既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又能很好地保护它。”

    池正听了点点头,又说道:“发展经济是如此,其实我们人也是这样。不论我们的职位和岗位如何变化,内心的那份真诚绝不能丢,否则你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杜小建不知道池正为什么突然转了话题。

    “小建,你还年轻,前途无量,一定要好好把握自己。我们干革命工作三四十年了,到了这个时候再回想起来,会觉得自己丢掉了很多原本不愿丢掉的东西。”

    池正的话很感慨。

    “你初到高山乡,搞好团结也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因为团结变得无原则。当官必须要做事,得有实实在在的成绩。”池正昨天还在会上讲一定要搞好团结,现在在他面前又讲团结不能丧失原则。

    杜小建脑子一回旋,心中也通了,昨天那番话他不过是讲给张宝泉听的,今天这番话是讲给自己听的,看来他内心还是很希望自己拿出一点成绩出来。

    “我一定谨记池书记教诲。”杜小建很坚定地说道。

    “年轻人,要敢于闯一闯,失败了也没什么。即使不当这个官,你放到社会上,一样能干出一番成绩。”池正这话完全就是激励他了。

    “我年轻的时候,也有过激情,但是那个年代不允许你有太多的想法,也没有那个胆量去彻底迸发自己的激情。你们赶上好时候了,遇到了一个开放的年代,可以尽情展示自己。”

    池正这些话应该都是他的心里话,杜小建听了其实很感动。

    “池书记,你太谦虚了。你们老一辈**人的品质,很多都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具备的。我们这一代人,还是过于浮躁。”

    “不是我谦虚,时代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必须靠你们这一代人。有一句话我非常赞同,说社会之所以进步,是因为下一代人总是不听上一代的招呼。哈哈,虽然带有调侃的意思,但是道理确实对的。”

    正在这时,杜小建的手机响了,是张宝泉打来的。杜小建接了,张宝泉问他是不是和池书记在一起,杜小建应了一声“是”,看了看池正。

    “看来是催我们回去了,好吧,从这边转过去,我们回旅社。”池正说道。

    张宝泉和龚林站在旅社下,看到两人一前一后过来,赶紧迎上来,冲杜小建说道:“小建,你这就不对了,带着池书记出去也不告诉我们一声。”

    “哈哈,不是他带我,是我带他出去的。早上想出去走走,就顺带叫上他了。”池正说道。

    张宝泉自然不相信就这么简单,两人肯定聊了不少,说明杜小建在池正这里还是很有分量。

    众人陪着一起吃过早餐,九点的时候,统一上车,向黄山村的凤凰山进发。凤凰山按照当地的说话,还是野山,没有被开发,只有一条土路通到山脚下。

    到了山脚下,众人都下了山,开始顺着山路爬上去。由于是冬天,山上大部分植被都枯死掉了,只剩下松树还枝繁叶茂。山上一条羊肠小道,冬天路上没有那么多灌木,倒是很好走。

    走到半山腰,路旁有一个小庙,好像年久失修,显得破败不堪。杜小建走到池正跟前介绍道:“这是真云庙,听说是北魏年间修建,当年冯太后曾经路过此地,专门到庙里拜祭过,这个庙有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间重修过好多次,到了清朝以后,就没有再修,所以现在看起来很破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