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中国官场升迁记:步步莲花 > 正文 二百一十九、相互试探
    +

    副乡长何春光这几天比较郁闷,上次在党委会上他首次对张宝泉发出了异议,这就意味着他和张宝泉的决裂。他本意是靠向杜小建,但杜小建现在的态度并不明朗,那次党委会之后杜小建没有主动找过他。

    他有些按捺不住,就主动到了杜小建办公室。杜小建一见是他,心里猜到他是什么意思。会后,他通过其他渠道打听了一下何春光这人,人倒是个很正直的人,就是有些偏激。

    杜小建抽开办公桌抽屉,拿出一盒软中华,这是薛正平上次来带给他的。他撕开递给何春光一支,两人点上抽了一口,简单寒暄几句。

    “杜乡长,听说县里要在我们乡搞规模化农业试点?”何春光问道。

    “嗯,是有这么回事,县里好像口头向张书记传达过。”杜小建说道。

    “我觉得这是振兴咱们乡的一个好机会。”何春光有些兴奋。

    “你说的对。”杜小建深深吸了一口,然后弹了弹烟灰缸。

    “这事应该让咱们政府这边主持搞吧?”何春光征询似地看着杜小建。

    “不知道,看张书记怎么安排吧。”杜小建不知可否。

    何春光想了想,说道:“杜乡长,这事若是你牵头,我希望能参加。”

    杜小建笑了笑,看着何春光说道:“何乡长,你的心情我理解,我也很希望你能参加,但这事怕不是我说了算啊。”

    何春光苦笑一下,说道:“上次党委会上,我的意见与张书记有分歧,怕是他已经对我成见很深。我这人对事不对人,任建国那种人怎么能提起来当单位一把手?”

    杜小建盯着他问道:“那次你是不是认为我肯定会反对任建国提任?”

    “杜乡长,我也不隐瞒我的真实想法,我确实是这样认为的。我相信你是一个正直而且干事的领导。”

    “哈哈,你过奖了。我对乡里情况不熟,上次看了任建国的一些做法,在工作方面对这个人有些意见,也才提出一些异议。”

    “张宝泉在乡里过于霸道,整个党委会向来都是他的一言堂,没人敢言语。我相信杜乡长的正气,所以上次我愿意出头,大不了这个副乡长不干了!”何春光情绪激动,有些义愤填膺。

    “何乡长,你没必要这样。我很敬佩你的勇气,我们多多加强沟通。只要是为了工作,我们问心无愧就行,至于结果,就顺其自然吧。”

    杜小建不愿与他谈得过多过深入,但何春光这个人他确实想争取,否则在党委会上他没有一个支持者,成为光杆司令,只能听任张宝泉摆布。

    何春光从杜小建那里出来,心道:杜小建这人年纪轻轻,城府竟然也极深,并没有明确表态支持自己的意愿,但话里的意思还是想拉拢自己。

    乡里收到县政府在黄山村搞规模化农业试点的通知。

    张宝泉召开党委会议一议这事,农业服务中心拿出了一个初步工作方案,拟定了一个领导小组名单。

    方案主要是按照县里要求做的,只是一个初步安排,具体的可能还有实施细则才行,大家也都没有什么意见。

    领导小组由杜小建担任组长,副书记王建清、副镇长郭明泰担任副组长,农业服务中心、工业办还有黄山村的相关负责人担任成员,办公室设在农业服务中心。

    杜小建对方案提了几点具体的修改意见,对领导小组组成没有提出什么意见。杜小建发表意见时,何春光一直盯着他,意思提提让他加入领导小组。

    杜小建自然知道他的意思,但是他不能主动提,否则张宝泉肯定认为他和何春光已经搅合到一起对抗他。

    当何春光看到杜小建并没有提自己时,有些失望。等到他发言时,他也表示没有意见。其他几个副镇长也无意见。

    纪检书记谭独立发言时,他提出:“对于方案我没有意见,但我建议领导小组将何春光同志加进去,因为他是黄山村的包村干部,这样有利于下一步工作开展。”

    谭独立这个意见应该是何春光私下和他沟通过,何春光不过是通过他的口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张宝泉瞪了一眼谭独立,已经快到退休的人,他还真拿这个谭独立没办法,他说道:“领导小组副组长已经有两个了,而且郭明泰同志分管农业,有他就可以了,加得太多,显得我们太搞形式主义。”

    “张书记,谭书记的这个建议我认为还是值得考虑一下,春光同志一直在黄山村包村,比较熟悉黄山村的村情村貌,与村里人都熟悉,下一步开展工作比较有利,尤其是涉及到流转协商,春光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

    杜小建不得不说话了,如果这个时候他仍然不出声,何春光可能不会再和自己一条心了,其他人肯定也会认为他不过是个见风使舵的小人而已。

    张宝泉容不得自己的权威一再被挑战,说道:“上面三令五申不要搞空架子,乱设各类领导小组,一个组搞三个副组长,数量都快赶上成员了。”

    “张书记,搞不搞空架子,关键是否是实际需要,春光作为包村干部,不让他参与该项工作有些说不过去。”谭独立很倔强,想坚持到底。

    杜小建见气氛有些剑拔弩张,又说道:“张书记说得有有些道理,小组的领导确实不宜设置太多,春光同志要是参与这项工作也确实有优势,不如这样,春光同志作为小组联络人,具体负责相关联络工作,你看怎样?”

    杜小建这是个这种方案,避免因为这样的小事闹得常委会不团结。张宝泉想想也借坡下驴,不想搞得相互都难堪,就说道:“小建这个办法好,我同意。”

    张宝泉一同意,其他人自然都点头了。

    杜小建提出这个方案,有自己的考虑在里面。如果仅仅将副书记王建清、副镇长郭明泰作为副组长,这两人是张宝泉的人,自己估计很难使唤得动,现在把何春光拉进来,有事可以直接交代何春光去办,王建清和郭明泰如果表现过分,杜小建完全可以将二人架空晾起来。

    经过这两次党委会的交锋,张宝泉似乎都没有占到太多便宜,其核心地位已经发生动摇。张宝泉虽然在乡里根深蒂固,但其属于夕日红阳,辉煌不了太久,杜小建却不一样,属于初升太阳,前途一片光明。

    乡党委会的一些委员们,心里都有各自的一把算盘。过去完全笼罩在张宝泉的掌控之下,还没有翻身做主人的勇气。杜小建毕竟过于年轻,这些委员个个比他资历老,心中自然有些不服,所以目前还是围绕着张宝泉。

    刚研究完规模农业试点的事情,县委办通知明天池正要到高山乡调研,内容主要是检查督促一年来工作完成情况,研究分析当前形势,为提出明年工作思路做准备。

    表面上池正这只是个普通调研,但是这个时候来却又可能有些不同。每年年初都会调整一批干部,这个时候的调研可以说带有考察干部的意思。

    高山乡应付领导调研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模式,打扫街道卫生,确定几个实地调研点,看看两个乡镇企业,走访几家农户。

    党政办按照固有的套路下午就拿出了一套方案,张宝泉看了看,还比较满意,调研企业、农户都比较可靠,虽然没有太多特色,但能保证不会出问题,对于高山乡来说,不出问题就是成绩。

    方案也送到了杜小建那里,他看了看,感觉安排的内容比较乏味,有些老调重弹,也看出什么东西来,怕是达不到池正的调研要求,想到这,他就直接急匆匆地拿着方案到了张宝泉办公室。

    张宝泉正在旁边的书桌上练字,见杜小建进来,也没正眼看他,边写字边说道:“小建,你稍等一下,待我把这几个字写完。”

    杜小建就走到他身旁,看他写字,写完是一个成语:忍辱负重。字确实写得有几分功底,苍劲有力。

    这几个字是杜小建进来他才写的,自然有所指喻。张宝泉放下笔,笑着说道:“我没别的爱好,就是偶尔写写字,也算是练练手劲。”

    “张书记的字不错。”杜小建夸了一句。

    张宝泉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坐下,抽出一张纸巾擦了擦手,看见了杜小建手里拿的方案,于是说道:“你对方案是不是有些意见?”

    “是的,这个方案我觉得还需要再完善一下,尤其是……”杜小建说道。

    张宝泉听出他是对方案还有意见,还未待他说出具体意见,就半眯着眼说道:“杜乡长,你要不讲了,我知道你想搞出点新奇的东西,但是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到年底了,一切以稳为主,我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可是,这样……”杜小建还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