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中国官场升迁记:步步莲花 > 正文 二百零八、高山三宝:大炮、大奶与可日
    +

    第一天上班,各个站所中心负责人都打电话要来汇报工作,杜小建知道这也是毕竟程序,也确实必要,自己对高山乡的情况一点都不掌握。首先来汇报的自然是党政办主任,其名字很有特点,叫朱可日。

    杜小建刚一听这名字也没什么,可一琢磨有些好笑。估计朱可日父母起名字的时候,这个“日”字还没有现在这么多含义。

    朱可日四十多了,面皮白净,秀才模样,可此人看起来比较深沉,有些让人琢磨不透。来汇报时,朱可日不卑不亢,对杜小建没有显出特别的热情,只是上下级正常应有的态度。杜小建后来从侧面了解了一下,朱可日一直是跟着张大炮的,向来有张大炮的军师之称。

    张文峰在乡里搞得很狼狈,听说大多是朱可日帮助出得主意。杜小建知道朱可日的底细后,心里想将来要暗暗提防此人。

    党政办的工作简单,大多是一些事务性工作,介绍了全乡机构人员情况,一些政务运转的程序等。汇报很简短,一个小时就结束了。除了工作上的事情,朱可日没有和杜小建扯其他任何事情。

    作为乡长,听完朱可日的汇报,杜小建首要的还是关心乡里的财政收入和工业经济情况,就先请了财政所所长和工业办主任过来。

    财政所长赵玉玺,今年快五十了,干了一辈子财政工作。他准备得到充分,搞了一个详细汇报材料,但是汇报的内容让杜小建大跌眼镜。今年至目前全乡财政收入195万元,上级转移支付补贴15万元。其中,国税150万元,地税44万,财政所税收1万元,上级下达的财政税收任务是120万元,目前已经完成。

    本来这个数字还勉强,但是赵玉玺的话让他有些吃惊的,说这195万元的财政收入,有100万是“买”来的。“买税”在一些落后乡镇很普遍,通过找关系,让外地企业在自己的地方交税,然后给人家回扣。一些外地企业自然乐意,哪里都是交,这里还可以少交,双方都有利,不过最终是损害国家的税收收入。

    买税也是被逼无奈的做法,对于高山乡这样的乡镇,根本就没有什么收入来源,县里每年下的税收指标却年年见长,完不成说明你这个乡镇领导工作能力有问题,只有变着法想招,所以买税就是最好的方法了。

    即使这样,每年一百多万的收入,除去人员工资,基本没有什么钱了,想做点事肯定也是不可能的。工业办主任吴合松说乡里只有几个砖窑厂和一个陶瓷厂,其他没有什么企业,招商搞了很多年,人家到这里一看,到处是大山,没有高速,建厂生产了东西也不好运出去,都吃完喝完考察完拍屁股走人没有下文了。

    杜小建看着这几个干瘪瘪的数字,心中也很是无语,看来想把乡里经济搞起来,还真得好好思考一下,找到突破点。

    “老吴,高山乡这么多年没有太大发展,自然条件制约肯定是主要的。你们想到什么好的出路没有?”杜小建问道。

    吴仁松挠挠头,说道:“想倒是想了很多,但是都没有实现。比如,杨槐镇现在搞果汁产业很红火,我们也想借助他们这个势头,建一个果汁厂什么的,可惜一直找不到投资。最终的原因,还是交通不便。”

    “咱们乡没有一条通向山的路?”杜小建问道。

    “路倒是有,可是只是一条土沙路,年久失修,只能跑跑马车。乡里每年都向上级打报告要修路,可惜一直没有回应。”

    现在各地都想修路,上面资金是有限的,哪能就随随便便一个报告就能争取到上级资金呢。不管怎么说,要想富,先修路,这还真是一个真理。杜小建心想。

    杜小建又让吴松仁将乡里制定的发展规划拿来看了看,一看就没有任何针对性,照抄照搬上级文件,口号叫得响,却一个也落实不了。

    接下来是其他几个所站中心的,汇报的时候他们也都是一条一条的,但大都是什么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等等,干货没几个,都是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没抓出什么特色。

    妇联主任兼计生办主任的田晓娥给了杜小建一点不一样的感觉,汇报时没有稿子,但是思路清晰得很,计划生育结扎了多少,超生处理了多少人,罚了多少款,组织妇女种了多少棵树,帮助多少个妇女就了业,募捐了多少钱帮助了多少个失学儿童等等,全部是数字说话,没有太多虚头。

    除了汇报,就是田晓娥这个名字和她的身材给杜小建一些震撼了。一听到这个名字,杜小建就想到白鹿原,而对于白鹿原他唯一有些印象就是书中描写田晓娥和黑娃炕上那点事了。

    这个田晓娥绝对不比白鹿原中的田晓娥差,冬天了穿着红毛衣,将胸前那对大**勾勒得夺人眼球。田晓娥三十五岁了,年龄和崔晓红差不多,但看起来比崔晓红大不少。镇里人有时开玩笑就叫“田大奶”。杜小建听她讲话,几次有些跑神,眼神不是晃到她胸前那对宝贝上。

    有时候她说得兴起,从杜小建办公桌前椅子站起来,弯腰靠在桌子上的身子向里探,她的那对**压在桌子上不停上下起伏变换形状,看得杜小建这样的青壮年身体一阵阵发涨。

    杜小建这种人是田晓娥欣赏的类型,男人味足,事业心强。田晓娥这样的女人最能读懂男人的心思,她看到杜小建有些异样的神情和时不时瞄到自己胸前的眼神,猜得到他内心的那点小心思,心里暗暗好笑。

    田晓娥的丈夫是乡里初中的老师,典型怕老婆那种。两人现在还一直没有孩子,也不知道是谁的原因。不过外面人都说是田晓娥的丈夫不行,浪费了一块好田地。

    田晓娥虽然外表看起来轻浮,平时开开玩笑,动手动脚一下还行,可是尺度大了她却坚决不含糊。乡里人盛传说之前的乡长张文峰对田晓娥有点意思,想把她拿下,一次乡里二级机构负责人集体去外地开会,晚上喝完酒,张文峰借着酒劲闯到田晓娥房间,结果被田晓娥一顿臭骂,骂得整个宾馆楼道的人都知道了。

    张文峰后来在乡里见了田晓娥都有些灰头土脸却是事实,侧面验证了传言不是空穴来风。

    杜小建来之前,听说高山乡里有三宝,问是什么东西,别人笑了笑,还卖了个关子,让他自己去了解。后来,他特意问了一下郭小军,郭小军说是乡里开玩笑总结的,其实就是三个人,说的就是张大炮,田大奶,朱可日。

    听完各个口的汇报,杜小建觉得还只是一些表面文章,整个高山乡怎么样还得实地跑一跑。

    杜小建将朱可日找来,说了自己想下去走一走的想法。朱可日自然理解,新来的领导都喜欢这样,各村走一走,喝喝小酒,拉拉感情吗。他说让党政办的副主任田晓敏陪他,杜小建说不用,自己就是想单独走一走,不想搞得那么正式。

    田晓敏是田晓娥的妹妹,杜小建也见过,和田晓娥是两个风格,不过长相在乡里还是很拔尖的,清清秀秀,身材没有其姐姐那么丰满而已。

    他觉得带一个女同志不方便,想了想,又说道:“要不就让郭小军陪我吧,他超脱一些,其他人手头的事情都多,不要影响工作。”

    朱可日看了看杜小建,没说什么,只是点点头。朱可日通知了郭小军,郭小军很兴奋,看来新来的乡长还比较信任自己。

    他就自己赶紧做了一下功课,花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整理出一套详细的高山乡各村基本情况,包括各个村支书、村长,他比较了解的,还都注明这些人的一些特点。

    杜小建叫到他时,他将材料拿给了杜小建,杜小建翻了翻,心里想这小子确实挺用心,准备的东西很有用。

    杜小建接连几天跑了几个村,结果是让他压力很大。各村都是穷得叮当响,村民除了外出务工还算有点收入,种田种地除去化肥农资等成本,也就是糊口。一些村建有砖窑厂,效益也不太好,至多也就砖窑主挣了一点钱,对整个村的发展没有什么帮助。

    杜小建最后一站是黄山村,这个村四面环山,仅有一个三米宽的出口,路也不是正经路,是鲁迅说的那种走的人多了,便成了路。

    黄山村和杨槐镇西阳村接壤,中间共有一个凤凰山,两个村各有一半。杜小建再次登上了凤凰山,心里感慨万千。他又想起和叶佳共同登山的情景,两人还一起钻了老虎洞,现在一切都物是人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