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中国官场升迁记:步步莲花 > 正文 一百五十九、书记县长的交锋
    +

    2003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中国第四代新的领导集体正式产生,新的国家主席和总理被选出,这一届新的领导集体被寄予了厚望。时隔不久,美国对伊拉克发动了战争,第三次海湾战争爆发,国际局势发生重大动荡。

    而在罗新县,一场人事变动也即将展开,许多人的命运也会随着发生变动。本来这次人事提拔和往常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因为一次意外发生了根本改变,而杜小建的命运也在这次意外中发生重大变化。

    县委书记池正拿着组织部长冯建栋拟定的提拔人员名单,他将拟提拔人员逐一看了一遍。县里已经两年没有大规模动动干部了,一些符合提拔资格的干部早就怨声载道。

    提拔人选是由池正拿出了初步的意见,冯建栋照此意见起草了初步方案,逐一送各个主要常委秘密征求意见,主要常委包括两个副书记、纪委书记、县委办主任、宣传部长,县长和常务副县长等其他常委就没有事先征求意见。

    县长曹文洲年少气盛,与池正向来不对头,不管是在人事还是在重大决策上,两人的意见经常不一致。池正是从县长干上来的,当了县委书记之后,对县政府的工作依然习惯插手,而人事方面他也牢牢抓住不放。

    曹文洲是刚从市直部门下来没多久,在罗新县根基尚浅,常委里面除了常务副县长李东国对他还算听话外,其他的常委都倒向池正这边。曹文洲只能偶尔发发牢骚,无计可施,也不好向上反映,否则市里只会说你工作和领导能力有问题。

    提拔方案征求完一圈,拟提拔的人选也增加了一倍,达到40人。为了维系各个常委之间的关系和平衡,每次提拔都得照顾各个派系。比如组织部门提拔3个,县委办也得3个,否则县委办主任就有意见。组织部长提出2个人选,那副书记至少也要提出2个人选。

    池正作为县委一把手,哪些人进,哪些不进,他是有最后决定权的。一般情况下,池正还是能充分照顾其他常委的意见,各个常委提出2个人选,他至少也用1个。

    池正皱了皱眉头,没想到这几个常委一下子会增加如此多的人选。他指了指上面增加的人选问道:“这几个都是谁提议的?”

    冯建栋笑了笑,眼睛跟着池正的手指移动,说道:“这个是王书记提议的……,这三个是娄书记建议的……,这两个是杨书记建议的……,哦,这三个,这是我们组织部建议的。……这三个是于部长建议的。”其中组织部人选冯建栋只不过是拿组织部做遮掩而已,实际是他提议增加的人选。

    “不能一次提拔得太多,三个的都各自都减少一个吧,你们组织部做点表率,减掉两个。”说完,池正拿起笔划掉一些,其中包括组织部的两个名额。这些人的命运就随着池正的红笔起落。

    冯建栋一听有些急了,忙说道:“池书记,我们组织部看能不能多保留一个,组织部年轻人多,这两年一直没动干部,压了不少人,如果这次不再提拔两个,怨气太大。”

    池正白了冯建栋一眼。“你们组织部老是搞特殊,其他部门的同志意见很大,我们不能任人唯亲”。他停顿了一下,似乎想了想,又将组织部划调的一人打了一个勾,说道:“不过这次就算了,下不为例。你们组织部要做好这次提拔人选的资格审查,千万不能出现带病提拔的现象。”

    冯建栋连连点头。

    县长曹文洲赴美国参加学习培训一个月,他回来的第二天,池正就主持召开了县委常委会,主要议题就是研究干部人事问题。参加会议的是县里九大常委,县人大主任和政协主席列席会议。

    参会的众人见池正将研究人事问题选在曹文洲刚回来的第二天,这是典型的搞曹文洲的突然袭击,所以对这样的安排心知肚明。

    池正敲了敲话筒,开始了今天的常委会。

    “同志们,这次会议的议题提前已经告知大家了,就是调整提拔一批干部。关于干部调整大家一直都很关心,议论的时间比较多,期盼的时间比较长。县里因为种种原因两年来一直没有调整干部。调整干部实实在在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远比我们处理具体事情要费工夫。虽然我们不断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这样那样的制度,进一步完善这样或者那样的制度。但是,说到底干部工作的对像是人,无法避免主观因素。怎样避免在用人上大的失误呢?就是要反反复复地推敲!这次调干部也是我们县近年调整干部规模较大的一次。各乡镇人大会也即将召开,所以这次是以乡镇为主,兼顾县直部门。”

    池正喝了一口茶,轻轻嗓子继续说道:“干部调整的好坏,直接决定了罗新县工作的好坏。我们要把那些工作有激情,想干事、干实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人才提拔任用起来。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要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和适应罗新县特点的人事管理机制。”

    “文洲同志前一段因为出国在外,就没能够提前沟通。前两周,有几位同志建议这次干部调整早点进行,但文洲同志在外,我就否定了他们,认为干部调整这种大事一定得等文洲同志回来才能研究。这次拟提拔调整的名单已经在会前发给大家了,人选也是经过充分酝酿的,比较成熟,请各位发表意见吧。”池正说完看着曹文洲。

    池正真是个老狐狸!暗地摆我一道,还在面上充好人,让我吃个哑巴亏。曹文洲被气得想破口大骂两句,不过还是忍了,否则自己就更陷入被动了。

    “这个人选名单我还没顾上仔细看,不过有些人选似乎不太合适。我就不客气直说了。比如这个彭光华,去年还是个普通工人身份,怎么现在就变成干部身份了,这个提干经没经我这个编委主任,这次还拿到常委会上要提拔了?还有这个冯大志,去年私开警车去洗桑拿被省电视台曝光了,这样的人怎么能够提拔?这个仇小敏,一个才中专毕业的二十一岁小丫头,我不知道有多少能力,值得提拔?”曹文洲一口气否定了好几个人。

    这几个人有三个都是池正和冯建栋定的人选,池正脸色有些难看,不过并没有做声,他看了一眼冯建栋。

    冯建栋立刻明白他的意思,见曹文洲说完后,就接上说道:“曹县长,我有必要解释一下。彭光华的提干是经过人事局正式审批的,这事向池书记也汇报过,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符合转干条件。冯大志的确犯过错误,但那只是一点小事情,我们不能因此一棒子将人打死,还有这个仇小敏,年纪虽小,但是工作能力强,而且也符合任职条件,提拔年轻人补充干部队伍新鲜血液,这也是中央提倡的吗。”

    “但是补充也不是这个补充法,县那么多优秀同志需要提拔不提拔,却提拔这些牵牵强强的干部,怕是有些不符合组织规则。”曹文洲鼻子轻轻哼了一声。

    “文洲同志,这些人选事前组织部门都是经过认真审查的,恐怕不能仅凭我们个人一家之言吧。”池正忍不住驳斥道:“如果你认为哪些人合适,你可以提出来。”

    “发改委的姜正明同志,我认为就很符合条件,从计委到发改委,已经干了二十多年了,县里火电厂、水泥厂都是他跑进来的,而且他本人多次受到省市发改部门表扬,早就应该提拔了,为什么一直不提拔?还有水利局的副局长秦天文,早就应该扶正了,为什么却从其他局提拔一个人到水利局当局长?”曹文洲说道。

    “你说的姜正明我也知道,是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不过就是个人风格太强了点,没有大局观念,不太适合当领导干部。前年他竟然私自发表文章,抨击县委的发展思路,这是典型无组织无纪律的表现,这样的同志怎么能提拔?!秦天文同志,年纪已经大了,不适合当一把手了。”池正说道。

    “那提拔谁你们直接定就算了,还等我这个县委副书记、县长干什么?!”曹文洲赌气道,忽地站起身来,合上面前的笔记本,转身就走出了会议室。大家没想到书记县长闹得这么僵,县长竟然直接中途退席,不由得有些面面相觑。

    “这像什么样子?常委会难道是某个人开的,任由他闹情绪!”池正怒道:“我们继续开会,一会表决,离会的就算弃权。”

    被刚才一闹,众人有些心不在焉,就更有些惧池正。接下来大家都对人选发表了一些不疼不痒的意见,除一个人选有些硬伤外,其他的都得到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