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二嫁王妃:趴下!我是女王攻 > 正文 第一 百六十五章 绣娘
    +

    端太妃的寿宴之后,京城中新开的那家价格贵的死人,东西精致得让人爱不释手的闻香识玉似乎一夜之间成了京城中所有贵妇人的新贵,每个贵妇人都以自己拥有闻香识玉里的东西为荣。

    好长一段时间里,那些贵妇人聚会的时候比的,不再是自己丈夫的官多大,也不是儿子又给自己生了多少孙子,更加不是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哪个达官贵人了。

    而是讨论在闻香识玉中新买的首饰款式,价格。

    每每看见别的妇人有了自己买不到的款式,当即夸张得大叫,或者吹捧的话说尽,为的就是表现这闻香识玉的东西多么多么好,多么多么的有价值。

    连带的,也是夸着买了这首饰的人,比如自己。

    杨夫人的帖子送到路王府的时候,说的是要在三月三举办一个诗会,说是诗会,还不如说是这京城中闲的没事做的贵妇人之间的交流会,又或者是,显摆会。

    东莱自然愿意前往。

    杨夫人没有出嫁的时候,也算是京城中十分惹人注目的大家闺秀,因为其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如果不是当年杨夫人对杨大人一见钟情,只怕杨夫人都已经嫁入宫中了。

    后来杨夫人想起来,或者自己的夫君不招父亲和兄长的待见,只怕也是因为,她当初死活不愿意进宫,而一定要嫁给当年还不过是一个举人的杨文志。

    进宫侍奉君王,到时候自己若是为皇帝生下一男半女,母凭子贵,再拉上自己的娘家,从此平步青云,多好呀。

    后来杨夫人想到这些,哭着摇头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家人。只是心中,再也没有任何怜惜。

    这次举办诗会的人,是杨夫人的闺中好友,现在已经是二品官员之妻,身受诰命的欧阳夫人。

    东莱接到帖子之后,便着手准备,这诗会看起来没什么乐不起的,但是若是能够借此诗会打入这京城中的贵妇圈,自然对于东莱的筹备是一件十分有利的事情。

    而且这次参加诗会,东莱不仅仅是为了和杨夫人进步一交好,好是为了打出自己的新筹备的绸缎庄的名气。

    这绸缎庄,开在闻香识玉的附近,店面却比闻香识玉要大,也是照旧三层楼的店面,只是比闻香识玉要扩大了一倍的面积。

    一楼自然是绸缎布匹,只是每一种布匹的花样,只有一卷,卖完就没有法子补货。

    这样看起来,似乎是十分的不会做生意,但是对于那些贵妇人们来说,和别人的衣裳花色一样,那才是丢脸,因此这绸缎庄子一开起来,东莱便有把握,以后一定会大热。

    二楼,是小姐夫人们选成品的地方,三楼,则是那些不宜露面的夫人小姐们的包间。

    而且这包间,不是有银子就能包得起的。必须提前预约,支付定金,等到了日子不去,不好意思,定金不退!

    反正不管如何,东莱是绝对有赚的。

    而至于那绸缎的花样,有东莱前世所积累的时尚功力,那些好看的花样自然是层出不穷。

    不仅是首饰铺、绸缎庄,东莱还在城东开了打铁铺,城西开了茶楼。

    为贵妇人们开的店铺,自然是为了挣银子,而其他地方开的店铺,则是为了打探消息。

    而茶楼和铁铺,却是最能得到消息的来源。

    铁铺子面对的是那些要打些小bingqi的人,这个时候对bingqi的管束还没有后世那么严厉,只要有银子,铁铺自然会为你打出合适的bingqi,而这铁铺,也打农具。

    虽然这京城中,没几个人是农民,但是这京城周边的农民,却也有过上京城里打制农具的时间。

    农民是这个社会最基本的一层,通过他们,可以知道今年的收获如何,税收如何,没一样,都十分符合东莱需要打听的消息。

    而茶楼,则是那些小民聚集的地方,总会有人喜欢在茶楼里喝点小茶,和人唠嗑唠嗑,别看那小小的唠嗑,每一句,都能从中分辨出不少的消息。

    除了青楼,东莱几乎是将所有能开的店铺,都分布在京城中,不过这些,也都是一家家的,慢慢来。

    闻香识玉投入了东莱几乎全部的积蓄,等闻香识玉有了紧张,便筹备的绸缎庄,以此下往,自然在别人看来难以做到的事情,古明却在东莱的允准下,将铺子一间一间的开了起来。

    因此,虽然闻香识玉赚个钱满盆,但是对于东莱来说,那些银子,她只知道,却摸不着。

    “小姐,诗会那天要穿的衣裳送来的。”乐儿快步走进房间,脸上的表情到底还是显露了她的心情。那脸上的喜悦和好奇,怎么样都掩饰不住。

    “送进来吧。”东莱看着乐儿便摇头轻笑,现在看来,这丫头的性子,怎么改,都不能变的沉稳,就算沉稳了一段时间,没过多久,还是要欢脱了。

    东莱的话音刚落,便有丫鬟捧着一个包袱进来。那丫鬟身后,跟着一个约莫四十来岁的女子。

    “绣娘管秀儿见过王妃娘娘。”这个名叫管秀儿的女子,正是东莱准备开的绸缎庄中的绣娘管事。

    管秀儿从小就学习刺绣,却是这京城中,没有一丝名气的绣娘。这管秀儿虽然绣功了的,但是却不会迎合人,年轻的时候,处处被人打压,她的死对头如今已经成了这京城中鼎鼎有名的绣娘,而她,却只能靠在街边卖绣品过日子。

    东莱也是偶然一次机会得知有这么一个人,才让古明去寻了,为自己所用,管秀儿的绣功,那的确是和现在现在京城中鼎鼎有名的付秀然绣娘不相上下,而且那位绣娘的作品东莱也见过,以花草蝴蝶等物上。

    但是这位绣娘,却能绣出很多更加具有灵动的东西。

    东莱当初准备开绸缎庄,也拿出花样让那个付秀然绣娘试过,结果那花样那位绣娘看都不看,一句不绣她不想绣的东西为理由,将送花样过去的人打发了。

    东莱这才,转而找到这个管秀儿。

    那时候管秀儿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听见东莱许诺的好处,又看了东莱所绘的花样,二话不说,立刻答应了。

    对于怀才不遇的人来说,有什么比对自己由知遇之恩的人更好呢?

    “起来吧,不必客气。”东莱坐在原位不动,却伸手指着一旁的椅子示意管秀儿坐下,管秀儿虽然不苟言笑,但是心里对东莱却是感激得不得了。

    因此恭恭敬敬的冲着东莱行了一礼之后,挨着椅子边坐了下来。

    “王妃,这是奴婢绣好的衣裳。”管秀儿看见那个丫鬟手中揽着的包袱,又急忙站起来,亲自接过包袱,放在桌上。

    翠环这个时候端着茶盏进来,看见管秀儿,先是一愣,随后将茶盏放在东莱身旁,又顺势扶起东莱,一起看管秀儿绣的衣裳。

    暗红色绸缎,上用金线描边绣上一副白兰花的样式,只见这兰花用色精准,不仔细看,还真的以为有人用白兰花的真话点缀其上。

    这一件衣裳的花样并没有很满,而是在下摆,后背靠左腰的位置,绣上了几朵栩栩如生的白兰花。

    而袖口等位置,也用金边绣上层层叠叠的藤蔓。怎么看,都是高贵且又不会遮盖了主人的风头。

    “很好,管大姐,这就是东莱所想要的,辛苦你了,乐儿。”东莱看着那衣裳,满意的点头,白兰花,因为用金线描边,看起来贵不可言,而东莱的年纪,也十分合适这种花样。

    虽说这花样简单,但是要绣出来让人惊叹的作品,没有深厚的功力,也实在是做不到。

    东莱十分满意,乐儿和翠环也觉得这件衣裳十分合适东莱。

    原本东莱的身份,只能穿暗红,深蓝等颜色的衣裳,只是这些颜色,和东莱的年纪实在不符合。这白兰花一跃其上,看起来可真真是灵活了不少。

    东莱让乐儿给了管秀儿红包之后,便让管秀儿等着。

    她自己带着翠环走进了内室,将衣裳换下。如果有不合身的地方,自然可以早点改了。

    当翠环伺候东莱换上这衣裳,顿时便忍不住感叹。

    “王妃,这衣裳可真合适您。”鉴于外人在,虽然一个在外,一个在内,翠环还是改口叫东莱王妃。

    宽大的铜镜里,东莱看见一个娃娃脸的女子,穿着暗红色的衣裳,上面的白兰花和那张娃娃脸似乎遥相呼应,越发显得这衣裳,承托得人娇艳无比。

    但是那正红色,却又显得十分的端庄。

    她真的很期待三月三诗会的到来,到时候会有多少女子,看见这充满矛盾,却又十分符合自己的衣裳,会引起什么样的喧嚣?

    一旦有了喧嚣,自己的荷包,不就会鼓起来么?

    东莱忍不住笑,歪头看着铜镜中的自己。

    管秀儿看见东莱走出来的时候,也忍不住觉得鼻子一酸,她多年的梦想如今似乎终于要开始了。

    看着东莱,满屋子的人都觉得这衣裳,就是为了东莱而生。

    “多谢管大姐,这衣裳本王妃十分喜欢。”

    “这是奴婢该做的。”管秀儿手里紧紧握着乐儿给的荷包,恭敬的低下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