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随身空间之重生红色年代 > 正文 第346章
    在八十年代初,基本上大多数能出国留学的人都是抱着“留学报国”的理念被公派出国的。公派出国字面上的意思,一句话,师夷长技以制夷。

    而芽儿这次做交换生,虽然不能说是什么公派出国,但一方面牵扯到学校,另一方面卫生部的曹部长又积极促成,好好歹歹也沾上了一个“公”字。

    不管什么事,一旦牵扯到公家两个字,通常只有两种情况,一种就是拖拖拉拉、相互推卸。而第二种,那就是高速高效的雷厉风行。

    俗话说朝中有人好办事,这次,被伯乐识马的芽儿出国做交换生的事情,显然就是第二种。半个多月的时间,各种政治上的审核和各种手续都办的妥妥帖帖,芽儿只负责提供几张黑白照,该签名的时候签签名,相当省心。

    虽说过程很省心,并不代表芽儿最近不忙,相反,芽儿最近几天忙的脚不着地。

    要聆听几位老泰斗们的教诲,好歹也临阵磨枪,壮壮胆气。要听取学校老师们的殷殷嘱托,怎么也不能给学校丢脸。”“

    来京城这些年,芽儿没少受那些老爷子关照。这次,也要亲自一一登门道别,顺便也把几位老爷子的保健问题细细拜托给子债父偿的干爹。

    芽儿忙着,帮芽儿收拾行李的杜爹杜妈心里不是滋味。越到要走的时候了,越不舍得了!衣食住用行,杜妈和翟妈妈负责帮芽儿整理打包一年四季的衣服。家里的几位老太太负责给孙女准备好吃的,准备外国没有的好吃的。

    杜奶奶知道芽儿的宝贝还能用,于是老太太准备起来毫不手软,熏肉、腊肉、大酱、辣酱,连小腌菜酱黄瓜之类的都在杜***计划之列。一样一小罐子,由杜奶奶打掩护,早早的让芽儿放空间里收好。

    至于用的那些,就是高级知识分子的李爷爷也是隔行如隔山,芽儿只能自己整理了。当然,最多的还是医学书籍,老泰斗们那厚厚几摞的行医笔记,从不离身的行医箱,还有用来打掩护的常用中草药和一些成品丸药。

    n爱来m国留学,刚回国的先生就不用再万里迢迢赶去中国求医。二来,自己也可以尽地主之谊好好招待小可爱。

    万里之遥的中国,芽儿虽然不是很清楚这些,可是就看家里的电话这些天都没能讲讲温度,也能猜个□不离十,肯定是把好几个家庭搅和的鸡飞狗跳。

    不过,幸好,自己马上就要过去了。

    芽儿拿着盖着各种大红章的证明和材料回家时,就意味着离别不远了。

    出发前这两天,前些日子还能稳住心神的芽儿也跟祥林嫂似的,“爷爷,我泡的那些药酒都放大院那边的地窖里了!您们平时可以小饮两杯!还有,爸,你不准多喝!”

    “对了,奶奶,我还给您们买了几件衣服。到时候您们老姊妹仨往外面一站,哇,哪里来的这么精神富态的老太太啊!”

    “娘,我配了点头疼脑热的常用药,用量用途我都写好了!这瓶是养胃的,那瓶是消炎的,还有,还有这些,是我给娘和翟妈配的养气补血的……”

    芽儿想起来就念叨一遍,杜妈越听眼圈越红,只能笑骂两句掩饰自己的不舍,“你这丫头,就你爱操心!你不在家了,不是还有你干爹在嘛!你的本事还是跟你干爹学的呢!”

    老爷子们也受不了这种气氛,等被小孙女祥林嫂似的念叨半天,自己的嘴也管不住似的,“芽儿,到了那边有啥事就去找你清河叔!每天按时吃饭,不准一看书就忘了吃饭!”

    “就是!芽儿,你大姑也在那边!你袁浩哥就跟你一个学校,有人欺负你就找他!”

    老爷子老太太们能说,芽儿只能不停点头,不停应好。最后,杜季诚看不下去了,“行了,我跟芽儿一起飞过去不就成了!”

    “啊?”芽儿没反应过来,没听小爷爷说这事啊!

    杜爷爷他们也都一愣,随后竟然异口同声的拒绝,“不成!不成!你和芽儿一起飞过去了,安享天伦之乐了,我们干眼馋?你还是在这里跟我们一样眼巴巴等着,等芽儿学成回来吧!”

    杜季诚实际上是两头都不舍得,可是,语气相当的不甘示弱!“你们这叫损人不利己!”

    “我们这叫有孙女福同享!”其他几个老爷子喊了回去!

    两个女人一台戏,几个老头也能唱上一台铿铿锵锵的大戏。不过,被老爷子们这么一搅和,离别之情倒是淡了很多。

    该来的总会来,四月二十八日,风和日丽,宜出行,芽儿终于要踏上异国他乡的旅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