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商道人生 > 正文 第312章 新的门道
    第312章的门道

    林晓边上听得清楚,也看得清清楚楚,心里暗自好笑,也不晓得自己是不是应该早点劝劝这个宝贝妹妹?

    不过林晓这人生性豁达,他自己的性格也是不拘一格,心里也明白,这感情的事,还是顺其自然的好。访问下载txt小说再说了,林敏现也不过才是个十八岁的小女孩,正是处于情感朦胧,情窦初开的时节,心有些幻想很正常,非要把它当成洪水猛兽,死命打压,可能到后反而是适得其反。

    顿了一下,林晓岔开话题,说道:“韩易,其实这世上赚钱的门道千千万,房地产业是暴利,但也不一定非要说房地产业就是赚钱的行业,看看几个世界富就知道了。”

    韩易点点头,说道:“是啊。我老爸就经常说一句话:千脚的蜈蚣只有走一条路。生意这事,实是不好说,也有老话说,做生不如做熟。有些人几十年就专注于一个行业,也能把产业做细、做精、做大,从而成为行业内的翘楚。”

    林晓笑了一下,说道:“我今天跟你说个门道,你听听看,觉得好的话,也可以参一脚。”

    “哦?林哥说的门道,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说出来让小弟学习学习。”韩易笑道。

    林晓沉吟了一下,才说道:“从暴利行业来说,除了一些国家控制的垄断企业如电力、通信、铁路等行业之外,其实,毒品、军火、能源、制药这些行业才是真正的暴利行业。”林晓笑了一下,道:“当然了,毒品和军火这两样是碰不得的,而制药呢,则***太多,哦,你上次说过你是有个药厂,效益怎么样?”

    韩易笑道:“我那药厂生产的产品都是一些常规药品,行业内没有什么竞争优势,也就是能存活。上次我们商量着给调整了一下思路,弄出一条生产牙膏的流水线来。”

    林晓点点头:“生产牙膏也是个不错的思路,别看这东西小,可是利润却不错,而且属于高消耗产品,基本上每人都要用到,国内人这么多,是个大市场。”说完才觉自己意把话题给扯远了,就继续说道:“我刚才说的那几个行业,剩下的就是能源了。”

    韩易怀疑道:“林哥,能源这块区域,要进入到门槛高?现好象油田啊天然气这些都是国家开的啊!”

    林晓呵呵笑了起来:“你这话就没水平了!能源就只有油田天然气这些东西吗?你可别忘了,所有的矿产资源,包括各种金属矿,稀土矿,还有煤矿等等,可都是属于能源。”

    韩易恍然大悟,挠着头皮不好意思地嘿嘿笑道:“林哥是行家,我对这东西不熟悉。”

    林晓正了正身子,然后说道:“我今天跟你说的这个门道,就是煤矿。”

    其实说出这番话之前,林晓心里也是颇为踌躇了一番。

    林家几年来,主要致力于能源的范畴之内,与上层打交道的也多这个范围。乐林集团当年之所以能够开油田成功,也是和当时的国家的鼓励政策有关,也就是正好赶上了一个好时候。但是随着国家对油田开采制的逐渐***以及石油资源寻找难的增加,还有就是开采的难和成本的不断增加,乐林集团急于要开辟出一条的渠道来为乐林集团注入的活力。

    而这个时候,煤碳资源就进入了他们的视线。

    作为一个比较普遍的矿产资源,煤矿国内的分布极广,几乎全国的每个地方都有煤碳出产,所不同的只是品质差异罢了,而其已经大幅开的煤碳优质的煤碳资源当属于晋城煤碳,其次为陕西煤和蒙古煤,而陕西煤则又是以靠近了蒙古的神岭地区为佳。

    乐林集团一直扎根陕西,是当地数一数二的能源集团,创税大户,当地的人脉极为深厚。前几年金融危机期间,行业不景气,导致了煤碳价格持续下滑,陕西的煤矿企业顿时陷入困顿,眼看着小山一样的煤碳堆那里,就是卖不出去,而各种开支却一如既往,很多实力较弱一点的煤矿主就撑不住了,纷纷想要把煤矿转让。

    但是那个时候,许多企业都是自顾不暇,再加上煤碳价格的一路走低和持续疲软,哪里有人肯去接手一个鸡肋般的事物。这个时候,陕西煤碳行业的主事人就联系到了乐林集团,希望他们能出手接手一部分煤矿,以便过这场危机。

    乐林集团一直致力于能源行业,对于相关产业当然比较敏感,经过集团上下的反复开会研究讨论,又请了一些专家来咨询,乐林集团终得出结论,作为不可替代和不可再生的资源类产品,煤碳企业的困顿只是一个暂时的现象,只要亚洲的经济开始复苏,对煤碳的需求就会大幅增加,到那个时候,其价格也必将随之而水涨船高。于是,乐林集团非常痛地答应了,并从储备资金拨出一部分专款来,专门用于煤碳企业的收购和并购,短短一年之内,相继收购和整合了五个大大小小的煤矿,然后再进行整合成了两个型的煤矿公司。

    事实证明,乐林集团的眼光果然不错。当初收购那几个煤矿的时候,正是那些企业为艰难的时候,价格自然不高,多的一个也不过才花了一千万,有几个小的甚至只花了两来万就搞定了,而随着经济的速复苏,各行各业对煤碳的需求也速增加,库存全部销售一空,而且煤碳的价格开始稳定,并随之缓慢上涨。

    只要能够保证足够的销量,那么就可以保证企业能处于不亏损的状态,这是一个有利的信号

    乐观的估计,按照这样的增长幅,乐林集团只要用两三年的时间,就可以收回来当初所有的收购成本和后续的相关投资,接下去的就全部是净利润了。

    不过由于当初煤碳资源受到的伤痛太深,就算是很多人虽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行业的潜力,心里却还踌躇,因此林晓看来,现去投资煤碳资源,既没有如乐林集团一般需要有巨大的决心,咬紧牙关硬抗着过危机;又没有引起别人的广泛关注,从而增加竞争难,这样看来,算是刚刚起步,时机佳。

    “林哥,那买一个煤矿大概需要多少的资金啊?”韩易心里估算了一下,如果照林晓的话说来,一个型煤矿正常的出煤量基本上都每月十几万吨左右,按照林晓所说的价格,2001年,煤炭价格维持每吨140~170元之间,那么也就是一个月的销售量就可以达到一万,一年就是一千多万,确实惊人。不过同期直接生产成本则每吨110~140元之间,扣除其他费用,大部分的煤炭企业要么亏损,要么处于濒临亏损的边缘,而且这一切还都是寄托销售顺利的情况下,如果遭到积压又或者销售出去却回不了款,那么其巨大的开支,就是拖也要把企业也拖死了。

    巨大的利润背后往往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这句话说得果然没错。

    如果不是乐林集团家大业大,又和当地各方面的关系良好,就他们当初收购的那十来个煤矿,换作任何一家实力稍差的企业,光是维持正常的运作,一下子就能把家底全部亏空。

    俗话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那么,现就是考验韩易的胆量和眼光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