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走进仙界 > 第七章 嚣张的小胖子
    老爷子也被老大气乐了,这老大真是好计较。逸轩是长房长孙,连儿子都有了,哪里还养得熟,平时逸轩就看不起老四,这要过继过去,叔侄俩在床底下劈柴,难勉磕磕碰碰。

    别说父子情,最后连叔侄情都会消散得不留一分。自己百年以后,这老大和逸轩父子联手想怎么拿捏老四就怎么拿捏,他们一旦消化了老四的财产,指定会把过继这事作废。这老大是奔着老四那一房财产去的,这事没得谈。

    老五这时也反应过来了,也急吼吼地要把自己儿子过继给老四。这一个过继那可是把老秦家近一半的财产收入囊中,老五眼都红了。

    老四虽然风流成性,可是他不傻。他之所以想过继虎子,还不是因为老三实在厚道,吐出一口唾沫,在地上都能砸出一个坑,没有那些拐来拐去的想法,这样的人才让他放心。

    几兄弟吵吵闹闹,甚至推推揉揉,搅成一团,如果不顾及两老的在此,恐怕都拳脚相向了。

    “住口,闹来闹去,成何体统,也不怕别人笑话!”,兄弟们听到不轻易发火的老爹打雷似的喝斥,都不吭声了,转过身来悻悻地望着老爹。

    “过继的事,不准再提。”,老妻经过这些年,还为一些以往的事耿耿于怀,还在迁怒老三,老三活受罪,这是给自己顶包,他是个孝顺的孩子,吃了这么多年的亏,也是无怨无悔,不哭不闹,自己看在眼里,老爷子心庝,有些事情是到了做决定的时候了。

    ‘过继的事,不准再提!’这一句话,让老太太不淡定了,她脸一沉,这老头子敢跟自己对着来,嘿,反上天,当下就要反驳。

    老爷子却不给她说话的机会,语不惊人死不休:“分家,把老三单个摘出去,虎子能不能进得了武校,就看老四有没有那个本事,跟别人毫不相干。”。

    大家都有些紧张,虽然把一个任劳任怨的长工分出去,有些可惜,此时,他们更关心的是:把老三摘出去,他带多小财产走。

    老爷子捋着自己的胡须,心中叹息,除了老三其余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是好相与的,老大狡猾如狐,老二阴狠,老四持宠而骄,老五刻薄寡恩。

    “三亩水田,村西头十亩坡地,村西南方向那间茅草房给老三,就这样吧!”,老爷子强忍悲痛,挥一挥手,看也没看众人一眼,踉踉跄跄地走向了里屋。

    闹过来,闹过去。老爷子还是选择牺牲老三。这样分,大大超出了大家的意外,分太小了吧?这点田地哪里够他养活一家子,差不多跟秦村其他人一样了,这太亏老三了。

    但这一切都不重要,死道友,不死贫道,为了避免老爷子事后反悔,老二,老五当时就把老爷子的指示落实到实处。二房、五房牵儿带女,老少齐上阵,立马就把门口老三秦福住的房子拆了,把房子里的半袋粮食,破衣烂衫,锅碗瓢盆,凳子草席等等家庭用品全部扔出了秦家大院,任凭秦沈氏双眼冒火,侄女秦丝凌嘤嘤哭泣,也不管仇恨地瞪着他们的大侄儿秦龙。

    也不看呆若不鸡的老三,摇头晃脑的老大,这些他们一律选择无视。

    老四还有点人性,认为这个灾难是他带给三哥,但他也没有说句公道话,而是全程选择了隐身。老大倒是叽叽歪歪说了很多,但老二,老五落实的是老爷子的主意,没人听他的。

    最后老大叹息一声,背着手,似乎落寞地走了开去。嘿,有这两个兄弟当婊子,他高高兴兴地当牌坊就是了。

    就这样老三一家就被逐出秦家大院。

    这一路上,秦虎从秦龙的口中,知道了他爹就算被赶出来,也不愿意过继这一件事,他的心又被狠狠地感动了。穷、苦对他来说,没什么,他的前世更苦,更穷,他还不是照样活过来了,他最害怕的是心底那份寂寞,深入骨髓的那份孤独,那份无依无靠,没着没落,任凭海浪抛弃,靠不了岸的情感小船。

    这个世界,他什么都有了,为他拼命的哥哥,在任何条件下都不愿抛弃他的父母,他对这个家最后那一丝芥蒂也因此烟消云散,自此他的灵魂彻底融于这个家。

    他发誓,他一定要让他的亲人过上好日子,过上荣发富贵的日子。

    老远就看见秦家大院围了一堆人,兄弟俩分开人群,只见地上一片狼籍,地上躺着的全是他家经常用的东西。

    母亲秦沈氏沉着脸,一边按类别归置地上杂乱的东西,无声泪流,妹妹秦丝凌却在轻轻啜泣。

    父亲秦福仍旧像一个雕像一样矗在那里,一动不动。他太痛若了,这些年来,他一直在努力,一直在等候,一直在企盼父母亲的肯定,父母的接纳,可是到头来他还是被亲人们扫地出门,他被抛弃了,被赶出了家门。

    “娘,你别哭!”,秦虎大声呼喊,一路小跑,歪歪扭扭,跌跌撞撞地扑向秦沈氏。

    秦沈氏吓了一跳,也不哭了,赶紧一咕噜爬起来,搂住了秦虎,口中嚷嚷:“宝贝儿,慢点、慢点,别摔着。”

    “爹,娘,好男不争财和产,好女不争嫁时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秦虎把小胸膛擂得山响,大气磅礴。心中却在想,作为一个优越的穿越者,对着一群衣衫褴褛的农夫,说这些,格局是不是小了些?

    但除了这个词,实在找不到比这霸气的话,比这应景的词。

    都在那儿乐呵呵地看热闹的围观乡邻都震惊对视,眼睛发亮,这词儿不但新鲜,而且非常契合环境,大家频频点头,投向秦虎身上的目光已是截然不同。瞧,这一家子,还是这最小的有志气。

    秦虎又向四周鞠躬,声音清脆:“叔叔阿姨、伯父伯母、爷爷奶奶,咱们暂且别去议论那些路不平,事不平的事儿,今儿个这一地的东西,小子在这里恳请大家搭把手,搬到我们的新家去,秦虎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看着眼前笨拙的给众人作揖的小胖子,乡邻们第一次由衷的羡慕起老三来。老三虽然出身不错,秦村数得上的富家大户,可惜在院里老子不疼、母亲不爱,兄弟不喜,往辈不敬,被打发到门口住着,兼职看门。说好听点是三少爷,说不好听点就是一张看门的狗。

    如此这般,部分乡邻就有些看不起秦福,都去巴结文治武功四兄弟,却对生性豁达的秦福不屑一顾,要不然怎么说人眼窝子浅,不管秦福比起其他的兄弟都要谦虚低调,那都没用。

    现在老三被老秦家彻底赶了出来,他们心里那点芥蒂也消散了,又可怜起老三的遭遇来,这人心就这么奇怪。

    看着面前的胖小子作揖,大家还真听话,东家拿起地上的锅,西家扛起门前的粮······,众人还真帮忙了。

    在离开前,秦虎双手叉腰,对着紧闭的秦家大门,“江湖风雨,俗世红尘,人心似水,捧高踩低,我也能理解,而且你们竟然还欺我,打我,今日你赶我出门,总有你们后悔的时候,自此咱们桥归桥,路归路,我秦虎与秦家大院再无半分纠葛。”

    说罢,秦虎左手牵着神色黯然的父亲,一手拉着脸上犹有泪痕的母亲,哥哥抱着妹妹,一家人徐徐跟在众人的后面,默默地走向村西南四面漏风的茅草房。

    这时候,已是傍晚时分,夕阳西下,秋风萧瑟。

    ······

    秦家大院内,秦老爷子沉着一张苦瓜脸,像谁欠他钱似的。这时一个仆人打扮的中年人,正躬着身子跟他说话。秦老爷子突然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什么,江湖风雨,俗世红尘,人心似水,什么意思?老三家其他人除了难过,似乎不会想别的,就这小家伙跳出来,表示不满吗?也不怪,这一下,把他们得罪得太狠了。”

    中年人接着说,村里有些人看见过,秦逸霞、秦庭杰、秦柏威等人拦截过秦虎,企图毒打秦虎,要不是秦龙及时赶到,秦虎那顿打是免不了的。

    “桥归桥,路归路。嘿,这小胖子,还真是嚣张,翅膀没硬,就想飞,武校的门就别想进了。”秦老太太冷笑着对他的四儿子秦武说。

    “与秦家大院再无半分纠葛,你倒是想纠葛,以后你还纠葛得上吗?”秦文笑哈哈地喝了一口茶。

    “人心似水,捧高踩低。这小子整的这个词,倒也精辟,但,有啥用?什么事一拳下去,什么理都有了,还是我儿庭雷霸气。”秦治不以为然地往嘴里扒了一口饭。

    “好女不争嫁时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宁欺白须公,莫欺少年穷,有志气,唉,可惜不是我的儿子。”四爷秦武在自个儿院子里走来走去,唉声叹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