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最后的枭雄 > 124,秀成献计
    同治四年的大年初四,南昌的大街小巷依然沉浸在春节的喜庆当中。街面上车水马龙,热闹非凡。走亲访友串门的人们带着各式礼物走街串巷,不时有各种舞狮耍龙踩高跷的队伍经过大街,惹来喝彩声一片…自从李旭主政江西,这种祥和热闹的年味儿才慢慢从人们的记忆中回到了现实!

    在城北毗邻赣江边的一片义勇军军官小区的一幢二层小楼也是张灯结彩,老人孩子和主妇们在一楼进进出出的忙活,不是欢声笑语。但是二楼的书房里却是静悄悄的,只有李秀成一个人正在看报,他在重读李旭发表在旭报上的新年贺词。虽然新年贺词早就发表了,但是李秀成还是习惯在过一段时间后,重新仔细琢磨一遍---新年贺词往往会流露出义勇伯在新的一年中的打算和想法!这也是李秀成归降义勇军后从历年的新年贺词中发现的规律。

    李秀成放下报纸,起身走到窗边,听着楼下传来的欢声笑语和孩子们放鞭炮的声响,心里有一种难得的安宁和平静!多年的征战沙场已经让他很久没有享受这种天伦之乐了,更多的时候他是在战场上嗅着血腥的味道---唉,如果没有归降义勇军,他现在肯定在另一个世界苦熬吧!

    李秀成苦笑了一下,暗自庆幸自己的抉择。他现在被朝廷授以三品参将,后补九江镇。虽然官衔不小,但他并不在意。他更喜欢现在在义勇军南昌军校的学习生活,这是一种全新的他以前从来没有想过的教育。他现在明白了为什么义勇军轻而易举地就打垮了湖州的十几万太平军---那完全不是一个水平层次上的战斗!

    自从定居南昌以后,李秀成每天就是家里和军校的两点一线的运动。他是个谨慎的人,极少和外界私下接触,更不用说和以前那些太平军的老同事们来往了---作为一名降将,和以前的同僚来往绝非好事。何况当年被韦大宝绑缚义勇军的那一幕早就令他胆战心惊---在惊叹于情报局神出鬼没的同时他也深深地被情报局的无孔不入吓到了,还是小心为妙!

    李秀成变成了一个深居简出的人,军校副校长钱五有一次对他说你也太离群索居了吧?咱们大人可不是小肚鸡肠的人!李秀成能说什么呢?自古王者有几个是小肚鸡肠的?但是王者身边的人又有几个不是小肚鸡肠的?他只好笑着解释自己刚来,急需学习,平常都在家忙作功课呢!

    李秀成望着院子里玩耍的孩子们,半亩大小的院子种着几株樟树和一块老母亲打理的菜地。这所宅院虽然不能和以前的忠王府相提并论,却是按照义勇军高级军官的标准配发的,是李旭的亲自指示。他从心底里感激李旭的关心,也听说过义勇伯爱护人才的特点,更明白自己要摆正位置和端正态度---归降义勇军后,每天必看的报纸和大量的学习以及接触的新鲜事物都让李秀成学会了大量的新词---据说很多词汇都是义勇伯的发明!

    警卫员进来报告,巡抚衙门的听差来通知---李旭召见李秀成。他急忙换衣着装,赶往义勇伯的办公室。李旭热情地和李秀成握手,两人相对坐在沙发上,秘书奉上茶水。李旭先关心地问了问李秀成这半年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然后开门见山地说道:“秀成兄,本抚准备让你出任军校教育长,负责具体的军校教育管理,怎么样?”

    李秀成吃了一惊,连忙起立说道:“回大人,属下刚来时日不长,而且才疏学浅,恐怕难以胜任啊---还请大人三思!”

    “呵呵,秀成兄谦虚了!本抚知道你是一位有眼光的帅才,当年为洪秀全谋划的巩固苏南徐图西征的战略是正确的!当下义勇军将才济济但是有战略眼光的人并不多,我们需要更多的具备战略眼光的军事人才!所以你还要负责授课,教战略学,要把你的经验和太平军失败的教训传授和总结,避免义勇军重蹈覆辙!”

    李旭的话令李秀成心潮起伏,大感知遇之恩!但他还是有点顾虑,小心翼翼地说道:“属下寸功未立,骤升高位,恐不利军心!”

    “呵呵,你担心闲言碎语?大可不必!这样吧,本抚今日正在考虑一事,难有决断,就请秀成兄参谋筹划吧,如何?”

    “大人但有吩咐,属下敢不效死---请大人指示!”

    “僧格林沁是朝廷最重要的一员干将,有没有办法除掉他?”李旭微笑着,凝视着李秀成。

    仿佛晴天霹雳,李秀成先是目瞪口呆跟着就是心头狂喜---明白了,义勇伯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啊!只是如此军国大事非腹心不可以言耳---李秀成对李旭的信任感激涕零!他起身道:“感谢大人的信赖,属下愿效死命!事关重大,请允许属下斟酌数日再上报大人方案。”

    数日后在青云谱义勇军总部的一间小会议室里召开了专题研讨会。这个会议的规格非常高也非常机密,除了李旭和李秀成外,只有匡济民、涂远山、陈长风、赵向东、钱五、吕明六人与会。会议室的长条桌上放着一张标明清军和捻军的态势图,众人以为今天的会议是要分析清军和捻军的形势。李旭散了一圈烟,然后直截了当地对众人说道:“今天会议是讨论如何除掉僧格林沁!秀成兄已经草拟了一个方案,大家讨论一下。秀成兄,请开始吧。”

    李秀成起身向众人颌首致意,然后沉声发言:“各位大人,属下奉爵爷之命筹划消灭僧格林沁的计划。僧王向为朝廷重臣,倚为柱石,àn shā不可取也不可能!唯有在战场上消灭他和他的蒙古马队才能最大限度的有利义勇军!那么如何消灭僧王呢?目前情形下只有借助捻军。属下仔细对比了双方特点,都是骑兵为主辅以步军,且豫鲁苏地势平坦利于骑兵纵横驰骋。僧王部队虽然装备精良但是今不如昔,特别是咸丰年间通州之战,元气大伤,战力已弱!反观捻军虽然不脱流寇特点,但是人多势众且占据地利,对阵不熟地情的僧王部队只是略处下风而不会全无还手之力!只要策略得当,完全有反败为胜的可能。属下以为,捻军如能示敌以弱诱敌深入,择一有利地方设伏以待,扬我之长而避敌之强,定能克敌制胜!”李秀成停了一下,等大家消化他的发言。

    李旭问道:“骑兵对垒,以快打快,如何诱敌深入?”

    李秀成答:“回大人,捻军首领赖文光等人现在就是采取避实就虚的战法,不正面对抗而是游走不定,冷不丁一个回马枪或者钻空子打一下就跑,这实际上就为诱敌深入打下了基础!僧格林沁为人急躁,急于大功告成。”李秀成指着桌上的地图,朗声说道:“各位大人请看,僧王部队四面兜抄,摆明了就是指望主力对决。如果加以引诱,僧王必定上钩!”众人点头。

    匡济民说道:“大军设伏围歼,稍有不慎就会打成主力对决!官军装备精良,捻匪未必吃得下啊!”

    李秀成说道:“匡大人的担心不无道理!如是我义勇军肯定会将计就计,顺势进行主力决战!但僧王部队和捻军目前还是以大刀长矛为主的冷兵器作战,总兵陈国瑞手下虽有五百装备洋枪的红孩儿兵,但毕竟数量有限无碍大局。一旦骑兵近战,双方比拼的就是军心士气了!况且官军长途追击必定人困马乏,而捻军以逸待劳,胜算在握!”

    赵向东问道:“李将军了解赖文光吗?他会不会想到设伏歼敌的计策?”

    “属下了解一点赖文光,此人昔日是太平军西征主帅之一,善于攻敌不备。当前捻军的避实击虚战术定是他的主意,能不能采取伏击战法就不敢保证了。赖文光的大局观不行,未必会因势利导想到诱敌深入的计策。”

    涂远山有点心急,连忙问道:“如果赖文光不会诱敌深入,如何能消灭僧王?咱们有没有办法让他采取设伏围歼?”

    李秀成苦笑了一下,说道:“属下的这个方案虽然头头是道而且也有一定取胜的把握。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让捻军采用这个方案!”

    钱五点点头,说道:“而且还不能让朝廷知道是咱们的主意要了僧格林沁的命,否则于大局不利!”

    吕明想了想,说道:“如果我们派人混进捻匪,想法将此诱敌深入的方案透入给赖文光,定能让他顿开茅塞!”他看了看地图,又问李秀成:“另外,将军的预伏地点准备选在何处?”

    “以属下对当地地情的了解,初步以为在山东曹州设伏为佳。理由有三,其一,此处河网纵横,村庄林立,林密草深,利于设伏;其二,目前僧王尚在河南,如诱其尾追至此,千里奔波,强弩之末矣!其三,曹州乃捻军老巢之一,民风悍勇,可得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