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最后的枭雄 > 113,留学英伦
    同治二年八月,义勇军全部完成整编,总部司政后三大部和直属部队已经组建完毕,各旅团部队也基本完成编制配备,老兵退役和新兵入伍的工作也有条不紊地进行。总部机关和宪兵部队完成了1863式军装换发工作,野战部队也陆续开始了换装。

    李旭检查了部队的整编工作,对义勇军的快速高效表示满意---这么多年狠抓工作效率终于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军地方面都适应了李旭的效率要求,整个江西官场和部队的工作节奏和效率远远高于同时代其他地方。而民间工商更是深刻体会了李旭倡言的时间就是金钱的含义,企业家和贸易商们都在成天琢磨如何提高效率。

    李旭决定在年底组织一次较大规模的军事实兵演习。从单独建军以来,李旭就很重视部队的实弹实兵演习,但以往限于种种条件,演习规模不大,一般以营连级别开展。现在义勇军已经达到了一定规模,完全可以组织进行更大规模的军事演习。考虑到未来进行的大规模作战和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李旭决定组织一次战役性质的师级演习。

    于是在义勇军总部召开的专题会议上,李旭命令赵向东负责组织这次演习,钱五协助指挥,吕明筹划方案,年底调集万余官兵参加演习,演习地域设在赣东浙西一带,演习代号“亮剑—1863”。这是建军以来首次万人级别的演习,李旭很重视但也放手让赵向东等人负责,他只提出演习原则“精心组织、精心筹划、精心实施、务必成功”。

    赵向东等人对李旭下达的任务又激动又担心---大人的放手意味着信赖,万人级别的演习还是第一次!有人担心这个演习级别太大了点,怕演习过程中出现伤亡意外等事故。对此,李旭正颜厉色地批评---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实兵演习就是打仗!我们只能将伤亡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限度内而不能因为怕出事故就不搞演习了!不搞演习怎么提高部队战斗力?怎么让官兵了解沙场作战是怎么回事?怎么让新兵不再害怕打仗?所以演习必须要有,而且以后的大规模实兵演习要经常搞!本抚要求各位胆大心细,周密计划,精心组织!大姑娘上轿都有头一回,通过这次演习以后就知道怎么搞了,不要怕!

    赵向东等rén dà受鼓舞,纷纷表态一定遵照李旭的指示和原则要求,坚决搞好亮剑--1863演习。

    李旭又说平时训练多流汗,战时打仗少流血!这是咱们义勇军从湘勇亲兵哨开始就坚持的练兵原则,不管将来部队如何发展,这条原则铁打不动!他问军务处今年部队有一批老兵退伍,情况如何?官兵情绪如何?新兵到位情况?

    军务处长罗友金中校起身立正,行了个新式军礼报告---根据条例和兵役制度,士兵服役期满四年准予退出现役或转为志愿兵。除部分士兵因为家庭原因、身体条件等因素退伍,大部分士兵都要求转为志愿兵,军务处正在根据情况逐个审批。目前部队情绪正常,就是部分退伍老兵因为没能穿上新军服有点抱怨。服役新兵经过三个月新兵集训已经全部分发补充进入部队,一线部队齐装满员。

    李旭点点头,最后说道:“老兵退伍尽量转为警察和预备役,特别要充实基层单位,要加强地方基层警察和预备役的建设!新兵到位要加强训练,各级主官要重视新兵管理,训练处要做好相应训练规划和训练部署。”

    议事厅里的军官们纷纷起立,挺胸立正,制式皮鞋磕得啪啪响。

    李旭这天穿的是专为他定制的军服,样式颜色和1863式军常服一样,除了硬质肩章带穗而且钉上一颗五角星外,身上没有任何装饰,直筒军裤和黑亮的皮鞋。这是专属李旭的统帅服,简洁利落而不失军人的威严。

    自从义勇军换发新军服以来,部队官兵就成了省城的一道风景线。看惯了号衣大褂的老百姓们第一次见到身着新军服的官兵,都是眼前一亮,轰动一时。虽然部队允许夏季官兵可以不穿马裤长靴而穿直筒军裤和皮鞋,但是臭美的小伙子们谁不喜欢自己威风帅气啊!特别是那些军校毕业的年轻军官们,人人都是严格训练出来的天之骄子,个个身材笔直挺拔,穿上这套漂亮的军装,走在大街上,远远地就传来皮靴的咔咔声,dà gài mào下那一脸的骄傲,分明就是老子天下第一---哪怕捂出一身臭汗也舍不得脱下那身威风凛凛的军装!

    老百姓也追捧军人,各种对军人的优惠层出不穷---军人买东西打折,下馆子优惠,进戏院子优先,就连省城最大的妓院也宣布军人免费!可惜没有任何官兵敢piào ji,就是那些英俊的年轻军官路过妓院门口被姑娘们莺莺燕燕地招呼也都是目不斜视---义勇军早就严禁肉刑了,但是后来在牛大勇等人强烈建议下恢复了打板子,就只针对违纪嫖娼的官兵。只要发现官兵piào ji,立马就是二十军棍然后开除---照钱五的话说,管不住自己的下面活该挨揍!

    金秋十月,天高云淡。任大聪又一次来到了南昌,同行的还有两名洋人。李旭在宽敞的办公室里接见了他们,任大聪向李旭介绍同行的那二名洋人,一位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代表福斯特先生;另一位是英国tài wu shi bào的记者哈里森先生。

    李旭有点奇怪那位哈里森为什么用一种异样的眼光注视自己,当然他没有太多的介意---也许这个年轻的英国记者是第一次见到年轻的东方巡抚大人吧,呵呵…

    李旭热情地接待了任大聪三人,用上好的婺源毛尖绿茶款待远道而来的客人,他流利的英语也令福斯特和哈里森对眼前这位年轻的巡抚大人充满了好奇和好感。

    任大聪向李旭报告---经过和东印度公司的数月交流沟通,对方已经同意李旭派人以东印度公司属员的身份进入英国留学---达特茅斯海军学院和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各安排十人学习,为期二年。

    李旭点点头,对福斯特说道:“谢谢东印度公司的帮助!本抚想知道何时可以派出学员?福斯特先生还有什么条件吗?”他知道英国人不是慈善家,不会为了素不相识的李旭白帮忙的。

    “尊敬的大人,学员们可以随时到广州上船,抵达英国后会有公司的人员负责接待安排。考虑到两国政府尚未有留学协定,所以只好用公司名义安排学习,这一点还请阁下谅解。”

    福斯特一口西伦敦口音,表明他是一个有良好教养的绅士。他接过任大聪递来的香烟---这种香烟已经流行于广州的洋人中了,味道不错---文质彬彬地点上火,美美地吸了一口,然后继续说道:“至于公司的条件,尊敬的大人,我们希望您能允许公司的货物在贵地专营---我的意思是除了东印度公司的货物,别的国家的货物应该比东印度公司的货物在本地销售要困难一些!”

    李旭吸了口烟,微笑说道:“福斯特先生,本抚明白你的意思,你想垄断江西的洋货市场,对吗?”

    “如果巡抚大人能帮助公司达成这个愿望,我相信公司会乐意成为阁下最忠实的朋友!”

    “呵呵,福斯特先生,你知道朝廷已经和各国签订条约开放口岸。而且商业有自己的游戏规则,本抚强行干预可能会适得其反!如果只许英国货进入江西而不准法国货进来,法国人抗议怎么办?福斯特先生,你在给本抚出难题啊,呵呵…”

    “大人之言有道理,我对刚才的建议表示歉意…但是我听说大人是大清国最聪明能干的官员,想必有办法处理此事吧,还请阁下提出建议!”福斯特狡猾地一笑。

    “本抚以为洋货进入内地无非关税影响价格,如果直接将厂子设在内地,那么就不存在关税问题,也就自然比别人的价格便宜了。福斯特先生,市场总是喜欢物美价廉的商品的!”李旭狡黠地一笑。

    福斯特一呆,然后笑道:“大人的意思我明白了!但是事关重大,需要向公司汇报。感谢大人的建议,如果有可能,我想以个人名义投资江西,不知道大人能否给予方便?”

    “本抚欢迎福斯特先生前来投资!本抚可以保证你的产业安全和公平的经商环境,也可以给予一定的优惠条件或待遇---但是本抚也有些想法希望福斯特先生考虑。”李旭慢悠悠地点上香烟,眼底闪动着一个老渔夫似的笑意,接着说道:“目前朝廷尚无明确外商投资办厂的旨意,国人对洋人也多有疑虑!有签于此,本抚建议福斯特先生不妨先和当地商人合作,联合办厂经商。当然一切合作均需按照商业原则处理,官府不得干预!本抚可以推荐合作伙伴,由你们自行协商。如何?”

    福斯特看了任大聪一眼,点头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