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最后的枭雄 > 88,咸丰驾崩
    李旭见双方都老老实实了,暗自吐了一口气,喝令双方军官出来,各自约束本部士卒不许乱动,等候皇上发落,如有妄动者一律就地格杀!李旭冷冰冰的语气比黑洞洞的枪口更令人胆寒,京营和热河的军官们慌忙领命。

    早被惊动的咸丰皇帝在诸大臣和侍卫的环卫下正在御营大帐前发呆,他被几千人群殴的大场面吓傻了!直到李旭率部出现弹压混乱后,咸丰才清醒过来,面色惨白。他看看周围呆若木鸡的大臣们,见大家都是惊慌失措的样子,不禁大失所望---这帮家伙平常一个个人五人六的,真遇到事情,一个比一个没用!看人李旭当机立断,干脆利索,立马平定了sāo luàn---没想到李旭一个面目和善的白面书生杀起人来还真不含糊,说杀就杀,不愧是扬威沙场的勇将!

    咸丰返回大帐,传旨随驾兵马总管载垣等人迅速处置京营乱兵,热河都统革职查办,肃顺兼领热河兵马,重加整顿军务。命李旭率部护卫御营圣驾。命承德府速办军服物资若干拨付旭营官兵使用---护卫皇帝的官兵怎么能破衣烂衫?成何体统!

    李旭奉旨接管了咸丰的护卫差事,官兵们也换上了发下来的崭新军服---全是绿营装束,只是面上套着旭营的马甲。旭营驻扎在咸丰的大帐边上,令咸丰安心了许多,晚上也没人吵闹,咸丰睡觉都安稳了不少。

    终于平安抵达热河行宫了,咸丰住进了烟波致爽殿,避暑山庄的宫禁守卫由旭营和内廷侍卫共同负责。李旭心想看来一时半会是甭想回江西了---咸丰不让走了!难道还真要搅合进那场历史上的政变吗?李旭有点心神不宁。

    旭营主要把守避暑山庄的几个通往内廷的大门,李旭每天都要巡查一遍。避暑山庄大大小小著名的七十二景,李旭倒是免费看了一遍,比起后世买门票人山人海的参观,李旭现在可以每天悠然自得地不慌不忙地游览了---喜欢漂亮风景的李旭暗想这也算是一种幸福吧!

    十月下旬传来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掠的消息,紧跟着就传来了圆明园被焚毁的消息!一时间热河行宫人人惊恐,气氛压抑。咸丰听闻消息,痛哭失声,遥望京师方向悲愤不已…但除了痛哭流涕外,咸丰也无可奈何---打不过洋鬼子有什么办法!面对现实吧,咸丰密令留守京城的奕?、文祥等人尽快和洋夷媾和,对于洋夷的协约条件一概答应,只要朝廷的面子不是太丢人就行。

    十一月终于传来了奕?、文祥等人和英法美俄分别签订条约的消息,英法联军也撤出了京师,一场天大的灾难就此结束了。热河行宫的皇帝和大臣们及留在京城负责善后的朝廷官员们总算松了一口气,生活终于又恢复了平静和安宁。没有人会去考虑那些条约对天朝历史的影响,最多有几个清流会嚷嚷两句条约带给大清国的屈辱以显示他们的忧国忧min yi识!

    只有李旭独自一人站在避暑山庄的最高处四面云山远眺京师,热泪盈眶,悲怆满怀…活生生的走进历史去亲身经历那一幕惨痛的悲剧,对他来说有一种百年后的人们所无法体会的哀痛!

    洋人撤兵离开了京城,热河行宫的大臣们开始劝说咸丰返回紫禁城,一些京营八旗兵们甚至迫不及待地打包收拾行李了。慢慢地连宫里的太监宫女们也以为很快就要回京了,纷纷收拾行李。只有旭营不为所动,冷眼瞧着宫里宫外忙忙碌碌的样子。很快咸丰听闻了此事,气得暴跳如雷。他把载垣、端华、肃顺等大臣召进宫里,大发雷霆,骂他们没心没肺妄议回京横生枝节致乱人心!大臣们吓坏了,忙跪下辩解说没有妄议回京之事啊。

    “你们没说吗?那宫里宫外怎么到处都在收拾东西准备搬家啊?连朕的暖壶都收起来了害朕喝了一天的凉白开!还说没有?端华,是不是你说的?朕就知道你个大嘴巴!肃顺,你说是不是他说的?还有你载垣,看看你管的八旗京营,那些个王八蛋打仗---打仗不行!打架---打架不行!打包---嘿,打包倒快!朕还没说走呢,连车都套好了!这往日里也没见他们这么勤快过啊!甭说朕瞧着他们腻味,瞅瞅人家旭营切,人家打包了吗?人家急着套车了吗?人家那才叫忠心不二!没命令不动弹…”咸丰皇帝嘎嘣脆地一溜京片子,说得大伙儿大眼瞪小眼。

    载垣哼哼唧唧嘟哝道:“皇上歇歇气,那旭营也未必忠心不二!听说旭营的兵都没留辫子,这可违了祖制!”

    咸丰一愣,忙问道:“还有这事?载垣,你可别胡说八道!”

    端华忙接上话头说道:“回皇上,千真万确!奴才也听说了。不信?皇上找李旭来问问,保准!”

    咸丰传召李旭进宫觐见。传话太监站在烟波致爽殿的门口一嗓子吼出去,四面八方都是回音---皇上有旨,宣李旭上殿觐见吶…呐…呐…

    李旭暗道好家伙,这嗓子比手机都好使!他急忙来见咸丰。一进大殿,就感觉气氛不对,肃顺等人满脸委屈的小样儿,载垣、端华倒是一脸小人得意。咋了,这是?李旭有点纳闷。

    咸丰瞅着李旭很严肃地问道:“李旭!朕问你,载垣、端华说你旭营兵士都没留辫子,是不是啊?据实奏来!”

    李旭忙说道:“回皇上,确有此事!只是事出有因,还望皇上明辨!一,旭营官兵不少是长毛俘虏,本就没有辫子,为免误会,微臣下令全部剃光头!二,与洋夷、长毛作战,旭营夜袭肉搏,辫子容易被敌人抓住影响战斗;三,微臣经常教育官兵时刻牢记护国安民,长毛未灭洋夷入侵,剃光头也有削发明志之意!”

    李旭嘚啵嘚一通花言巧语,大臣们听得两眼发直---哦,敢情是这样啊!咸丰却是频频点头,一副原来如此深受感动状。载垣、端华表面上也只好一副恍然大悟状,心里臭骂李旭---呸,伶牙俐齿蛊惑君心!

    咸丰叹息道:“旭营如此忠心国事,朕岂有不知?传旨,李旭为御前行走,特许旭营兵士去发光头以彰忠义之志!”

    李旭忙谢过皇上,起身的时候瞄了一眼载垣、端华,心说瓜娃子们给咱下眼药,走着瞧!

    经过咸丰对回京一事的一通发作,再也没人敢提回京的事了。李旭揣测咸丰不是不想回京,只是他没法面对圆明园的残垣断壁---这对敏感而高傲的咸丰来说是一件难以忍受的事情!

    而且火烧圆明园对咸丰的打击太大了,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咸丰经此打击更是每况愈下,时常咳嗽出血。进入咸丰十一年后,太医给咸丰看病的次数日渐增多。随驾热河的大臣们都开始愁眉苦脸了,谁都清楚皇帝要不行了但谁都不敢声张,只能暗暗发急。

    咸丰十一年七月中旬,咸丰皇帝已经无法起床处理朝政了,热河行宫的人们都明白皇帝即将大行---这趟远门再也回不来了!

    李旭照例在咸丰的寝宫外站班,他看见远处的回廊里走来一群宫中的女人们。走在头里的是两个旗装服饰的妇人,她们都很年轻,一身富贵豪华的装束。走在最前面的是皇后装束,紧跟皇后的是贵妃打扮。李旭知道她们是咸丰皇帝的皇后钮祜禄氏和懿贵妃那拉氏。这是大清国目前最尊贵的两个女人,而那拉氏因为生育了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而更加引人注目---她将母以子贵成为未来大清国的另一位太后。

    皇后和贵妃走近了,李旭连忙恭谨行礼,顺便瞄了一眼两个女人。这是李旭第一次如此近距离地看清楚了这两个历史上的名女人。皇后小脸盘尖下巴,模样端庄而略带苦相。不会惹人注目也不会令人反感,总之模样平常不影响市容。贵妃则是另一个类型,方正的长脸盘,眼睛很大,嘴唇丰厚,柳眉鼻直,一派妩媚…

    一阵香风掠过李旭的身旁,皇后没有留意李旭,倒是懿贵妃不经意的带了李旭一眼,顾盼之间眼波流转极有韵味---那种只有女人才有的味道!李旭暗叹难怪只有那拉氏生了儿子,想必咸丰在她身上流连忘返啊!

    殿里传出了一片哭声,那是男女老幼的哭声。李旭站在殿外,轻声一叹,可怜的咸丰皇帝终于走了,满清最后一个有实权的皇帝象这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的一盏灯---终于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