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抗日之东北崛起 > 第一百六十章春风得意马蹄疾
    李汉明甘愿留在东北参加抗联,在最艰苦的敌后与日伪军作战,他的高风亮节是值得尊敬的,但从个人感情方面张天宇有点放不下。毕竟是一起从奉天就出来kàng ri的老伙伴,草帽山浊酒论英雄的兄弟,张德成战死在北票,关云鹏牺牲在热河,如今李汉明又远去东北,想到这些,张天宇心里也很不好受。

    但在多伦,张天宇得到的消息并不都是坏消息。首先栾天林带领四千人马投奔与他,这是一名真正的kàng ri民族英雄,他的到来张天宇自然高兴异常。张天宇指导栾天林带部队向西北进发,到巴林左旗,与在那里的六十四师会合,改编为一个独立纵队,重新启用中华kàng ri先锋军的称号,从多伦军工厂调来大批先进的武器dàn yào配置给kàng ri先锋军,加强他们的实力,望有超一日打回东北去。

    另外一个利好的消息是南洋的杨文又给张天宇送来了先进的武器dàn yào。南洋军工厂地处海外,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在生产新产品以来,先后给多伦提供了四百挺高平两用大口径重ji qiāng,{为此,张天宇特意新建一个十二点七毫米的子弹生产线。}二百门八二无后坐力炮,二百门八二迫击炮。这次南洋军工厂给张天宇提供了一百挺高平两用大口径重ji qiāng,一百门八二无后坐力炮,更主要的提供了南洋军工厂最新生产的八十八毫米高射炮。八十八毫米高射炮是克虏伯公司设计和开发的,作为合作项目提供给南洋军工厂的。该炮射速为15发/分钟,防空最大射程 9900米对地最大射程14813米,不仅仅是打空中目标,而且对地面装甲部队也能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这次南洋军工厂一次性提供了一百门这样的高射炮,对于热衷于火炮进攻的张天宇来说,无异于锦上添花。

    这些大宗的武器历经艰险得以安全运输到多伦,海外致公堂和天津的龙啸天居功至伟。

    张天宇为此重新整顿自己部队,他把这一百门高射炮加上自己原有的高射炮集中起来,建设两个高射炮团,两个高射ji qiāng防空团。有了这四个防空力量,张天宇再也不怕日军飞机的攻击和骚扰了。

    为了加强部队的实力,张天宇特意将耿立洲和王贤重调离六十五师,组建全新的新编第三师。现在张天宇手中主要有六十四师、六十五师、六十六师、新一师、新二师、新三师、西线独立第一纵队、西线独立第二纵队、以及在龙盘山的罗忠吉独立纵队、虎砠岭雷震天的独立纵队和巴林左旗的栾天林的kàng ri先锋军。按张天宇的想法,这些部队都要在一万人以上,就现在的武器dàn yào和物资来说,张天宇还是能够养活这些部队的,但实际上这些部队总人数不过七万人,发展远没有到张天宇的预期。

    部队现在比较庞大,下级军官素质提高就成了大问题,张天宇一方面积极调整部队手军事教育的军官程度,把从德国美国请来的军事教官配备到各部队培养教育下级军官,同时让多伦军校的应届毕业生提前两个月毕业,除了去海外深造的一百名学生外,剩余三百名军校毕业生分配到新三师、西线第二纵队和kàng ri先锋军里,充实那里基层军官的文化素质和能力。

    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在德**事人才的帮助下,除了扩大原有的多伦陆军军事学院的招生外,还筹建炮兵学院。装甲兵学院,学院通过致公堂来扩招,不仅仅在中国,就是外国华侨中也开始招生。

    张天宇起兵kàng ri近三年,在中国及海外华侨中名气响亮,爱国的热血青年都把多伦当做kàng ri的圣地,纷纷赶赴这里,招生扩军工作一直非常顺利。

    部队的武器dàn yào由多伦军工厂主要负责,其他物资也有很大的保障。多伦的棉毛纺织厂、张北的呢毛纺织厂、沽源的纺纱织布厂不仅产品销售非常理想,而且为部队的服装装备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多伦的粮食深加工基地、张北的罐头厂、沽源的食品加工厂也为部队的作战食品提供了保障。

    可以说,到目前为止,张天宇的部队在单兵装备和保障方面已经超越了日军,和西方发达军事强国可以媲美了。

    这个时期,张天宇已经完全掌握了多伦、沽源。张北、丰宁、围场等地十五个县或旗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这里地广人稀,就是抓紧从河北、山东、河南、江苏、安徽等地移民,现在人口也不过三百多万。人口基数太少,又大部分从事农业和工业生产,所以军队的扩张并不是很容易的事。

    短短不到三年,张天宇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可以说是一个奇迹,他本人对这些发展也很满意。

    回到多伦的张天宇为各种工作紧张的操劳着,他参加着各种会议,撰写着各种文稿,忙碌得象一个机器人。火fèng huáng和春晓喜欢舞刀弄枪,这时根本帮不上什么忙,雅诺去军校学习去了,吴慧在家看孩子,能够帮助张天宇处理这些文稿的就只有张春雪了。

    天近黄昏,夕阳的余晖通过玻璃窗照在办公室里,办公室有一种朦胧的气氛。张天宇放下手中的笔,伸了个懒腰,看着眼前还在伏案疾书的张春雪洁白的美丽的脸,被夕阳照的象仙女一样的美,他有些痴了。

    张天宇轻轻走到张春雪的身后,伸出双臂在后面抱住她,把脸贴到张春雪的脸上,感受她狂乱的心跳。

    张春雪回到多伦不到三个月,虽然得到张天宇的承认,但两个人还没有一起单处过的时间,张天宇为此在心里很抱歉。

    “春雪,晚饭咱俩出去吃,你喜欢吃什么?”

    张春雪被突来的幸福搞晕了,她喃喃的说:“你喜欢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来多伦两个多月了,张春雪没有单独出去过,也没有在外面吃过饭,自然不知道吃什么好。

    张天宇从郑春雪手里拿过笔,在一张白纸上写道:我和春雪出去吃饭,勿念!

    写完后,他拉着张春雪的手,戴上一副大墨镜,戴上不常戴的礼帽,避开警卫,悄悄的从院子的后门走出去。

    多伦的傍晚,正是酒馆喧闹的时候,张天宇牵着张春雪的手,徜徉在人海中,信步走着,感受着和平的喧闹的气息。由于他带着宽大墨镜,又远离热闹的地区,街道上也没有人能够认出他来。看过几间热闹的酒馆,张天宇都不太满意,这时。一个胡同里的招牌引起张天宇的兴趣:“谈骨论斤”。

    好有新意的招牌!

    张天宇和张春雪走进了这家店铺。

    酒馆不大,老板非常热情,让给他一个单间。张天宇点了两斤酱骨,两盘小菜,一碟莜面窝窝,一斤烈酒。

    张春雪现在心里满是幸福,能够和张天宇单独在一起,那是多大的喜事呀。

    张天宇倒上两杯酒,自己端起一杯,深情的对张春雪说道:“春雪,你是个善良的女孩子,这些年你在哈尔滨独自伺候两位老人,替我在父母面前尽孝了,我感激你,同时更加的爱你。我有许多秘密暂时不能对你说,也没有对任何人说,但终有一天我会告诉你的。请干了这一杯我们爱情的酒。”

    张天宇现在真实感受到张春雪的外在美和内心美,既然已经注定他们要结为夫妻,那也就真心的接受了这个姑娘的爱。他最大秘密莫过于是穿越这件匪夷所思的事,在自己心爱的女人面前,张天宇有朝一日终会表白的。但现在时机还不成熟,他还在保留自己的秘密。

    张春雪感动的迷迷糊糊,也不管自己是否会喝酒,就与张天宇碰杯,仰脖将一杯酒喝到肚子里了。酒一喝下去,脸色顿时红润起来,灯光下更加的妩媚好看了。

    这个夜晚,是两个人独处的夜晚,也是幸福的夜晚。张春雪有生以来第一次喝酒,能够与喜爱的人在一起,尽管头脑晕晕乎乎,但是却没有感到任何的醉意。一斤烈酒两个人落到肚子里,却都没有不适的感觉。这真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呀!

    张天宇掀开门帘说道:“老板,再来一斤酒。”

    他也有点喝到量了,说话的声音稍微大点,旁边一个单间出来一个人,看到他后什么话也没有说,就顺手把他推进单间。

    “张总,你怎么自己在这里喝酒?身边来个警卫都没有,这要出点事谁来负责。”来人低声说道。嘴里满是埋怨的口吻。

    在多伦敢与张天宇以这种口吻说话的人不多,这个人恰好是其中一个人,宋青林!

    “青林,你怎么在这里,一起喝点。”张天宇带着酒意,声音不小。

    “张总,小声点,隔墙有耳。”宋青林搞情报出身,事事小心。“我们换个地方再喝酒。”

    宋青林转身出去,张天宇苦笑一下,本想自己罗哥清净,谁想到还是让人发现啦,在多伦真是身不由己呀、

    几分钟后,宋青林进到屋子里,请张天宇出去。胡同里一个人也没有了,胡同口有几个身影在晃动,火fèng huáng、春晓、龙武站在酒馆门口,张春雪喝点酒,脸红的象苹果,低着头象做错事的孩子一样跟在张天宇的身后,在大家簇拥下回到张天宇的家里。

    “我怎么感觉自己像个囚犯,没有一点zi you。”张天宇有点抱怨的口吻说道。

    “张总,我们情报部门最近发现,日本人的特高课、苏联人的格别乌、国民zhèng fu的蓝衣社、赤党的中央特科都有人在这里活动,西北军、晋绥军、川军等军阀都派人在这里渗透,就连美国及西欧一些国家也有情报人员在多伦的身影。你是公众人物,照片频见于报端,多伦现在局势复杂,任何组织对你的容貌都是刻骨铭心,你的安全是多伦局势稳定的象征,你要千万注意呀。”宋青林一直在外地工作,最近感到多伦形势危急,这才回到多伦来主持这里的情报与反间谍工作。

    宋青林说的处处有理,张天宇不由得点头。

    “我已经听从宋部长的安排,申请将警卫连扩充到警卫营,同时在女子独立团中抽调一个营来保卫张家的安全,并且今晚就派人去学校把雅诺也接回来了。”火fèng huáng加了一句。

    张天宇苦笑着说道:“这一下我们一家人真的成了笼中之鸟了。”

    “张总,目前局势错综复杂,我们真不可掉以轻心呀。我打算再成立一各叫暗影的组织,专门用来进行反间谍和窃取情报的工作,这个计划我已经拟定好了,希望得到你的批准。”

    情报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张天宇自然知道这里的轻重,以前实力不够,资金不足,不敢太过张扬,现在资金已经充足,实力也日渐增长,张天宇必须抓紧这项工作。

    现在,张天宇的人身安全问题成了宋青林的重中之重,他在多伦,宋青林没有一丝安稳的心,今天在小胡同的酒馆宋青林得到线报,说张天宇乔庄和一个女子在一个小酒馆里喝酒,他吓出一身冷汗,这才匆匆赶来,把张天宇送回了家。事后想来,他都后怕。在宋青林的极力要求和劝阻下,张天宇决定离开多伦。

    张天宇坐在宁静的小湖边,欣赏着着周围的美景。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周边的山地、河谷、原野、村庄一道,形成坝上独有的草原美景。五花草甸内有一条小河贯穿南北,泛起一圈圈的涟漪,点缀了草甸景色的秀美,带来了神秘和离奇。现在到处盛开着huáng sè、白色、紫色、粉色等五颜六色的鲜花,绘成一幅极其美艳的画卷。

    大儿子张怀中跌跌撞撞在草地上兴奋地玩耍着,吴慧就在他的身边跟随,生怕孩子有意外发生。火fèng huáng也在一边守着,孩子的心性牵挂着她的神经,她似乎比吴慧更加的紧张。春晓抱着刚满月的二儿子张念中紧紧跟随,银铃般的笑声不时在草原上传来。张春雪笑颜逐开,也加入了欢快的游玩之中,雅诺则不失孩童般的天真,在草甸花丛中追逐着蝴蝶,愉快的歌声随风飘扬。

    欢愉间,张天宇见身边飘落一张纸,这是从吴慧的衣兜里掉落的,他随手拾起,打开一开,就见上面是吴慧娟秀的笔迹写道:“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空一缕余香在此,盼千金游子何之。证候来时,正是何时?灯半昏时,月半明时。”

    这首诗意思是生下来以后还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了相思。身像飘浮的云,心像纷飞的柳絮,气像一缕缕游丝,空剩下一丝余香留在此,心上人却已不知道在哪里去留?相思病症候的到来,最猛烈的时候是什么时候?是灯光半昏半暗时,是月亮半明半亮的时候。诗句里表达了一位年轻女子的相思之情,读来侧恻动人。

    看到这首诗,张天宇不由得心中一痛。与吴慧结婚两年多了,为了自己,她甘愿做起了贤妻良母的角色,生育了两个儿子。在家庭里,她孝顺父母,哺育幼儿,体贴丈夫,她的身上聚集了中华民族妇女最优秀的善良品格。有妻如此,善莫大焉!面对这样贤淑的妻子,自己还搞三妻四妾,幻想什么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的生活,是不是太过分了。自己的做法伤了她的心。她虽然不说,但心里缘何没有相思之苦?可是回头望望自己的这几位娇妻美妾,又如何处置是好?

    吴慧回眸中,看到了张天宇神色异常,也看到他手上拿的一张纸,心里明白了许多,她看了一眼正在欢娱的孩子,走了过来,伸手从张天宇手中拿过这张纸,在张天宇的注视中随手撕了。“天宇,这是我随手抄录的,你不要放在心上。”

    “慧,这两年多来,我以kàng ri需要的名义,常常奔走四方,留下你独守空房,自己还在外面朝三慕四,真是对不起你了。”这是张天宇此刻说的真心话。

    “天宇,我不怪你。你是一个战士,更是一个英雄。你有远大的抱负,更有拳拳爱国之心。你保家卫国,征战四方,我支持你。她们都是好姑娘,能够在你身边陪伴你,照顾你,我很知足。只要你心中还有我,那就足够了。”

    吴慧说的坦诚,但心里能没有委屈吗?对于彼此相恋的人来说,思念是在所难免的,哪怕咫尺距离,也恨不得彼此依偎在一起。他们在同一片蓝天下,呼吸着同一天的空气,但有时却难以面对面,这种相思之苦,怎一个愁字可以述说。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张天宇站起来,手搭在吴慧的肩头上,心里很不是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