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抗日之东北崛起 > 第一百五十三章霜凝寒衣
    初春的蒙古高原早上还是很寒冷的,趴在荒漠上的战士们额头眉毛上都挂起白霜来,真还有冬季的感觉。

    为了打击越境wài méng军队对牧民的袭击,骑兵连的战士在戈壁上已经埋伏了两天了。这是其中一个排的战士,他们昨天晚上接替兄弟排的战士,来到这里执行埋伏的任务。

    苏尼特右旗和wài méng接壤,最近不断有wài méng人越境袭击当地的牧民,抢夺牧民的牛羊,犯下了多宗血案,给苏尼特右旗的牧民们带来了恐慌,影响了当地的安定。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在张天宇的指示下,付千言派出军队防守在边界线上,要给予来犯之敌一个教训。

    天光大亮后,荒原上出现了十几个黑点,迅速的向边界靠近着。不一会的功夫,就能够清晰的看出是十几个身背马枪的wài méng骑兵和几个苏联骑兵,他们大摇大摆的向边界冲过来,到了边界线后,他们没有任何犹豫,直接越过边界线,向苏尼特右旗的纵深跑去。

    看到wài méng和苏联的骑兵接近了埋伏的地点,“打!”骑兵排长一声令下,三十来只半自动bu qiāng几只chong fēng qiāng和几挺轻ji qiāng一起开火,一起开火,十几个wài méng骑兵纷纷中弹落到马下。

    边界纠纷升级到双方军队动武了,付千言带领着骑兵和巴图带领的蒙古勇士,经过几次伏击,将几股小股前来捣乱的wài méng骑兵都消灭了,其中还有一部分苏联的红军。这种纠纷愈演愈烈,再一次郑重的提到中蒙两国的案头上。

    南昌行营常申凯的府宅里,现在显得分外忙碌和热闹。宋美龄从侍从手里接过早已为jiǎng jiè shi熨好的衣服,帮助常申凯穿上。这一天,常申凯要召开一个重要的军事会议,商讨进剿江西赤党的军事计划。

    常申凯还没有来得及走出府邸,南昌行营设计委员会主任陈布雷就匆匆来到他的客厅里。

    “彦及,什么事这么紧张?”

    “委座,南京外交部来电,苏lián dà使刚刚在南京提出kàng yi,说是中**队在wài méng边界攻击了有苏联红军组成的wài méng骑兵,他们要求我国zhèng fu对此事进行书面道歉,惩办肇事凶手,并保证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

    “娘希匹!这又是张天宇的二十二军捣的乱?”

    “委座料事如神,正是他的部下所为。”

    “这个张天宇为什么总跟苏联人过不去?东北已经丢失了,要是苏联人再打进来,西北也就不复存在了,这对我们zhèng fu在民众间和国际上的影响实在太坏了。攘外必先安内,江西进攻还算顺利,这个时候,他惹苏联人做什么?这个惹祸的胎子,真应该把他撤了。”

    “委座,张天宇在北方kàng ri,民众间和国际上威望都非常高。现在把他撤职,那么在yu lun界将会处于被动局面,你要三思呀。”暗地里陈布雷很欣赏张天宇kàng ri的行为,所以才替张天宇说好话。

    “彦及,我何尝不知道这些。就是真把他撤职了,二十二军依旧掌握在他的手中,我们还是控制不了这支军队,跟没撤职没有什么两样。目前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江西chi fěi,浇灭了他们,我们才好面对北方日军。这个关头,实在不该招惹苏联这个北方大国。”

    “话是这样,但张天宇已经招惹了,还不止一次,每一次苏联似乎都没有在他面前占到便宜,这一次不知道走势又将如何。委座,不如我们暂时安抚苏联,静观事态发展如何?”陈布雷小心翼翼的说道。

    常申凯沉吟一下说道:“彦及,那就这样办吧,你去通知一下张群,由他来负责安抚苏联的工作。我还想在这个时机准备和苏联加进外交关系,都让这个愣小子给捣乱了。”

    多伦zhèng fu的办公室里,彼得罗夫懊恼的坐在椅子上。为了这次纠纷,彼得罗夫不得不再次拜访多伦,可惜张天宇不在,这里没有主事的人,只是跟zhèng fu手下的一些办事人员打交道,卓一些无关痛痒的外交语言,没有实质性的发展。通过上次苏联红军战俘事件,彼得罗夫就知道,他跟张天宇的友谊已经截止了。但是上峰有令,他不得不跟这个难缠的对手再次打交道。没有了私人友谊,强硬的张天宇不理他,他也毫无办法。好在今天zhèng fu主任丕然先生答应接见他,令他还有一点颜面保存下来。

    “彼得罗夫先生,我这里太忙了,让你久等了,非常的抱歉。”丕然先生热情的和彼得罗夫先生握着手。

    “丕然先生,请问张天宇将军何时回到多伦?”彼得罗夫知道,多伦军政两界都在张天宇的掌握之中,别人根本说的不算。两**队纠纷,根本就不是zhèng fu主任丕然先生能够管理的事。但作为外交人员,军队的大门根本不可能让他进。

    “彼得罗夫先生,很不凑巧,张总现在在外地,还没有他回来的消息。”

    “张总不回来,这事真的难办呀!现在中蒙边界屡屡出现血案,双方军队剑拔弩张,严重影响了两国的外交。同时,苏联红军也在流血案件中受到损失现在还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对此,我国zhèng fu相当的不满,已经跟贵国zhèng fu提出严重kàng yi了。我不希望战争局面的到来,想跟张天宇将军洽谈一下,双方能不能和谐相处下去。丕然先生,请你把我的意思帮我转达给张将军,希望他能见我一面。”

    “彼得罗夫先生,你的话语我会尽快转达给张总的。但我要更正一点,wài méng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我国zhèng fu从没有承认他的合法权,也就不可能产生什么外交关系,就这件事件来说,根本不存在影响什么关系的问题。苏联红军是武装越境被我方击毙的,提出kàng yi的应该是我方,而不应该是你们。强盗来到家门,我们用枪把他击毙,难道还有错吗?”

    丕然先生的话令彼得罗夫好不尴尬,他们的谈话注定是不欢而散的。

    丕然先生应付彼得罗夫的时候,张天宇正在启程赶往多伦的路上。他的身体虽然没有完全复原,但已经好了很多。雅诺得到礼郡王的应允,陪同张天宇一同前行,终于能够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了,一路上,最兴奋的莫过于她了,响遏行云的歌喉很少间断过。

    从乌兰花到多伦,即使是骑马,也要好几天的路程。为了照顾张天宇的身体,礼郡王特意派出了他仅有的一辆汽车来护送,一路上颠颠簸簸,终于在四月中旬的一个下午,来到了多伦城外。张天宇没有惊动多伦的军队和百姓,在警卫连的护送下,独自进了县城。

    雅诺第一次来到多伦,通过车窗,她看到完全不一样的塞外小城。多伦这一年的变化实在是令人耳目一新,林立比肩的楼房,令人眼花缭乱的商铺,形形sè sè的广告牌,崭新的办公楼和居民楼,新建的学校和医院,这一切都给人眼目一新的感觉。多伦这一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令在北平生活学习过的小郡主都吃惊非凡,特别是满街随处可见的西洋人、有色人、穿着奇装异服的外国人,使小郡主感到仿佛置身异国他乡一样的感觉。

    穿越过繁华的街道,在多伦的东郊,一片绿树掩映之下,有一个独立的大院子,院子里整齐的建筑有几排干净的平房,这个朴素的院落就是张天宇在多伦新家。汽车和马队都停在门口,张天宇走下汽车,舒展一下身体,迈步走进院子里。

    看院子的老马看到张天宇进来,赶紧过来说:“张总,你怎么回来了,快上医院去吧。”

    张天宇闻听一愣,马上追问道:“老马,家里出了什么事吗?”

    老马说:“哎,我老糊涂了,不是出什么事了,是喜事!”

    “喜事?大姐临盆了?”火fèng huáng忙问道。为了能够天天跟张天宇在一起保护他的安全,火fèng huáng放弃怀孕的机会,但她作为女性对孩子的热爱一点没有减少,反而更加强烈了。

    “对,是大夫人今天临盆,全家人都在医院等候呢。”

    “你个老马,真是老糊涂了,喜事让你说的一惊一乍的。”火fèng huáng心直口快,老马更是从小看护她长大的,犹如家长一般对她亲近,她也不拿老马当做外人,什么话张嘴就说。

    张天宇来不及说什么,转身走出院门,上了还没有开走的汽车,着急对司机说道:“去医院,快。”

    多伦的医院妇产科排了很多人,家长们都在急切盼望自己新生命的诞生。张天宇匆忙的走进妇产科的病房走廊,迎面遇见了张春雪端着暖瓶走过来。

    “春雪,你大姐在哪里?”张天宇一把抓住有点fā lèng的张春雪的胳膊。

    “你回来了?”张春雪声音有点发颤,激动得用一只手抓住张天宇的胳膊。“你跟我来。”

    走廊的尽头,张天宇的父母和吴慧的父母都在那里等候,张天宇简单跟大家打个招呼,就进了病房。

    洁白的房间里,一张宽大的病床上,吴慧脸色有些苍白的躺在那里,她的身边有一个刚刚出生的婴儿,紧闭着眼睛,似乎不愿意看到这个陌生的世界一样。夕阳余晖下,吴慧的脸上露出圣洁的母爱的光泽来。

    “你回来了,孩子刚刚出生,不要吵醒他,又是一个男孩。”

    张天宇轻轻地走到床边,坐在床上,将吴慧搂在怀里,两个人依偎在床边,看着这个刚到这个世界的小生命,心里都充满了爱意。

    张天宇沉浸在做父亲的喜悦之中,火fèng huáng轻手轻脚的走进产房,看着幼小的婴儿,她的脸也是充满了母爱的笑容。

    “天宇,你怕是又闲不住了,杨总来了,有急事找你。”

    日理万机的杨子升这时候来医院,点名要见张天宇,绝不是因为要来庆贺这么简单。

    张天宇歉意的看着吴慧,结婚两年多了,他们一直聚少离多,吴慧独自承担起孝顺老人.哺育孩子的重任,她无怨无悔,称得上是一位贤妻良母。张天宇为了kàng ri,为了救国,奔走于四方,同时身边红颜知己不断,吴慧从无怨言。刚刚她替张天宇生养了第二个儿子,张天宇只是看到这一眼,他就要离开,心里怎么会没有内疚的感觉呢。

    “你去吧,军国大事比自家小事重要,家里有这么多人照顾我,你不要担心。”吴慧的声音那样的柔弱,张天宇心里发酸。

    杨子升匆忙赶到医院,的确不是来道贺的,而是边关发生了紧急情况。苏尼特右旗边界发生了小规模的武装冲突,苏尼特左旗也没能逃出厄运。

    四月中旬的苏尼特左旗天气异常,这一日更是雨雪交加,气温骤然降下来。雨雪停止下来了,在边界wài méng的一方,就出现了大批马队和骆驼队伍的影子。

    额仁沁道尔吉打了个喷嚏,紧紧裹着大衣,心中暗暗在咒骂这鬼天气。德王在世时,他只是德王身后一个影子,根本无法走上台面。德王死了,他带领一些人逃到了wài méng。他本来就有wài méng族的血统,自然得到当地族人的接待。

    在wài méng,他依靠自己手下的实力,通过族人,得到当地扎克萨的认可也受到苏联红军的帮助,很快组织起一支足有三千人的队伍。

    张天宇几次打败wài méng骑兵和苏联红军,不仅在wài méng骑兵和苏联红军的心中留下可怖的阴影,同时也结下了血仇。

    在wài méng贵族和苏联红军的鼓动下,额人沁道尔吉率领自己新组建的人马,要回到苏尼特左旗,完成他以前要做王爷的梦想。

    没有了过去日本人的支持,但现在有了更加强大的苏联人的帮助,德王死去反而给了他更大的舞台,额人沁道尔吉心中自然是信心满满。只是这突如其来的破天气破坏了他的心情。

    胡图灵噶是wài méng的一个落魄的贵族,这次陪同额人沁道尔吉一起要去苏尼特左旗,就是想通过这次行动,得到贵族们的认可,以及苏联主子的青睐,从新走会贵族的行列。队伍中不仅仅有蒙古族的马背上的勇士,也有很多的苏联红军教官,在wài méng,他见识了苏联红军的威力,自然对这一切都是充满了信心。

    他们的队伍可以说实力非常的强大,三千名骑兵,装备着苏联制造的莫辛纳甘马bu qiāng,一百多挺转盘式轻ji qiāng,二十多门迫击炮。随行的骆驼队伍还装备着十几挺重ji qiāng,以及十门七五山炮。

    这个队伍经过苏联红军三个多月的正规训练,队伍中还有五十多苏联教官随行,这样的队伍,以前他们是不可想象的。面对苏尼特左旗那点武装,那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事。

    越过这条边界线,他们的梦想就要实现了,大家的心里不会因为这场雨雪就被冲刷干净的。

    带着重建大蒙古的梦想,带着重新走回贵族行列的yu wàng,额人沁道尔吉和胡图灵噶催促着部队,冲过了边界线,向着他们的梦想踏入了实实在在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