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抗日之东北崛起 > 第一百二十六章指点多伦江山
    新的一年,新的气象。

    大年初一的早晨,张天宇和往常一样,早早就起床来到庭院中,伸展着身体,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然后开始打一套拳法以此来健身。一身红衣的火fèng huáng和一身绿衣的春晓起来的更早,她们像两只灵巧的燕子一样在庭院里辗转腾挪,挥枪舞剑在对打,练习着武功。张天宇看到她们曼妙的身体如同翩翩起舞般,眼里满是幸福的感觉。

    张春雪睡眼朦胧的端着洗脸盆走出房门,看到他们三个人在院子里练武,没好意思打扰他们,一个人去厨房那里打热水洗漱去了。

    看到张春雪的背影,张天宇停下动作来,一种别样的情怀涌上心头。

    他虽然已经接受了这个张天宇的思维,接受了他的父母,但却难以接受张春雪的感情。张春雪长得娇弱玲珑,面容极美,象深谷幽兰般让人看了有一种我见犹怜的感觉,跟火fèng huáng健美的身姿各有千秋。她的性格又是那么的温和,心思细腻,贤惠堪比吴慧。在张天宇的眼里,她就像邻家小妹妹一样,惹人疼爱,却生不出异样的感觉来。对于前身留给自己的这份感情,他不知道怎么对待好。虽然在父母的指令下,张春雪现在已经成了他第四个妻子,但是,他还没有时间跟张春雪单独聊过,只是在她躲闪的眼神里,看到淡淡的哀愁。如何同她相处下去,成了他的心病。

    收起了这些思维,张天宇停止了运动,来到书房,开始观看秘书送来的一些文件,紧张忙碌的工作没有因为春节的到来而停止。

    二十二军的陆军总医院坐落在多伦的北大街上,这里原是一片空地,经过大量民工接近一年的辛苦劳作,现在已经建成一座四层高的大楼和几排砖混结构的平房,能够同时容纳三千多伤病员,这里有来自北美和欧洲的医术精湛的外国医生和护士,也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医生,还有不少有志于医学的知识青年,它成了二十二军乃至多伦地区救死扶伤和传布医学的圣堂。

    吃过早饭,张天宇就驱车来到陆军总医院,首先向坚守在医院里工作的医护人员拜年,然后在院长辛凯的陪同下,向在医院里养伤养病的指战员和多伦的百姓逐房拜年。多伦最高军政长官在新年第一天就来慰问伤病员,这个举动让在医院治疗的所有人员感动不已。

    在后院一个平房的病房门口,辛凯亲自打开了房门,干净整洁的病房里有两张病床,病床上分别躺着两个人,两个跟张天宇很早就起兵kàng ri,现在身负重伤的英雄,魏长河和王思俞。

    王思俞身上有四处枪伤,两处刀伤,幸运的是都没有伤到要害,没有生命危机。魏长河则不同,他丢失了一条右臂,身上还有几块炮弹皮,能活下来来到多伦,不能说不是奇迹。

    辛凯院长打开病房门,两个人都睁开了眼睛,他们看到张天宇走进来,同时要起身,张天宇赶紧说:“你们伤太重,不要起来了,我是给你们拜年来了,今天大年初一,我来祝你们早日身体康复,重新上战场杀鬼子。”

    张天宇说着,就拉一把椅子坐在他们中间,并示意屋里的人都出去。

    辛凯带着医护人员走出病房,火fèng huáng和春晓在一旁相陪。

    魏长河、王思俞回到多伦就住进二十二军陆军总医院,张天宇抽时间到医院看望过他们一次,那时他们伤势较重,没有说什么话,这次看到他们已经比上次精神要好的多,就坐下来想跟他们聊聊天。

    “张总,你这么忙,还是大过年的,就来到医院来看我们,真的让我们非常感动。”魏长河的声音虽不如以前那么洪亮,但依旧是很有底气,说明他的伤好转了不少。

    王思俞也随声符合着。

    张天宇微笑着说道:“我们是老战友了,你们有伤在身,我一定要来看你们。今天是初一,我们没有办法举杯庆祝,只能等你们康复出院后,我在家里请你们大喝一顿。”

    “张总,那我就先谢谢了。”魏长河爽快地说道:“张总,我魏长河一辈子做错一件大事,就是当初不该带队伍离开你。我是个浑人,难得你大量,能够宽容我们,再次接纳我们。我们再也不会犯以前的错误了。”

    “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当初我也有责任,没有将自己的想法和大家解释明白。现在既然我们又走到一起了,就不要翻陈年旧帐了。”

    “张总,你宽宏大量,我们是心领神会的。但是,我还是有一句话要说。”王思俞接过话题来。“我与长河在草帽山熊耳洞一起占山为王,情投意合,这段感情是永远也抹杀不了的。当初长河带队伍脱离你,我是知道这样做法不对的,但是,因为义气两个字,我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跟他一起走了。现在回想起来,我也是非常的后悔。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张总,我们不想用语言向你表态,只能是日后用行动来表达我们跟你一起kàng ri的决心。我们的心是红的。”

    “你们的心我早已看到了。这次你们孤军奋战,在严寒的冬季转战几千里,你们kàng ri的行动和精神是值得全军学习的。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你们的作为,将铭记我们二十二军的史册。”

    “魏大哥,王大哥,你们受苦了。等日后你们伤好了,到我们家去,我给你们做好吃的,我们一起大碗喝酒,还像从前一样。”火fèng huáng在fèng huáng山时,就认识他们,当年关系也很不错,这才插话来。

    “xiao jie,你什么菜都不会做,想请两位大哥吃什么呀。”春晓跟魏长河和王思俞都很熟悉,这时也跟着插话来。她跟火fèng huáng情如姐妹,自然说话没大没小,火fèng huáng也从不挑她的理。

    “我不会做菜你还不会吗?臭丫头,你做了小三我就管不你了,贫嘴。”

    火fèng huáng跟春晓打嘴仗,王思俞却听出门道了。“恭喜张总,看样子我们哥俩真要讨你喜酒喝才成呀。”

    魏长河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老王,张总有什么喜事呀?”

    王思俞笑着说:“长河,我们张总有美人缘呀,现在收下春晓做第三房了。”

    “真的,那真是恭喜张总了,也恭喜春晓姑娘了。”

    张天宇听到这话倒没有什么,春晓却闹个大红脸。

    整个初一一大天,张天宇带着火fèng huáng和春晓一起拜访了在多伦的军政商学各界人士的代表,并在晚上在zhèng fu食堂请一些要员一起欢聚新年,多伦沉浸在欢快的节日气氛中。

    张天宇带领大家在多伦喜庆新年,菱刈隆在伪新京却如坐针毡。

    根据情报人员提供消息,二十二军与德国和美国等多个发达国家的企业合作,现在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军队战斗力也日益惊人,就算是貌似强大的苏联,也在他们的面前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面对这样强劲的对手,阻挡了帝国向中国西部进攻的道路,并不断给帝国带来巨大的麻烦,这让菱刈隆寝食难安。

    在伪新京关东军司令部里,菱刈隆召开了关东军主要将领参加的会议,商讨对张天宇部的征缴讨伐的策略。

    奉天特务机关长土肥原贤二首先在会议上发言。

    “将军阁下,目前我们的敌人主要有多伦的张天宇、北平的宋哲元、山西的阎锡山、济南的韩复榘和保定的商震。抛开张天宇不讲,控制其余这四人,使之相互合作,形成一个与蒋氏zhèng quán抗衡的“自治zhèng quán”,那我们就有希望把华北变成第二个满洲了。这四个人虽然具有排日kàng ri的思想,但还可以做工作利用他们,只要利益到了,他们极有可能跟我们大日本合作。但是多伦的张天宇是个另类。根据我的情报显示,张天宇跟德国的军工企业合作,在多伦一带已经建立了足够规模的军工厂,而且远在南洋的婆罗洲也有他的军工加工基地。他的军队里还有不少来自美国和德国的军事人员充当教官,多伦的其他工厂和矿山也都有一定的规模,如果就这样任他发展下去,我们的帝国伟业将受到很大的威胁。对此,我个人认为,我们应该出动重兵,首先围剿张天宇的二十二军,然后乘势诱降阎锡山、宋哲元和韩复渠、商震,只有这样,华北就有可能唾手可得。我的建议,请将军阁下深思。”

    土肥原是继青木宣纯、坂西利八郎之后,在中国从事谍报工作的第三代谍报头子,由于长期生活在中国,成为日本陆军特务系统中有名的中国通,‘九·一八’以后,他以日本关东军特务机关长的身份,到处威胁利诱,把偌大的一个中国,fēn liè成满洲、华北、冀东、内蒙、华中等几个不同地区,分别成立伪zhèng quán,又在无数的基层,成立维持会,行使地方zhèng fu的职权,便于日本的统治。现在他的对当前的局势分析的头头是道,讲话自然很有分量。

    参谋长小矶国昭中将听到土肥原贤二的发言,也站起来说道:“将军阁下,目前我们从朝鲜驻军中已经组成一个混成旅团,现在正在开往赤峰的火车上,从大日本本土征调的一个师团也已经在天津下了海港,在前往奉天的路上。第八师团和第十师团都已经整休完毕,时刻可以开到战场上来。我们现在掌握了三个师团一个旅团的精锐军队,用来征剿张天宇的二十二军可以说力量是足够了。我希望将军阁下能够下定决心,一定把张天宇这个极端的仇日分子消灭掉。”

    副参谋长冈村宁次少将、第八师团西义一中将、第十师团建川美次中将纷纷表态,支持出军征剿张天宇的二十二军。

    看到自己部下踊跃表态,要征剿张天宇,菱刈隆大将不再犹豫,他立即宣布,组成西征兵团,由他亲自挂帅,小矶国昭随行,统领第八师团、第十师团、从日本本土赶来的近卫师团、从朝鲜调来的独立混成旅团、加上海拉尔调来的一个重炮联队,一个骑兵联队,伪满洲国征集来的三万伪军,总计约十二万人马,分成两路,准备分别从赤峰和承德出发,进攻多伦。

    为了征剿多伦的二十二军,菱刈隆下足了血本。

    多伦前沿距离日军最近的地区是围场的朝阳湾。

    朝阳湾是一个不大的山村,这里地形险要,扼守多伦到赤峰的公路要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朝阳湾地理位置如此重要,镇守这里的是六十五师郑百恩部的一个营,营长是余长生。

    自从在丰宁大战结束以后,余长生在张天宇的特别关照下,在郑百恩的亲自督促指挥下,新组建了一个独立营,驻守在朝阳湾,积极训练,随时准备抗击来犯之敌。

    这个新组建的独立营除了一小部分是老兵外,大都是新兵,他们按余长生的想法,编制与装备都与普通的部队不同。

    独立营以班为最基层的单位,每个班有三个bu qiāng小组,共九个人,每个人配一支半自动bu qiāng。战斗时配子弹一百五十发,shou liu dàn五只。一个轻ji qiāng小组,分为ji qiāng手和dàn yào手,配多伦军工厂最新生产班用轻ji qiāng一挺,战斗时配子弹五百发。阻击小组。为阻击手一名,副手一名,配多伦军工厂特制的半自动阻击bu qiāng两支,战时携带子弹各二百发。火箭筒小组,为主射手和副射手两个人,配火箭筒一具,防身用短枪两支,战时配火箭弹二十枚。炊事员一名,正副班长各一人。正副班长配发的是野牛chong fēng qiāng。三个步兵班组成一个步兵排,一个排有六十多人组成,每个排里增加了一挺班用ji qiāng。可以说,余长生的一个排的火力可以完虐日军一个步兵小队。

    三个步兵排组成一个连,每个连另外配有一个重ji qiāng小组,装配从南洋兵工厂送来的十二点七毫米的重ji qiāng一挺。一个迫击炮小组,装配的是多伦军工厂生产的六零迫击炮两门。另外连部配有侦察班一个,通讯班一个,电台下放到连一级的作战部门。

    营部除了三个连组成以外,还有一个辎重排,一个侦察排,一个迫击炮排,装备六门六零迫击炮,八二无后座力炮两门。

    余长生这一个营的兵力足有八百人,就算面对日军一个整编的大队,在火力上也绝不吃亏。特别是在张天宇的倡导下,提前进入这个世界的四零火箭筒和八二无后座力炮,将是日军薄皮坦克战车的噩梦。

    这八百新兵在余长生新式训练方法指导下,经过几个月的艰苦磨炼,已经走向成熟了。只要他们走上战场,经受住血与火的考验,就将成为一个精英的团队。

    围场的朝阳湾地处坝缘地带,冬天也很寒冷,受到西伯利亚冷空气的影响,大年初一,天气寒冷异常,室外在傍晚还飘起了雪花。

    临时的营部设在朝阳湾村庄的中间,当地的富农付三喜的家中。

    掌灯的时候,屋子里热气腾腾,厨房里更是白气缭绕,根本看不见人影。

    屋子里的火坑上放着一张小饭桌,小饭桌上摆满了鸡鸭鱼肉和饺子,余长生和独立营的副营长戴勇盘腿坐在桌子前,由付三喜陪着在那里饮酒。

    付三喜年纪有四十多岁,但头发已经没有几根了,显得很苍老,在独立营住进朝阳湾后,他积极配合独立营的行动,同时跟独立营的营长和战士们打的火热。今天是大年初一,他热情的招待着余长生和戴勇在自己的家中饮酒。

    “来来来,余营长,戴营长,多吃菜,不要客气。过年了,你们还不能回家,就把这里当成你们的家,多吃多喝。”付三喜热情的招呼着他们吃喝着。

    付三喜的老婆和他的女儿付美娟这时又从厨房端进来两盘饺子,放到桌子上。

    “大婶,美娟,你们也上桌来吃饭吧。”余长生招呼她们上桌来。

    “就是就是,大婶,美娟,你们也上来吧,不然我们余营长可是不愿意的。”戴勇跟着让他们上桌吃饭,但提到余长生时,付美娟脸色通红,不好意思的低下头来。

    付美娟是虽然出生在农村,但从小在舅舅家长大,她的舅舅是北平的一位教授,所以她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现在在北平大学刚刚毕业,还没有找工作,先回到家里来看父母,正赶上余长生带着独立营住进朝阳湾,她喜欢上了英俊潇洒的余长生,余长生也爱上了这个美丽大方有教养的姑娘,他们的相爱在朝阳湾已经不是秘密了,就差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了。

    从付三喜的家中走出来,余长生和戴勇都微微有些醉意,付美娟不顾父母的眼光,送余长生走到院子里。戴勇早已先回到屋子里去了。

    冷风一吹,余长生似乎清醒了许多,月光下,他看着迷人的付美娟,突然激动的把她搂在怀里,亲吻到她的幽香的双唇上。

    突然,村子的东面传来两声,枪响,惊醒了两个人亲密的柔情。

    可恶的战争已经来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