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抗日之东北崛起 > 第一百二十二章旌蔽日兮敌若云
    张天宇在返回多伦的路上,得到付千言的电报,他为这支远征的孤军十分担心。在扎特鲁旗的香山镇,张天宇决定派战车大队去追赶前进的宋青林马如龙的部队,护送他们先回多伦,他亲自率领警卫连和巴特尔的骑兵团前去乌拉盖接应李常有的部队。

    从扎鲁特旗到乌拉盖足有六百多里的路程,漫天风雪中,张天宇率领的骑兵团驾驶着两千辆马爬犁向乌拉盖的方向行驶着。着眼望去,一片皑皑白雪,将所有草地都覆盖上了,风雪中的白桦林依旧傲然挺立着身姿,向残酷的大自然抗争着。

    张天宇无心欣赏这雪中的美景,他的心早就飞向那些在wài méng与严寒搏斗的将士们的身上,为他的将士们的苦难遭遇而痛心不已。

    一路急行,五天后,张天宇来到了东乌珠穆沁草原上的乌拉盖的bā yin胡硕镇。

    乌拉盖是蒙语中“摇篮”的意思,这个“摇篮”夏季色彩碧绿,秋季转为金黄,是名副其实的草原温柔乡,但现在是严寒的冬季,一切都是银白的世界,看不到天然的牧场,欣赏不了大草原的美景。乌拉盖地区人烟稀少,bā yin胡硕镇人也不多,因为地理位置太偏僻的原因,日伪军的势力暂时还没有进驻到这里。张天宇命令队伍在bā yin胡硕镇休息一下,准备迎接李常有的归来。

    bā yin胡硕镇是个以蒙古族为主的小镇,巴特尔跟镇里的蒙古族人沟通的很好,当地人也非常的热情,对这支主要由蒙古族组成的军队很有好感,大家在这里有一种回到家里的感觉。

    龙武在行军的路上打到一只野生的黄羊,他和警卫连的炊事员忙着煮羊肉,火fèng huáng本来就不会做饭,却非要去帮忙,结果是净给大家添乱,被龙武给撵出来了,她嘟着小嘴去找张天宇评理去了。

    “龙武做的对,你也不会做饭,去那里添什么乱,还不如在屋里看看书,学习一下文化知识呢。”

    张天宇的话让火fèng huáng更加的头疼了。

    “书上的字认识我,我还不认识它们呢,有什么好学习的。”

    “你呀,就是不求上进。”

    “我又不想当官,学习那些有什么用。我会打枪,会骑马,会武功,能保护你,这就足够了。”火fèng huáng倒是很满足。

    张天宇见她不愿意学习文化,对她也没有办法,索性不理她,自己忙着写材料了。

    门开了,一个作战参谋急忙走进来。

    “总座,李常有发来电报了,说他们的行程被wài méng骑兵发现了,他们与wài méng骑兵发生了激战,由于dàn yào消耗殆尽,部队损失严重,伤亡了有一千多名将士。”

    听到这个消息,张天宇坐不住了,他站起身来问道:“他们现在在什么位置?”

    “按李常有的推断,他们现在在这一片小山谷里。”

    张天宇顺着参谋指的地图看去,那是距离中蒙边界有三四十里的一个小山谷里。

    “边界是否发现蒙古或苏联的驻军?”

    “报告总座,侦查员发现在边界线的一侧有蒙古的一个骑兵营在驻守,他们正好切断了李常有来乌拉盖的路径。”

    李常有的部队没有了dàn yào,缺少粮草,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面对强悍的wài méng古骑兵,他们的命运是那么的渺茫。张天宇在屋中来回走动着,心情更加急迫起来。

    “命令部队吃完晚饭后,立即出发,我们要打掉这个wài méng的骑兵营,将李常有他们解救出来。”

    “是。我马上去通知。”

    作战参谋匆匆走了,去传达张天宇的命令去了。

    “天宇,你要去wài méng,不怕再次挑起中苏之间的战争?”火fèng huáng不无担心的说道。

    “事情实在紧急,顾不得那么多了。我要救人,只能先当恶人,别无他法。那我就当一回恶人吧!”张天宇心怀坦荡,目光坚定。

    距离中蒙边界线有十来里路的wài méng境内,在一片荒野中,有一个木栅栏围城的大院。木栅栏的四角有四个用粗大的木头制作而成的高大的瞭望哨,每个瞭望哨都有一名wài méng古士兵端枪在那里巡视着。大院子里有几排圆木修建的房屋,木屋的后面有几个巨大的马棚,马棚里圈养着五百来匹优良的蒙古马。这个大院里住的就是wài méng在边界驻守的一个骑兵营。

    夜晚,这里没有电,几十只燃烧煤油的气灯在风中亮出幽暗的灯光来,并不能将这个大院全部照亮。可能是因为发现在wài méng境内有中**队的关系,大院的四处观察哨都加成双岗,也就是每一个瞭望哨都有两名wài méng的士兵在那里看守着。

    崔晧带领警卫连的战士们埋伏在大院后面的雪地里,仔细地观察着这里的情况。

    看了一眼自己怀里的怀表,指针显示正好是夜间十二点整,崔皓一挥手,两名警卫战士身披白色斗篷,结着白雪作掩护,迅速向一个木制的瞭望哨摸去。几名手持半自动bu qiāng的战士架好bu qiāng,瞄准在岗哨上面巡视的wài méng古士兵。

    两名警卫连的战士趁着那两个wài méng战士没有留意的空隙,迅捷的潜行到木制的瞭望哨下面,他们躲在上面哨兵观察不到的死角里,顺着粗大的木头向哨卡上面爬去。临近上面只有一米左右的时候,他们突然加快了上行的速度,在两名哨兵听到异常声音的时候,他们已经冲上了哨卡,两把寒光闪闪的bi shou插入这两名哨兵的咽喉。

    张天宇警卫连的战士身手堪比特战队员,他们在同一时间前后,将四个瞭望哨的八名wài méng的哨兵全部给解决了。

    木栅栏的大门被无声的打开了,警卫连一百多名战士在崔皓的带领下,悄无声息的冲进院子里,后面跟着的巴特尔骑兵团的一个营的战士。

    每个木屋的门口都挂着一盏汽灯,这为攻击的部队指明了进攻的目标、寒冷的夜晚,wài méng的军官和士兵们全部在熟睡之中,他们不知道死神已经降临了。警卫连的战士们率先展开了攻击,他们打开一个个房门,挥起手中的bi shou,将酣睡中的wài méng士兵喉咙划破,让他们在梦中就去见自己的祖先了。

    巴特尔的蒙古骑兵们手中拿着长长的马刀,也毫不犹豫的向wài méng的骑兵下了手。他们虽然都是蒙古人,但不是一个氏族的,本就没有多少感情,现在分属两个阵营,自然出手毫不犹豫,军营里血腥味十足。五百来人的wài méng骑兵营的将士在几乎没有什么反抗的情况下,就全部被消灭了。

    火把照射下,张天宇在龙武和火fèng huáng的陪同下,走进了这个军营。现场的血腥没有让他们皱一丝眉头,有战争就要流血,这是铁打的定律。

    “巴特尔,你马上和李常有取得联系,率领你的骑兵团去迎接李常有归来。”

    巴特尔立正大声回答道:“是!”转身指挥他的部队开拔了。

    “崔皓,你立即组织警卫连的战士,打扫战场,收拾房屋,搭建帐篷,搭锅做饭,准备迎接我们战友的归来。他们在这苦寒之地受尽了辛苦,我们要让他们有回家的温暖。”

    随着张天宇的命令,战士们紧张的忙碌起来。

    夜晚的山谷里是那么的寒冷,怕被wài méng的军队发现目标,李常有吩咐大家不要点篝火。零下四十多度的低温,加上不停呼号的北风,让所有的战士们都有一种坐在冰窖里的感觉。啃着冻得跟石头似的马肉,吞着白雪解渴,身上更加的寒冷了。疲惫的战士们东倒西歪在雪地上休息着,伤员们来shēn yin的声音都是那么小,部队的士气降到了最低点。

    李常有看着这些勇敢的战士们,他心如刀搅。

    “李司令,刚才又有三名重伤员牺牲了。”付千言的声音也是那么的低沉。

    “千言,张总那里有什么指示没有?”

    “张总已经离开了乌拉盖,在向边界赶来,他嘱咐我们要坚持下去,他率领部队打下前面的一个骑兵营,就派人来接我们。”

    “想不到在这危急的时刻,张总不顾挑起中苏之间的战争,亲自冒险前来营救我们,这等气魄真是令我们钦佩不已呀。”

    “张总是我们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付千言与张天宇最早相识,两年多来,对张天宇率领部队由小变大的过程历历在目,他对张天宇更是佩服之至。

    “部队的士气现在非常的低落,千言,有什么好办法提高部队士气吗?”李常有为自己部队战士们的低沉而感到着急。

    “记得刚刚起兵kàng ri的时候,张总带着少数的兵力,被日军围在一个山岗上,那也是寒冷的冬天,为了提高战士们的士气,他在孤军作战中,最艰苦的岁月,教大家唱《国际歌》,以此来振作士气。我们也可以模仿一下他的做法。”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付千言挥动着双臂,低声唱起来。

    “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李常有和付千言同声唱起来。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他们身边的参谋和警卫也都加入了合唱的队伍。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附近的战士自发的加入合唱的队伍。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山谷里的战士们也都纷纷加入合唱的阵营。

    一曲《国际歌》在wài méng寒冬的夜晚,在荒芜人烟的无名山谷里,点燃了kàng ri先锋军战士们的热情,这热情使他们战胜了大自然恶劣的环境,战胜了失败的沮丧,战胜了面前的一切困难,使这支部队升华到战无不胜的铁军的行列。

    “李司令,付参谋长,张总来电,他们已经打下了wài méng的骑兵营,现在派骑兵二团带两千辆马爬犁来迎接我们来了。”

    这条喜讯立即被付千言传播下去,这些饱受磨难的战士们听到这个消息,无不是喜上眉梢,人在近乎绝望的时候,重新燃烧起来生还的希望,那是多么的幸事呀。这在精神上鼓动大家勇敢地站起来,在李常有、付千言的带领下,奔向希望的所在。

    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巴特尔率领着骑兵团终于和李常有的部队会合了,火把照射下,巴特尔看到这些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疲惫至极、满营伤兵的队伍,这个蒙古大汉也不禁潸然泪下。这支充满传奇的英雄部队一个多月来转战东北各省,立下赫赫战功,威震东北日伪军,成就了辉煌的威名。如今,这支部队带着满营的伤兵,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苦难,终于回来了。他们是真正的kàng ri的勇士。

    两千辆马爬犁,拉着这些英雄向祖国的怀抱进军。

    昨天kàng ri先锋军的先头探路部队是韩选青团。连日苦战,加上过雪山的损失,韩选青团已经只剩下不足四百人了,他们在前探路的时候,遭遇了wài méng骑兵一个巡逻营,双方发现时距离已经非常近了,韩选青bèi po指挥部队进行反击,好在大部队所剩无几的dàn yào大半在他们手上,在一阵猛烈的阻击当中,wài méng骑兵虽然受到一些损失,但依仗马奔跑冲刺的速度快,很快就突破了不是很密集的防线,杀到韩选青他们的阵地前沿来。短兵相接,韩选青的步兵抵挡不住wài méng骑兵的攻击,损失惨重,幸亏李常有的部队及时赶到,靠着人多,将wài méng这个骑兵营吓退。

    这一仗,李常有部损失一千多人,所有dàn yào消耗一空,部队伤兵超过半数,wài méng骑兵才损失一百多人,双方战损达到了十比一,这是很难相信的数字。

    被吓退的wài méng骑兵立即向wài méng军队和驻蒙苏联红军进行了报告,对这伙不明身份的外来军队,wài méng军队和苏联红军都非常重视。他们通过分析判断,这是在阿尔山被日伪军围追堵截的中国的kàng ri先锋军,他们奇迹般的翻过了大雪山,躲入wài méng境内,企图通过这里,逃回中国去。

    由于前一段时间wài méng军队和苏联红军跟张天宇的部队有了一些冲突,损失了不少兵力双方已经产生了隔阂,目前处于敌对态势,所以,经苏联红军驻wài méng的最高指挥官瓦西里中将亲自批准,苏联红军出动一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携带六辆坦克,追击这伙残余的中国kàng ri的军队,同时派wài méng一个骑兵师赶到边界处,拦截他们,不让这伙中国的军队逃回中国。

    在小小的边界线附近,苏联红军和wài méng军队集结了上万人马,要将这支闯进wài méng的中国的kàng ri先锋军扼杀在蒙古高原上。

    天光大亮时,张天宇站在wài méng那个骑兵营驻地的大门外,翘首等待着他的勇士们的归来,营地内架起了几十口大锅,煮熟的牛羊肉的香味在空气中飘散着,虽然是大冬天,但整个营地现在却都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远方两千辆马爬犁在雪原上出现了,那扯地连天般壮观场面是那样的令人激动。

    张天宇的双手跟李常有紧紧握在一起:“你们辛苦了!你们无愧于kàng ri先锋军的称号,是一支真正的铁军。”

    李常有哽咽着跟张天宇汇报到:“张总,我们无能,一万来名优秀的战士血染疆场,丢失了很多重武器,部队损失这么大,我请求张总指挥处分。”

    “我们是为国家独立、为民族zi you而战,只要外国侵略者还在我们的国土上横行,我们就要拿起枪来战斗。有战斗就会有伤亡,他们是为国家、为民族牺牲的,他们的牺牲是有价值的,我们要永远记住烈士们的鲜血不能白流,要接着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任务。你们孤军在外,在日伪军的心脏里,打出了国威,打出了军威,你们是有功之臣呀!”

    张天宇一番话说得是那么的真诚,令李常有感动不已,很长时间里,张天宇的这番话,激励着李常有更勇猛的杀敌,他在张天宇的鞭策下,日后带出一支战无不胜的铁军,驰骋在kàng ri救国的战线上,成为张天宇挥下的五虎上将之一。

    张天宇跟李常有说完话后,他又和很多kàng ri先锋军的将士们握手,鼓励伤员好好养伤,再上战场;鼓励将士们振作精神,再立新功。

    同时,张天宇来到了魏长河和王思俞他们的马爬犁前,看到魏长河和王思俞两名大将身负重伤,面色如纸,尚在昏迷之中,也不由得两眼通红,眼泪流了下来。

    这是一批多么好的将士呀,他们为了这个苦难的民族能够早日站立起来,为了这个身处危难中的祖国早日独立,付出了多大的牺牲。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

    在张天宇的指挥下,在场的所有战士吃上了热乎乎的牛羊肉炖土豆,杂面馒头。这对于已经七天没有吃到一口热乎饭,只靠冰冻的马肉坚持下来的kàng ri先锋军的战士们,是多么的难得可贵呀。

    吃过饭后,张天宇立即组织部队马上撤退,他要带领这支部队突破边界线,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

    前进的路纵然是那么的艰险,但这些勇士们义无反顾的向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