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抗日之东北崛起 > 第一百一十六章板荡识诚臣
    塞外古城张家口市,象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察哈尔省。早在春秋战国时这里便是北方边陲重镇。自明清以后,张家口由军事重镇发展为陆路商埠,对俄、蒙贸易发达,尤以其历史久远的毛皮集散中心和独特的毛皮加工技艺而享有“塞外皮都”之美誉。历史上的“张库大道”对促进与西亚和欧洲各国的贸易文化交流发挥过重要作用。

    察哈尔省zhèng fu的会议室里,察哈尔省主席宋元率领手下隆重接待了张天宇一行。鹿钟麟、张自忠、赵登禹几位杰出的战将和汤玉麟等人在座相陪,这个阵容真有点令张天宇受宠若惊,要知道这里有很多人是张天宇后世敬仰的大英雄。

    张天宇此番前来的阵容也不差,名义上二十二军的总指挥实际总参谋长扬子升、六十四师师长霍明生、原察哈尔省代主席仵墉及张天宇的岳父吴天成,这些都是张天宇倚重的股肱之力,可见张天宇对这次来张家口与宋哲元会面的重视。

    张天宇最先握手的是抗战历史有名的大佬级人物、现在jun shi wěi yuán hui北平分会委员兼察哈尔省zhèng fu主席的宋哲元。

    宋哲元一生充满了传奇,他最大的传奇莫过于长城抗战书写了《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壮举。宋哲元作为一个领兵将领,他练兵有方、骁勇善战,作为一地主官也能获得民众的夹道相送,他的一生,有过壮烈,有过懊悔,但不愧于一名中国人,不愧于一名中**人!

    “宋将军,你是军界前辈,张天宇能与将军相识,真是非常的荣幸。”宋哲元已经接近五十,张天宇才不到三十,自然持晚辈之礼。何况虽然张天宇虽然是实际掌控二十二军,但毕竟现在在宋哲元的地盘,很多事还要靠宋哲元的帮助。

    “张将军,你客气了,我们不说年龄的关系,你是宋某很钦佩的人物,这么年轻,领导着这么强大的军队,最关键的是你真心kàng ri,创造很多彪炳战史的战绩,实在令我辈汗颜。今天能与你这样以为少年将军相聚畅谈,宋某也是领教了。”宋哲元在张天宇面前没有摆任何前辈架子,说起话来侃侃有谈,令人亲近。

    “九一八事变,将军通电全国,请缨杀敌,有“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之壮语。这已经成为张天宇的座右铭。张天宇在辽西起兵kàng ri之时,将军当为楷模,如今思之,犹震耳发聩,敢不听从。”张天宇这话说的确是心里话,无论日后宋哲元走向何方,但做为一个军阀,宋哲元在抗战之初的作为还是令历史铭记的。

    宾主双方在互相惺惺相惜的言谈中进行着。

    “张将军,日寇已经占领东四省,现在虎视眈眈看向华北,不知张将军对华北日后走势有何看法?”宋哲元首先把时局分析的重任抛给了张天宇。

    “将军既然有所想问,张天宇就斗胆抛砖引玉,说上几句,不对的地方请将军指正。”张天宇作为穿越人士,自然知道历史的走向,这个问题难不住他。“日本军国主义狼子野心,妄图蚕食我国,自明治维新以来,一直以我国作为假想敌,推行所谓的大陆政策,积几代人的妄想,意图染指我国领土。目前已经占领东四省,成为他们侵略中国的跳板,现在又觊觎华北地带。为把华北建设为“防共qin ri满地带”,又策划汉奸实行伪“华北自治运动”计划。长城抗战后,通过签署《塘沽协定》,日本先让冀东大部分地区成为“非武装区”,接着又迫使中央军、东北军及guo min dǎng各势力退出华北,以至华北出现“权力真空”。在他们大力扶持汉奸伪zhèng quán的前提下,逐步完成了对华北各地的渗透,一旦时机成熟,他们就会大举进攻华北,进而占领中国。可以说,这种局面不会太远到来。”

    张天宇这一句话,在场的人无不动容。虽然说日本侵略中国之心大家都有所察觉,但要说占领中国,未免有些危言耸听了。

    “张将军一席话,真是让我辈有茅塞顿开之感。现在的中国,已经到了存亡的关头,我辈军人自当以报国安民为主,即便日寇强势犯我中华,虽强弱有限,但我们自当奋勇争先,马革裹尸,这才方显我辈军人本色。”三十八师师长张自忠首先表态。

    在座所有人中,张天宇最为敬重的莫过于张自忠将军。张自忠将军戎马近三十载,竭尽微忱。自抗战时起,初到长城,痛击日寇,威名远播。临危受命于天津,命运起落无常。曾被污为汉奸,备受国人责难。后又抱定“只求一死以报国恩”之决心,一战于淝水,再战于临沂,三战于徐州,四战于随枣宜,终换得马革裹尸还,以集团军总司令之位殉国。以一生之践行,换得了名中的一“忠”字。他无愧于中国民族英雄的称号。对于这样一位青史留名的前辈,张天宇肃然起敬。

    张天宇听到张自忠将军的表态,站起身来,庄重的向将军敬了一个军礼。

    “荩枕将军的话,当如宏钟震醒我们的心扉。将军的风范,令张天宇记忆永存。将军就是张天宇一生kàng ri的榜样。”

    张天宇以前是二十二军忠指挥,军衔为中将,虽然现在没有复职,但谁都知道,他在二十二军处于主导地位。以二十二军现在的实力来说,绝不比二十九军差,甚至要高出一个台阶。作为三十八师师长的张自忠,地位和军衔肯定低于张自忠。现在张天宇给张自忠将军敬礼,其含义令大家纳闷不已。

    在座的谁敢想象,张天宇本来自未来,对这个时代的kàng ri英雄来说,他最敬仰的就是张自忠,给张自忠将军本人敬礼,这是他上辈子做梦才敢想的荣幸。见到了自己的偶像,他又如何想到军衔高低之差。

    除了张自忠将军外,在场的鹿仲麟将军、赵登禹将军无不是张天宇敬仰的先辈。国忧思良将,战乱有忠臣。西北军的很多将领无愧于民族英雄的称号。由此想到东北军那么富裕,却出了很多mài guo贼,西北军穷困,却产生了这么多的爱国将军,历史在这里可以说是多么的讽刺。

    此时日军不断与二十九军发生摩擦,双方目前的huo yào味很浓,国民zhèng fu在华北军备实力很差,宋哲员意图借此机会大力进军华北,国民zhèng fu也不愿丢失华北和平津地区,有意让宋哲员入住这一带,以此来抗衡日军。这个时候,二十九军主力一走,察哈尔有空虚之感,宋哲员想起张天宇来,他要借张天宇的力量,帮助稳定察哈尔的局面,保住这一片国土。

    张天宇自然猜到宋哲员的心思,对于这个任务也是绝无旁待的,保家卫国,护卫国土,本就是二十二军建军的宗旨。

    张天宇在张家口与宋哲元的会谈是非常成功的。双方经过友好洽谈,在对日作战这一方面达成共识,商定互为依角,互相帮助,坚决kàng ri到底,有了共同的目标,双方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张天宇出行张家口,与二十九军和谈非常愉快,成果非常显著。现在他真可以说在察哈尔稳定站住了脚,能够更加用心的建设这里,为今后更加艰苦的抗战做准备了。

    远在大兴安岭的李常有带领着队伍,却经历着大自然最残酷的洗礼。

    从漠河出发,远去满归,路程不到三百华里。但这里是深山老林,一路上根本没有人烟。更主要的是没有路。他们穿山林,过雪坡,凭着是当地鄂伦春族在这里打猎得到的经验。一路上“,这支队伍经历了雪崩,经历了严寒,经历了北风的侵袭,没有休息的房屋,只能在雪地上睡觉,在寒风中吃饭,历尽了艰险,四天后,终于来到了满归。

    满归是内蒙古的一个小镇,当时只是鄂伦春族的一个小部落,有了李布满和莫格日乐的的帮助,当地的鄂伦春族热情的留下他们,进行休息和整顿。好在部队携带的粮草不少,战士们还不至于忍饥挨饿,这也算是一件幸事。

    日伪军集结了大批部队,气势汹汹的来到了漠河,却失去了kàng ri先锋军的踪迹,这令他们很懊恼。

    自古以来,进出漠河只有一条古道,日伪军早已封锁了这条出路,却发现失去了目标,他们怀疑这支队伍进入了苏联境内,但刚刚与苏联发生了战争,将进入缓和阶段,现在谁也不敢轻易招惹苏联,他们也就只能隔江兴叹,不敢越雷池半步。

    日伪军失去了目标,给了李常有从容应对的机会。在满归仅仅休息了一天,他带着队伍就走进了浩瀚的呼伦贝尔大草原。

    冬季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茫茫一片白雪,日光照在白雪上格外的刺眼。举目望去,根本看不到边际。人在雪原上行走,几天看不到人烟,孤独的有种绝望的感觉。即便是几千人的军队,在这冬季的大草原上也显不出壮观了。大自然面前,人还是太渺小了。

    十几天的行军,没有坐标,没有详细的地图,就是军队的领导也不知道自己究竟身在何方。部队的粮草已经不多了,再没有出路的话,大家可能就需要杀骡马来充饥了。

    这一日上午,侦查员忽然来报,说前面发现一个较大的村镇。这一发现,指挥部的人员都兴奋起来,终于找到人烟了,大家可以就此补充粮草,更主要的是能够知道自己身在何方了。

    经过特战队员侦查,李常有终于知道,自己误打误撞来到了莫力达瓦旗。

    莫力达瓦旗紧挨着黑龙江省的讷河,是一个以达斡尔族定居的主要地方。因为这里是游牧民族定居的所在,人数很少,日军在这里并没有驻军,只是在离这里不远的讷河驻有大批的日伪军。

    达斡尔族和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合称东北三小民族之一,历史学家认为其族源和隋、唐黑水部某些部落有关。更有契丹遗裔说法,这主要是根据语言、历史传说及某些习俗与辽代契丹人有相同的特点,认为达斡尔族的祖先是契丹人的一支,这使得这个人数很少的少数民族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达斡尔族的村庄具有独特风格,多依山傍水,院落整齐。高大的“介”字形草房都朝南。内壁和天棚多有装饰,房wài wéi着用红柳条编织的各种花样的篱笆。达斡尔族民间,有敬老、互助和好客之风,无论谁家宰杀牲,都要选出好的肉分赠给邻居和亲友,狩猎或捕鱼归来,甚至路人都可以分得一份。家里来了客人,即便生活贫困,也乐于设法款待。

    在热情的达斡尔族的帮助下,部队终于得到休息和一些补充了。

    知道了身在何处,李常有积极和魏长河取得联系,得到消息,魏长河的部队也在讷河附近,双方决定打下讷河,补充部队的给养,在讷河取得会师。

    有了明确的作战计划后,李常有立即派特战队对讷河的日伪军守军进行了侦查。

    讷河因为里齐齐哈尔近,交通也便利,日伪军苦于兵力分散,无法派出太多的兵力在这里驻守。现在在讷河就有一个守备中队的日军和一百多名伪警察在维持治安,没有太多的防守力量。

    虽然敌人的兵力并不多,但李常有依旧是精心布置,周到安排,把所有的困难都考虑进去。他从来不打无把握之仗。

    大风呼啸着掠过,树上房上的雪纷纷扬扬,吹的人眼睛都很难睁开。

    三辆驯鹿拉的马爬犁缓缓驶向讷河城。每辆马爬犁上坐两三个身穿狍子皮做的大衣和帽子的汉子,背着老式的huo yào枪,腰间带着短刀。他们都是黝黑的脸,被寒冷的北风吹得紫红。

    讷河城门口没有行人,只有三个哨兵在背风处站岗,看到这三辆奇特的爬犁过来,为首的腰间带短枪的伪警察立即带另外两个哨兵过来,把bu qiāng端起来。

    “站住,干什么的,下来检查。”伪警察头目厉声命令着。

    三辆爬犁停下来,头一个爬犁上的大汉停下爬犁,嘴里几里挖啦不知道在说什么,手里拎着两只野兔在比划着。

    “头,看来是达子,听不懂咱们的话,别管了。”一个伪警察附和着说。

    “不行,太君有令,不管什么人进城都要检查,并且谁都不能带枪。你们在这里看好,我去找人来。”这个伪警察头目是从齐齐哈尔来的,不理解当地情况,看到这几个人带枪,转身就要去找人。

    这些人是特战队员伪装的,只有第一辆爬犁上坐的是真正的鄂伦春族的莫格日乐和李布满,这些人准备混进城去,“奇袭日伪军军营,哪知道遇到这么个死脑筋,不让进城。

    黄明坐在第二辆马爬犁上,听到这伪警察头目的话,眼色一动,特战队员就领会了命令,突然有两个特战队员跃起,将两个端枪的伪警察按倒在雪地上,死死勒住他们的脖子。沈飞坐在第一辆爬犁上,突然出手,一把bi shou飞出,chā jin那个伪警察头目的后颈。那个伪警察头目哼都没哼一声,扑倒在雪地上。

    爬犁上的几个特战队员拿出长短枪来,在黄明的带领下,迅速的潜进城门楼的哨兵岗位去,几把长短枪逼住在里面的伪警察,里面的伪警察看到这种情况,乖乖的举起手来,不敢做声。

    看来潜伏进入不可能了,黄明索性端了敌人的岗楼。

    拿下城门口的岗哨后,黄明给埋伏在城外的部队发出了信号。

    韩选青带领部队在城外等待信号,看到信号马上带队伍冲进城去。

    大冷的天,谁愿意出门?街道上冷冷清清,看不到一个人影。伪县zhèng fu和伪警察局的人都躲在屋子里,玩牌抽大烟,屋子里搞的是乌烟瘴气。这些人本就是为吃口饭而来的,他们不可能真心为鬼子卖命,在kàng ri先锋军的枪口威逼之下,纷纷投降做了俘虏。

    讷河守备中队实际上才有一百人左右,他们驻守在城东的一个大院子里。这里离齐齐哈尔非常近,铁路、公路交通都十分便捷,增援起来非常的迅速,所以鬼子的戒备心理也比较小。

    在这个守备中队吃午饭的时候,韩选青发动了进攻。前后不到二十分钟的时间,一百来个鬼子全部被消灭在大院里,在付出微不足道代价的情况下,讷河县城被韩选青带部队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