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抗日之东北崛起 > 第一百零九章四边战鼓雪海涌
    哈尔滨的冬天夜晚在零下三十多度,寒冷的吓人。在傅家甸的巴洛克建筑群里,四辆人力车在深夜里狂奔着,四个年轻的人力车夫穿着厚厚棉衣,带着笨重的手套,拉着人力车在快速的奔跑着,他们喘出的气在头上挂满了白色的霜。

    有了内线的接应,火fèng huáng他们顺利的在伪警察厅救出了张太居夫妇,翻越过后墙,在没有惊动伪警察厅里的日伪军警的前提下,用人力车将他们拉到了松花江边。

    松花江已经冰封很久了,北风吹过,阵阵寒气吹来,冷得让人受不了。绥满铁路大桥边上日军的探照灯在远处看起来跟鬼火一样,令人十分的不舒服。

    张春雪裹在通红的大围脖,在冰天雪地里来回走着,眼巴巴望着北大街的方向,心情焦急无比。

    她自幼在张家生活长大,从小就确定是张天宇媳妇,跟两位老人相处的如同亲生父母一样,感情无比的深厚。两个老人被抓走,她比任何人都着急。宋青林带领大家到来,她的心里有了主心骨,救出两位老人有了希望。她已经几年没有见到张天宇了,但原有的感情是那么的深刻,虽然听说他已经有了两房夫人,她的心里还是渴望着回到他的身边。她不在乎什么名分,只要能在他身边,她就心满意足了。

    人力车夫的影子传来,是火fèng huáng她们来了,看到亲人们过来,这一刻,张春雪的心激动起来。

    事先埋伏在江上的特战队员早就准备好马爬犁,大家没有过多的言语,登上马爬犁,随着鞭声响起,几辆马爬犁在江面上飞驰着,带着希望向远方奔去。

    哈尔滨东部荒山脚下有一个小小的村庄,早晨起来缕缕炊烟升起,给这宁静的小村庄带来了勃勃生机。

    在村子的东面一个土房的院子里,停着四辆马爬犁,小小的屋子里坐满了人,热气腾腾的猪肉炖酸菜摆上了桌子。

    “爹,娘,快来吃饭吧。到了这里,你们就安全了。”火fèng huáng热情的招待着张太居夫妇,完全是一副孝顺的儿媳妇的形象。

    张太居身材瘦削,带着一副眼镜,在日伪的监狱里受到了非人的折磨,好在现在还能行动,他颤动但坚强的拿起筷子,对火fèng huáng说道:“你们也过来吃饭吧。这一夜辛苦你们了。”

    张春雪、黄明、宋青林都坐在火炕上,陪着张太居夫妇一起吃起饭来,其他的特战队员自己寻找坐的地方,端着碗在狼吞虎咽着。大家一夜都没有休息好,也都饥肠辘辘,吃起饭来特别的香。

    刘氏边吃饭,边用眼睛的余光看着火fèng huáng,眼神里充满了爱意。张天宇离开家有几年了,她无时不惦念自己的儿子。前段时间张天宇派人来接他们,但固执的张老爷子说什么也不肯离开,以至于他们身陷日伪军的大牢。幸亏宋青林前来搭救他们,这才得以脱险。刚刚结识火fèng huáng,这才知道这是儿子的第二个媳妇,老太太对这个开朗大方漂亮的儿媳妇非常的满意,同时对犹如自己亲生姑娘一样的张春雪的未来有些担心,一旦她要进了张家的门,温顺的张春雪能否受到张天宇这两个媳妇的欺负?

    张春雪完全沉浸在救出老人的幸福之中,她默默地吃着饭,嘴角都是笑意。

    正在大家吃饭的时候,房门开了,一名特战队员匆匆走进来,在黄明的耳边细语几句。

    黄明和宋青林他俩对换一下眼光,两个人走了出去。

    “青林,刚才哨兵发现有两个鬼鬼祟祟可疑人物,他们只抓住一个,另一个骑马顺山坡跑了。刚才审讯得知,这是这个村子里的保长,地道的两个汉奸,他们发现村子里来了这么多人,是去荒山日本军营告密去了。”

    “这里距离荒山日本军营有多远了?”宋青林问道。

    “据审讯得知,离最近的日本军营只有二十多里的路程,看来我们现在要马上转移了,晚了怕是来不及了。”黄明忧心忡忡,特战队员倒是不怕,但这里有两个老人,一个弱女子,一旦被日本人跟上,很难脱身。

    “嗯!就地处决这个汉奸,带领大家马上准备转移,不能在这里停留了。”

    十五名特战队员加上火fèng huáng她们,一共有二十二个个人,只有七把短枪,子弹也很少,他们不敢在这里过多的停留,吩咐百姓也远离这个村子,防备日伪军的报复,同时赶上马爬犁马上就出发了。

    皑皑白雪中,这个小小的队伍向宾州二龙山方向转移着。

    哈尔滨伪警察厅被劫狱,两个重要的犯人被救走,震动了黑龙江省的日伪高层。紧急部署下,他们派人封锁了所有的出城的道路,四处搜捕着可疑的嫌犯,闹得鸡飞狗跳,人心惶惶不安。

    在荒山日本军营,得到那个逃走的汉奸的密报,日军极为重视,派出骑兵中队和汽车队立即出发,向这个小山村快速的赶来。

    等到日军将村子包围起来的时候,宋青林早就带大家转移了,恼羞成怒的日军留下一部分人马,将村子里的未逃走的百姓都抓了起来,剩下的人马向宋青林转移的方向追击而来。

    宋青林他们不敢走大道,也不敢走没有痕迹的旷野,怕被那里的积雪把马爬犁捂住了,只能沿着乡间小路在疾跑着,三个多小时后,他们来到一个三岔路口。

    三岔路口有一个大屯子,老许来过这里,他停下马爬犁对宋青林说道:“宋部长,这个屯子叫金家,这里是通往宾县的必经之路。金家有一个大财主叫金百万,他的儿子是滨江宾县警察局的局长,他仗着儿子的势力,自己建立一个伪保安队,跟日本人打的火热,在这一带为非作歹,祸害苦了当地的老百姓。我们要经过这里,势必被他发现,但附近实在没有路了,大家要小心行事。”

    宋青林听到老许介绍后,吩咐大家要格外小心,谨慎地带领大家分散进入了金家。

    大冬天的,金家街道上根本看不到人影,只有这四辆马爬犁压着雪发出刺耳的声音。

    “驾驾驾!”一阵赶马的声音传来,从大道上下来一辆两匹马拉得大爬犁,迎面向宋青林这几辆马爬犁冲过来。这个大爬犁上坐着两个背着bu qiāng穿着黑色伪警察zhi fu的男子,他们的身后,有一个人盖着毛皮制作的大氅,躺在马爬犁上。

    看到前面几辆马爬犁把不宽的小路占据了大半,这辆马爬犁跑不过去了,这两名驾驶马爬犁的伪警察勒住了马的缰绳,将大爬犁停了下来。

    “你们这些人眼瞎了,快他妈的让路,敢挡住三少爷的路,想找死不成吗?”两个伪警察骂骂咧咧,就要从身上拿出bu qiāng来。

    黄明一使眼色,两个特战队员掏出短枪来,对准了他们,黄明大声喝道:“都给我闭嘴,他妈的你敢对黑山支队的山爷大喊大叫。真他妈的是活腻歪了。”黄明他们身在敌占区,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现在假装成土匪来掩饰自己。

    两只短枪一露出来,那两个伪警察顿时老实起来,乖乖地举起了手。马爬犁上的金家三少爷这时脸吓得煞白,什么话也不敢说。

    “陈家松,你们将这几个gou niáng yǎng de拖到一边去,别碍了大爷的眼睛。”

    听到黄明吩咐,陈家松带领两名特战队员下了他们的枪,将他们三个人押走,黄明吩咐立即赶路。大家刚刚穿过金家屯子没有多远,就听到从身后传来枪声了,这一定是陈家松他们跟金家的人动了手。

    陈家松押着金家三少爷和两个伪警察出了屯子,就被屯子里的人发现了,他们马上报告了金百万。金百万听说自己的儿子被人用枪押出屯子,以为来了土匪,要bǎng jià自己的儿子,他马上就派出自己的保安队冲出来,要解救自己的儿子。

    看到身后有十几个人拿枪追过来,距离足有三百来米,陈家松不再犹豫,他举起bu qiāng来,一枪就把领头的那个保安队的汉奸dǎ dǎo了。陈家松开了枪,另外一个缴获bu qiāng的特战队员也开了枪,又有一个保安队的汉奸被dǎ dǎo在地。看到他们枪法这么准,这些保安队的汉奸不再敢追击,他们趴在雪地上,向陈家松他们胡乱地射击着。

    “把这三个狗汉奸除掉,我们走。”

    听到陈家松的,命令,一名特战队员掏出bi shou,干净利落的将金家三少爷这三个人杀死,他们相互掩护着向黄明他们的方向边打边走着。

    这群金家的保安队员们平时祸害老百姓还可以,一旦真刀真枪打起来就是一群窝囊废,面对着陈家松他们仅仅三个人,这些废物都不敢追赶,只是在用枪远远地胡乱射击着,他们糟烂的枪法根本不能给陈家松他们带来威胁。

    这时,公路上传来隆隆的汽车马达声,在荒山驻守的日军坐汽车沿着公路赶到这里,他们听到金家下面的乡间小路上传来枪声后,看到自己的汽车无法通过狭窄的乡间小路,就停下汽车,日军士兵们纷纷跳下汽车,朝枪声发出的方向赶来。

    听到汽车的马达声,看到公路上一片黄呼呼的人影,陈家松知道鬼子来了,他吩咐拿短枪的特战队员马上赶去通知黄明他们加速行走,自己带另一个特战队员钻入旁边的林子里,他们两个人要在这里阻击骚扰日军,给黄明他们的离开创造条件。

    匆忙追击过来的是日军的一个中队,整整一个上午,他们也没有发现可疑的人影,听到这里枪响,自然象打了鸡血一样冲了过来。

    黄明他俩缴获的是两只奉天造的辽十三式七九bu qiāng。辽十三式七九bu qiāng是纯毛瑟式bu qiāng,性能跟毛瑟1898不相上下,用的都是7.92尖头子弹,要比日本30式bu qiāng和国产的老套筒先进一代,有效射程600米。这两只bu qiāng虽然有点老了,可是性能还可以,在陈家松和另一名特战队阻击手的手里,能发挥最佳的作用,只是子弹有些太少,每只枪不过二三十发子弹。但陈家松他们有信心能用这有限的子弹,消灭更多的敌人。

    日军这个中队下了公路,沿着乡间小路追上来了。看到日军距离还有四百米左右,陈家松果断开枪。一枪把跑在最前面的一名日军dǎ dǎo。另一名特战队的阻击手也不甘示弱,一枪射出,同样有一名日军被打死。

    看到远处树林传来两声枪声,就有两个日军被打死,追赶来的日军中队长知道遇到了神枪手,他命令日军向林中瞄准射击,并匍匐前进,接近这个树林,同时安排一个小队的日军迂回包抄过来。

    看到日军匍匐前进,陈家松知道距离远了很难命中目标,他就和另一名特战队员交替开枪,相互掩护着向林子撤退,来防止被日军合围。

    林子里的雪不是太厚,行动起来倒是很方便,他们边打边撤,不一会出了这片树林,登上一个小山岗上了。

    追击和迂回的日军合并在一起,也来到山岗之下,这里一片大地白雪,无遮无拦,陈家松和那名特战队员用bu qiāng在向雪原上的日军射击着,每一声枪响,几乎都dǎ dǎo一个日军。这群日军面对着着两名阻击手,真的是毫无办法,只能用身体去扛他们发射的子弹。

    由于子弹太少了,不一会,陈家松和那名特战队员就都剩下最后枪里的几发子弹了。没有了子弹,面对上百名全部武装的日军,就是兵王也无计可施。陈家松果断和那名特战队员撤出了战斗,顺着山后借着积雪滑了下去,在茫茫雪原上奔跑着。

    宋青林听到那名追上来的特战队员的报告,知道形势严峻,他们催促着五辆马爬犁快速的奔跑着。大家现在只有几只短枪,子弹少的可怜,真要是被日军追上来,后果可想而知。

    但怕什么,就来什么。远处传来马蹄声,马队荡起的雪雾形成了一条白色的长龙,席卷而来。日本人的骑兵追赶上来了。

    面对骑兵的追赶,宋青林和黄明也没有好的办法,他们只能丢掉马爬犁,将两位老人和张春雪扶上马背,向旁边的树林中跑去。

    这片树林很茂密,马队无法快速在林子里穿行,这就大大降低了日军骑兵赶上来的速度。火fèng huáng骑在马上,一手抱住刘氏的腰,另一只手抓紧马缰,在树林里找寻着方向,穿行着。春晓和张春雪骑在一匹马上,保护着张春雪的安全。黄明带领四个有短枪的特战队员负责断后。

    日军骑兵中队长看到在乡间路上丢弃的几辆爬犁,发现雪地上留下的马蹄印记和和脚印,确认他们已经钻入了树林,就带领大批日军向树林冲过来。

    树林中只有一条采伐路可以通过马队的行走,日军骑兵刚刚进入林中,只能沿着这条狭窄崎岖的采伐路前进,走了没有多远,忽然听到林子里传来几声枪响,走在前面的几个日军骑兵被旁边密林里飞出的子弹打下马来。这一下后面的日军顿时乱起来,他们用马枪向密林中射击着,但子弹被茂密的树木挡住了,对黄明几个人根本造不成什么伤害。

    前面不远处传来一声bào zhà声。

    这是宋青林安排一个特战队员用仅有的两颗手雷将一个树炸倒,枝干横在狭窄的采伐路上,以此来阻止减慢日军骑兵的追击。

    黄明和其他四名特战队员利用茂密的树林做掩护,顽强地和日军zhou xuán着。

    受到黄明他们的阻击和干扰,前面在狭窄的采伐路上又不断出现路障,日军骑兵前进的脚步慢下来许多。

    东北的天黑的早,才下午四点多点,天就擦黑了。黑夜到来前,宋青林他们一行十五人终于走出了茂密的森林,他们来到了二龙山的脚下。有了黑夜的掩护,他们反而安全了许多。

    为了照顾张太居夫妇的身体,火fèng huáng亲自带人在宾州二龙山脚下抢占了一个地主的家的大院子,将这家地主全部看押起来,算是有了一个落脚点。有了温暖的房子,热乎的饭菜,大家在休整着体力,准备迎接明天的挑战。

    黄明和陈家松他们暂时失去了联系,身边能战斗的人员越来越少,宋青林肩上的担子更加重起来。

    张天宇听到张太居夫妇被救出的电报,他算松了一口气。但是从哈尔滨到后方有这么远的路程,到处是日伪统治,这些人不能坐火车前进,只能靠双腿来丈量东北的大地,还要处处躲避日伪军的围追堵截,这一路的艰难可想而知。虽然他和张太居夫妇没有骨血的关系,但毕竟他们是这个身体的亲生父母,他又怎么忍心割舍下这种情怀呢。他不知道怎么回电报安慰这些亲人和战友,只能默默地祝福他们走出难关,安全地返回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