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抗日之东北崛起 > 第九十六章中洋战事岂能休
    张天宇在六十五师的前线指挥部里,他的桌子上摆着张海洋发来的电报,正在沉思张海洋这件事怎么处理,郑百恩等人在一旁静立,面对这种复杂的突发事件,谁都没有发表意见。

    良久,张天宇那笔在电报上写下:魏长河兄致力于kàng ri大业,弟深为佩服,唯恐不及,手下弟兄鲁莽得罪魏兄,烦请见谅。望兄能大度放过这帮兄弟,及时安全护送雪狐特战队归来,为盼!张天宇。

    写完后,张天宇把电报交给火fèng huáng手里,嘱咐道:“马上把这封电报发出,让魏长河给我回电。”

    看到火fèng huáng走后,张天宇面对着郑百恩说道:“张海洋不计个人生死的精神值得表扬,但这件事做的有些过于鲁莽。魏长河虽然离我而去,但事出有因,是我做事他不理解,有负于他,他没有做汉奸,依旧高扬kàng ri大旗,这就值得我们尊敬,对于真正的中国人,我们只能团结,不能搞窝里斗。”

    郑百恩等人只是默默地听着张天宇的话,无法插嘴评论什么。

    “我们真正的大敌是日本侵略者,兄弟之间要相互忍让,团结一切kàng ri力量,中国人拧成一股绳,只有这样才能把战斗进行下去,把日本军国主义赶出中国。魏长河这一事件暂时就这样处理,现在马上再催促六十六师和méng gu du li大队进入战斗位置,把这场战斗布置好。”张天宇确定主弦音。

    围场县北部的一个黄土坡下不远的一个阵地上,六挺九二重ji qiāng和几挺轻ji qiāng架起,几十个特战队员和李伟胜的战士,面对着四周上千人的队伍,毫不示弱。周围魏长河的手下也都是架好ji qiāng,端好bu qiāng,双方huo yào味极其浓烈,大战一触即发。

    张海洋拿到张天宇亲自签署的电报,反复看过几遍,心情很难平静,但还是遵守他的规定,走向魏长河。

    “魏司令,这是张总亲自拟订的电报,你请看。”这时的张海洋语气要和缓的多。

    魏长河拿过电报,看着张天宇亲自签发的电报的内容,心中感慨良多,一时没有回答。

    “魏司令,张总已经有了明确的指示,你现在可以走了,至于我们就不劳你送了。”张海洋看出总指挥的意思,自然不再为难魏长河,把魏长河的阻击枪递过来。

    魏长河接过阻击枪,随手插入腰间枪套里,对张海洋说道:“请你转告张总指挥,魏长河感谢张总指挥宽宏大量,我一心只为kàng ri,此生绝不与张总为敌。你们有这么多重武器,人员又太少,搬运困难,我派骑兵连帮你们运输。”说完,不等张海洋回话,径直走出这个小小的阵地。没有张海洋的命令,自然大家不再阻拦他的离去。

    秋风中,魏长河一个人在双方对峙的阵营中行走,他的身影显得是那么的孤独和萧瑟。

    午夜时分,宫科率领的六十六师部队还在紧急开进,为了躲避日军的侦查,全师都选择了难走的崎岖小路,这个夜晚大雨如注,狂风不止,加上天黑路滑,行动十分困难。全师上下衣服被淋得透湿不说,几乎都成了“泥人”。深秋坝上的夜晚已是很冷,指战员一个个冻得直打哆嗦。

    紧随暴雨接踵而至的是罕见的山洪又突然暴发,奔腾的洪水,拦住了六十六师官兵前进的道路,此时战士们只能把枪和子弹挂在脖子上,手拉着手或者拽着马尾巴从齐腰甚至齐胸深的急流中躺过,向预定的埋伏阵地急行,清晨经过一夜的风雨行军,宫科的六十六师按照预定时间赶到了伏击阵地并迅速构筑工事实施伪装。

    队伍在承德通往围场的公路两侧的山沟里隐蔽下来,天还是阴沉沉的,冷风飕飕,又不许生火,战士们只好穿着**的衣服在山沟里等待作战命令。

    宫科的师指挥所设在一个便于观察指挥的山头上,他手持这望远镜观察着周围的一切情况。

    四道沟是承德通往围场的一个咽喉要道,两侧峰峦迭起,陡峭险峻,是一条由东南向西北伸展的狭窄沟道,地势最险要的是沟道中段,长约十多里,沟深数十丈不等,沟底通道仅能通过一辆汽车,能错车的地方极少,而东西沟岸却是比较平坦的山地,是伏击歼敌的理想地。

    “李师长,我们已经按照总部的命令,赶到了西道沟,西道沟以北地形险要,确实是打阻击战的好地方。眼前日军的气焰非常的嚣张,围场危在旦夕,张总选择的作战地点优势非常明显,我们要坚决打好这一仗,替围场解围。”

    整编后,李常有率领的kàng ri先锋军第五纵队和六十六师宫科部队合编在一起,目前是宫科任师长,李常有任副师长,全师上下八千多人,士气很旺,宫科对李常有非常的尊重,虽然李常有是他的副手,但大事小情都跟李常有协商,双方合作非常愉快。

    李常有放下手中的望远镜,看着宫科说道:“宫师长,我有时真是在考虑,张总他的脑力和思维为什么这么超前。远的不说,就说这里的地形,张总没有来过,就看着地图把这里的一切都安排布置的这么明确,有这样的领导,我们还不打胜仗,天理难容呀!”

    两个人说着话,作战参谋前来报告,说在南面公路边上的担任警戒任务的一九八团发现了大批的日军车队已经开来,全团已经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总部给的情报是准确的,日军的一只运输部队就在开进埋伏圈。

    日军第二十七旅团与张天宇带领的二十二军已经苦战一周左右,现在部队补给和dàn yào都出现了短缺,为此,派出一只运输部队紧急向前线运送物资。这只运输部队包括加强组织的特别辎重队,一个护卫骑兵队,一百多辆骡马拉动的大车,八十多辆卡车,总兵力在一千五百人左右,从承德出发,开往围场前线。由于前面日军侦查人员没有发现半夜挺进四道沟阵地的六十六师,所以,即便这里地形险要,他们也没有太多顾虑,还在抓紧前进着。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抓紧行程,日军已经全部进入六十六师的伏击圈,师长宫科果断下达了攻击地命令,六十六师所属的三十六门迫击炮率先开火,冰雹般的迫击炮弹带着死亡的呼啸声,砸向在沟底行动的日军车队,同时,埋伏在两侧山地上的几千名战士手中的各种武器也同时开火,山上沟底一时间战火纷飞,宁静的山沟顿时热闹起来。

    战斗刚打响时,日军由于没有防备,人员车辆一时损失非常的严重,山沟里到处都是散乱废弃的车辆,战死受伤的士兵和骡马,硝烟滚滚升起,枪炮声bào zhà声不绝于耳。经过短暂的慌乱后,日军开始依托地形各自为战,渐渐地稳定下来。

    这股日军主要是第二十七旅团的辎重队和汽车队,并非战斗部队,战斗力相对日军作战部队要有很大差距,但日军士兵的素质还是非常高的,即便是运输部队,他们也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战士,面对着突然的袭击,他们很快就稳住阵脚,利用ji qiāng、bu qiāng、掷弹筒、迫击炮跟六十六师纠缠战斗起来,在日军军官的指挥下,他们三人一组形成战斗小组,向公路边的高地开始发起冲锋。同时,日军的军官紧急向旅团作了报告,要求前来支援。

    同日军多次交手的宫科和李常有深知日军的顽强战斗力,他们命令战士们要不惜dàn yào,用火力把日军的气焰打下去。

    日军的迫击炮和重ji qiāng不停的嚎叫着,喷吐着凶猛的火力,日军士兵在猛烈的火力支援下,拼命地向旁边山地进攻着。六十六师一个营在那里坚守着高地,他们顶住日军的炮火,顽强地战斗着,这个营的战士部队在炮火和敌人射击下一批批倒下去,许多战士在坚守阵地中献出了生命。日军的骑兵和大炮全都派不上用场,只能靠那些穿着笨重皮鞋的步兵作战。六十六师的战士居高临下,占据着天然的优势,用shou liu dàn和各种武器打击着日军,不少敌人惨叫着滚下坡去。

    由于日军士兵在拼刺上都下过苦功,而这也正是六十六师的软肋,所以战斗开始前,宫科要求各部队一定要和日军拉开距离,用子弹和shou liu dàn消灭敌人,尽量不和对方接触一起展开肉搏。所以,尽管交战非常激烈,但双方士兵始终没有近身肉搏的机会。

    紧张交战足有三个小时了,伏击圈里的日军伤亡惨重,只剩下几股日军被分割包围了,他们依托地形还在负隅顽抗着。这时,天空出现了十几架日军的飞机,他们盘旋到山顶之后,开始用zhà dàn、用háng kongji qiāng对六十六师展开了疯狂的打击。六十六师没有防空武器,面对着十几架日军没有什么好办法,他们只能用轻重ji qiāng和日军飞机进行着对抗,战士们的伤亡一下子加重起来。

    面对日军飞机的疯狂扫射和轰炸,宫科果断命令战士们冲上去,跟残余的日军短兵相接,利用人员优势,将日军彻底消灭。在嘹亮的军号声中,数千名战士跃出战壕,跃下高地,向几伙残余的日军发起了最后的攻击,一时间,整个四道沟里全是六十六师的战士,他们和残余的日军展开最残酷的肉搏战,双方绞杀在一起。十几分钟后,天空中盘旋的日军飞机发现已经难以分辨双方人马,怕误伤到自己人,无奈之下在半空盘旋一会,就飞走了。

    失去了空中支援的残余日军虽然还在做拼死的挣扎,但人员处于绝对的劣势,六十六师又拥有数量较多的半自动bu qiāng和chong fēng qiāng,在弹雨的打击下,在战士们刺刀大刀的攻击下,残余的日军终于全部被消灭了。

    残阳下,整个四道沟十几里的山路上,到处是日军的尸体和残废的汽车马车,战士们在紧张的打扫着战场,把不能带走的汽车马车和日军士兵的尸体用火焚烧,将能带走的汽车马车全部带走,先头部队带着伤员已经向六十五师的阵地靠拢。

    在六十六师的战士们在四道沟打响伏击战的同时,格日勒率领的méng gu du li大队也在距离这里十几里远的太平山和日军增援展开残酷的阻击战。

    格日勒的méng gu du li大队全部有蒙古族战士组成,现在有三千来人,他们装备训练虽然不如二十二军的其他几个师,但作战的勇敢性丝毫不差。在格日勒的带领下,他们上午就修筑好防御工事,静等着日军的到来。

    日军辎重大队遭到伏击,火速从承德调来的二千来名日军,乘坐着五六十辆汽车,浩浩荡荡向四道沟方向开来。

    下午两点来钟,随着汽车马达声在南面传来,格日勒通过望远镜看到日军汽车的长龙正在加速向太平山开来。

    随着他一声令下,埋在公路上和公路两侧的上百颗地雷同时引爆,巨大的bào zhà声夹杂这滚滚浓烟和尘土升上了半空,太平山这一刻不再太平了。

    地雷引爆同时,埋伏在山路上的蒙古族战士们用bu qiāngji qiāng开始向这伙日军发动了攻击,一时间,枪炮声、bào zhà声在整个山路响起来。

    日军遭到伏击,纷纷跳下汽车,在各级指挥官带动下,找好掩体,架好ji qiāng和火炮,开始对格日勒的méng gu du li大队展开了反击。日军炮兵的火炮打响响了,整个山头都在晃动,强大的炮火翻过无数次的阵地,阵地上的蒙古族战士经受着血与火的洗礼,伤亡者的状况惨不忍睹。

    炮火刚刚停息,不知从那里冒出几十个日军士兵向太平山西侧阵地发起冲锋,由于太突然,méng gu du li大队根本没有防备,结果阵地被突破,英勇的蒙古族战士们与日军展开了刺刀见红的肉博战,一时间,西侧山地上鲜血淋漓,染红了整个阵地。

    西侧山地遭到日军突然进攻,眼看就要失守,别的阵地也在日军炮火的攻击下,出现了不少伤亡,日军精准的枪法这时主导了战场的走势,méng gu du li大队一时间损失惨重。

    看到自己同胞在炮火下shēn yin,格日勒的心里在滴血。他手提大刀,用蒙古语喊道:“成吉思汗的子孙们,我们是草原上的斗士,决不能任由日本人侵占我们的家园,我了子孙后代的幸福,就要杀光这群小鬼子。大家跟我一起冲啊!”说完,他率先提刀冲进了硝烟之中。

    血性的蒙古汉子们再格日勒的带领下,纷纷拿起各种武器,向公路上的日军发起了冲锋,双方军队很快就肉搏在一起。

    日军士兵虽然拼刺技术好。但这些蒙古汉子常年在草原生活,骑马摔跤搏斗都是家常便饭,他们又长的孔武有力,一时间跟日军拼斗在一起,也不见下风。

    太平山脚下公路上,几千人厮杀在一起,枪炮声渐渐稀少起来,更多的战士们拼斗的嘶叫声和受伤着痛苦嚎叫声,三十年代的坝上高原,俨然成了古战场,这些英勇的蒙古族战士,用最原始的办法抗击着日军的侵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