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抗日之东北崛起 > 第九十一章风云再起
    多伦军政两方面都出现了危机,魏长河出走更加剧了危机的爆发,张天宇危急时刻重新掌控了二十二军,依旧任杨子升担任总参谋长一职,罗忠吉任副总参谋长,调配霍明生的六十四师和马如龙的骑兵团、机械化大队向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右旗等地进发,把德王原来控制的地盘全部接收,并继续扫清余孽,监视wài méng边界动态。调动zhèng fu工作人员,直接接管这些地方的政务。

    同时调六十六师和新一师及巴特尔的骑兵二团奔赴围场,协助六十五师在围场阻击日伪军,留守部队现在展开大力整顿,严明军纪,加强指挥官的素质和思想的教育工作,这一切的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虽然张天宇实际掌控了二十二军,但国民zhèng fu那边却始终没有下达批准他复职的文件,作为察哈尔省主席的宋哲元也没有对张天宇这件事做出反应,可这并不影响他工作的进展和热情,二十二军跟国民zhèng fu一直以来就是若即若离的关系,所有一切都见怪不怪了。

    在张天宇新的办公室里,丕然先生面对着这个年轻人,感慨颇多。

    “张总,我衷心地欢迎你回来复职,你在多伦、在朝阳百姓的心中有着很高的威望,在军队中也享有盛誉,你回来能够把大家拧成一股绳,劲能往一处使,kàng ri大业指日可待。我也是中国人,我也希望能够dǎ dǎo日本鬼子,还我河山,但是,前一段时间,我太顾虑现在这种和平被打破,顾虑刚刚建设出的新局面被打碎,提出了不该提出的要和谈的主张。昨天夜里我想了一夜,那种主张完全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是与虎谋皮,可能我在国外太久了,没有那么多锐气了,跟不上你们的脚步,现在我自愿提出申请,辞去多伦地区军zhèng fu主席一职,请你批准。虽然我不做主席,但依然留在多伦,要为多伦的发展,为kàng ri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丕然先生的话是从内心说出的,张天宇如何不懂。作为一个北美洪门的大佬,他不惜放弃优越的条件,来到国内,为的是什么?或许别人无从理解,但张天宇明白,他是为了一个念想,为了整个中国不再受压抑,能够富强起来的念想。可能他有时的想法或做法过于激进,但不妨碍他作为一个炎黄子孙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

    “丕然先生,我们每个人都有走弯路的时候,我们每个人都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进,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就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目标,所以我们才能走到一起。有了明确的目标,这个团体可以离开我,也可以离开你,我们的事业也会进行下去。可是,我们为什么不在这个时候,为这事业更增添一份自己的力量呢。心底无私天地宽,我们都能做到这一点,为什么不能坦然处之呢。我需要你的帮助,整个多伦的局面也需要你的帮助,我真诚的希望你留下,我们求大同,存小疑,以史为监,以人为监,我们的事业才能更好的进展下去?”

    丕然先生的能力在多伦有目共睹,他的威信与日增添,他的德操大家公认,张天宇言词恳切,丕然先生怎么能听不明白。

    丕然先生对此百感交集,爱国救国之心本就凝聚于肺腑,有这个报效祖国和人民的机会,他又怎能轻言放弃?

    多伦军政虽然处于稳定过度阶段,但围场的战火烧的更为炙热。张天宇稳定军心民心的同时,他的心早已飞上围场的kàng ri前线。

    华灯初放,劳累了一天的张天宇才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回家去,孩子睡着了,吴慧坐在灯前温馨地等待他回来,桌子上的菜可能已经热过两次了,但香气依旧扑入张天宇的鼻中。

    贤惠的妻子给他满上一杯酒,张天宇有些抱歉地说:“慧,我又要奔赴前线了,家里孩子还要你自己多操劳了。”结婚两年了,为了工作关系,为了kàng ri大计,张天宇奔走各地,他们夫妻两个一直聚少离多,很少有在一起吃个饭的机会。

    “天宇,你是个男子汉,就应该顶起事业的重担,我只是一介女流,不能时刻陪你走上战场,在家里操持家务是应该的。你这次重新掌握军政大权,会更加劳累的。战场无眼,你要多加小心啊!”

    看着吴慧清澈的眼神,张天宇愧疚之心更盛了。“慧,等打跑日本鬼子那一天,我们就找个海岛,天天在那里看日出日落,潮涨潮退,再也不分开了。”

    张天宇虽然许诺,但他知道这一天是多么的遥远呀。

    阵地上稀稀落落下着小雨,战士们没有太多的雨衣,大都是披着油布塑料布,躲在战壕里,忍受着深秋的寒气,还没有开战,就有战士因此感冒了。

    “这他娘的,不让鬼子给打死,怕也要被冻死。”孙飞虎小声嘀咕着。

    “老孙,又发哪门子牢骚。”余长生走了过来,在丰宁收编了凤舞山这群好汉,现在都编制到余长生这个连了,孙飞虎做了这个连的迫击炮班的班长,他跟余长生个人感情一直不错。

    “我哪敢发什么牢骚,我的大连长。”他们在一起熟络了,孙飞虎到愿意跟余长生开玩笑。“长生,你说那边打的那么热闹,我们这里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

    “我们这里不是主阵地,只是担任侧翼掩护,战斗开始时可能没有什么,但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派上大用场的。放心,仗有你打的。”

    “开饭喽!”炊事员小声喊着,大家纷纷拿出饭盒或茶缸来去盛饭,五花肉炖白菜粉条,还有大馒头,孙飞虎打了一茶缸菜,拿着另个大馒头,蹲在泥水里香甜的吃着,不时偷偷灌一口私藏的白酒。对于全连岁数最大的这个家伙,余长生也是睁一眼闭一眼,他们已经走上战场,谁还知道能不能见到明天的太阳。

    余长生一边吃着饭,一边心里琢磨,上战场已经两天了,就算是侧翼,也应该发生战斗了,难道小鬼子真把他们给遗忘了?这不符合他们的一贯战术呀。想着,他用眼神向山下瞄着,雨虽然不大,但能见度很低,几十米外就看不清楚,鬼子要是趁这机会摸上来.....余长生不由得打个冷战。

    “一班长。”

    刚刚吞下最后一口菜汤的一班长马上过来。“到!”

    “你带领你们班的战士多准备点石头,隔两三分钟就把石头滚下山去,记住,不要在一个地方滚石头,石头下山后要仔细听听有什么动静没有,记住了吗。”

    “记住了,连长。”一班长领命走了。

    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但山上的雾气还没有散尽,风一吹来,更加的寒冷。

    “连长,我听到下面有人喊叫的动静。”一个刚把石头扔下山的战士跑过来报告说。

    “准备战斗!”余长生命令下,战士们顾不上寒冷,纷纷趴到用干草和树枝垫起的战壕上,端起枪凝视着前方。一会的功夫,湿滑的山路上影影绰绰出现了十来个人影,几分钟后,他们已经清晰的看到对方的装束和钢盔的形状了。

    这是鬼子的侦察部队。

    “打!”余长生隐藏下大部分队伍,只带一个排的战士投入了战斗,这个排四十多条bu qiāng同时开火,他们就像平时训练打靶一样,准确的把十来个日军全部dǎ dǎo了。前排的日军被dǎ dǎo,雾气中传来ji qiāng和bu qiāng的射击声,但因为看不到对方的人,所以无法给对方造成实质上的伤害。

    在大雾中,日军又派出小股部队试探性的进攻,都被余长生带领的战士们打了下去。

    时近中午,天上大雾已经全部散去,余长生通过望远镜才看到整个山下日军的情况。

    这伙日军是一个整编大队,有一千多人,还带有两门九二式步兵炮,六门70迫击炮,可以说是武装到牙齿了。刚才面对大雾,炮兵无法射击,现在雾气散尽,正是炮兵大显身手的好时候。

    随着两发试射完成,对面日军的炮弹就开始不停地向余长生阵地射来,落到战壕里和战壕边缘的炮弹将泥土掀开,将植被埋葬,将岩石luo lu出来,把战壕炸得七零八落,有不少战士在炮击中出现了伤亡。

    “牙给给!”日军指挥官声嘶力竭的嘶叫声在夹杂在炮弹的bào zhà声里,一个整编的日军中队排着三角形的散兵线,向山峰冲过来,六挺九二式重ji qiāng发出啄木鸟般的声音,压制着余长生连的阵地。

    面对气势汹汹的日军,余长生带领着战士们勇敢的阻击着他们。山上山下枪炮声顿时响个不停。

    双方一交战,战斗力就差距就显露出来了,日军全部都是两年以上的老兵,身体素质好,单兵作战能力强,而且大都是神枪手,他们严格按照训练的规则在进攻,永远不变的三角形阵型看似有些呆板,但却被他们应用的非常的成熟,反倒是余长生的连队一半以上是新兵,作战能力和意识与日军相差太多,战场上自我保护的能力也很不足,往往他们刚探出身子,就被对方的步兵给干掉,仅有的两挺重ji qiāng和几挺轻ji qiāng是威胁进攻日军的主要武器,他们靠着有利的地形和顽强的意志和日军在争夺着这个阵地,阻击着日军这个大队前进的步伐。

    张天宇一早晨起来,吃过早餐,就带领警卫准备出发去围场的前线,刚一出门却被彼得罗夫给拦下了。

    彼得罗夫匆匆从北平赶到多伦,一大早晨就到张天宇的门口,见到张天宇就说:“张将军,驻蒙古红军的伊万诺维奇少将来电报说,你们袭击了尼古拉斯中校的机械化团,对此他们提出了强烈的kàng yi。”彼得罗夫先生看起来很激动。

    这几天来,彼得罗夫代表着苏联ling shi guǎn,就尼古拉斯机械化团在中国遭到重创表示了强烈的不满,来了几次电报提出kàng yi,都由二十二军的参谋以各种理由打发了。北平军政委员会和察哈尔省zhèng fu也就此事表态,要求二十二军以大局为重,不能在这个时期再与苏联产生矛盾,理应向苏联道歉,并赔偿苏联的损失。面对软弱的军zhèng fu,张天宇虽然感到愤慨,但也只能置之不理。

    恼羞成怒的彼得罗夫今天竟然跑到多伦来,当面找张天宇提出kàng yi来了。

    “彼得罗夫先生,请问你们这个机械化团是在哪里被袭击的。”张天宇不紧不慢的问道。

    苏联红军的机械化团是越过边界,在中国境内遭到抵抗出现损失的,尼古拉斯中校私自带部队越过边界,本身就应该负有重大的责任,武装入侵别的国家领土,就是被歼灭了也无话可说。但是,苏联红军自持身份高贵,根本看不起中国人,也看不起中国的军队,这才有倒打一耙的闹剧。

    翻译把张天宇的话翻译给彼得罗夫先生,彼得罗夫知道理亏,但还是嘴硬的强调:“张将军,你们袭击了我们的红军,我们在蒙古的驻军十分的不满,今年为了帮助你们kàng ri,我们为你们提供不少武器dàn yào和物资,你们这样做,会把我们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友谊毁于一旦的。”

    张天宇听到这些,真的有些不耐烦,他正色的说道:“当初你们给我的部队提供了不少武器dàn yào和物资,这是事实,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提供的,我们都很感谢你们。但是,这跟我们之间这次战斗没有一点关系。任何一个主权国家都不会允许别的国家武装的军队到自己的国土上去行动的,我们因此抵kàng ri本侵略者,也就此抵抗你们苏联进入我们国土的军队,我的做法有错误吗?我们牺牲的战士又向谁讨回公理去?要说错误,可能就是我们没有按照你们的意愿去做,保卫了我们自己的国土。但这在我看来,是正确的,伟大的行动,你们有什么脸还要提出kàng yi。”

    “张将军,你现在最大的敌人是日本人,失去了我们伟大的苏联做靠山,和我们产生对抗,你会一败涂地的。”彼得罗夫威胁的口吻是那样的明显。

    “你错了。只要是侵占我们领土的侵略者都是我们的敌人,为了我们神圣的土地不被侵犯,为了我们的民族能够昌盛起来,我们一直勇敢的拿起枪来战斗。友好的帮助我们自然欢迎,更是真诚的相交相待,但是,带有强烈的不可告人目的的支持,我们不要也罢。对于外来侵略者,我张天宇绝不心慈手软,敢犯我中华者,其远必诛!”

    张天宇一身傲骨,当着彼得罗夫的面,喊出了“敢犯我中华者,其远必诛!”的豪迈誓言,这是中华民族百年屈辱发出的最强音。

    说完这句话,张天宇扔下了有些发呆的彼得罗夫,上马带领警卫奔赴前线去了。

    骑在马上奔赴前线的张天宇心中久久不平,对于这个贪婪的北极熊,张天宇的恨意不比对日本侵略者差,百年来对前沙俄后苏联对中国领土的侵占远远超过了日本,沙俄时期就侵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苏联时期,苏联又侵占中国唐努乌梁海17万平方公里领土。合计苏联侵占中国领土约170万平方公里。苏联还用武力把中国wài méng古地区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从中国割裂出去。苏联共使中国失去领土320多万平方公里。十月革命后,前苏联zhèng fu曾多次发表宣言表示:“以前俄国zhèng fu历次同中国订立的一切条约全部无效,放弃以前夺取中国的一切领土。”但前苏联zhèng fu并没有将这些诺言付诸实施,以斯大林为首的苏联zhèng fu更是变本加厉的侵害中国的领土,边界问题一直没有解决。给中国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

    国家孱弱,战乱不止,自己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没有能力改变这一切,但也绝不允许他们这么猖狂。在张天宇的面前,一切侵略者都是自己终身的敌人,面对这些强盗,他绝不让步。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日军十四师团长是畑俊六中将。畑俊六中将接到菱刈隆大将的命令,此刻派遣自己的第二十七旅团和五千伪军攻打围场,他则亲率师团主力坐镇承德,监视着南方各地的动态,在他看来,面对一个地方的军阀,动用了自己一个旅团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他相信就自己这一个旅团足以荡平张天宇的部队,何况还有帝国的háng kong大队和重炮联队的支持,落后的中**队也就只有挨打的份,谁知道部队刚刚开进围场,就遭到了坚决的抵抗,双方陷入僵持阶段,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为了加强围场前方的实力,畑俊六不惜又派出在承德的一个步兵联队,以及抽调了几千伪军,要血战围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