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抗日之东北崛起 > 第二十五章山中日月新
    张天宇带着队伍顶着严寒前进着。一路上他故布疑兵,派小股部队四处出击,打乱鬼子的包围圈,在鬼子夹缝中穿行,经过十来天的功夫,终于回到了盘龙山东峰,回到朝阳洞大本营。

    这时候的大本营已经焕然一新。山路上布置了很多暗哨,山洞口伪装的非常巧妙,离远处根本看不出痕迹来就是在空中俯瞰也看不到洞口。进了山洞,就象进了迷宫一样,让人不知所从。战士们在山洞里修建了许多暗藏的机关,也有很多储物和休息的场所。通过山洞,在后山那里整齐的一排排木屋林立,给人一种亲切感。

    吴慧像小鸟一样依偎在张天宇身边,有了他,她心中就升起了太阳。

    这一个月,kàng ri先锋军的基地在李汉明煞费苦心的领导下,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逐渐有了规模。现在kàng ri先锋军,加上张天宇带回来的人马,已经有四千余人。在沟帮子及以后战斗带回来武器dàn yào也极为可观,现有bu qiāng1000多只,短枪500只,花机关15只,轻ji qiāng60挺,重ji qiāng7挺,日式37mm平射跑八门,70mm日式迫击炮8门,50掷弹筒18具。各种子弹上百万发,shou liu dàn炮弹数量也很可观。有了这些人马,有了这么多武器dàn yào,张天宇对未来充满信心。

    人数多了,队伍的成分也未免复杂起来。当初奉天特委的李shu ji说要把他的骨干带走,实际上只带走二十来人,张天宇知道还有不少在自己部队中。这些人对部队建设和发展会有很大的好处的,但事情有利弊两个方面,东北毕竟离苏联太近,gong chǎn国际影响太大,有些作风和指导思想根本就是错误的。有他们参合,这只队伍的未来走向不明朗。自己对他们还应该防微杜渐,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错误,但这也只能一步步处理,现在不能激化。

    东北军旧军官在队伍成分占最大比例,他们的kàng ri热情应该提倡,但旧军阀的作风必须逆转。

    土匪胡子也有不少,他们散漫惯了,我行我素。不听从指挥,早晚是个大事。

    部队里还有一些奉天兵工厂的技工,这些人是今后要想长期坚持kàng ri的宝贵财富,有了他们,就有希望建立自己的兵工厂,可以更有效的打击鬼子。

    眼下需要处理的问题太多了。

    张天宇和李汉明。张德成,罗忠吉研究一下,决定开个全体骨干会议,把部队进行大的整编,把思想统一起来,把队伍凝聚力抓起来。

    回到基地后,张天宇有鉴于这次出山打鬼子队伍表现出来的问题和带来的经验,对中华kàng ri先锋军的进一步发展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路,他借这次修整的机会召开一次比较大的人员比较整齐的大会。

    大会是在张天宇居住的一个比较大的木屋举行的、参加者超过了三十人,大家热烈的讨论和探索着中华kàng ri先锋军的发展和思路,对以前作战和工作做了比较客观的回顾和总结,交流经验,整改错误,提出了很多宝贵的建议和中肯的批评,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基础。

    最后,张天宇做了总结。

    首先,他指出与会者要在在建军思想上得到统一。

    在此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情况下,基于中国的具体国情,确立日本军国主义是中国人民的死地。是中华民族的死敌。任何fēn liè中国侵占中国领土的侵略者都是我们共同的敌人。在此内忧外患的多事之秋,中华kàng ri先锋军理应担负起救国救民勇做先锋的重任,团结所有爱国人士,维护百姓利益,坚决同侵略者战斗到底。

    其次,在军队的建设上提出要求在军中队普及文化,让战士们懂得为谁而战,为什么而战的道理,让他们尽快的适应现在战争的要求。把部队建设成现代化的军队。

    重点是在部队建立一个完整的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健全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加强队伍的纪律管理,树立指挥官的绝对权威,有效的组织队伍作战,使之成为一个有效的战斗整体。

    重申了部队训练的重要性,提出要科学的训练队伍,把部队的战斗力要在短时间内提高起来。

    在会上大家还谈论并通过了军旗的款式,确定了用《国际歌》暂时代表军歌,制定了目前部队的纪律要求。

    在此基础之上,张天宇把部队进行了重新整编。整编后的队伍领导班子和具体分工如下:

    建立中华kàng ri先锋军总指挥部,总指挥张天宇。

    副总指挥李汉明{分管对外事物、思想教育、后勤},张德成{主管部队训练作战}

    参谋长罗忠吉

    副参谋长关云鹏

    政训部部长张锁武{主管部队政治思想教育、宣传、文化教育等}

    通讯部部长付千言。

    情报部部长宋青林

    野战医院院长辛凯

    淄重队队长田春生

    警卫连连长龙武

    女子独立连连长张英,

    建立一个工兵连,连长梁永生。{在集中营救出的奉天兵工厂的爱国人士,兵工技术专家。所属人员都是兵工厂的工人和技术骨干。}

    迫击炮连连长张横

    骑兵连连长张浩

    后勤和总部及直属机关人员连伤病员约有一千二百人。

    这时山上总计有四千人左右。

    张天宇把剩下的二千八百人分为三个纵队,

    一纵队,司令张大彪,副司令施洪涛

    二纵队,司令魏长河,副司令王思俞

    三纵队,司令耿立周,副司令王贤重

    在这次整编尾声的时候,张天宇提出部队成立一个特战队,主要执行侦察、渗透,斩首,锄奸等任务。由黄明任特战队队长,在全军各部选拔人才,要求各个部门要加以配合,这个特战队取名叫龙之魂特战队。

    这次整编大会耗费了张天宇不少心血,他还有意犹未尽的感觉,但是现在也只能如此了。

    会后,他独自在屋撰写一些关于这次会议形成的决议,准备普及全军。

    吴慧一直以一个妻子的温柔照顾着他的起居生活。

    部队在各级指战员的督促下,紧张的训练着。

    这一日,李汉明和宋青林前来,在张天宇的木屋里谈起了一件事。

    在沟帮子鬼子仓库,张天宇他们救了三个东北军人,这三个东北军人遭受到鬼子的严刑拷打,非人的折磨,经过这一个月的休养,基本已经恢复过来了。李汉明了解到,这三个人叫马如龙、马如虎和何振东。其中马如龙马如虎是亲兄弟,看他们的表现,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但问起他们的原来部队和出身时却都闪烁其词,让人纳闷。而且他们在朝阳洞里有几次进进出出,跟踪他们的人都被他们甩掉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们又出现了,看来他们对这里非常熟悉,他们身上或许存在什么秘密。现在他们要加入中华kàng ri先锋军,不知道该不该收留他们。

    提到这里,张天宇陷入长久的沉思。现在的东北日、伪、国、共、东北军、土匪多种势力犬牙交错,敌我难分,意志稍不坚决的战士就有可能走入歧途。部队现在还没有真正形成整体,经不住you huo啊!

    在新民集中营救出的一千二百多人,有不少人已经主动离开了部队,他们或许是zhong gong的人,也有其他组织的人,可难免有人动机不存留在这里。留下的人有待慢慢甄别,可这三个人却明显有问题,留是不留?

    张天宇下定了决心,说:“把他们带到我这里来,我和他们谈谈。”

    马如龙三十左右,棱角分明,坐站姿势一看就是个标准的军人。马如虎是个彪形大汉,长的络腮胡子,看不出他的实际年龄,但军人的气质一眼就能看出来。相比他们目光中所蕴含的坚定与不屈的神色不同的是,何震东的眼光里更多的是深沉和干练,令人难以琢磨。

    在张天宇那个卧室兼书房的木屋里,他们围绕着火炉和张天宇坐在一起,品着张天宇到给他们的茶,在闲聊着。

    “看你兄弟二人是戎马出身,不知道两位兄弟出自那只部队?”

    老大马如龙说:“惭愧,我兄弟二人是出身行武,但部队打散了,也都跑回关内了,不提也罢。”

    “马兄以前是什么兵种?”

    马如龙略微迟疑一下:“我是骑兵出身。”

    “那令弟哪?”

    还是马如龙说:“他出身炮兵。”

    “何先生以前做什么的?”

    何振东扶了一下眼睛境:“回总指挥的话,我是军需官出身。”

    “几位看来都是有文化有地位的军人,怎么想屈就在我这只队伍呢?”

    “总指挥,蒙你搭救之恩,而且看到你的队伍是真正打鬼子的队伍,所以我们才真心投靠的。”

    “是吗?你们连自己真实的出身都不敢明说,又怎么谈真心投奔?我不想要三心二意的人在一起合作打鬼子。你们还是请自便吧。”

    这三个人脸上都流露出失望的神态。

    他们走后,张天宇吩咐要严加监视他们,看他们有什么企图。现在张天宇也拿不准这几个人对他来说是好是坏。

    1932年的春节就要来了。

    这是张天宇在这里过的第一个春节。

    部队还在紧张的训练中,但张天宇早就想好要让部队过一个像样的春节。他们随时就要开赴前线跟鬼子浴血奋战,有几个还能回来共度明年春节?张天宇不敢想象。

    后勤部门早就按张天宇的要求下收购了丰盛的春节食品,李汉明亲自主抓,过年的气氛也与日剧增,喜气洋溢着整个部队。

    虽然春节就在眼前,部队的训练一点也没有耽误。战士们每天挥汗如雨,训练场上紧张激烈。由于伙食的加强,战士们的身体素质也不断加强。用不了太长时间,这一定是个虎狼之师。

    马如龙三人这些天没有什么事,大雪封山,张天宇也没有马上赶他们走,每天睡了吃,吃了睡,倒也很安静,不再在洞里四处乱走。

    大年三十白天,李汉明买了二十头猪,二十只羊,还有为数众多的鸡鸭,又带人在大河里凿冰窟窿抓了很多鱼,炊事班的战士热火朝天的忙碌着,准备着晚上丰富的伙食,战士们今天放假,都在忙着理发洗澡,在部队要求下过个欢欢乐乐干干净净的新年。几千套新军服发下来,大家都乐得合不拢嘴。

    几天前摩云寨又送来不少好酒,这个春节应该是丰盛的。

    这是张天宇穿越以来过的第一个春节,他也和战士们一样沉浸在欢乐之中。

    这时,有人来报,说梁永生来找他汇报情况。

    张天宇有些摸不到头脑。

    梁永生是在新民集中营救出的原奉天兵工厂的人,因为他在兵工厂工人中威望比较高,所以张天宇提拔他做了工兵连连长。实际上没打算让他上战场,准备在适当时机成立一个自己军工厂,让他带这些宝贵的技师给kàng ri做更大的贡献。

    这次回山自己事务繁忙,跟他交流很少,今天他来找自己什么事?

    梁永生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早年在西欧做苦力,后期在德国和捷克军工厂都做过工人,对机械和轻武器制造接触很多。张作霖建立兵工厂,把他从欧洲挖回来,任奉天兵工厂一个分厂的负责人。他话语不多,言简意赅:“张总指挥,我有点意见想跟你提。”

    张天宇热情招呼他坐下,说:“梁老,有什么意见你说话。”

    “总指挥,我看出你确实真心kàng ri,想和日本人干。你留下我们的目的有可能是自己想建兵工厂,可是,现在你面前有个大能人你为什么不用,还想赶他走?”

    “梁老,你说的不错,我们成立kàng ri先锋军的忠旨你是知道的,我也确实想成立兵工厂,因为我不能让我的战士拿血肉之躯去碰鬼子的钢铁大炮,那是对我们战士的性命不负责任。我留下你们,不会让你们去战场的,一旦时机成熟,我就要建立军工厂。有人才我请都请不来,何谈赶走二字。”

    “那何博士要参加队伍你为何不愿意接受?”

    “何博士?你说是何振中?”

    “对,就是他,他是机械化工双料博士,为了祖国强大,他抛弃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中国,你怎么能拒之门外?”

    “哈哈哈!”张天宇纵声大笑,这可真是捡到宝了。看来他的兵工厂梦可以圆了。“龙武,有请何振中和马氏兄弟。不,我亲自去。”

    在一个简陋的小木屋里,张天宇对着何振中深鞠一躬:“何博士,张天宇有眼不识泰山,怠慢博士,请见谅。”

    从张天宇和梁永生一起过来,何振中就知道自己身份瞒不住了。

    何振中早年留学德国,获得机械博士学位,又在瑞士获得化工博士学位,他一直从事军工武器的发展研究工作,在国外享有盛誉。同时他一直关注祖国,希望有一天能用自己所学为祖国做贡献。

    奉天军工厂去欧洲采办军工设备,听说他的大名,就邀请他回国到奉天来工作。有了来自祖国的召唤,他不惜辞去国外优惠的待遇和生活,要回国用自己所长帮助祖国富强。没想到刚回来就遇到九一八事变,张学良的东北军面对日军望风而逃,让他为祖国报效的心沉入海底,他失望透顶。在日军的严刑拷打下,他能不屈服,可是心却碎了。

    面对张天宇的部队,打鬼子救百姓,他是很支持和赞赏的。但是,有了张学良前车之鉴,他又有点疑虑。他想进一步观察,看看这只小小的队伍到底有多大发展的空间,张天宇能不能真正的成就大事,做事能不能表里如一。为此,他提出要参加kàng ri先锋军,隐姓埋名,等待时机。今天见到老朋友梁永生,这一切都将揭晓了。

    “张总指挥,你不要客气。我也只是一介书生,何须如此。””

    “何博士,你是大才之人,理当如此。”

    “总指挥日理万机,还能亲临茅舍,我已感激不尽了。”

    “确实太过寒酸,是我的不对。”张天宇感慨的说:“现在是战时,对博士实在不周,见谅。”

    “总指挥太客气。这里不是比日军的牢房强万倍。我今回国,别无他求,只是想为自己的国家贡献一技之长。”

    “中国积弱太久,屡遭列强侵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想我中华五千年之文明,何来遭此浩劫?我辈当此多事之秋,理应挺身站起,用血肉之躯,筑起新的长城,唤起万万同胞,驱除日寇,还我大好河山,从振我汉唐雄风,不枉做男儿世上走一遭。”

    “总指挥肺腑之言,令我汗颜。但不知总指挥对目前时局和今后走向有何看法?”

    张天宇作为过来人,对此自是比这世上任何人都了解。他引经据典,谈起kàng ri走向和min guo的动态,条条见理,句句切中。不仅仅是何振中,就是梁永生和马氏兄弟也都听得入了迷。

    张天宇神人也!

    “总指挥,听你之话,令我茅塞顿开。何振中不才,愿意与张总指挥共同为我中华再度崛起做微薄之力。望张总指挥成全。”

    一个大神级别的人物啊。

    张天宇心情特愉快。

    “这位马如龙中尉,是东北军骑兵营营长。有专业的马上战斗经验和理论。他的兄弟马如虎刚从德国留学回来,学的是炮兵专业,请张总指挥成全他们的报国杀敌之心。”

    又是两位高人。

    “还有,张总指挥,请跟我来。”说着,何振中在前带路,几个人奔山洞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