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追梦人:情义两难全 > 第六十五章 周展避难
    虽然这才八月十三,但是夜晚行走在荒山野岭之内还是会叫人觉得浑身凉飕飕的。一路走来连个路灯也没有,四周乌漆抹黑的,连个路灯都没有,更别说车影了。打开车窗,外面只要有风吹过,依稀可以听到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就连路都是黄泥路,车子走起来颠三倒四的,直叫人晕的想吐。其实后车厢有衣服,少祺却并不打算给他。周展出门时只简单的收拾了些随身衣物,本想着出国以后和秋霞会面一切就好都了,谁知道会跑进这鬼地方来?少祺没有帮他买厚的衣服,棉被也只准备了一张,以后的每一个夜晚有他受的了。

    “没有,只是有些晕车。”周展捂着嘴,神情有些痛苦。开着车窗,时不时还伸出头去吐口水。

    少祺看了内后视镜一眼,只见他耷拉着脑袋趴在窗,没什么精神,想是真的晕车了。

    “您再忍忍,马上就到了。”

    听他这样说,周展只得重新闭上眼,只有睡觉才能减缓晕车的不适感。又过了十分钟,车子终于在一间独立的破屋前停下。

    “周董,到了!”少祺打开车门,轻轻将他推醒,然后打开后备箱就往里面搬东西。

    “这是哪儿啊!”周展下车,借着车子的灯光看向这间破旧的房子,只见这个屋子的墙是用黄泥糊上去的,屋顶用茅草盖住,门也破破烂烂,被虫蛀的这儿一个洞,那儿一个窟窿的。用手轻轻推开,发出“吱呀”一声响,马上有无数的灰尘从上面掉下来。才踏进一步,就能明显闻到一股重重的霉味和潮湿味。

    “这屋子~能住人吗?”虽说现在在逃难,但是要他住这样的房子,他还是有些嫌弃。他活这么大岁数,还真没住过这样的破房子,就连以前他在农村老家的房子都比这要好得多。

    少祺难为情的说“周董,我知道确实委屈您了,但是眼下也只能请您先将就了。这个地方是偏僻,但是好在很隐蔽,不会有人能找到您的。我和杨董会尽快为您打点好一切,回来接您的!”

    “哎,算了,来都来了!”周展想骂粗口,但是再怎么说人家也是好心帮他,他只得又忍住了。

    少祺心里冷笑一声:你以为你是来度假的吗?要求还挺多!

    这屋子实在破旧极了,破的连个电灯也没有,破的连黄泥墙上也是凹凹不平,就连地都是用黄泥土铺平上去的。

    少祺点燃蜡烛,放在正中央的桌子上,借着昏暗摇曳的烛光,周展才勉强看清屋子里的一切。十来平方米的屋子里除了一张简陋的木板床,一张小桌子,一把木质靠背椅再没其他。床是用几片薄薄的木板拼成的,人一坐上去,发出“咿咿呀呀”的响声。用手指一抹开桌面上的灰尘,足足有一枚硬币的厚度,看样子这屋子至少有十年没人居住了。

    “杨董,您先坐会儿,我去旁边那口空地上的水井打点水,打扫一下卫生。”少祺手提着桶就要往门外走。

    “这么黑怎么取水?还是明天吧!”

    一来周展是不敢在这屋子独居,二来心里也不好意思麻烦人家。

    “无妨,”少祺轻笑着说道“我小时候住这儿的,这儿的环境我很熟悉。我把车子的远光灯打开,也不至于太暗。”

    烛光下他的温和的笑容竟让周展心头一暖,这也许正是‘雪中送炭情谊深’的缘故吧。

    他打开远光灯,从水井打了两桶水回来,然后拉起袖子就开始打扫起来,其实也就是扫扫地,抹抹桌子擦擦床而已,但是周展还是觉得挺不好意思的,想帮手,却都被他拒绝了。

    “你小时候住这里吗?”周展问。

    少祺的手顿了一下,几秒之后,又继续擦着桌子“是,但是十岁以后就离开了。”

    “为什么?”周展又问。

    “没什么。”很明显,他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了,又说道“我等下去给村里的电工说一声,让他拉条电线过来,这屋子也不至于这么黑了。”

    既然人家不愿意说,周展也没再多问。他想了想,又问“那你今晚走吗?”

    其实叫他一个人住在这他还真是害怕,对环境不熟悉,四周又黑洞洞的。加之这屋子太久没住人了,也不知道以前有没有人在这里去世。

    “是的,我帮您打点好就走。明天一早我还要陪杨董去警察局呢,不早点回去就来不及了。”

    他从后备箱拿出下午买的一应用品和吃食,又拿了一千块钱给周展,说道“周董,我身上暂时就剩这么多了,就先委屈您一段时间,这里很安全,您就安心先住着,等过阵子风声不那么紧的时候,我会带祥瑞过来看您的。”

    “不不不!”周展哪好意思收他的钱,连连推辞“你已经帮我做的够多了,我怎么可以~”

    “您拿着吧!”少祺不由分说的塞进他的口袋里“离这不远有个小集市,您想买什么,到时候可以向村民问路,去买点自己喜欢吃的或者用得上的。”

    周展皱眉,内心又感动、又激动,他紧紧握着少祺的手,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好了,您先进去吧,我也得回去了。被子什么的都给您备好了,饿了的话还有一些面包和矿泉水,您先挺挺,大米食用油也给您买好了,您拿着钱也可以向村民们买点肉和菜什么的。”

    “谢谢你,少祺,谢谢你!”

    听少祺说是回去办有关他的事,再怎么胆怯也不好再留他了。更何况,留的了今晚,那明晚呢?总不至于一直叫人家在这陪他吧?

    “那你路上小心些!”周展叮嘱道。

    “我知道,您早点休息!”

    少祺说完,驾车走了。他朝后视镜看一眼,在这农村的黑夜,四周黑的连一个人影也没有,就连星星月亮都像说好了似的一齐躲进了云层里,后视镜自然也是什么也看不到的。他嘴角扬起一丝得意的笑容:一千算什么?即使给他一万,那他也要有地方花啊。当地村民保守至极,没见过世面,有的甚至连普通话也听不懂。要是见他出手阔绰又躲在破旧房子里,一定能猜想的到他定然是因为某些原因躲在这儿的,到时候就更好看了。而且,这里离市集最快得步行四十分钟。他飞快的驾车离去,全然把帮周展找电工的事抛在脑后。

    车子在山路里走了两个半小时,又在高速路走了两个半小时,终于进了南山市的地界。

    “累了一天了,总算可以休息一下了!”他伸个懒腰,自言自语道。回到家时已经凌晨三点,洗完澡穿上浴袍,再往鱼缸里扔了几个鱼饲料,就慵懒的躺在床上。原以为今天劳碌奔波了一天,应该是沾床即睡的才对,却是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不知不觉的就想起今天下午见到筱雅的事,嘴角情不自禁的扬起一抹温柔的微笑,但是又转瞬即逝。

    恩未报,怎么能被儿女私情绊住脚?这不该是彭少祺应有的样子!自己这个身份一旦曝光,只会连累了筱雅。于是他又冲进浴室,用冷水狠狠地洗了一把脸,这才重新上床。直到天边渐渐泛起一层鱼肚白,才慢慢睡去。

    “周展的事情办妥了吗?”杨大海见少祺拖着重重的黑眼圈来公司,人也无精打采的,忍不住关心了一句“昨晚没睡好吗?”

    “是,安顿好周展回到家时已经凌晨三点了。”

    “今天十四,明天就放假了,所以还是得辛苦你一天。”杨大海抱歉的说“我现在要去警局见金局长一面,公司这边你就帮我守着吧!”

    “是!”少祺强打着精神应道。

    周展也不知道自己昨晚是怎么睡去的,宿在农村的黑夜里,外面还时不时传来虫鸣蛙叫声、风声、老鼠的吱吱声,就是没有半点人声。他只觉得浑身冷的很,少祺又只买了一张棉被。半夜时分,终于还是强忍着内心的恐惧从床上起来,点燃蜡烛,将所有的衣物都披在身上。寒意渐减,这才再度睡去。

    醒来时已经不知是什么时候,他翻了翻行李包,这才想起自己的那块表落在办公桌上了。

    “该死!”他自言自语的骂道。打开门时,屋外正是艳阳高照。昨晚太暗,又来的匆忙,也没来得及细看周围一眼。如今放眼望去,只见屋前是一片绿油油而又广阔的田野,这时候村民早已经下地干活了。田野尽头是大山,山上还是田,一层一层由下而上,好看极了。附近有一条小溪里,溪边还有几个老妇女在洗衣服,屋旁有一口小水井。青山绿水,田野小屋,这本是诗一样的画面,该是美丽的、令人向往的画面才对,可此刻自己深陷其中了,却有些荒凉之意。

    他又自言自语的自嘲道“哎,人家是城市住腻了来农村是体验生活,而自己却是虎落平阳,来避难的!”

    刷牙之后,肚子就开始饿起来。翻遍屋里所有的东西,除了两个面包,两盒牛奶,一箱矿泉水和一箱八宝粥,就是一桶食用油和一袋大米、几个碗筷了。昨天才吃面包,今天可不能再吃了,不然怎么熬的过去啊!

    他平时就极要面子,现在虽在农村,但也不能太丢人啊。他穿好衣服皮鞋,开始在村子里溜达起来。

    “你们看,这人是谁啊?怎么没见过?”两个扛着锄头的妇女指着周展说着一些周展听不懂的家乡话,叽叽咕咕的。

    “咳咳!”周展扯了扯领带,笑着上前问道“你们好,请问你们村有电工吗?他住哪?”

    “……”

    她们二人又嘀咕了一阵,显然,她们听不懂周展再说什么,周展也听不懂她们在说什么。

    “就是,电,电啊!”他抬头看着四周,找了好久才看到一个电线杆子。忙兴奋的指着电线杆子又继续问着“电,电啊!”他指着电线杆,又比划着双手,其中一个妇女终于似有所悟的“哦!”了一声,然后招呼周展跟她走。

    周展喜出望外的同时,又不禁懊恼不已:这都什么年代了,这些人怎么连普通话都不会说啊?

    那两名妇女将他领到一个瓦房前停下,然后走进去,对瓦房的主人又是一阵叽叽咕咕。过不过时,两人走出来,后面还跟着三个人。老的那一男一女年纪应该在四十五岁上下,年轻那个小伙子看样子应该和秋霞差不多岁数。戴着眼镜,却给周展一股‘坏人’的直觉。

    “你是,外乡人?”中年男子问。

    “是的。”

    “我是这的村长,请问你为什么会到这儿来?”

    “这个,我有难言之隐,恕我不能相告。但是我可以保证,我绝不是因为杀人放火才躲来这的,更不是什么大奸大恶之人。”周展没隐瞒,但也没全说。

    “那你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吗?”村长又问。

    “额,就是,就是我房子里没电,想找电工,然后再去市集买些用品和吃食。”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