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山河屠 > 第24章 拜师铁剑
    ”青儿,青儿!“母亲的呐喊轻易叫醒了李元青。

    李元青慌慌张张爬起身来,惭愧地面对着母亲,为这宿醉,竟忘了时辰赶路。

    ”不曾想,如此变故与屈辱,竟还能让我儿如此放浪形骸,酒能浇愁却不能灭愁!“母亲如此一说,李元青竟愈加无地自容,只能把头埋得更深。

    这样愁云惨淡的日子,双亲默然承受,寄希望于远方和未来,而自己却能畅饮忘忧,这不是辜负,而是健忘,渐忘,贱忘。

    ”原以为你会自此立下志气,去寻那万人敌人上人,我与你的父亲都能安然立于人世,等待着你还报今日之辱,如此来看也不过我们一厢情愿的寄托罢了。“母亲近乎绝望,平淡的语气听不出任何情绪。

    ”母亲,儿子绝不忘了今日之辱,今日立誓,纵然挥刀,血溅三尺,也要还了今日报应!“李元青低头立誓,因为生怕这誓言遥遥,生怕母亲转身而去。

    “既能有如此誓言,便是受尽世间最大的苦难,为人父与母也要苟活,因为终有一日,会有那么一天,太阳终会照射在每一个发霉的角落。”母亲从怀中掏出一个小小的包袱,丢在李元青的面前。”这是你的盘缠,也是远去我与你的父亲唯一的馈赠与资助。“

    李元青轻轻抓在手里,这是八、九两纹银才有的份量,李元青喉咙哽咽,还是破喉喊出一声:”母亲!“

    ”够了,你,你,你的父亲不愿见你,让我告诫你:‘男人的泪水,永远不应为人所见,等你回来!’”虽然极难开口,但母亲还是终于说完,转身离开,没有丝毫犹豫滞留。

    朝阳没有变成烈日,李元青已经走到了鹿角坡。

    鹿角坡蜿蜒缠绵,这是唯一出山离镇的大路,盘绕在东面的大山之上,好似一条极欲挣扎破山而出的巨龙,衔着巨口随时欲吞噬了那正扶摇直上的烈日。

    李元青默然数着脚下的步子,这鹿角龙道一共十九万三千二百步,心中暗暗记下回来的路,并且一定要数着回来,这十九万三千二百步,一定要走回来。

    五德小镇离南广郡其实并不远,李元青在大火地一户徐姓人家借宿了一夜,这户徐姓人家也是殷实之家,客气招待了一路辛苦的李元青。李元青却是分外小心,生怕这山高路远,若是这一家人起了歹心却无人知道,一夜未曾完全入睡。第二日,这徐姓人家的少爷,名唤徐登云,长得极为俊俏,身材却微有些胖,一副威猛少年模样。徐登云似乎是看出了李元青的小人之心,不客气地说道:”难怪你会流落江湖,你这良心俱被狗吃了,竟然一夜翻滚不睡,想来是怕这荒山野岭,我们一家谋财害命罢!“

    李元青老脸一红,被人瞧破了心思,真有些无地自容,竟无任何话语可对答辩解,只得默然受了这一番嘲讽。

    ”哼,果然是小家人户难出人物!“徐登云印证了心中所想,愈加得意地辱没道。

    ”徐少爷,你可以骂我不成气候,小人之心,都可以!但请你不要侮辱我的家门,也纠正你一点,麻烦你记住,寒门永远出贵子!“李元青说得理直气壮,一时竟把这得意洋洋的徐登云噎住。

    李元青不再理会,走出几步,思量一分,转过身来,恭敬地对着徐家门户,深鞠一躬,”勿怪我小人之心,这江湖我只得如此,终会有一日酬谢今日留宿之恩,再见!“

    尽管徐家屋外早已没有人在,李元青仍是恭谨十分,心中感念真诚。

    徐家屋内却是一家子,隔着窗楞糊着窗纸,正看着这远去的李元青,徐家老父亲笑吟吟地夸赞道:”人心险恶,这小伙机警提防本也没甚,反倒是人之常情,却是这十五、六岁的少年能有这般心智且不忘恩,他朝定成气候!“

    ”父亲何故如此亲信一个路人,江湖流浪能有何用?不定哪一日便身死强人之手,更何谈其他?“徐登云心中不服,嘴上更是不服,反驳父亲更是心中有气,本是父子却要念叨他人,如何不气?

    ”为父不与你争,暂且拭目,留待他日自会应验今日之预。“徐父不再理会,转身走进堂屋之中,拿起床头《麻衣相术》,继续看了起来。

    “天轮上提,必为人习。”

    “虎目含光,法令微起。”

    “确实是个好面相,咦,这中年却怎的又有个劫难线?”徐父百思不得其解,只是喃喃念叨。

    李元青却已走远,早已走远。

    又一夜,第二天明下午。

    南广郡,一路跋涉而来,终于近在咫尺。

    李元青人生第一次看见这样的城池,竟如此雄伟。远远看去,高逾十丈,巨大的城门好似一张巨口,城门正中高悬一块大匾,近了才看清,原来竟是一块天然镶嵌的石匾,石匾上书:“镇守雄关”四个大字。

    李元青一宿半天没吃东西,着急火燎地赶路,就为了早日寻到那可改变命运的铁剑门,每一分每一秒都不想浪费,匆匆走到门前,不曾与守门将士招呼,径直走进了城门。

    “站住!”一个雄浑的声音响起。

    李元青不敢妄动一步一毫,立在原地,胆怯地说道:”官爷,我是五德镇人,就是来郡里寻个亲戚!“

    ”哦!口音倒是我大镇雄人无疑,只是你这厮也太不懂规矩了嘛,獐头鼠目地乱蹿,若是军爷我手中长矛刺来,也当刺死个细作,是也不是?“这守城兵士竟是个把总,摸着胡须缓缓走了过来。

    ”军爷说得是,军爷说得是,小人谨记在心,绝无下次!绝无下次!“李元青反复赔笑道,顺手递上一锭碎银子。

    ”嗯,小兄弟既然通情达理,军爷也给你指条道儿,免却你入城少些麻烦。“守城把总掂了掂手中碎银,高兴地说道。

    ”劳烦军爷指点迷津,少受些苦楚自然最好。“李元青倒是没有想到,这入城还有何规矩,心中倒是平添了几分好奇,脸上却仍是谦恭之态。

    ”此去城中还有十里,有不胜脚力之人,总要租赁马匹,但凡官道之旁,偶有身着黄甲官差一群,若是招手拦截,须得尽快停下接受盘查,切记不可招惹,不过似你等这般挑夫脚力,倒也不必太过担心,若是骑乘马匹车辇的,那就须得十分小心注意了,一旦黄甲官差招停拦截,轻则纹银孝敬十两,重则扣押车辆马匹,那是城中漕马运司衙门,专管水路马匹税银征收,可是城中三大难缠啊。“守城把总似乎也是深受其苦,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写在了脸上。

    “漕马运司衙门,管的是漕运船只和骑乘车辇,我等路人理应不在管辖,为何却要如此小心?”李元青心中疑惑。

    “哼,是官便是管,你好自为之吧!”守城把总见李元青有质疑之色,心中已生了一分嫌恶之意,懒得理会眼前这乡下穷酸小子。

    ”多谢军爷指点迷津,小人一定谨记在心,万二分小心入城便是。“李元青恭谨顺从的说道。

    ”恩,小子倒是懂些礼数,虽然这身行头穷酸些了,倒也有些大家风范,难得难得!“这守城把总不吝赞美之词,一半是肺腑之内掏心之言,一半是怀中暗揣的一锭碎银沉坠坠,器重之意不吐不快。

    辞了守城把总,李元青一路询问了几个挑夫之后,尽拣小道山路而行,生怕一不小心走上了官道,就难免遭遇到进退不行,死死压榨的无力境地。

    远远地终于看见了,密密麻麻青瓦飞檐,偶有巨大的烟囱冒着袅袅的青烟,细听似有舞乐嘈杂之声,好不繁华!越走越近,竟还有有三层五层的高楼,屋脊之上飞鸟振翅,直欲破空而去,如此高楼盖放瓦片想来也是极难的,竟还能安放如此巧夺天工的机巧,筑建青瓦高楼的匠人想来也非寻常。

    满怀着憧憬与敬畏之心,李元青细细小心地迈着每一步。铁剑门,是整个南广郡的第一大江湖门派,并不须几番周折,按着路人指点,李元青终于找到了这或许可以改变一生命运的铁剑门。

    三丈三尺的门墙,青瓦红墙一派威严,门柱四根虎踞龙盘、祥云栩栩,抬头仔细一看,四根门柱顶端都浮刻了一柄巨大的宝剑,直直下刺,正欲破开门柱上的龙虎祥云,陡增了几分凶煞之气。

    大门正中悬挂一块六尺长的红漆木匾,龙飞凤舞的三个烫金大字:铁剑门。匾下两扇巨大沉香木门,散发出阵阵异香,门上硕大的门钉金光灿灿好不威严,大门左侧竖挂上联“南广大力伏虎降龙“,右侧竖挂下联”古邦铁剑镇守雄关”。虽不工整且意蕴浅俗,但对于如此一个江湖门派却平添了几分豪情,倒也不失门面。

    李元青心念起这一生,若想再不受那穷困潦倒之苦,若想摆脱”我为鱼肉人为刀俎“的可怜境地,只有眼前的铁剑门才是唯一的活路,轻嘘了一声,满是唏嘘。猛地却又咬紧了牙关,要想成为那万人敌高高在上,必须下死心去学,李元青低声起誓道:”今日从此门入,勿论万苦千难,定要习得一身本事,若不能习得那万万人敌之武艺,纵然出了此门亦只是具尸体罢!”

    李元青整理了一番身上衣物,大步迈上前去,抓紧门环,用力撞击着威严巨大的红漆沉香木门。

    “咚咚!咚咚!”

    李元青心中激动不已,这改变人生命运的一扇大门即将开启,这扇巨大的门后会是一个怎样的天地?开门的又会是谁?

    开门的是一个身着黑色紧身练功服的少年,少年额头上缠着一条红色布条,正中绣着一柄青色宝剑,极小却分外明眼。

    “你是何人?胆敢擅闯铁剑门!”黑衣少年看了一眼李元青的衣衫,毫不客气地大声喝问。

    “上禀哥哥,小子求见铁剑门主!”李元青俯身拱腰,抱拳施礼说道。

    “呵呵,哪里来的穷酸乡下小子,敢在铁剑门前卖弄斯文,就凭你竟也想见我家门主,就是我等外门弟子一年也难得几回见到门主尊容,似你这等人也想见我家门主,真是笑话,赶紧给我滚!”嘲笑一番之后,黑衣少年竟抬腿便是一脚,李元青身体轻轻便飞出了门外三尺,这少年果然好生大力,不过十六七岁的少年,竟能有如此腿劲。

    李元青重重摔倒在地,再也忍不住心中愤怒,大骂道:“你也不过是条看门狗,多食了几年富贵人家的剩菜,凭什么瞧不起人,今天我就是来找你家门主,赵克明!赵克明!你给我出来!”

    黑衣少年正欲出门再施手脚,好好教训眼前这穷酸的李元青一番,不想李元青竟撒起泼来,大声呼喊门主姓名,一时竟被吓住,不敢再妄动半步。

    李元青心中也自有一番谋划的,那老余头武艺高强,既然推荐自己来这铁剑门且言之凿凿,想来与这赵克明关系匪浅,这几声大呼小叫虽失了礼数却也无关大局,倒是眼前这少年武艺不弱,若再苦苦哀求只会平白多受些皮肉之苦,若再不用点手段想来今日恐难以得见那高高在上的门主赵克明。

    “何人在门外喧哗!”声音落出,一个文质彬彬十五、六岁的少年走了出来。少年一身白衣,长发随意披散在身后,剑眉虎目,一派勃发英姿,竟让门外阶下的李元青心中卑微自惭之意,不敢与之直视,只得将头低了一分。

    “麟师兄,这小乞丐竟然妄想求见门主,被我问住之后,竟在门外撒泼胡喊起来,连门主名讳也被这小子冒犯了,还请师兄定夺。”这黑衣少年立刻就换了一副脸容,再没有之前的傲气跋扈,极尽谄媚地一言一语细细说道。

    “你是何人?”白衣少年随口问道,言语中却自带三分威严。李元青竟不由自主地回答道:“我是南广郡下五德镇上李元青,我想求见铁剑门主!”

    “你要见我父亲所为何事?”这少年竟是铁剑门主的儿子,着实吓了李元青一跳。

    “我是受一位前辈所托,让我带一句话给铁剑门主。”李元青故作神秘地说道。

    “既然如此,你在此地等候,容我上禀父亲,请父亲见你一面便是。”见李元青如此神秘兮兮又一副庄重的模样,少年也不敢怠慢,转身便要离去,还不忘嘱咐黑衣少年一句:“以后但凡登门之客,勿论是谁,且须礼数周全。”虽是轻声细语,却吓得黑衣少年急急唯诺道:“麟师兄教训得是,谨记在心,再不敢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