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奥匈帝国再起 > 第233章 突袭
    万一一些人瞎折腾,影响了一些资本家在俄联邦合纵国的收益,那些受了损失的资本家肯定会不高兴的。

    可他们这些官僚们、又对俄军将士的一些举措,恼恨不已。

    要知道各大强国,在伊斯坦布尔地区或多或少的都有人员、财产方面损失。让各国的政府高层很难给一些资本家、国民交代。

    其中的金钱、财产等损失,更可谓是非常巨大,这些人能不闹事吗?所以让各国政府高层非常矛盾、举棋不定!

    尤其是资本对外投资大国,英、法两国的政府高层和一些企业集团,那个矛盾和气愤不已啊!

    英国的政府高层,自然希望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既能分裂北极熊俄国,又能挡住沙皇俄国南进的道路。

    同时可以威慑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使得整个东欧地区、西亚地区势力,达到相对的一些平衡。

    但英国的政府高层,可不希望这个国家过于的强大,威胁到大英帝国的世界霸主地位,甚至在个别欧洲地区的地位、国际声望。

    英国、法国政府高层,希望这个国家的高层人士听他们的话,不能让他们对这个国家失去一定的掌控力。

    否则他们宁愿不要这把锋利的魔刀,大不了从新扶持一个比较听话的政府、或国家政权,来完成他们心中的一些任务。

    ………

    俄联邦合众国的总统格罗斯,对前线军方将领的这种无脑行动,那是气的咬牙切齿!

    要蠢到何种的程度,才会考虑在强敌遍布的环境下,去一座人口众多的国际大都会内,玩什么傻乎乎的大屠杀行为。

    而且牵连到的欧洲各国百姓、企业集团如此之多,让格罗斯这个国家总统如何去对外进行解释啊?

    今后的俄联邦合众国,又如何去得到国际社会的大力支持,从而对抗沙皇俄国等的虎视眈眈呢?

    可前方的主要军事将领,也不是格罗斯本人愿意去主动得罪的。

    军队的一些将士,为了获得大量粮食和饲料等物资,就地取材对敌国百姓进行抢掠那太正常了。

    人家当地的百姓当然不服气了,有一些过激举动、开打是完全正常的事情。

    据说骑兵部队的战马、往往比人都娇贵的多,哥萨克们为了自己心爱的战马,宁可自己有时去忍饥挨饿、那是啥事都敢干。

    ……

    格罗斯这个俄联邦合纵国总统的位置,可是需要下面的实权将领们、大力的支持和拥护。

    更何况俄国与奥斯曼帝国各界之间、可是数百年的世仇国家,互相之间的攻伐、抢掠太正常了。

    俄土两国之间,较大的战争都打了足足10次,断断续续的打了241年,这次就当是第11次俄土战争好了。

    两国之间根本没有什么缓和关系的可能性,打也就打了、杀也就杀了,其他国家的民间团体谴责也就谴责好了,这就是残酷战争的一个小插曲。

    前线的主要将领勃鲁西洛夫上将,也没向他本人汇报这件具体的事情。而格罗斯总统的信息来源,是从其他国家那边陆续得到的一些消息。

    这里面有没有什么隐情、谁知道呢?为了无厘头的一些事情、去大力得罪军方实权将领,格罗斯这个俄联邦合纵国总统,才不会那么干呢?

    至于日后给国际舆论、一个交代的问题,同样非常的简单,老老实实大家出面口头上认个错,找小猫两三只把所有的责任抗了就完事了。

    大部分的将士得到了好处,也不会去过多计较个别倒霉蛋的一些问题。心头只会暗自庆幸自己没被光荣的选上、用来给高层将领顶缸。

    如果格罗斯总统知道,他非常看重的统军大将勃鲁西洛夫上将,将带着南下大军的主力,勇敢的面对数倍联军主力部队,并发起坚决的主动攻击。

    估计格罗斯就会想死的心都有了?会不会喊出:“勃鲁西洛夫、还我军团”,就不知道了。

    如果格罗斯总统知道,奥斯曼帝国的苏丹等国家高层,将攻击的重点目标转到了俄军部队的头上,誓要狠狠的报仇雪恨一番。

    而南下的俄军部队,在双方前线各地的实际防守力量空前虚弱,格罗斯总统估计会大骂勃鲁西洛夫上将:

    “勃鲁西洛夫你个鳖孙、害总统不浅!”

    ………

    一向信奉攻势战略的勃鲁西洛夫上将,这次毫无疑问决定玩一把大的,不就是投入重注豪赌一把吗?

    计划用数万的精锐骑兵部队,和大量的骑马步兵,为战役的发起主力与支撑点。

    全军通过快速强力打击、突破,迅速穿插到敌军的后方,优先击溃联军的重火力和稷重等部队。

    用大量骑兵部队的高速度与冲击力,获得整个战场上巨大的胜利。

    当然,自己部队那本就少少的炮兵等,重火力装备的前出支援、也是很关键的一环。

    如何能够把大炮等重装备悄然前移,快速发动迅猛攻击,为骑兵部队的突击砸开几个突破口。

    并支援部分的突击火力,伴随骑兵部队作战等,让勃鲁西洛夫上将等俄军中高级将领,同样的头疼不已。

    这时他们恨那些兵痞抢掠时,不知道多牵回些大牲口来,牵回的也别急着改善生活啊!

    但留给上将等人、陆续完善计划的时间,实在是非常的有限。自己手头的硬件设施,已经完全的定型,就那么多的战士和家伙什了。

    所以逼不得已的、勃鲁西洛夫上将等俄军中高层将领,也只能选择走一步看一步了,边打边根据情况调整吧!

    他们这些将领们相信,即使自己的部队、真的打不过联军的主力,俄军主力部队的撤退,还是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巴尔干各国联军上下,也根本不敢、不能将强大的俄军主力部队怎么样……

    至于欧洲病夫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人的军队,勃鲁西洛夫上将从没看进眼里。按往常两国军队交战的战绩等来看,1换3都说明俄军的将士没发挥好。

    更别提这次的南下俄军统军主帅,还是才高八斗的他勃鲁西洛夫上将了。

    所以勃鲁西洛夫上将等人,根本没想到、奥斯曼帝国军队的主力,会准备主动找俄军的主力部队死磕,把最后的主意打到了俄军的身上。

    不过勃鲁西洛夫上将,确实是一位军事方面的大才,用兵果敢、狠辣,一手烂牌也照冲不误。

    俄军主力部队在黎明前一反常态的,采用短小却精确的火炮弹幕,针对着整条联军防线,把意大利和巴尔干各国联军高层弄蒙了。

    还没等各国联军军方高层反应过来,考虑如何去统一行动、指挥作战呢。

    俄军的精锐骑兵部队,已经分成数股发动了大规模、突然、重点的疯狂攻势,顺利的在联军防线上,撕开了几个口子。

    随后的骑马步兵等,自然顺着骑兵部队打开的口子、紧随其后,迅速向两侧扩大突破口的同时,向着联军支援部队、重武器装备部队高速冲击而去。

    把几个准备明显不足国家的官兵,打的不断溃败了下去,因为他们的战士大多是刚从睡梦中惊醒,手边上也缺乏足够的武器、弹药等。

    更缺乏高层统一的作战指挥,和大量的重武器装备,好去面对俄军的这些快速骑兵、精锐战士。

    被俄国骑兵撕开的防御缺口,紧急增援上去的联军部队不但没能堵上。反而在增援途中,被一些俄军骑兵撞上、自身损失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