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追击大人物 > 第六十三章 自我催眠
    姐姐,你知道吗?杀母之仇太大太重,我作为人子,作为一个男人,亲眼目睹,我必须承受属于自己的宿命,去承担一个儿子的责任。我不知道你是否理解,我害怕被你治愈之后,丢失整个自我,找不到回家的路。

    吴望这番话,让吴希唏嘘不已,她无法用熟悉的科学方式,去安抚弟弟那个破碎的灵魂。

    事实上,因为不知道吴望的确切年龄,吴父并不能确定他们两个谁大谁小。

    吴望之所以是弟弟,完全是因为吴母的原因。

    吴希的弟弟小望,不幸被坍塌的批斗台压死,导致吴母精神崩溃,患上精神分裂症。

    当年,当养父吴家栋领着黄石第一次踏进吴家时,吴母一把将他搂在怀里,十指相扣,不让任何人靠近,嘴里一直不停地念叨着:小望、小望,我的孩子,你终于回家了。

    从此之后,黄石变成吴望,成了吴希的弟弟。

    吴希对弟弟,也许是哥哥的这个男人,一直怀有一种特殊感情。当她听完他发自内心地倾诉之后,被他感恩与慈悲情怀所打动。

    这个突然走进吴家的男人,为了保护吴家,宁愿用个人意志控制心魔,而不去释放压抑已久的黑暗情绪,其超强的个人意识,令人敬佩。

    事实上,吴希不得不承认,这个捡来的的弟弟,确实为两位老人精神上带来用心理理疗无法替代的精神安慰。

    特别是母亲,从心理学的角度讲,黄石代替弟弟小望出现,让她老人家暂时关闭了丧子的痛苦记忆,有效平复了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经常发生的暴躁情绪,最大可能地避免对自己和他人做出伤害性攻击行为,让母亲相对平和地度过那个特殊时期。

    母亲的意识一直处在浑乱不清的状态,然而,精神与身体安然无恙。

    假如,吴希想,如果不是黄石以吴望之名守在吴家,妈妈能不能活到现在,是一个让她不敢想象的问题。思前想后,处于半公半私的原因,她不再对弟弟提及心理疗伤一事,同时允许吴望,观摩自己的工作流程。

    经过一段时间细心观察,针对弟弟关注心理学专业的资料倾向,吴希推测,他的目的是准备日后自我催眠。

    吴希不动声色,继续观察他的言行动态,渐渐明白弟弟为什么选择记者这个职业,为什么热衷于暗访调查这类冒险行为,为什么积极参与警方的卧底行动,深入社会最黑暗之角,与犯罪分子混在一起。

    这是吴望利用职业之便,训练自己,为将来追击杀母凶手做准备。

    不管父亲承不承认,从捡到这个男孩开始,在他踏入吴家的那天起,父亲已经有意识地开始训练培养养子的意志与体能。

    吴希清楚地记得,一年365天,风雨无阻,父亲带着弟弟晨跑锻炼。在进入吴家的第二年开始,父亲安排少年的吴望习武练拳。

    稍大一点后,又让弟弟学习跆拳道、柔道之类的搏击运动。

    甚至所选的职业都带有使命色彩,新闻记者的本质,就是揭露黑暗,追求真相,伸张正义,维护法律公允与人性尊严。

    是的,这是他们父子之间达成的默契,抑或是一种契约。

    上天让两个男人走到一起,演绎着属于男人之间生死相托的故事。

    仿佛在他们相遇之日开始,便拥有了同一个命运:作为两代人的男人,一老一小相互依赖,相互帮助,共同承担宿命赋予他们的责任与使命。

    作为资深心理学家兼心理咨询师,又是近距离观察,吴希在确认并理解的前提下,开始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吴望。

    吴希担心弟弟操之过急,走火入魔,为他开出一张正确理解心理学的专着书单。

    从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西格蒙德·佛洛依德到人格分析心理学创始人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等大师的心理学专着,希望吴望正确理解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影响和帮助。

    吴希根据自己掌握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在网上,大量查阅国内外有关自我催眠方面的专家着作,帮助弟弟把关,避免他受到旁门左道心理学地伤害。

    有些所谓心理学专家,为了达到赚钱目的,常常偷用宗教意识影响他人,扰乱大家的思维,令其误入歧途。

    经过专业性鉴别之后,吴希选用美国当代心理治疗师彼得·兰伯罗博士的自我催眠理疗理念,送给弟弟一本这位博士写的《自我催眠术》着作。

    吴希要求他必须用心熟读兰伯罗博士的《自我催眠术》,如有不明白之处,随时和她沟通。

    她告诉吴望,在实施自我催眠时,只要集中精力,抛弃一切杂念,彻底放松,独立完成自我催眠没问题。

    为了顺利完成第一次自我催眠,按照姐姐建议,吴望购买了几件辅助工具,用于引导自己。

    一只音乐节奏器,他把它调好后放在左边的床头柜上。

    他把录有引导词的录音笔和已设定闹钟程序的手机,放在右边的床头柜上。

    引导词,是根据兰伯罗在《自我催眠术》中的提要拟定的。

    手机是新买的在金城注册的号码,目前无人知晓,不用担心这时候有电话打进来,干扰破坏正在进行的自我催眠。

    至于背景音乐,吴望选择的是大提琴曲《光影》,又译为《殇》。

    最近一段时间,因为自己的原因,母亲和姐姐一家选择远走他乡,让吴望感到愧疚和不安,让他常常产生压抑感伤的情绪。

    伤感是因为无奈,人在没有选择的时候,最担心的是麻木。所以,每当感到伤感的时候,吴望选择倾听马友友演奏的《光影》曲,放松自己。

    这首大提琴曲表现出的追求光明的执念,让吴望感到一种无畏和力量。

    沉重,但不屈挣扎;坚忍,但奋力向前。唯有不懈,才能完成使命,最终完成xrk计划。

    这是一首属于所有独行者的安魂曲。在你孤独的时候,默默地陪着你走。当你牺牲之后,它将你的灵魂赠送给后人。继承是人类的本能,它不会出现时空扭曲,不会被光影滞留,更不会被历史羁绊,它是《殇》,哪怕夭折,依然不屈……

    <!--csy:21482924:64:2018-11-2310: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