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宋货郎 > 第六十八章 书房之中绘乾坤
    柳青紧随在赵知府身后,穿廊过殿,绕过威武森严,令许多人胆颤心惊的府衙大堂,便来到了苏州府衙的后院。

    后院是知府大人退堂之后居住和日常处理公务的地方,这里的院落精致细腻,庭院与各种花草树木,池塘流水,亭台楼榭巧妙地汇成一幅江南水乡独特的建筑画卷。

    路过府衙大堂之时,柳青的心还有一些紧张,他不知道,蔡京写给马知府的书信,在赵知府这里究竟能有多大的效用,是正面的效用还是反面的效用。这个从未谋面的赵知府到底会不会卖蔡京的面子。如果将他哄骗至大堂,那惊堂木一拍,水火棍一夹,治他个拢乱官府的罪名,那他可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但来到这里,他悬着的那颗心终于放了下来。他不禁自嘲地一笑,心道:人在紧张的时候,智商会跟着直线下降。这是在官府,真要让自己过堂,还用骗吗?这些官差早就一拥而上,把自己绑来了。

    柳青没有料到,一派威压肃杀之感的苏州府衙,后院竟建得花园似的,苏州园林天下闻名,这里建的,比苏州城中许多大户人家的宅院还要精巧细致,看来,最会享受人生,最有品味的还是官老爷啊。

    七绕八转,移步换景,不多时,两人来到了一个临水而建的歇山顶两层檐的建筑前,只见正门之上挂着一块匾,上书《静思堂》三个大字。赵知府门前驻足,望了望高悬于头顶的牌匾,说道:“柳公子,这里是本官的书房,之所以取名《静思堂》,就是要提醒自己,忙完一天的公务后,回到这里,好好地想一想,一天之中,哪些事做得对,哪些事做得有所欠缺,需引以为戒。柳公子,请进。”

    走进一看,柳青立时被充盈四周的书香之气给震惊了,这里哪是什么书房,简直就是一家书店或者大学里的图书阅览室嘛。

    只见数不清的书架书柜罗列四周,上面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有散装的,有成卷的,有的是崭新的,还有许多书页泛黄,打着微卷,一看就是经常被翻阅的。

    书房的四壁之上还有许多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的水墨画。

    看看四周的景像,柳青有点儿懵圈。在他的印象中,这些达官贵人的所谓书房,只不过是接待私客,密谈相商和处理日常公务的地方,像这样郑重其事搞得书香色彩这样浓厚,还真是出乎意料。

    这时,赵知府指着一个偌大的屏风说道:“柳公子请移步这里。”

    绕过屏风,眼前的一幕更让柳青震惊。只见这里橫着一张长达一丈,宽六尺的巨大书案,上履一张大大的画纸,几乎覆盖整个桌案。

    到了这里,赵知府躬着身子,头也不抬,盯着书案,若有所思地道:“柳公子,这幅画我创作多日,可是对这画的色彩始终不满,蔡大人在信中言道,柳公子在书画方面颇具天赋,本人现在正遇困顿,本知从何处下笔,还望柳公子不吝赐教。”

    来这里之前,柳青设想了无数的情景,预想对方会和自己说什么,怎样发问,自己如何作答。但想来想去,万万没有料到来这里竟是为了一幅山水画。

    柳青站在原地,恭身说道:“赵大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晚生怎敢在关公面前耍大刀呢。”

    赵知府道:“哎,柳公子不必过谦,若没有真材实学,又怎能成为蔡元长的高足呢?元长兄文墨书画皆造谐颇深,眼届自然也高得很,绝非常人可比。他能收你为徒,那你自然也差不了,柳公子就不必过谦了,请移步这边指点一二吧。”

    “是。”柳青缓步向前,和赵知府并肩而立,仔细一看,立时被眼前的景像所震惊,这是一幅长达丈余的巨幅山水画卷,画卷之上,既有气势磅礴,连绵不绝巍峨群山,也有山下小桥流水人家,牧童吹着短笛,游走在山间小路之上。见了这幅画,柳青真正见识了国画的博大精深,意境深远,自己后世所学,除了一些千百年流传下来总结并创新而出的理念外,若论绘画的功底,着实无法和这个时代的人相比。”

    “此画波澜壮阔,意蕴深远,晚生从没见过如此豪迈的山水画,真令晚生大开眼界啊。”柳青赞叹道。

    “你别拍马屁,我请你来是让你指点一二的,不是听你来吹捧的。你看这里。”赵知府指着山水画中一条飞瀑飞流直下,说道:“这里的颜色我无论如何调,总觉着和四周的环境不太协调。”

    柳青仔细看了看,说道:“飞流直下的飞瀑的确是白色的,但在雨天,受光的影响,瀑布会变成灰色,而非白色,所以白色的瀑布用在这里和四周的景色一对比,自然会显得有些突兀。将这里用些灰色会更好。还有这里,加浓一些,过渡会更加的自然。这里……对了……还有这里,将颜色变淡一些,过渡会更加的自然。柳青将后世所学的一些摄影知识拿了过会,光和影的艺术完美重现于一千多年前,自然听得赵知府不注地点头称赞。”

    赵知府满意地点点头,说道:“好,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柳公子的真知灼见真令在下茅塞顿开呀。经柳公子一点拨,这画可就完美得多喽。”

    柳青道:“在下不敢。赵知府乃书画大家,晚生仰慕久矣。”柳青的这句话,纯粹是拍马屁的话,若对赵知府仰慕久矣,还会送错信吗?

    赵知府当然知道对方在恭维自己,也不说破,挥了挥手,说道:“柳公子何必客气,请移步这边吃茶。”说着,赵知府向门外喊了一声:“上茶。”

    刚分宾主坐下,两名身着妙裳,模样俊俏的婢子便端着茶壶茶碗,脚步轻盈地走了进来。

    “柳公子,请用茶。”赵知府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柳青端起茶碗,呷了一口,说道:“谢赵大人。嗯,这茶果然清爽甘冽,回味悠长呀。谢知府大人。”

    赵知府笑了笑,转了个话题,说道:“蔡大人在信中说你在苏州有一家成衣铺,名曰霞裳馆,请马大人多多关照。无事不登三宝殿,柳公子多次登门拜访,肯定是有什么为难的事吧,马大人已去别处做官,你有什么难处,需要本官帮忙的,尽管开口。”

    听了赵知府的话,柳青立即起身,深深一揖,说道:“晚生的确有一件事,需要大人帮忙。”

    赵知府道:“你说吧,是何事?”

    柳青说道:“赵大人,晚生来过几次府衙,发现在这里当值的衙役官差穿的袍服都浆洗得有些褪色了,所以,晚生想为衙门里的每一位官差做一身崭新的袍服。而且,如果大人不嫌弃,晚生还想为大人您做几身锦衣绸袍,所有的衣服全都免费赠送,不收任何银两。”

    听了柳青的话,赵知府哈哈笑道:“柳公子,这哪里是我帮你,分明是你帮我嘛。我到任后,正想为衙门里当差的弟兄们置办一身行头呢。难道,柳兄弟多次登门拜访,就为此事?”

    柳青道:“主要是为这件事,不过,还有一件小事,我想……如果大人能……那么……”

    柳青小声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赵知府听后,连连点头道:“可以可以,小事一桩。”

    回到店中,柳青心情大好,对迎面而来的方杰说道:“小杰,去找肥叔取五十两银子,置办一桌上好的酒菜回来,晚上,在后院,我要请大家吃酒。”

    这时,芸儿从后院走了过来,看着柳青满面春风的样子,又让方杰置办酒菜,不禁好奇地问道:“柳青哥,有什么喜事吗?怎么这么高兴?”

    柳青道:“当然,当然了,因为我们的霞裳馆准备重新开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