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石竹花 > 第三十二章 山路弯弯(2)
    ();

    1

    话说那母女二人车子失控时,坡上的来往行人一见,自然是人人避之唯恐不及。

    其中,一位正推着空车子上坡来的中年男子,一看到有失控的车子冲了下来,也是赶忙推着车子就往路边躲闪。

    到车子冲到跟前时,那中年男子幸好没被直接撞上,更没造成伤筋动骨的后果。

    车子只是擦身而过,之后翻到了一边的沟里去。

    不过,擦身而过的后果还是有一点的,那就是中年男子身穿的那条裤子的屁股部位上,在车子擦身而过时,不知怎么就被挂破了一个不算小的、兔子嘴模样的窟窿。

    而这倒还算其次。

    更为关键的,是那位中年男子,他跟时下的许多乡下男人一样,受生活条件的限制——也是没养成习惯,穿裤子向来都是“单挂号”——里面没穿裤头!

    哈哈,如此一来,那中年男子可就难免陷入尴尬的窘境了——一当他突然觉得屁股那里似乎有凉风侵袭时,扭脸低头一看,一声“哎吆俺娘”,便赶忙一把用手捂上。

    并且,他还顿时便有点火眉急眼地冲那朝着他走过来的母女两个直嚷嚷道:

    “这、这算咋回事?你们说咋办吧?咋办?!”

    那母女站到了中年男子面前,一时也只是红脸秃噜的,实在不知如何是好——反正总不好来上一句“到底什么情况?让我看一眼”吧?

    围上前来的人们见状,不觉都冲那中年男子发笑起来。

    有人甚至还玩笑道:

    “这倒也好,多开一个门,正好凉快!”

    有人却也不以为然道:

    “不就是一条干活穿的破裤子吗?还值得让人赔你不成?”

    更有人风趣地提议道:

    “我看也讲不上啥赔不赔的,这位大嫂要是针线现成的话,干脆这就来上几针,给他把口子缝上还不就结了?哈哈。”

    那中年男子一听这句话,马上梗着脖子道:

    “说得轻巧!那可不成!我这可是一条好好的裤子,咋就成破裤子了?再说,这还耽误我推石头挣钱呢,哪能就这么算了······”

    也随着人们围拢上来观看的三奎,见那中年男子一副不依不饶的样子,言行中似乎不无一种“庄户二细”的来头。

    三奎再转眼看了看那一对显然老实巴脚没啥嘴眼、一直不知所措的母女二人,不禁对那母女一阵心生同情。同时也对那中年男子就起了三分反感。

    于是,一个忍不住,三奎上前便冲那中年男子道:

    “你这何必呢?就消停一点吧。这毕竟是装着石头的车子,没让你伤筋动骨的,就算你走运。知足吧你·······”

    那中年男子不甘罢休地:

    “啥知不知足!又不是我故意找她们的事······甭扯多了,就让她们看看把我裤子刮坏了咋办吧?”

    三奎不觉口气中有点恼意地:

    “咋办?我看你还是就凉拌吧!得饶人处且饶人。你这拿着鸡毛当令箭,干啥呢?事情又不是谁故意的,这你也清楚。再说,眼下这会谁活得容易?不是被逼无奈,别说是她们女人小姑娘家,我他娘的都不想来出这份臭汗!可就这么点小事,你却还想让人家赔你?亏你也真好意思!”

    三奎如此的义正言辞,使得那中年男子一时不由得膛目结舌······

    事后听知情人讲,三奎他们才知道:推石头的母女二人,那母亲原本有两个儿子,都已成了家。

    因为分摊老爹临死时欠下的医药费,那兄弟俩不仅大打出手,以至头破血流,最后竟然还“火气侧漏”,一齐对准了母亲火力全开,上演起了现代版的“墙头记”!

    这不,他们对母亲来了个你不管,我也不问,生死由命,富贵在天!

    直把个老娘搞成了阴天晒衣服——晾起来了!只能与小女儿相依为命,苦度时光······

    2

    因为今早在家里有事耽误了工夫,大奎兄弟俩出门得晚了。

    到他们把第一车石头推到目的地时,天色已是晌午,只得饭后再去。

    这一趟,他们兄弟推来的石头重达六百多斤,能挣到三块来钱。

    一车就能挣这些钱,看似不算少。但三奎在看到本村有一个兄弟俩每人一辆车子所挣的钱后,心里便开始沉不住气了。

    三奎注意到,人家兄弟俩每人推一辆车子,平坦路段时都是各推各的;到上坡下坡和过沟过河的关键路段时,两人又可以互相协作,一辆车一辆车地去通过。

    这样一来,就使得两人到关键时候,相互都能有所帮助和照应。不至于单人独手孤立无援,把自己搞得太累。

    并且,运用这种办法,别看两个人每辆车子上装的石头,都会比两个人共用一辆车子似乎要装得少一些。可两个人的两辆车子所装的总和,明显要比一辆车子的装载量要多出一截。

    看清楚了这笔帐之后,三奎真巴不得马上就能去借一辆车子来,也好兄弟俩每人使唤一辆。

    那样也就能多挣到一点钱。

    但一想到借车子,三奎心里一时也不免有点犯难。

    毕竟三奎也清楚,有眼下这样挣钱的大好机会,但凡手里能掌握着生产队里的手推车的那些壮劳力,没人会坐视挣钱的好机会白白溜走——肯定不会有在家空闲着的车子。

    而那能够空闲在家的车子,却都是个人所有的!

    这年头,庄户人家日子过得窄巴,不说一般人家所能拥有的唯一家用电器,恐怕也就仅是一只手电筒而已。

    就是一辆皮轱辘木架子的那种最普通不过的独轮手推车,对于一些家庭来说,也简直就是半边家当!

    不言而喻,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会舍得出借给外人使用的。

    更何况是去干推石头这种让车子受损厉害的事情!

    虽然心里对借车子不免犯难,但心里仍不愿放弃这一打算的三奎,心里还是在不停地琢磨着。

    三奎尽管也明明知道跟自己血缘关系亲近的二叔家有一辆手推车——也肯定是空闲在家里,可他对此连打算都没打算。

    宁愿不去推石头挣这份钱,也不去张嘴借他的车子!

    三奎一当忽然想到一个人时,不禁一拍自己脑袋,心里暗暗怪怨地道:

    “这啥脑子?转了一周遭倒把他给忘了!”

    于是,回到家来,三奎不等在饭桌前坐下吃饭,他一把抓起一个煎饼,又从咸菜缸里捞出两个去年腌的红椒子拿着,边吃边匆匆就出了家门······

    3

    三奎忽然想到的这个人,他不是别人,正是前面我们提到过的、三奎在林业队上的那个要好朋友张来顺——也就是自己模样长得“不达标”,但去相亲时却总喜欢拉上三奎这个“英俊小生”作伴的那位。

    说起那张来顺,别看人家长得不咋的,可人家家庭条件不错。

    这不,虽然人家只比三奎大一岁,却已是结婚两年了。

    而且,人家娶的那位面目有点像猫咪卖萌——颇有点喜感的老婆,自从一过门来,“坐果率”那是相当高——一年一个孩。人家这几天正忙着给刚生了二胎的老婆伺候月子呢。

    话说这三奎:

    从家里一出来,他就直奔张来顺家走去。边走边大口吃着煎饼,看来是肚子有点饿极了。

    尤其看他那吃红辣椒的样子——我的乖乖,简直有点像在吃水萝卜!

    只不过,这势头并没维持多久——到第一个辣椒刚吃掉,已是见他被辣得连连吸凉气、张嘴吐舌头。脸上很快也就冒出了汗来······

    都说:葱辣嘴,蒜辣心,椒子辣到脚后跟。

    三奎走着走着,心里不由地:

    “妈的,敢情这脚后跟还真他娘的有点热刺刺的呢!”

    但是,当快走到张来顺门口时,被辣得脸上直冒汗的三奎,脚下却是由不得越走越有点迟疑了起来。

    因为越来越走近张来顺的家门口,三奎的心里不免隐隐产生了一种感觉;

    一往,自己虽然也没少借张来顺家的车子用,但那都是一般地家用,跟现在要借了车子去推石头、自己来挣钱不是一码事。这似乎是不是有点太······

    正当三奎脚下有点迟疑不前这功夫,说也巧了,院门敞动,张来顺正好从家里走了出来。

    一看到三奎,张来顺就热情的往家里让。三奎却显得好像有点言语支吾,不知所措。

    见状,张来顺看出点什么,忙问道:

    “怎么······有事啊?对了——看你这一身,是不是推石头去了?”

    三奎语气含糊地:

    “啊······刚回来······”

    注意到三奎的神情,张来顺忽然一下意识到什么,开口笑道:

    “我知道了——你是想来借车子用吧?”

    “啊······”

    “嗨!你直说还不就行了?真是!啥时也学会跟我客气上了?”

    “我只是······我这不是觉得推石头不是干别的嘛······”

    “哪又有啥不一样?想用就用嘛。跟谁呢?”

    借到车子的三奎满心地激动与欢喜。

    兴冲冲回到家来,三奎还特意去找了一些扒下来晒干、准备烧火的树皮,把它仔细捆绑在车子的那些容易磨损的部位上。

    一番收拾之后,三奎便与大奎一人推着一辆车子出门上路。

    4

    一出得村,汇入到了推石头的人流,大奎便注意到邻居跳猴子一家人也走在前面的路上。

    只见韩桂芬的弟弟韩田推着车子走在前,父亲跳猴子倒背手拿着旱烟袋跟身其后。

    再后面是韩桂芬推着车子的大哥——那位人送外号“老面瓜”的韩信。

    韩桂芬则是走在大哥的旁边。

    显然,韩桂芬这是因大嫂身边有那么个软骨病、又是弱智的闺女走不开,她是帮大哥来拉车子的。

    走着走着,韩桂芬也注意到了走在后面的大奎兄弟俩。

    她本来满心想自己走慢一点,也好让后面的大奎撵上来,两人也能说点话。

    但是,看看那倒背手走在前头的老父亲,她又不敢这么做,只得心里窝里憋屈地跟在大哥旁边,一直朝前走去······

    下一章节的标题是:破了头搧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