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石竹花 > 序章一 传说与现实
    ();

    1

    石竹,一种山里人一般纯朴的野。

    它植株矮小,间节稀疏且细挺,枝叶纤细而青翠,形似绿竹。

    朵怒放时,它虽无牡丹、玫瑰的那般富贵娇颜,但也是宛若铅笔卷屑,异彩纷呈。

    如同野山枣是一种无人喝彩的生命存在一样,石竹也是百之中地位卑微的一种草。宋代就有“石竹为品最微”的说法。

    尽管如此,可它也具有着一种不贪富庶、耐得住贫瘠与寂寞的不俗秉性——年年岁岁,春来夏到,看漫山遍野,那棘丛、乱石间,沟畔、地堰上,它迎春风抽芽,沐夏雨开,尽将自己的美丽与芬芳奉献大地,点缀人间······

    2

    石竹村,一个张姓人家占绝大多数的山村。

    一条小河自村前蜿蜒西去。

    河的南边近靠一座岭。

    因岭上每年多有石竹开,繁成阵时,煞是好看,令人赞叹不已。故而人称石竹岭。

    村子也就随之有了一个颇诗意的名字:石竹村。

    可以说,在附近这一带地方,石竹村有着颇高的知名度。

    究其原因,这与村前有座石竹岭当然不无关系。

    但显而易见的是,这与此地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更为有关!

    村子里,从军者,位至开国少将者有之;为文者,从古旧前朝的科举,到如今的高考,金榜题名者真可谓层出不穷!

    这在山乡僻野间实不多见。

    这也就难怪外人一提道起石竹村,不免便会有一番“人杰地灵”之类的感叹与赞誉。

    而一当说道起石竹村的“人杰地灵”,在有些人的头脑中,难免就会联想到一个地方——石竹村后的那座王坟。

    毕竟从古到今,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对于“王墓之地,必有灵气”的老话颇为迷信。

    3

    石竹村后,北去约八九百米处,在一片山区少有的、平展开阔的高台地上有着一座古坟。

    相传那是一座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汉代王墓。

    看那王墓,封土堆高三十多米,占地约一万多平方米。上面苍松蓊郁,灌木丛生。

    其间,大小不等的野生动物,如野兔、刺猬,以及各色毒蛇之类,尽皆有之,洞穴遍布各处。

    更有那机灵的黄鼠狼,凶猛的狸子,它们的身影时常在丛林间闪现,给本就透着阴森的坟林,越发添增了几分莫测的神秘与可怖······

    自然,如此一座千年王墓的存在,难免也就会附衍出一些如梦似幻的神话与传说。

    可以说,在王坟这一块,要论多有出没的,那就要当数黄鼠狼了。

    而这附近一带地方,也是有关它的传说故事为数最多。

    黄鼠狼,一种民间颇多灵异传说之物。

    据说得道成仙的,可以跟人一样,即能直立行走,也能说人话。

    关于它们得道成仙、仗义行侠的故事,历代皆有不少流传。

    通过这些故事,我们不难发现,故事里的它们,大多是被人们赋予了一种人类道德所推崇的知恩图报、惩恶扬善之类的正面形象。

    当然,有些故事也不尽如此,而是反映出了它们个性的一面。

    譬如,直到今天,在当地仍然流传着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

    说是曾有一个人,名叫张老七,他在靠近这王坟的地方有一块地。

    一年春上,这张老七正在耕地。说来也是巧了,偏偏这个时候,有一只得道的黄鼠狼就走了来,竟想跟他寻开心。

    可那张老七呢?却是把这只黄鼠狼看作是不祥的孽障,一开始就有七分不待见。

    于是乎,当那只黄鼠狼捡了一块已经干巴了的牛粪饼顶在头上,在张老七前面一边直立行走着,一边说着人话,连连问张老七道:

    “你看我长得有点人样没有?好好看看。”

    那张老七正满心里不愿搭理,所以干脆也就头不抬眼不睁,只管耕自己的地。

    后来,他见那只黄鼠狼老是不依不饶地劲儿,心里由不得便暗暗动起了火气,恶向胆边生。

    如此之下,他就一边不动声色地继续耕他的地,一边用眼睛的余光偷偷扫着那只黄鼠狼,一只手却是悄悄地想去拿下搭在肩头上的赶牛鞭。

    待到赶牛鞭拿在了手里,他回敬地大喝一声“你有个diao样!”,与此同时,扬手甩鞭,照着那黄鼠狼就猛地一下狠抽了过去。

    随着“唧”地一声惨叫,那只黄鼠狼一溜烟就逃了个没影。

    过了一会,远处这才传来黄鼠狼恼恨恨地喊话:

    “好你个张老七,好鞭!你给我等着!”

    正是由于这“悔不该”的一鞭子,张老七的厄运从此也便开始了;

    先是他的床铺、枕头上,见天就会有奇馊无比的黄鼠狼尿,熏得他那叫一个头昏脑涨。

    后来事情更过分了,发展到:他明明装进水壶的是好好的水,可当倒出来想喝时,也总会带着一股刺鼻的尿馊味!

    另外,他做饭的时候,本来做得干干净净的饭菜,但到了他揭锅吃饭时,便见那饭菜里,往往都会掺杂着羊粪蛋驴粪蛋、死蛆烂蛤蟆之类,让他好不恶心······

    最终,万般无奈之下,那张老七只得一拍屁股下了关东,一去没回头,好似泥牛入海······

    4

    关于张老七的这个故事,流传固然很广,但它也仅仅就是一个“传说”罢了,谁也说不清这里面到底能有几分真实。

    当时序到了现代,社会尽管是发展进步了,可有关人与黄鼠狼之间的故事,却是仍有发生。

    而石竹村的青年农民张大奎,在他身上发生的一个故事,就是很为村里乡亲们所津津乐道的。

    故事听来似乎也会让人感觉颇有些灵异,不过它却是真实发生的。

    那是张大奎刚刚十八岁的一九六六年——亦即他的父母相继亡故,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压在了他那还稚嫩着的双肩上的那年。

    一天傍晚,张大奎在生产队散了工回家走,当从王坟近处路过时,竟意外地遇上了一只倒在路边,腿伤难以行动,疼得浑身瑟瑟发抖的黄鼠狼。

    看上去,那只黄鼠狼的个身,在同类中算是大个的。

    由于腿伤严重,血流不止,如不及时处理一下,那只黄鼠狼恐有性命之忧。

    见此情景,本就心性善良的张大奎,不免就动起了恻隐怜悯之心。

    他先是赶忙到处寻找,采来一些土称“萋萋芽”、具有止血消炎去疼功能的一种野草。之后在自己的手掌里把那野草揉烂,接着挤出其中的汁液,滴在了那黄鼠狼的伤处。

    做完这事后,张大奎又去寻来一点木棍,他想把那黄鼠狼的伤腿给固定一下才好,但用什么来捆绑呢?

    看看自己补丁相连的上衣,没容多想,张大奎有了主意,他从衣服上撕下来一块布条,小心仔细地给那黄鼠狼把伤腿捆绑妥当。

    料知那黄鼠狼一准就是住在王坟那儿——也是怕它会遭到别的过路人的伤害,于是,张大奎就抱起了那只黄鼠狼,一直把它送到王坟那里去。

    在一处灌木丛的后面,小心翼翼地将那黄鼠狼安置好,张大奎这才有些不放心地走开。

    当走了几步,张大奎再回头看去,只见那黄鼠狼正艰难地抬着头目送他······

    此事过后,张大奎也没觉得这是多大的事。所以,除了偶尔跟别人说起过,渐渐地,连他自己都快要淡忘了这事。

    可是,在事情过去了一个阶段之后,大奎家里开始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隔三差五的,院子里便会平白无故地多出一只被咬伤动不了的鸡,显然是谁想送给他们家吃的。

    这到底是怎回事呢?

    事情出现过几次之后,颇感纳闷的大奎,不由得也往自己救过的那只黄鼠狼身上想过,心里话:

    “难道会是它吗?世上真有这样的事?”

    为验真伪,大奎一当又一次听得院子里有受伤的鸡在地上“扑棱扑棱”挣扎的动静时,赶忙就奔出了屋来。

    大奎四下一寻目,果真便看到了院墙上有一只黄鼠狼——显然就是他曾救治过的那一只!

    而那黄鼠狼,见大奎从屋里出来看到了它,也没别的表示,只是跟大奎很温情似地对视了一会,之后便顺着墙头走开了。

    大奎完全明白了······

    面对此情,作为一个实心人,大奎在为之感动的同时,并不为自己曾经的好心得到这样的回报而心安理得,他反而觉得受之有愧,于心不安。

    这不,当那黄鼠狼又一次来给送鸡时,大奎便及时地出现,朝那要走开的黄鼠狼喊了一声。

    待那黄鼠狼停住脚对他注视时,由于无法用语言来交流,大奎便拿起了地上的鸡,走出去放在大门外,返回身闭上院门后,接着朝那黄鼠狼连连摆手示意——他用举动来告诉对方自己的心意······

    自此以后,大奎家也就再没发生过被送鸡的事情。

    故事至此就算结束了吗?

    序章二的标题是:“鬼宅”里的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