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有盛世 > 入戏在洛阳(七)
    是夜,华灯初上,月白风清。

    河水淙淙,三两红烛帐暖的画舫飘来渺渺琴声,贴俯在粼粼水色上漾出几圈涟漪。岸边弱柳扶风,微湿的青石板,模糊的红影像晕染开的胭脂。两侧悬在红绳上的六角绢灯五光十色,走马灯间的画影栩栩如生,应接不暇的琳琅商品陈列在路边,人们或独自欣赏,或携妻带子,人声熙攘淹没在人海中,摩肩接踵,笑意盈天,好不热闹。

    顾念兴冲冲的拉着程域一头钻进人潮中不亦乐乎,难得她大喇喇地出现不引人注目,当然要可这劲儿撒欢。猜谜,斗鸟,套圈还有一路的耍玩意儿都挨个试遍;烤串,糖卷,凤爪还有一列小吃横扫而过。人们只听见有银铃笑声从身后穿过向暖灯深处远行,蓝色的衣角一闪而过,像风来无影去无踪,抓不到摸不着的潇洒逍遥,令人久久的失神。

    总角的小童趴在父亲宽厚的肩头,睁大黑白分明的圆溜大眼好奇的瞧着面前的蓝衣姑娘,黑发黑眸晕着暖红的灯火,在沉沉夜色中不太真切的面容,眉梢眼角堆上款款笑意,嘴角抿着好看的弧度,递给他一串糖葫芦,朝他眨了眨眼睛,周边人来人往,欢声笑语,一闪神,人就不见了,好似庄周梦蝶,一场虚无。

    半晌。

    “爹爹。”小童拉拉父亲的衣服,软声软语叫道,“我看到神仙姐姐了,她给了我这个。”还扬了扬手里鲜红欲滴的糖葫芦,天真单纯的笑颜惹得人忍俊不禁。孩童天真烂漫,仿若戏言的话落在大人间本就不会相信,却也乐得有祥瑞庇护,纷纷放声大笑附和着,仿佛他们真的见过行走于世的神仙。

    顾念蹬蹬跑上朱红的廊桥,大舒口气,撑在栏杆上看庙会万家欢乐。甫时和程域走失,她倒不急,照样玩得尽兴,因为她看见沉浮人海的程域在找她,不紧不慢的样子好像看出顾念在故意躲着他,索性不急闲庭信步。顾念莞尔背着手汇入人流顺着廊桥而游。

    朱红的廊桥横跨御河,复道行空,像不霁的虹。两侧仍是红灯高悬,却是纸糊而成的,以墨笔点成百花,一眼望去,百花齐放,万般春色。挂着这些小玩意儿的架子后面是笑容可掬的小贩舌灿莲花地招揽生意,偶尔风轻抚而过,引得铃铛微摇,顾念抬起手轻点在那些铃铛上,一路跑过去,顿时叮当作响,曼妙得很。

    趁着人们好奇地四顾,顾念偷笑着跑开,停在一个买面具的摊子面前,颇感兴趣地打量这些墨笔勾勒,朱砂点染的神鬼面具,本坐在一旁的老伯站起身慈祥地问道:“顾姑娘,可喜欢老朽做的面具?”

    顾念见有人认出她来,不好意思的点点头,手往衣袖里要摸出铜板:“老伯,面具多少文一个?”

    老伯呵呵笑了两声:“顾姑娘若是喜欢,拿去便是,你若要付钱,老朽可就不能卖你了。”

    顾念手一顿,迟疑道:“这……”见那老伯坚持,默默踮起脚取下一个狐仙面具戴在脸上,顾念歪着头看到老伯在笑,微微掀起面具的一个角,俏皮的笑了笑,在离开时,悄悄在挂面具的地方挂上一个小瓷瓶。

    里面是烫伤膏,老伯手上有一处烫伤。

    程域并不急着找跑得没影的顾念,而是晃晃悠悠的四处闲逛,他突然觉得洛阳也不错,没有纷争,没有阴谋,一家灯火一围炉的热闹令人神往。方才他听见有个孩子说见到了神仙,忍不住笑出声,童言无忌有时候也觉得轻松,仿佛在告诉他世间美好的东西足够多,还有一个人在等他去找,所以足够美好。

    他在人潮涌动中看见一个泰然如礁石处之的人在前方等着他。

    不是顾念。她不会安静的等待。

    而是一个锦衣玉冠的十七八岁少年,拢着长袖温和的看着他,笑容浅淡,稳如磐石。人声渐远去,仿佛世间唯有两人默默伫立在时间洪流中。紧接着,那锦衣的少年拱手高举,自上而下,一个长辑后。

    烟火升腾,炸若惊雷。

    少年轻轻开口,声音刹那间被欢呼的人声淹没。

    即便这样,他也知道他在说什么。

    殿下,他叫自己殿下。不是程域,不是小域,而是域承,于七岁继任帝位的痴傻三皇子。

    周身景致流转,历经冬来暑往,春华秋实,仿佛眼前又倾倒一池春水碧荷,自己崇拜敬仰的老师,轻轻推出一个眉目温润的孩子到自己面前,含着笑对他说:“殿下,这是犬子,虚长殿下一岁,即日起是殿下的伴读。”

    这么多年过去了,韩家早已被抄家灭族,他还活着,自己本应该高兴地拉着他一番久别重逢的问候,可自己没有丝毫激动的情绪,而是一种麻木,绵密的痛。也许是因为自己知道他为何在这儿,又为何出现在自己面前,也许是因为他瞧见少年眼底的锋利,凌厉得令人敬畏。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清晰而镇定:“晋之。”

    尘封多年的名字破土而出,沉淀了儿时的回忆。

    其实他也忘了他什么时候能说话的,也许是几天前,也许是几月前,他不记得了。三年的默契,不用只言片语便能猜得七八,掌心烙下的字样有他贪念的温度,即使让他一辈子都开不了口,也不如何。

    但他没想过,自己第一次说话时会对顾念说那些话,那些让他多年后仍会从梦中惊醒的话。

    彼时他伫立在红灯尽头,身侧是悠悠的河水。

    几步开外是带着狐狸面具的顾念站着,一动不动。周身是往来人潮的言笑晏晏编织的尘世喧嚣。

    与他,与她,都无关,渐行渐远,只留潮声在畔。

    他说,你在当初就撒了谎,然后这个谎困了我三年。你的目的一开始就是为我。

    她不置可否。

    他说,三年来不断有人找我,你收到我母亲过世的消息,却一把火烧了,瞒得死死的。

    她不辩不驳。

    他说,你觉得把我困在山林就能隔绝庙堂,可你怎么知道我不想回去,荣华富贵,谁不肖想?

    她从头至尾,只是静静听着看着,没有被揭穿的仓皇,没有被指责的慌乱,像权衡风雨的神明,不管凡人如何怨愤如何挣扎,她无动于衷,垂头怜悯罢了。可李域承恨透了她这副模样,要遥不可及,高高在其上,不识人间坎坷,不晓世间万情。他一直都知道,所以有时也恨她,恨她不知,恨她不明,恨她不怜,也恨她不懂。

    至始至终,只有他越陷越深,无可自拔的是他,鬼迷心窍的是他,都是他。

    而顾念身在岸边,衣角不染,如立莲花。

    在这种时候他才能承认他的确是喜欢顾念,他自欺欺人三年,在今天随着怨恨一同冲出。

    因为太在乎,所以才不希望欺骗自己的是她,可事实残酷。

    最后的质问,他没想过要一个答案,如果他是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他九年前就不可能在牢狱里捡回条命逃出来,又辗转流离大江南北还能活下来,那样的日子生不如死。

    他是喜欢她没错,可那又如何?他冷笑着转身一步一步离去,眉宇间的淡泊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顾念久违的冷傲嚣张,一如从前。

    自己还要去复仇,杀父弑母之仇,羁旅困苦之恨,相比之下,自己和顾念都太微不足道。

    他停下和顾念说了最后一句话,将三年的温情敲得粉碎。

    他说,顾念,你机关算尽,可还是没能阻止一场血雨腥风,你卜尽卦象,仍是可怜可悲至极。

    可怜不懂七情六欲,可悲无人长命相随,苦守寒屋,枯等稀年。

    顾念看着他头也不回的走了,走得决绝,走得潇洒,她没有拦,也不想拦,在她骗他的那时起,她就该想到有这么一天,只是没想到会这么早。她看见那个锦衣的少年朝他盈盈一笑便消失在人群中,随即周围有几个毫不起眼的人也悄悄退出人群,这一切,湮没在灯火中。悄无声息,像什么也没发生过一样。

    好像她依旧躲着程域四处疯跑,而程域会在某一处路过烟火炊坊寻着她。

    与她同上归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