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铁流1911 > 第165章 【观察员吴某】
    说来也奇怪,以前的裘三升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的木讷人,自从开到山东之后,转眼间就变了样。成天乐呵呵的不说,见人就主动招呼拉扯家常、询问地方风物,嘴皮子利索了,舌头也能打转了,脑子都好使了几分。

    他的变化似乎证明了一个道理——人是受环境影响的。北方人裘三升在属于南方的湖北,在北方的山东,表现截然不同。

    带着一队侦察骑兵和一队骑兵第九团的“新兵”,不,准确说是骑马步兵,裘三升完成在龙口的巡视任务后,经艾山、大泽山山谷地区到平度,检验一下骑马走这条道的难度并记录行军时间。

    所谓骑马步兵的说法,乃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第九师骑兵团原本是没马的,番号给57炮营、机枪营占用。自从徐树铮将军给第九师带来战马之后,骑兵第九团才以当初吴家岗“马六标起义”官兵为基础,挑选各部精干步兵、炮兵组建起来,因为大多数官兵原本是步兵,才有骑马步兵之说。

    第二个原因是大帅对骑九团以及未来骑兵部队的编制、使用要求而来。战马,带给重步兵以快速机动的能力,挥舞马刀杀敌纵然痛快,却哪里有用马枪、驮载的重机枪和步兵炮来得利索?时代变了,兵种的战术使用也要变,否则,马六标在吴家岗的悲剧就多半会在骑九团身上重演。

    山谷中的道路,多半是金矿上的人们踩出来的。大泽山,在本地人嘴里叫“藏金山”,龙口南部、招远、掖县、平度北部,采金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前,到了清末,有李宗岱用机械挖掘金矿石冶炼,较具规模,却因经营不善而倒闭。

    行走在山谷间的小道上,骑兵们的话题自然就离不开黄金了。

    “教练官,你说这山里真埋着金子,会不会我们走着走着就看到一块金疙瘩呢?”

    裘三升笑骂道:“滚你娘的,尽往好处想。我说六顺儿,你见过金子吗?”

    “没”孟六顺蔫巴了,他家兄弟七个,薄田几亩,爹妈和前面的哥哥们要租田来种才能养活小的。就这样,七个兄弟只活下来四个,还温饱不济。老实说,孟六顺在汊河口当民团之前,根本就不知**为何物,只知道没地种的年轻人得自个儿找饭碗填饱肚子。如此境况,哪里见识过金子啊?

    “那”裘三升举手示意,勒住战马。“你去那边,看看是啥土质?”

    嗯,闲话是闲话,办正经事要紧!

    孟六顺翻身下马,从马鞍后抽出工兵铲,又拽了一条小麻袋,小跑到裘三升所指的山脚凹地,这里有雨水从山上冲刷下来的泥土堆积,不似别处大多为裸露的山石。一铲下去,泥土装进麻袋,这边的裘三升已经根据行程记录了“采样”的大致地点,用铅笔写在记事本上。写了两份,一份撕下来装进麻袋里,以便回去后对照。

    “是粘砂土。”孟六顺很笃定,毕竟是农家子弟出身,又在部队里学了些文化。

    裸露的山石,少量的粘砂土,真要在这鬼地方打仗,挖个单兵掩体都得费老大劲儿,更别说堑壕、防炮洞了!裘三升用带着些许抱怨、怒气的目光打量两边的山岭,山上还真没几棵像样的大树,大多是低矮的灌木、草丛。

    充任骑兵团教练官的裘三升翻身下马,一摆手,真要跟着下马的一长溜骑兵们停住了动作,看着教练官顺着山坡向上爬,一直向上。这就是第九师军官的作风,凡事身体力行,战场踏勘更是要求周到、细致,只有指挥官对地形地貌地物有了切实了解,才能在战时合理分配兵力,以充分利用地利。不多时,裘三升爬到山顶,举目四望,这一带的山形地貌都他娘的差不多,从山谷到两侧山头,高差大约百余米,最高的艾山在正东偏北方向,大约700多米高度。这山与大别山相比,充其量称之为丘陵吧?

    掏出本子和铅笔,勾画出这一带的地形,这是测绘队提供了地图之后的指挥官踏勘图,感性的认识结合地图的等高线,更能掌握地形地貌的特点。何处藏兵?何处列炮?何处为阻击地?何处适合迂回穿插?何处有明显的地物标志?骑马步兵的军官,这些事儿都要老老实实、扎扎实实的从头做起。

    勾画妥当后,裘三升看着自己的“作品”,满意的点点头,收好本子和铅笔,连滚带溜的下了山。孟六顺还眼巴巴的等着教练官给他说金子的事儿呢!金子啥样?老子也没见过!

    济南火车站,第五师军乐队排着整齐的队列,奏出慷慨激扬的第九师军歌。

    缓缓驶来的火车刚刚停下,靳云鹏和“小老弟”徐树铮,以及第五师、第九师、第十师的将校、各部的观察团代表、山东士绅名流就向前涌动到加挂的花车前。

    门开了,戴着眼镜的见习差遣官刘昭明准尉出现在门口,随后是傅常少校,两人跳下车左右站定,一身笔挺军服的何向东才大模大样、气场十足的现身,向站台上的人群立正行个举手礼,再面露微笑挥手示意。其实,他心底是不耐烦的,他可以用这套排场给段祺瑞撑面子,却不愿意别人用这种排场来浪费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徐树铮迎上来,他是陆军部次长,此次山东军事观察团的组织者,与何某人关系最好乃是众所周知。

    “又铮,你也搞这套?”

    “嗤,泰武将军的意思。”

    “那就快点,完事之后马上召集观察团会议。”

    “得嘞!”

    何、徐二人想尽快应付过场面,偏偏山东督军靳云鹏有自个儿的想法,竭力的想要把场面弄得更热闹、更排场一些。如今这年头,有段芝贵的前车之鉴,当督军不如当师长划算、稳当。他把第五师交卸给张树元之后,手里只有匆匆编成的山东第一师,心里总觉得没底,何向东的到来以及何向东与段祺瑞的关系,让他看到编组山东第二师的希望。当然,军械、军饷是关键!

    看看第九师的装备,那可要把人给眼馋死的。第五师还是老北洋都如此,何况山东第一师呢?!

    靳云鹏大摆接风宴席,热闹到午后四时许才罢休,何向东在第九师驻省办事处召开观察团会议。

    办事处设在城东张庄,这是一座带着南方园林风格的庄园,面积颇大而环境优美,又相对比较独立,选择作为重要军事机关倒是合适。看来,靳云鹏是费了心神的。

    客厅变成了作战会议室,巨幅的胶东地图和巨大到挤占会议室大部分空间的沙盘上,第九师各部的驻地以小红旗表示出来。当前,师部驻扎潍县,第十七旅驻扎昌邑,第十八旅驻扎高密。骑兵团一部在胶县火车站停车场东南拉出中立警戒线,另有游骑在龙口——莱州沿海岸巡逻。

    如此部署,完全是一副中立的姿态,甚至对于青岛方向的敌情顾虑似乎还要大一些。

    观察团成员或围绕沙盘指指点点,或仰头看着地图,其中一人引起了何向东的注意。此人身形中等偏瘦,穿大号的校官服显得有些空荡不合体,肩膀上挂着上校军衔。脸型也如身材一般,颧骨高、两颊深陷,嘴周肌肉结实,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刮骨脸”、“叫花脸”;额头高、眉弓轮廓明显,双眼略有些突出,纵然神情中带着一些抑郁,却也给人双目有神的感觉。

    第九师的手下败将——吴佩孚,此时,吴某人的目光就聚焦在地图上炮兵群的驻地标示上。

    何向东轻轻“嗯”了一声,向徐树铮打个眼色,两人并肩走到地图前,没有管那个看地图的“刮骨脸”,指点地图交谈起来。

    “德军防守尚且勉强,恐怕很难在即墨仰口一带组织起有效的反登陆作战。又铮,我认为如果一旦日军重炮兵在崂山湾登陆成功,青岛就已经是日本人的了。中立办事处有没有做出加入协约的决定?尽早加入协约,我这边才好尽早要求日军撤出青岛,都是协约国了嘛,占着友邦的土地算怎么一回事?”

    “你说的简单!”徐树铮倒不是演戏去撩拨吴某人,他没那心思,一个被第三师丢在副官长位子上的闲人,入不得陆军次长的法眼。“英、法、俄三国不是什么好鸟,此时咱们求着他们加入协约,条件想必好不到哪里去!前番,大总统向英国公使朱尔典提出三个加入协约的条件,其一是协约国垫款给咱们整顿军工厂,并请协约国派出专家来指导军火生产,以期与协约国制式相通。”

    何向东点头道:“从此看来,大总统对日本人和德国人还是有戒心的,想要摆脱两国对我军军火供应的影响。”

    “少打岔。第二条是协约国不得中国同意,不准签署有关中国的密约。这一条,大总统也做对了,直接针对的是前番的《日俄密约》。第三条,协约国家在中国的租界不能包庇**。”

    “参加协约国”何向东摇头道:“又铮说的对,咱们还得等等看,青岛就暂时丢给日本人乐乎一阵子,也算老子打疼他之后再塞他一个甜枣!”

    吴佩孚听得清楚,心中一动,转身面对何向东,立正道:“大帅,您要打”

    “嘘!”徐树铮急忙示意禁声,观察团会议暂时还是以“军事中立部署”和筹备、观察军事演习为主。此时的陆军部次长和观察使,二人都不敢保证与会的军官中有没有与日本人来往密切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