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奇梦仙踪 > 第三十三回 瓜洲渡却礼赋楚辞 苏州府留棺遇恩公
    ();

    且说,徐士林一行四人,离开树林,一路南行,不觉来到瓜洲渡口。徐士林举目望去,迎接的队伍排满江岸。江边上,人头攒动,锣鼓喧天,十分热闹。但见得:

    彩旗遍插随风舞,欢迎条幅大字联。

    身着罗绮尽绅士,顶戴翎是吏官。

    到得江边,徐士林下马。有一官员走过来,问明身份。高喊一声:“徐大人到!”刹那间,八府一十六州的官员,一字儿排开。各官面前都摆着礼盒,每人手里都拿着礼单,恭恭敬敬地躬身站在那里。

    徐士林见此情形,哈哈大笑,双手抱拳向大家致意。徐士林大声说道:“感谢各位前来相迎,徐士林刚到江南,没有什么政绩,加之徐某德薄才疏,不敢收受大家的礼物。希望各人各自都将礼品带回。各位的心意徐士林领啦!虽然说:“当官不打送礼的”,大家的敬意,我却之不恭。但是,我今天要是收了大家的礼品,你们又会怎么评论?徐某一日之间,不就成了大贪官了吗?希望大家不要陷我于不清不白之中?虽然,徐某不收大家的礼品,但是徐某好奇,想见识一下,各位送的是什么礼物?你们都打开礼盒,让我看上一眼,各位的心意我就领啦!”

    各位官员都纷纷打开礼盒,徐士林从东到西走了一趟,但见得:

    白色尽是银元宝,黄色全是大金条。

    绿色翡翠蓝田玉,红色珊瑚半人高。

    合浦珍珠窜成串,珐琅屏风镶玛瑙。

    纸墨笔砚皆名品,唐陶宋瓷尽官窑。

    杭绸苏绣件件美,吴越使女个个娇。

    这礼送的是面面俱到。只有人想不到的,没有人家送不到的。各州府官员都穷尽心思,出奇制胜,送来各式各样的宝物,极尽巴结之能事。

    徐士林看后点头道:“各位的美意徐士林心领了。徐士林何德何能?今日初来乍到,各位如此礼遇,实在消受不起。徐士林坐享国家俸禄,尚感愧对皇恩。今日大家所送厚礼,我是分文不取。各位全部带回。”

    接下来,官员引徐士林登上楼船,船上早已排好酒宴,徐士林举起酒杯对大家说:“今日徐士林不收大家的礼物,是想给大家做一个榜样。为官的人,一定要清正廉明。下面我对各府,县官员有三项要求,希望今后各位能够照办。

    其一,官为民之父母,人称我们是父母官,那么我们就要负起做父母的责任,就要把百姓当作自己的亲人,处处事事为他们着想。做官要堂堂正正,兢兢业业。徐士林眼中不容邪僻懈怠之官。

    其二,圣祖曾言:凡别项人犯,尚可宽恕。贪官之罪,断不可宽。我要求诸位:不许贪赃枉法,不许收取下级礼品。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蜜。我提倡大家要做君子,不做小人。徐士林眼中不容饕餮之吏。

    其三,古人云:“作法於谅,其弊犹贪,作法於贪,弊将安救?示人以义,其患犹私。示人以私,患必难弭。”所以我要求大家要作法於清,示人以正。坚决不干违法乱纪之勾当。我徐士林眼中不容虎狼之辈。”

    徐士林说后:楼船之上一片沉默,没有一人敢讲话的。

    酒过三巡,镇江府总督举着酒杯来到徐士林面前,点头哈腰地说道:“徐阁老当朝太师,功勋卓著,世人敬仰。今日得为阁老下属,实是三生有幸,是我辈的福分。今天我辈为阁老接风洗尘,为的是让阁老高兴。如果有做的不当之处,希望阁老海涵。早闻阁老文彩华发,当世无双。与东坡居士,伯仲难分。今日有缘得见阁老,希阁老略抒文才,使我辈一饱耳福。”

    徐士林乘着酒兴说道:“老夫不才,不会舞文弄墨。既然各位想听,老夫只有献丑了。今日来到楚地,老夫就胡诌一段楚辞,献给各位。

    题目是:《宴长江》

    大江滚滚东流兮,吾心涛涛激荡。

    流水一去不返兮,叹人生之无常。

    古今多少豪杰兮,如流沙沉江底。

    世人应当发奋兮,珍惜大好时光。

    苏子难忘兮,赤壁周郎。

    易安思慕兮,西楚霸王。

    老骥伏枥兮,壮志千里。

    歌以咏志兮,高举杜康。

    清风来兮,心舒畅。

    酒宴盛兮,笑声狂。

    莫忘怀兮,今日事。

    开步迈兮,向前方。

    江南兮,水乡。

    人杰兮,地旺。

    努力兮,官民。

    永享兮,天堂。

    徐士林吟罢楚辞,向大家道一声:“抱歉。”接着,所有官员都一齐站起来高声喊:“好!好!真是绝妙好辞!”

    宴罢,楼船已过长江。过江后,徐士林吩咐各州府官员,都回归职所。徐士林一行继续向苏州府进发,一日,来到苏州府衙。抬眼望去,府衙门前站着各式各样的人。看样子大约有四五千人,众人前面,还放了一颗合抱粗的大树干。

    徐士林走到人群跟前下了马,向人询问:这里聚了这么多人,都是干什么的?

    其中有一人,向徐士林说道:“我们是在这里等候江苏巡抚使徐大人的。”

    徐士林说:“我就是江苏巡抚使徐士林。不知,有这么多的人在这里等我,难道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

    其中有一个人,代表众人向徐士林说道:“我们是来求徐大人放人的。”

    徐士林说:“此人是个什么人?能惊动这么多人为其请愿?”

    对方回答:“我们都是吴江县的百姓。我们求大人释放的人是:我们吴江县,城中,有名的郎中,名叫时恩。此人,自青年开始行医,至今已有六十多年,在这六十年中,不知救过多少人的性命,今天在场的人,都是受过时郎中大恩的人。时郎中,因为,为匪人治病,得罪了官家,已被判处死刑。我们吴江县的百姓,舍不得时郎中死。听说,新来的巡抚大人,为官正直,铁面无私。于是,就聚众来向大人请愿。希徐大人秉公执法,还时郎中一个清白。”

    徐士林对群众说:“徐某有些不明白?你们众位是来救人的,抬一棵大树在衙门口干什么?”

    对方回答:“大人有所不知,这棵树可不是一般的树,这是一棵千年紫檀木,价值千两黄金。因为时郎中已被抄家,家中亲属买不起棺材。这是我们吴江县的百姓捐钱为时郎中买的棺木。如果时郎中死了,我们就用这棵树,做成棺材,为时郎中收尸。如果,徐大人能救时郎中出狱,我们就把这幅寿材献给大人,以表我们吴江县百姓的感激之情。”

    徐士林问:“现在时郎中押在何处?”

    对方回答:“时郎中就在苏州府大牢之中。”

    徐士林说:“诸位放心。徐某一定秉公办理此案,一定还时郎中一个清白。你们把寿材抬进衙中,暂时寄放这里。各自回家,听侯好消息吧?”

    徐士林听说恩人蒙难,心急如焚,恨不得马上见到恩人。徐士林一行四人进了府衙,放下行李。徐士林马上约黑牛一起前去探牢。徐士林安排公差,到酒楼买了五盒饭菜和一壶酒。他们带着酒菜,向牢中进发。到了大牢,牢头打开时恩的牢门,徐士林、黑牛走了进去。公差摆好了饭菜,徐士林对着时恩坐了下来,徐士林看了一眼老人,心中一股酸劲涌了上来,不觉流下了眼泪。

    你道时恩是个什么模样?那样子真是太可怜人了,老人是:

    白发蓬头满脸灰,髯须漫卷面匿晦。

    身躯佝偻缩成团,一件破衫胡乱披。

    徐士林眼含泪,低声说道:“老人家可是吴江县,有名的郎中时恩么?”

    时恩微睁昏眼,看到有人送来了酒菜,以为是死前的送行酒。心中有些愤恨。后来听人问起自己是谁?于是,瞪大眼睛,端详了一会儿来人,又认为是黑白无常来勾自己的魂魄,觉得自己已经进了鬼门关。时恩想:到了鬼门关人已经死了,还有什么可怕的呢?我要吐一吐心中的冤屈。于是,占诗一首,以表自己的清白。时恩鼓了鼓劲,大声吟道:

    时穷运蹇一老人,恩义播洒六十春。

    无愧吴江众百姓,罪该死处是黄金。

    徐士林听了时恩的话,也高声的说道:“恩公有恩,无罪。我要为恩人平反。”

    时恩又问道:“二位可是阴曹地府中的黑白无常?可是来接我去阴间的使者?”

    徐士林答道:“恩公此言差矣!恩公听好:

    徐徐江南三月风,仕途得意马蹄轻。

    林中萧萧白额虎,至今怀念救命星。

    徐士林是来搭救恩公的人,是来报答恩公救命之恩的。”

    时恩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想起来了。是老虎,黑牛到了。当时我就说你:“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今日果然应验了。今日见到你们,我高兴,我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肚子里饿得慌,拿酒来,我要吃他个酒醉饭饱。”三人吃罢饭,徐士林把时恩带出了大牢,一起回到府衙。

    正是:自古官场多肮脏,捷摄逐物日夜忙。

    绫罗裹体吃美酒,麻布缠身食糟糠。

    难得一虎从天落,长啸一声震群狼。

    欲使民福先治官,千秋垂范美名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