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公子不进宫 > 第二十七章 各怀心思(下)
    ();

    夜幕低垂,乐游原开始进入了夜间场的欢腾。

    如果说这夜晚的阜州城是浩淼银河,那么城内四下星罗棋布的灯火是点点繁星,乐游原便是其中十方一个亮眼的星座,而楼心月则是这星座中最醒目的一颗。

    “哟,是二少爷啊,这么晚了,二少爷还没歇息?”阿顺站在一扇普通房间的外面,见李有余来,笑着打了个招呼。

    “父亲也还没睡吧。”李有余打开了手中的食盒,“入秋了,父亲一向有胃寒的毛病,受不得凉,我让后面师傅冲了个姜丝茶。”

    “有劳二少爷了,眼看马上七夕了,这回的七夕彩楼会落在咱们楼心月身上,李掌柜没少操心,这些天几乎天天熬夜。”阿顺顺手要去接李有余的饭盒。

    李有余握着饭盒提梁稍稍往下放了放,阿顺抓了个空,微微一愣。

    李有余的意思阿顺是明白的。

    阿顺从李掌柜发迹开始就一直跟着他,李掌柜这两个儿子的性格他多多少少了解一些。

    若论头脑,论手段,论胆识,李有余是明显在李有年之上的,甚至在一些具体方面,李有年根本不是他弟弟的对手。

    可有一点,李有余不及他的哥哥。

    简单讲,就是李有余吃不得亏,严重些说,有些睚眦必报的意味。

    往大了说,叫胸襟。

    阿顺有时候也会想,李掌柜大概就是因为李有年的心胸太窄,所以比较起来,似乎是对李有年更亲一些。

    所以,李有余的处处周到,逢年过节,节气轮转时那种滴水不漏的嘘寒问暖,在李掌柜看来也自然被染上了几分有所求的功利的色彩。

    至于李有年本身是否真心实意,阿顺,叹了口气,看了一眼眼前的姜丝茶——

    或许就像这碗姜丝茶里切得细密如毫的姜丝,一咽难尽了。

    “二少爷。”阿顺放下了那只去抓饭盒的手,“李掌柜,这两天可能有些烦闷。”

    虽说自己是李掌柜的人,不能对这两兄弟有所偏袒。可毕竟也受了李有年一百两银子的礼。

    阿顺其实不太缺钱,但一百两银子,也确实不轻。

    他抢着要去拿饭盒也好,提李掌柜烦闷也好,都是想给李有年提个醒。

    但有些话,也不能说得太明白。毕竟,跟李有余比起来,自己算是个外人。

    ……

    “这么晚了,父亲还没睡?”李有余还是进了李掌柜的屋。

    屋内并不奢华,甚至可以说是有些简陋了,一张床,一张方桌,一个梳妆台就几乎填满了这不大的空间。

    李掌柜坐在方桌后,抬头看了一眼进门的李有余,并没有太多表示。

    手中握着一支笔,时而停顿,时而运笔,李掌柜眉间有疑云,似乎正为什么事不解。

    李有余似乎也习惯了这样无声的迎接方式,从饭盒中端出那碗姜丝茶,“阿顾亲手做的,说趁热喝最消寒。”

    “嗯,替我谢谢阿顾,也就他的手艺最得我的心。”李掌柜脸上还是没有什么太多的表情。

    抿了一口姜丝茶,李掌柜轻轻叩了叩碗壁,“你那一百两,我回头还是让阿顺还给你。”

    “父亲,这……”

    李掌柜淡淡道:“事先说了,榜首二百两,咱们是商人,诚信二字为立身之本。”

    李有余也不再推辞,“也好,我托人一并带给这回的魁首张师傅。”

    李掌柜忽然轻轻一笑,他看了一眼李有余,“我们父子间,你何必掩饰。连门房老钱都看得出来,张师傅也好,赵师傅也好,那都是你李有余的人,他们既然收了你一遍银子,这二百两就自然不能再要了。”

    李有余虽然脸上红了一下,却并不惊讶。买通判员,重金请名厨这些事,他本就没指望暗着做,毕竟只要是这楼心月里的事,是没有一件能瞒过李掌柜的。

    “这回,了不少银子吧。”李掌柜还是面色淡然。

    “要不是那韩昏晓……”李有余脸上闪过一丝阴鸷之气。

    李掌柜见了心中微微一凉。改不了,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形成,是最难改变的,自己这个小儿子哪里都好,只是天性薄凉,每每想到这,李效儒总觉得胸口堵得慌。

    李掌柜叹了口气,“最后那道菜,叫什么……火锅?那是道好菜,可惜没拿下来……若能拿下那道菜,这次的彩楼会……”

    李掌柜闭上眼用手来来回回搓了几遍脸,“可你毕竟还是赢了……今天就到这儿吧,也该休息了。”

    李有余心中微微一沉。

    就像他之前想的那样,这次的谈话他是要一个盖棺定论的说法的,他想知道这次自己在李掌柜心中能得一个什么样的评价。

    而谈话的结果……只能说不算最差吧。

    李掌柜虽然对自己用阴谋手段没表示有什么意见,却也先定下了个诚信是商人立身之本的调子。

    可你毕竟还是赢了……

    其实李有余今晚上等的就是这句话,他需要自己这位心思难测的父亲亲口告诉他,在这次跟李有年的交锋中,是自己胜了一筹。

    话是等到了,李掌柜说得很明白。

    可李有年却毫无胜利的喜悦。因为那句话前面还有一句,李掌柜肯定了韩昏晓做的火锅。

    这也是李有余最耿耿于怀的一件事。

    如果不是韩昏晓突然杀出这一下,自己名正言顺拔得头筹,风风光光盖过李有年一头……

    那韩昏晓,真是自己的丧门星啊……

    李效儒静静地看着李有余,心中却并不平静。

    那日,韩昏晓跟李有余在潘记杂货门口发生口角的事,他都听阿顺回来说了。在他的印象中,自己这个小儿子还从来没吃过嘴上的亏。

    那个韩昏晓,几句话就把楼心月跟乐游原的关系拆解得那样清楚,拿年总掌柜来压自己,又拿自己来压李有余……

    再加那日那两个一看就是宫里来的丫头来乐游原找人,自己上下打点好不容易才把李有余送达她两人面前,本来都快板上钉钉的事,结果她们几乎只是看了韩昏晓一眼,就立刻变了卦。

    那个韩昏晓……

    李效儒晃了晃手里的姜丝茶,把碗底几颗渣激荡了起来,一仰头,喝得干干净净,“那个韩昏晓,你少去招惹。”李效儒犹豫了一下,还是把剩下的半句说了出来。

    “你未必就能赢他。”

    李有余的眼角明显抽搐了一下。

    这话说重了。李效儒自然知道,即便对象是李有年,他都没说过你未必就能赢他这样的话。可没办法。

    李效儒经商这么多年,上至王府宫廷,下至三教九流,什么样的人都见过,自信有几分识人只能。可韩昏晓,他暂时还是看不透……

    连他都看不透的人……那韩昏晓如果真像表面上那样没心没肺也罢了,若是他有点其他心思,还真不好说啊……

    “父亲,我先下去了,您早点休息。”

    “父亲?”

    “啊……”李效儒惊了一下,回过神来,他从怀里掏出了一本薄薄的册子,“对了,这个,你拿回去好好看看,默记于心吧。”

    “这是……”李有余随手翻了几页,都是一些跟七夕有关的吟风弄月的诗词。而且,似乎都是些自己从没听说过的,像是新作。

    李效儒淡淡道:“过几日就是七夕彩楼会,诗会是固定项目。你若是最近没什么佳作,便就从那里挑几首来用吧。这回会有几位大人物要来,拿了文魁,于你日后入仕也有好处。”

    李有余还想说些什么。

    李效儒抬起了手,“这方面,有年是不如你的。阿顺,送二少爷出去吧。”

    看着李有余离开,李效儒把自己胖得有些发肿的身躯往椅子里挪了挪,倒在靠背上,第一次显出了疲色。低头看了一眼自己刚刚写下的一行小子:

    满城尽带黄金甲。

    李效儒不由得心底一颤,眼睛一阵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