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垄断大明 > 第31章 季氏养生堂
    ();

    季氏养生堂开在濠州城东南的一条僻静的巷子。

    和后世各种带着养生名字的养生会所比起来,这个季氏养生堂门面并不大气,只是普通的小堂门,门口挂着两块匾额,斗大的正楷,上联“自选长白云贵地道药材”,下联“蜜制丸散膏丹汤剂饮片”,中间高悬着‘季氏养生堂’的招牌,看着很是庄严。

    一路上易承从陈孝询口中得知了这个季氏养生堂乃是医药世家季家开的传家铺子,和街上那些庸医开的医馆相比,这季氏养生堂里不论是医师还是药材,都比其他地方好的多。

    踏过小堂门的门槛,易承就看到了季氏养生堂内部的情景。

    这门虽然不大,可里面却别有洞天。

    这个医馆看上去占地面积约有两三百平,很是巨大,在外面根本看不到这里面的情况,所以易承也是小小的吃惊了一下。

    医馆的正堂上挂着一块巨大的牌匾,看上去已经有些年头了,右下角的红漆都已经斑白,上门刻着‘妙手仁心’四个大字。

    在医馆的西边是一面屏风,东侧,是交错的两架巨大的黑漆柜子,这东西易承在后世的中医店里也见过,里面放的都是各种各样的药材。

    在中医柜子前,两个头戴幞头的年轻小厮面无表情的站在那,见易承几个人进来,只是看了两眼,也不说话,这搞得易承有些摸不清状况。

    这药铺难道对上门的生意不感兴趣?一个个伙计都是一副死人脸,各个冷若冰霜的。

    陈孝询这时悄悄拉了拉易承的衣角,见易承转头看他,他便指了指西面小声的道:“东家,坐堂的老先生在那呢。”

    顺着陈孝询手指的方向,易承就看到堂内西边的那扇大屏风,屏风后面似乎还有人影闪动。

    “先要去坐堂的老先生那?”易承好奇的问道。

    陈孝询脸上的表情有些精彩,仿佛跟看到什么新鲜的事似的,最后他才讪讪道:“那是自然,这坐堂候诊的老先生看过了病才能抓药。”

    “看病?”易承也是摇了摇头,“咱不是来看病的,咱是来收药材的。”

    “收药材?”陈孝询也愣了愣,“东家是想做药材生意?”

    “嗯,也不是做药材生意吧,就是打算买一些名贵的药材。”

    “哦~”陈孝询这才点点头,“这收药材,小人也不清楚具体是个什么行情,咱们还是先去问问这坐堂的老先生吧。”

    “嗯。”易承这便带着赵子辰和陈孝询绕过屏风,只见这屏风后是一张矮几,矮几上空无一物,左右放着几个蒲团坐垫,在矮几的另一头,一名蓄这山羊胡子的中年人穿着一身藏青色医师的长褂,正襟危坐的拿着本书在看,在他边上还站着一个穿着黑褂衫的年轻小厮。

    “几位是来瞧病的?诊金五百文,先钱后瞧。”年轻的小厮面无表情的朝易承开口说道。

    易承急忙摆手道:“在下不是来瞧病的,只是想向贵铺收购一些名贵药材。”

    他这么一说,年轻小厮也是愣了一下,那个正在看书的中年医师也放下手中的书,瞟了易承一眼。

    “本铺是医馆,不是药行,不知公子为何要到此处收药?”坐在蒲团上的中年医师忽然开口道。

    “哎呀,不是因为贵铺的口碑较好嘛。”易承笑道:“而且我只要名贵的药材,越名贵的越好,贵铺是濠州最好的医馆,想必会有我要的东西。”

    那中年医师忽然笑了,然后摇了摇头道:“不是在下不想卖,而是如今淮西大旱,这名贵的药材,可是用钱买不到的。”

    “用钱买不到?”易承有些迷惑,“那用什么能买到?”

    中年医师淡淡道:“粮食。”

    今年淮西旱灾十分严重,濠州城里的米粮店如今全部售罄歇业,城里的居民也都自发的开始屯粮,濠州周边的农村大都十室九空,一些穷苦的百姓全都向外乡乞讨逃荒去了,就算再有能耐,腰缠万贯,如今也难以弄到大量的粮食,中年医师也料定易承拿不出来粮食,所以才说出这话,想劝说易承自行离去。

    不过当他说完粮食两个字的时候,易承却是眼前一亮,他在卧牛村整整屯了一万多块钱的大米,足足有两千五百多斤,这段时间卧牛村的新村民无论怎么吃,也吃了不到三百斤。

    还剩下两千多斤的粮食,这药店无论想要多少,他都有能耐弄到,毕竟现在的粮油店想要买多少粮食都能买到。

    “粮食不是问题,关键是先生这有没有我要的东西。”易承说的很潇洒,让一旁的陈孝询有些坐立不安,他悄悄凑到易承旁边悄声道:“东家,如今城里可都是买不到粮食了....”

    易承做了个不用他担心的手势,陈孝询这才退到了他的身后。

    中年医师听闻易承说粮食不是问题,这才又上上下下重新打量了易承一番道:“年轻人说话可要想清楚,如今淮西大旱,家家都缺粮,公子莫要逞一时口快。”

    听到中年医师这么一说,易承就知道他是误会自己是哪家的富二代说嚣张话了。

    “我是真有自己的手段,我能弄到粮食,就是不知道先生这里有没有名贵的药材。”易承这一次的语气很是诚恳。

    中年医师这时才重新审视着易承道:“一千斤粮食,公子能拿的出来吗?”

    一千斤,元代的一斤是十六两,比后世多了一点六倍,他说的一千斤,大概就是后世的一千六百斤,也就是十六袋百斤重的大米,大概需要动用卧牛村一大半的存粮。

    “一千斤粮食,我可以拿出来。”易承衡量了一下之后,最后才开口道。

    “口说无凭。”中年医师也不是三岁小孩,易承说的话他可不太相信。

    “现在粮食我都命人安放在距离濠州不远的卧牛村里,如果贵铺的药材真的值一千斤粮食的话,我明日便可命他们把粮食带过来。”易承很是自信的回到道。

    那中年医师盯着易承的眼睛,许久,才转头对身旁站着的那名小厮道:“阿九,你去把珍珑盒里的药材拿来,给这位公子过目....”

    .....

    <a href=""><strong style="color:red">新版快眼看书客户端正式发布,收录海量书库资源提供读者免费阅读,书籍与各大平台同步更新,更有众多优质源的支持,赶紧来下载体验吧</strong>(点击即可下载AP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