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俗世仙妻 > 第002章 冯瞎子的预言终成真
    ();

    三月十五的白天就这样过去了,崔大脑袋并没有什么事儿,到了晚上的时候,崔大脑袋要去邻居家打麻将,她媳妇死死地拽住他,哪也不让他去。

    “唉,你拽着我干啥呀?”

    “今天晚上我哪也不让你去。”

    “撒手,别管我,少听人胡说八道。”说着崔大脑袋便推开了媳妇,向外面走去。

    说起崔大脑袋这个人呀,不仅混,更是倔驴一个,放在平日里,这麻将不去打也就不去打了,可今天他是非去不可,为什么呢?

    崔大脑袋在乡里那是公认的地痞儿一个,可人家呢,从不在自己的村儿里干缺德的事儿,同村儿的人倒也不是特别烦他,自打冯瞎子说出那话以后,也有同村的人劝崔大脑袋:到了三月十五那天晚上,你可别出门儿呀,就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冯瞎子那人说的话灵验着呢。

    崔大脑袋偏偏不信邪,一心想着让冯瞎子为自己说过的话而再次出丑,让人们知道,他冯瞎子并不怎么灵验,他不是说我今天晚上出事儿嘛,老子今晚还偏就出去玩去,我倒要人们看看,我崔大脑袋过了今晚,是少了条胳膊呀还是缺了条腿儿。

    那天晚上走出家门后,崔大脑袋还是有些紧张的,走路也小心翼翼地,他倒不是怕冯瞎子的预言成真,自己出什么意外,而是怕冯瞎子揣着锤子来找他拼命,所以他出门前就在衣服里藏了一把刀,以防不测。

    当晚他来到邻居家打牌,众人都对他说“崔大脑袋呀崔大脑袋,你不光脑袋大呀,胆儿也是真大呀”。

    麻将刚打了没一会,崔大脑袋的媳妇也来了,她是想等着崔大脑袋打完牌后跟他一起回家,生怕路上有个闪失。

    麻将打完了,崔大脑袋与媳妇也安全地回到了家。

    第二天早上崔大脑袋起床后,伸了个懒腰,看着那红红的太阳,得意地笑了,心想:冯瞎子呀冯瞎子,我看你怎么下得来这个台面。

    等到西乡赶集的时候,崔大脑袋一早就来到了集上,他要在那里等着冯瞎子,拆他的台。

    一个小时过去了,冯瞎子没有来;整个上午过去了,冯瞎子还是没有来。

    哈哈,冯瞎子不敢来出摊儿了,此时崔大脑袋更得意了,逢人便说:冯瞎子,哼哼,不灵哟,现在都没脸来出摊儿了。

    从那以后,冯瞎子真的再也没有来西乡赶集算命,人们都说冯瞎子这次可栽在崔大脑袋手里了,人家三月十五那天晚上该干啥干啥,一点事儿没有,冯瞎子的话不灵呀,你看,他都不敢来出摊儿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都淡忘了这件事,崔大脑袋也渐渐地忘记了这件事,只当那天冯瞎子生气虎着他玩的。

    后来过了没多久,崔大脑袋家修西房,房子的四周围墙都快修好了,但还没有上顶,一天夜里,崔大脑袋被一泡屎憋醒,他感到肚子痛,就出去上茅房,农村的茅房都是在院子里的,他急急忙忙地穿上裤子,披了件衣服,出了屋门向茅房走去。

    人在肚子痛急着拉屎的时候,尽管很着急,但也不敢跑的,甚至都不敢走得很快,因为那个时候人的中枢神经系统肯定会接到屁股内侧神经元传来的信号:报告大脑,百万屎大军呼之欲出,我们快守不住了,请您走路减少颠簸。

    那天崔大脑袋就是这么一种状态,他家的茅房在院子里的西南角,当他走过正在修着的西房旁时,院里的狗突然一阵乱叫,吓得一只鸡竟然飞了起来,窜到了西房的围墙上,白天修房的工人们散活儿时,不知谁落下了一个锤子,正好被飞到西房围墙上的鸡,用翅膀护打掉了下来,不偏不离,正好砸在了崔大脑袋的脑袋上。

    崔大脑袋当场被砸昏,据说那天人们送他去医院的时候,大家都是捂着鼻子的,人们都说,崔大脑袋被锤子砸了,连屎都给砸出来了。

    阿梨我从小到大,总是听人们习惯性地说“小心我把你屎给打出来”、“我揍出你屎来”、“某某被吓出屎来了”等这样的话,可心里就是不明白,人挨打或受到惊吓的时候,真得能被打出屎、吓出屎吗?

    直到崔大脑袋的脑袋被砸以后,我总算明白,真的可以的,可这需要两个前提条件,缺一不可。

    一个是受到伤害或惊吓之前,人一定要处在急于上茅房的情况下,也就是说首先肚子里要有货,而且它们正以猛虎下山之势向边境杀去,并随时有偷渡成功的可能;二是受到伤害或惊吓前,屁股内侧的神经部门一定要誓死遵守大脑总部机关的命令,坚守住阵地,直到主人受到伤害或惊吓后,大脑总部机关处于混乱时,再打开关口,开恩放行,那么这个时候他的主人才能说是被伤害出了屎或吓出了屎,在主人受到伤害或惊吓前,早一秒钟打开关口,那只能怪屁股内侧神经部门办事乏力,根本够不成主人因受到伤害而出屎或吓出了屎这么一说。

    崔大脑袋那晚被砸昏了,后来被人们用三轮车拉到了县医院,做了CT是中度脑震荡,出院后过了个一年半载的也就康复了。

    多少年后,人们回想起那个月圆之夜还不禁感叹,幸亏当时没有汽车,是三胖子开着三轮车和大家一起把崔大脑袋送到医院的,如果当时是用汽车送的,那么到了医院的时候,他崔大脑袋还没死呢,大家伙就先死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崔大脑袋被砸的那天晚上,人们急着把他送往医院,在这种情况下,耽误一分钟都可能多一分生命危险,根本没时间给他换裤子。

    后来人们常说,崔大脑袋在外面的名气臭,屎更臭,还有人说,崔大脑袋这次可真的是臭名远扬了,竟扬到了县医院。宋朝的蒋捷曾有词云:秋娘度与泰娘度,风又飘飘,雨又飘飘;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那我们在这里模仿者古人的手法,追寻着先贤的气质,为崔大脑袋简写几句词吧:一剪梅·崔大脑袋,……西乡有个大脑袋,名也臭臭,屎也臭臭;……裤子没换到医院,熏了护士,呛了医生。

    崔大脑袋的脑袋被砸之后,人们都说,冯瞎子可真厉害,他说的话果然成真了;也有的人说,话虽然应验了,可不完全应验啊,毕竟人家崔大脑袋三月十五那天晚上没事啊,崔大脑袋是三月十五过后,又隔了一个月才被砸的啊。

    后来说冯瞎子并没完全应验的那些人终于明白了,人家冯瞎子真的一点都没有食言,那年闰三月,也就是说,那一年的农历有两个三月,人家冯瞎子只是说“三月十五月圆夜”,可并没有指明是第一个三月还是第二个三月呀,难道说第二个三月的十五就不能算三月十五吗?崔大脑袋被砸正是在第二个三月十五的晚上。

    冯瞎子名噪一时,成功荣膺了当年整个东西两乡年度热议榜的第一名、东西两乡年度人物风云榜第一名,他的这件事迹广为流传,人们越传越神,越神越传,冯瞎子不知不觉间成了当地妇孺皆知的人物。

    冯瞎子通过这件事儿,在当地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呢?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吧,当然这只是我听人说的,事情的真伪无从考究。话说崔大脑袋被砸不久后的一天,一个妇人在家里做农活,顺便看着她四五岁大的孩子。

    孩子不听话老是哭,她怎么也哄不好,便对孩子说,你别哭了,我一会给你买去,孩子还是一个劲儿地哭;她又说你再哭我打你啊,孩子根本不听她那一套,就是哭;她气得真得打了孩子两下子,孩子哭得更厉害了,撕心裂肺地扯着嗓子哭喊。

    她实在是没招了,这孩子软硬不吃你说咋整,然后她下意识地对孩子说了句:你哭,你哭,你再哭我就把你卖给东乡的冯瞎子去,说完后没想到,那孩子傻傻地看着他娘,竟然不哭了……

    人的名树的影,从此冯瞎子这三个字竟成了东西两乡人们哄孩子的利器,连几岁的孩子都对这个名字耳熟能详,对这个名字忌惮三分,可见冯瞎子这个人,当年在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话中,出场率有多高,他的事迹在当地的影响有多大。

    据说崔大脑袋伤好了之后呀,还曾买了些东西,亲自登门向冯瞎子道歉,并把一百块钱还给了人家,冯瞎子大人大量,也就没有再与崔大脑袋计较。后来,崔大脑袋就跟变了个人似的,出门儿跟人说话也客气了,下三滥的事儿也不去干了,有时候能帮别人个什么忙的也毫不吝啬地帮一把,人们纷纷说,崔大脑袋这王八羔子没被锤头砸死,如今他娘的反倒成了个大好人儿了,哎,这世道,跟谁讲理儿去。

    崔大脑袋算是改过自新了,可自打那以后,冯瞎子终究再也没有来西乡赶集算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