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古城侠道 > 第六十三章 春游北海
    ();

    “献岁发,吾将行。春山茂,春日明。园中鸟,多嘉声。梅始发,柳始青。泛舟舻,齐棹惊。奏《采菱》,歌《鹿鸣》。风微起,波微生。弦亦发,酒亦倾。入莲池,折桂枝。芳袖动,芬叶披。两相思,两不知。”这是南北朝诗人,鲍照的《春日行》,是一首三言乐府诗。写尽春天青年男女郊游嬉戏的情景

    这首诗的前八句写春游之乐。诗人将出发春游,眼见百草绿缛争茂,万木欣荣葳蕤,千山万岭都披上了青春的绿装。光明灿烂的春晖,洒满绿色大地,焕然成彩,暖气融融。园林中到处莺声燕语,鸣声清脆,仿佛一曲曲悦耳动听的春歌。红梅在春风中第一个竞先怒放,向人间报告春的信息。含烟惹雾的杨柳枝条,已纷纷插出嫩芽,渐渐由黄转青。春天带来的一切,都那样新鲜明丽,生意盎然。

    接下去的八句再写水游之乐。春游的人们来到烟波浩渺的水上,荡起了龙舟画舫;他们整齐地举起桨片,使劲地划呀划呀;船儿飞快地在水上滑行,水鸟被惊得扑翅飞向两岸。人们不禁心旷神怡,逸兴遄飞,在船上奏起了江南的《采菱曲》,音调流转柔婉;时而又唱起古老的《鹿鸣》歌,情韵和雅古朴。和煦的春风吹皱了一池春水,泛起层层涟漪;大家在弦歌声中频频举杯祝酒,尽情痛饮。“入莲”四句则侧重写女子的水游之乐:她们荡开双桨,时而没入一片荷叶田田的池中,时而又傍岸攀折那尚未开的桂枝。随着她们透着香气的罗袖频频挥动,船儿便轻快地前进,那些芬芳的水草叶子纷纷地向两边倒伏让路。

    最后两句写春游中的青年男女彼此产生了爱慕相思之情,这是一种隐秘微妙的心理状态:两方都钟情于对方,又都不知道对方同时也在相思之中。当然,双方情根既已萌发,早晚必将破土而出;两颗内在炽热而外表封闭的心,早晚也将互相撞击、彼此交流:或明媒提亲,或幽期密约,或大胆私奔。这些往后的行动和结果,留下了丰富的悬念和想象的余地,即“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此诗结尾的妙处,即在于此。

    古往今来,春游冠得许多雅称,古称为游春、踏青、寻春和探春。许多古代文献都记载春游习俗的生动景象。如《论语》载:“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记述了孔子春日里带着学生到郊外踏青春游之事。以后这种春游习俗,历代相沿不衰,特别到了唐宋,更是盛行。“三月三日气象新,长安水边多丽人。”杜甫描绘的就是唐代人们春游的盛况。古人好春游,今人也不例外。

    明怀和同学们来到了北海公园,这是学校组织的一次春游活动。因为之前小文的事情,学校鉴于同学们学习和因此时间的压力太大,需要放松一下。春季郊野,万木吐翠,芳草茵茵,百鸟争鸣,阳光和熙,空气清新,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环境中,能使人心胸开阔,疲劳消除,精神振奋。

    明怀带着胡暮雪一早就骑着车子来到了北海公园,后面还跟着不厌其烦,乐于助人的陆浩斌。陆浩斌背了一个双肩背,带了两大饭盒水果,还有面包、香肠的吃食。为明怀和胡暮雪保驾护航,一会儿骑行在左边,一会儿又绕到了他们右边,一会儿紧蹬几步超过去,一会儿又落后于他们。

    他们骑行了一会儿,便来到了北海公园北门,与同学和老师回合之后,就进到北海公园中了。对于这次春游,老师管理的并不十分严格,对学生们再三嘱咐完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同学们进到园中之后,就三五成群的各玩各的去了。原本是上课的时间,却来到公园里春游,同学们自然高兴。

    北海公园位于古城中心区,与五刹海、西海合称三海。而北海公园,全园以北海为中心,面积约七十多公顷,水面占五百多市亩,陆地占四百多市亩。这里原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一九二五年开放为公园,是中国保留下来的最悠久最完整的皇家园林。北海景点众多,有琼岛春阴、九龙壁、白塔、永安桥、引胜亭、普安殿、藏传喇嘛塔、阅古楼、静心斋、天王殿等等。每到春秋两季,游人如织,穿梭往来,那北海之上,更是游船密布,穿桥过海,好不热闹。

    北海公园内到处都是富丽堂皇的景观,从古至今,各朝皇帝无不憧憬长生不老,因此皇家园林中自然少不了一池三山的象征景物,皇家在园林营建时追求东海三仙山的格局,以湖泊喻东海。北海公园也不例外,一池为太液池,琼华岛如“蓬莱”,团城为“瀛洲”,中海犀山台似“方丈”,不愧为是古城中风景最优美的“三海”之首。而那太液池中的琼华岛最是吸引游人踏足,岛上筑有永安寺,建于清顺治年间,原名白塔寺,乾隆时期改为永安寺。该寺依山就势而筑,共分三进三上殿宇,前殿名为“殿”,殿前左右设有钟、鼓亭,殿内供释迦牟尼佛像。中殿“正觉殿”、上殿“普安殿”,原为喇嘛诵经之所,帝后在园内游乐时常来此烧香拜佛。该寺殿宇、佛像均被修饰一新,引人入胜。

    而琼华岛向南延伸的永安桥,建于十三世纪时期的元代初年,是一座以雅洁、精巧取胜的连拱大石桥,起着连接与烘托琼岛的重要作用。在桥的南北两端,各竖彩绘牌坊一座,名为“积翠”和“堆云”,故又有“堆云积翠桥”的嘉名。牌坊前还各设有一对石狮子,对称呼应,相映成趣。桥面和雕栏均修饰一新,在碧水、蓝天和巍峨白塔的映衬下,更是蔚为壮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