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武林幻传 > 第十七章 日月年历 渭南之村
    ();

    将一条烤熟的鱼扔给肥猫一条,它好像还知道这会的鱼烫,用爪子不停的扒拉着地上的鱼,等了一会才开始吃。

    刘迁将手中的鱼吃干净后,对着它讲:“你吃了我的一条鱼,那一会兔子你也只能吃半只,懂吗?”

    “喵、喵喵、喵、”

    不同意?你还会生气?

    肥猫一听他要分兔子,立即龇牙咧嘴,对着刘迁呜呜的叫着。

    直到刘迁亮出了手中的匕首,它才跑着,从新窜进了黑暗中。

    不一会,这肥猫又叼过来一只还没死透的兔子。

    “喵、喵、喵喵、”

    这是我的,那只是你的?

    “喵”

    你还真是成精了,居然一点都不客气。

    看在你大晚上的还出去抓猎物回来,我就大方一次同意你的要求了。不过明天要是还想吃烤兔子,就带两只过来,懂么?

    “喵”

    刘迁将差不多半熟的兔子扔给它,重新将刚抓的兔子烤上。

    等一回头发现那死猫又不在了,真是把我当你厨子了。

    刘迁无语的看着地上残留的兔骨,收拾了一下,开始了今晚的修炼。

    天亮后刘迁演练了一番招式活动筋骨,再次踏上了前进的道路。

    不知不觉又到了中午,刘迁看远处升起了数道炊烟,看来前方有个村子,终于能换下口味了,吃不到炒菜吃野菜也不错。

    刘迁将丹田内力沿着几道偏僻的经脉运行后,身上顿时一轻,脚下步伐变换,不一会就赶到了炊烟升起的小村子。

    临近村庄时第一眼看到的是一望无际的田野,绿油油的的玉米苗在风中摇曳,呈现出一副生机勃勃的景象。

    这一切与日月皇朝的历代长寿皇帝有关,没有平凡的皇位更替,使得这个时代空前的安宁。

    刘迁曾经在前世了解过一点日月皇朝的历史,这是有名的长寿帝国。

    传奇国师刘伯温应该给日月皇朝的皇帝留下了什么秘药,导致日月皇朝只要上位的皇帝均在百岁之后才去世。

    长寿使得日月皇朝立太子不再是长子而是长孙或者重长孙。

    本朝开国之祖朱元璋在位时间极长,活了一百一十三岁。

    朱元璋死后传位与永乐帝朱棣,朱棣在位六十年,活一百二十八岁,寿终正寝。

    朱棣死后传位与天顺帝朱祁镇,朱祁镇在位三十一年,活八十因病驾崩,这位是日月皇朝唯一没满百岁去世的皇帝。

    朱祁镇死后传位弘治帝朱佑樘,朱佑樘在位三十四年,活一百零一岁,寿终正寝。

    朱佑樘死后传位给正德帝朱厚照,这是位极好武功的皇帝,本人不但是绝顶高手,而且在位期间扫清了日月皇朝周围的大小藩国。

    尤其是前朝得天下的蒙古一族,更是被赶到了大漠深处,再不敢踏出一步。

    其在位二十八年,虽然正统说法是因旧伤复发驾崩,但民间都认为正德帝并没有死亡。是为了专注突破的绝顶高手的境界,才不得已放弃皇位。

    因为他传位之时正值四十多岁的壮年。并不符合日月皇朝长寿皇帝的惯例。

    正德帝传位后没过多久就出现了他去世的说法,官方迅速为他谥号为武宗,葬入康陵。

    此后正德帝频繁出现在各个野史记载之中,是历史上最具盛名的皇帝之一。

    接替朱厚照皇位的是嘉靖帝朱厚傯,朱厚傯在位五十一年,活一百二十一岁,寿终正寝。

    朱厚傯死后传位与本朝皇帝万历帝朱翊钧,本朝至今已经历时二十四年。

    当今的天子虽然没什么大作为,但在位十多年来四海平静,虽然不是年年风调雨顺,但也没有什么大的灾害,确实让治下的民众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尤其是随着永乐帝派三保太监打通海路,连接周围的番邦,带回来好些高产的作物,如玉米,土豆,生,葵、烟草种种,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尤其是土豆玉米可以说是活人无数。

    据说葵派教主就是年幼之时遇到了一位种植葵的隐世高人,历经磨炼最终才得到了安身立命的绝学-葵点穴手。至此一发不可收拾,潜龙出渊,赤手空拳的打下了葵派这一大片家业。

    视线越过田野,可以看到一栋栋相隔不远的土房子。这村庄大概二十多户人家的样子,临近中午大人都回家生火做饭,只剩下三五个小孩在一颗茂密的柳树周围撒欢。

    看到刘迁过来,这几个小孩也不怕生,几个聚在了一起。

    其中年纪最大的小孩最先开口,用浓重的方言提问道:

    “你是谁?来额们这干啥呢”

    “小孩,你们谁带我去见村长,这一文钱就是谁的。”

    刘迁没回答他的话,而是从包袱中掏出了一枚铜钱,捏在指尖,在他们眼前晃了一下,收回了掌心之中。

    几个小孩在一文钱的诱惑下争先恐后的抢着回答,还是那个年纪最大的孩子仗着体壮力大,将其他小孩都推开。

    “额带你去,额家就在村长旁边住着。”

    这小孩拉着刘迁的衣服就往外走,哪还有刚才的警惕性。

    跟着小孩来到了一处明显比周围土房高级的砖瓦小院门前,这小孩也不敲门,直接拉着刘迁走进去。

    看到院中坐在阴凉处抽着旱烟的老汉他张口说道:

    “葛爷,他找你咧。”

    小孩说完就眼巴巴的看着刘迁的手,意思很明确。

    刘迁笑了笑将手中那一文钱扔给他,抬头对着已经起身的村长说道:

    “您就是村长把,我想在村中借宿一晚,并补充些干粮,这一两银子不知道够不够。”

    村长的接过银子用仅剩的几颗牙咬了一下,眉开眼笑的说道:

    “够咧,够咧,你娃放心住,多住几天也么事。”

    “和您打听个事,您这是什么地方。”

    刘迁一路向西走,凭感觉这里应该已经到了陕西地界,而且这些人说话也和佟掌柜有些相似。

    “额门这是李家村,离着渭南不远,小娃娃你这是要去哪啊?”

    村长想了想,回答道。

    “渭南啊!您这离着西安远不远?”刘迁又问。

    “听说得有两三百里地呐!小娃娃你这是要去西安?可使不得,这一路上不太平的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