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这就是我李白 > 第五百零一章 谁怜小垂手
    李白把孩子留在了齐家,和齐岳快马加鞭去了乡下。u菠Ψ萝Ψ小u说

    一路上,李白在想自己该如何补偿老夫人和指南兄的孩子。

    “我们快到了。”齐岳和李白到了乡下的田间阡陌道,慢慢地走着。

    “吴刺史走后,吴老夫人便用了家里的余钱买下了这些田地,雇了几个人去租种。”齐岳道,“我从未见过老夫人这般坚强有主意的女子,遇事果决,比一些男子还要强。”

    “我见过那位老夫人一面。”李白道,“当年只记得这位老夫人很是强势。”

    “是啊,吴刺史被这位老夫人心甘情愿管了一辈子。”齐岳道,“一个妾室都没纳过,所以也就只有吴指南一个孩子。若不然……”齐岳没有说下去。

    李白道:“若不然,也会有另一个孩子做盼头。”

    齐岳点点头道:“到了。你要做好准备,我觉得以老夫人的脾性,说不定要拿着拐杖打你出去。”

    “打便打吧。”李白道,“多打几下才好。”

    “说不定老夫人明事理。”齐岳带着李白走近一个小院落,通过篱笆,看见院子里养着一些鸡鸭,种着菜。

    “齐伯母!”齐岳还没进去就喊道。

    不久后,一个年轻人出来看见了篱笆外的齐岳,“是齐叔啊!”

    李白一看到那个年轻人,心头便颤了一下,脸上的棱角和吴指南是那么相似,眉眼却和琰姐姐一般。李白在他身上,只一眼便看到了吴指南和琰姐姐的影子。

    “这位是?”那个年轻人打开院门,看到李白,对齐岳问道。

    “吴念,这是李公子。”齐岳道,“论起来,你也该叫他一声叔父的。”

    吴指南的儿子看着李白,觉得有些莫名亲切,听到齐岳这么说,心中对李白的身份有了猜测,是那个人吗?

    “李公子。”吴念想了想,没有叫叔父,行了礼。

    “嗯。”李白点点头,心里有些复杂。

    “老夫人呢?”齐岳问道。

    “在屋里。”吴念道,“两位请进吧。”

    齐岳看了一眼脸色始终淡然的李白,点点头。

    “老夫人身体如何?”齐岳问道。

    “祖母身体还不错。”吴念笑道。

    “祖母,齐叔带了客人来了。”吴念一进屋子道。

    李白和齐岳进了屋子,看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坐在屋子里。老妇人看了李白的模样,身子颤了一下。

    “齐伯母,又来冒昧打扰您了。”齐岳道。

    “你来看我这个老婆子已是有心了。”吴老夫人笑道,“哪里打扰。”

    “齐伯母,您还认识这位吗?”齐岳问道。

    李白身子动动,行礼道:“太白,见过吴老夫人。”

    吴老夫人拄着拐杖,站了起来。

    “李家的小子吗?”吴老夫人试探地问道。

    “是李白。”李白点点头,再次行礼道。

    “真的是你。”吴老夫人有些失神,吴念听了李白承认自己的名字后,眼神变得复杂起来,有好奇,有怨恨……

    “白小子,你终于舍得回来了!”吴老夫人黯然道。

    没有想象中的一番怒骂,也没有埋怨,只是像个老母亲一般,终于盼到了孩子归来一样。

    “老夫人我……”李白道,“对不起。”李白弯下身子,深深地行了个礼。

    “孩子你起来。”吴老夫人道,“说说,你们出去以后,发生了什么?指南那孩子,什么时候走的?是不是你们刚出去没多久,指南那孩子就走了?”

    “老夫人,您知道?”李白道。

    “母子连心,我怎么不知道呢?”吴老夫人道,“指南那孩子的病我也知道,也撑不过多少时日了,你们走后没多久有一段时间,我一直梦见指南那孩子来找我。我就知道,也许指南走了。你详细给我说说,好不好?”

    李白点点头,把他和吴指南出蜀遇到了一切,都告诉了吴老夫人。

    “这怎么能怪你。”吴老夫人道,“本来指南也撑不过多少时日,临行前做了最后一件好事也好。”

    “若是我们不理会此事,我有把握让指南兄好好回去,再陪您们一段时日。”李白道。

    “唉。”吴老夫人长叹一声道,“你做的够好了啊。这些不能强求的。”

    “我知道指南兄是不想让你们知道他的死讯,给你们多留些念想。”李白道,“可是,吴刺史至死都不知道,指南兄的消息,还在盼望着他回来。”

    “总比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好。”吴老夫人黯然道,“若是指南的死讯真的传来了,说不定良人撑不到那个时候。只是,苦了琰姑娘那孩子。”

    旁边的吴念,听到说起自己的母亲,眼睛都要红了。

    “琰姐姐,怎么会这么想不开。”李白道。

    “我也没想到。”吴老夫人道,“她每日都要到望楼去看,期待着指南回来,那日他派人把念儿送回去后,没想到便一下子坠了下去。”

    “念儿,过来!”老夫人道。

    “叫叔叔。”吴老夫人道,“这是你父母生前最珍贵的朋友。”

    “我不叫。”吴念还是第一次顶撞祖母,“他害死了我父母!”

    “放肆!”吴老夫人身上带着威严,道,“你父母的死,怎么怪的了你叔叔身上!”

    “怎么不怪他,要不是他带父亲出去,祖父和母亲也不至于因为思念父亲而死。”吴念道。

    “人命天定!”吴老夫人拿着拐杖敲敲地面道,“若是没有你叔叔,你父亲早就死了,都没有你出来!”

    “我……”吴念无言以对了,若是没有李白,自己说不定都不能在这个人间。

    “不必逼孩子了。”李白赶忙道,“我这次来,想去拜祭一下吴刺史和琰姐姐。”

    “应该的。”吴老夫人道,“对了,指南葬在了云梦泽,我是不能去看看了,念儿,你还要跟着你叔叔去拜祭你父亲。”

    吴念是个执拗的孩子,只是把头偏过去不说话。

    李白道:“吴老夫人,琰姐姐临走前,可曾说了什么?”

    “她留下了几句诗。”吴老夫人道,“念儿,去拿来!”

    吴念还是很听这位祖母的话,走到里屋,去拿了几张纸来。

    “给。”吴念给李白递了过去。

    李白读了那几句诗,不禁泪目。

    那几句诗正是李白六岁时,在醉春阁第一次见到琰姐姐时,对的那首诗,琰姐姐往下接了最后一句。

    垂柳鸣黄鹂,关关若求友。春情不可耐,愁杀闺中妇。日暮登高楼,谁怜小垂手。

    “母亲临走前,还在读这首诗。”吴念低声道。

    李白接着看了另一首诗。

    昨日桃花飞,今朝梨花吐。春色能几时,那堪此愁绪。荡子游不归,春来泪如雨。

    “琰姑娘说,不愿意把容颜湮没在时光里,”吴老夫人道,“也许这才自杀的。”

    “琰姐姐啊。”李白叹了叹,只觉得心情憋闷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