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这就是我李白 > 第二百一十三章 黄鹤楼
    李白做好了饭菜,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在一起坐着吃饭。

    许厚延赞道“太白的手艺越发好了。”

    “有吗”李白笑道,“那您老就多吃点”

    长安灞下。

    一行远道而来的车马抵达此处,在此地戍卫的兵士拦住了他们。

    “来者何人”

    “某是安州都督马巨,奉圣上之命押送犯人进京。”马都督在高头大马上道。

    “马都督稍候,我向李将军请示一下。”

    马都督挥挥手,对后面道“就地驻扎”

    马都督骑着马走到关押李京之的囚车旁,道“李长史,这就要进京了,心中作何感想啊”

    “马都督还要落井下石”李京之冷哼道,“这般折辱一个将死之人,实非君子所为。”

    “呸”马都督道,“你算什么东西还要提君子”

    马都督道“你一向目中无人,心狭隘又善妒他人,临死之前还要装模作样你要不是招惹了李太白,也不至于落得如此下场”

    “我所犯之罪,与他李太白何干”李京之不屑道。

    “你不知道吧,你的罪状都是李太白的。”马都督笑道。

    李京之眯起眼道“不可能,他一介白衣,怎么可能知道我所作所为”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马都督道,“你就自认倒霉吧,惹了不该惹的人。”

    李京之心头升起一股强烈的后悔之意。

    “喏,李太白还托我给你一封信。”马都督从怀里掏出一封信给他。

    李京之接过去,拆开信封,有两张手稿,观其字迹,似乎不是同一时期所作。

    “白,嵚崎历落可笑人也,虽然,颇尝览千载,观百家,至于圣贤,相似撅众而遥观君侯,窃疑魏洽。便趋就敢沐芳负荆,请罪门下,倘免以训责,恤其愚蒙,如能伏剑结缨,谢君侯之德。”

    李京之看着那封书信的落款,期写着“正月十五”。李京之五味杂陈。

    他又看了另一封书信,上面很是简短。

    “长史落入今之田地,虽白之过也,亦有长史不义之罪。长史今入长安,白深表遗憾,唯有来年,于长史坟前,洒酒请罪矣。长史命难入长安。”

    李京之看到最后一句话,心头一跳,仰天长叹“悔不当初太白真机智如妖也”

    李京之话音刚落,一支羽箭猝然而至,径直进李京之咽喉,李京之脖颈血液溅出三尺,溘然倒下。

    “谁这么大胆,敢在天子脚下行凶。”马都督勃然大怒。

    周围寂静无声,风吹树动。

    马都督看着血泊中的李京之,骂骂咧咧道“白费了我刚才那些话真他娘的晦气”

    李京之死在长安外,马都督把李京之的尸体和吓得半死的蔡县尉交给永王,永王赐死了蔡县尉,李京之的死也被不了了之。

    马都督看着永王云淡风轻的样子,心里猜测行刺之人或许就是永王所派遣,也很明事理地没有多说什么。

    却说李白独自去了乘船去了江夏,孟浩然在渡口迎着他,两人多未见,彼此觉得恍若隔世,和原先相差不少。

    “太白成熟多了啊”孟浩然笑道,“倒不像个毛头小子,真有了做父亲的样子。”

    “浩然兄又嘲笑我了。”李白浅笑道,“你浩然兄也容光焕发,精神了许多。”

    孟浩然爽朗笑道“哈哈太白你有所不知,我算是遇到了贵人了。”

    “什么贵人”李白问道。

    “来来,我们找个酒楼叙叙话,我跟你好好说说。”孟浩然道。

    “太白你可听说过黄鹤楼”孟浩然笑问。

    “自然听过。”李白点点头道,“说起来,我来了这江夏两三次了,还从未去过黄鹤楼呢。”

    “走,咱们去看看”孟浩然提议道。

    李白欣然同意。

    两人来到一处,冲决巴山群峰,接纳潇湘云水。长江与汉水汇聚之地,东南丘陵起伏于平野之间,黄鹤楼就屹立山巅。

    “从远处观望,这黄鹤楼就很是不凡”李白看着香烟袅袅的黄鹤楼耸立在山头,看着平野上江水静静流淌着,真让人有心旷神怡之感。

    “再上去看看。”孟浩然笑道,“上面的景色更加令人惊叹。”

    两人登上山石阶梯,一步一步朝圣般地登上去。

    “传说这黄鹤楼有仙人乘着仙鹤在此驻足,故称为了黄鹤楼。”孟浩然道。

    “这个我知道。”李白道,“我在至少三处地方看过这个传说。一是在南齐书州郡志上,说是仙人黄子安;二是在一本图经上看的,说是蜀人费祎;三却是在报应录上,只说是一位仙人并未说姓名,但这个传说最有意思。”

    “说来看看。”孟浩然来了兴趣笑道。

    “传说有个姓辛的酒店老板,一他的店里来了个穿着破烂的大汉,大汉向他讨酒喝,这个姓辛的老板不因为他穿着破烂而瞧不起他,反而给了他一大碗酒。”

    孟浩然笑道“这大汉应该就是那仙人了。”

    “没错。”李白点头道,“这个大汉每天都来,如此半年,辛老板没有丝毫懈怠,始终请这位大汉喝酒。”

    “后来那大汉对辛老板说,他欠了辛老板许多酒钱,他无以为报,他就在酒楼的墙壁上用橘子皮画了一只黄色的鹤。接着打着拍子,这只黄鹤竟然活了过来,翩翩起舞。众人听了这件事,纷纷来这酒楼看这只神鹤。”李白道,“十年之后,辛老板因为这只黄鹤赚了不少钱,一天这个大汉又来了,辛老板刚想要感谢他,大汉微微一笑,拿出一只笛子一吹,这只黄鹤从墙壁上飞了下来,大汉乘上这只黄鹤飞走了。”

    李白和孟浩然登上了黄鹤楼,映入眼帘的就是黄鹤楼随处可见的栩栩如生的黄鹤。

    “辛老板为了感谢这位仙人,于是乎就在这儿建了一座黄鹤楼。”李白道。

    “传说未可信。”孟浩然道,“但是如果人人都像这位辛老板一样能摒弃贫富贵jiàn)之别就好了。”

    “是啊。”李白笑着点点头。

    “其实这座楼只是东吴为了军事所建罢了。”李白摸着红漆雕花的柱子叹道。

    “但也成了无数文人墨士争相展示才的好地方。”孟浩然道,“来进来,看看这些古人题的诗,不乏大家之作。”

    “我听说最有名的便是崔颢的黄鹤楼了。”李白道,“无数传唱呢。”

    “因为这首诗最有真实感。”孟浩然道,“只有注入真的诗,才是好诗。”

    李白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这首诗并不协律,但格调深远。”孟浩然带着李白走到崔颢题诗之处。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李白看着远处晃晃流动,没入天际的长江叹道“这首诗和这长江一般流传千古”

    本章完<b>章节内容正在努力恢复中,请稍后再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