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读书网 > 忘夫所以 > 第四十二章 师父的拳拳爱徒之心
    景阳在浮云楼里做了回“采花大盗”,这一试,觉得自己这三年来手艺还不曾退步,由此骄傲起来,心里很是快活。袖子里兜着那赃物,景阳面不改色地在钟楼下茶坊里喝了一壶茶,听了会说书。

    “各位看官,您知最近有什么顶热闹的传闻?”那说书的一拍惊堂木,圆溜溜的小眼睛闪着精光扫视了一圈茶客,“咱们许国开国十五年,天下太平,可前些个月,发生了件了不得的大事。”

    众人敛声屏气全神倾听,景阳翘着腿,抓了一把瓜子嗑得不亦乐乎。

    “泰山地震,天地晦暗,鬼神纷乱啊。众位知道是什么道理?泰山,自古就表预皇权,今上龙体安康,于是这地震便应验在这皇嗣上头——今上如今只有一位皇子,从前还扣在卫国为质,皇子已是弱冠之年却还漂泊在外,上天自然有所警示。”

    众人闻言在下头便议论开了:

    “我有房亲戚就在泰山脚下,差点没命,说得那个邪乎哟。”

    “咱们堂堂陛下的独子竟一直在卫国,这算什么事啊!”

    “听说现下这位皇子已经回到都城来了,真是上天保佑。”

    “哎,我可听说,这位殿下被誉为圣之清者,人称孤竹君。”

    “哎,这位客官说得不错,这殿下正是被称作孤竹君,据说是文达古今,武冠三军的贤才啊……”说书人接着那人的话茬便接着娓娓道来。

    “老伯不是说那孤竹君一直在卫国为质,方才回国,怎么又将他有如此文武才能都知道了?怕不是道听途说?何况,大庭广众之下妄论皇家恐怕不妥吧?老伯还是慎言吧。”景阳起身,拍了拍白衫上沾染的瓜子壳,这老爷子跟师父一样说话一样不着边际,泰山地震是能随便议论的么?

    那说书的老爷子被这话堵得涨红了脸,却也说不出什么来,只能眼睁睁看着景阳潇潇洒洒地走出了茶坊。

    “哎,这白衣公子是哪家的啊?”

    “我知道,我知道,他呀,就是那回阳堂的坐堂大夫景阳。”

    “他就是那个千金一诊的景大夫啊,难怪难怪……”

    众人就着景阳这个话题又热火朝天地议论起来了,把个说书先生晾在一旁无话可说。

    回到回阳堂,景阳将顺手牵来的花扔给了站在柜台后头打算盘的丹酒。

    丹酒正专心打算盘呢,被这突然掉到眼前的大花朵吓了一跳,抬头问,“少主,这是什么呀?”

    “我也不清楚,从没见过,大概是个稀罕物。”景阳抖了抖袖子,居然还有没抖下来的瓜子皮,那方才走在大街上岂不是怪丢人的。看丹酒捧着那花无所适从,景阳接着说,“你把那里头种子弄出来种种试试,好好料理别弄死了啊。”

    “弄死谁啊?要不要为师帮忙啊?”老头子不知又从哪鬼混回来,这一回来就没个正行,一连消失了这么许多时间,连带着青酒一起也不见了踪影。

    “师父你这些日子又上哪快活去了啊?”景阳看着这兴冲冲进门来的一老一小,脸上和心里都一阵发苦,这老头子走的时候可是几乎带走了她辛辛苦苦赚的所有财产,只给她留下个柴米油盐的活命钱,这下子回来四手空空乐呵呵回来,好歹给她带个特产啊。

    “哎我说徒弟,怎么一副死了师父的表情,青酒啊,你下去洗洗澡换身衣服,丹酒啊,算盘别打了,陪青酒洗洗去。”文松子拿拂尘掸了掸自己周身,顺便又把青酒和丹酒两人支了出去。

    “师父,你也是过了不惑的人了,说话也该稳重些,什么叫丹酒陪青酒去洗洗,这像什么话……”景阳一边给师父倒茶一边怀着恨师父不成钢的郁卒心情苦口婆心地劝道。

    “不必在乎这些小节嘛,年纪轻轻整天念叨着稳重稳重,整日的就知道教训为师,到底谁才是师父?”文松子饮了口茶,腆着老脸嬉笑着。

    “罢了罢了,您老乐意怎么就怎么吧,我今日去浮云楼遇见韦衡了,他身上确实不曾带着璇玉,大约下次还是需要去咸山王府里找找。”景阳无视师父的笑,自己啜了口茶。

    “不不不,这倒不用了。”文松子盯着景阳又笑了一阵,这才慢腾腾地从怀里掏出一块掌心大的玉牌,在景阳面前晃了晃,自个眼睛里闪着晶晶的光,“喏,新鲜热乎的璇玉。”

    景阳几乎感动得要热泪盈眶了,天哪,这是她的师父吗?这真的是她的师父吗?该不会这些日子被人给调包了吧?

    正当景阳要扯师父胡子以辨真假的时候,师父又开始油腔滑调起来,“师父这一趟大老远地跑去了卫国,腿都跑细了,费了好大的劲才弄回来这玉,徒儿你这是什么反应?难道不该跪下抱住为师的腿,痛哭流涕说‘师父你老太辛苦了’吗?”

    景阳立刻回过神来,没调包,这绝对是真的。腹诽了一阵,景阳便又冷静分析起来,“你不是说那什么郡主将玉送给了韦衡吗?”

    “是啊。可此次观礼,韦玉均他到了卫国,便又将玉还给了他堂妹。”

    “那师父你又如何能从那郡主手中得到这玉呢?”景阳狐疑地看着师父,老头子该不会偷人家的吧?难怪景阳她手痒,鬼使神差地就把浮云楼里的花给偷回来了,真是为老不尊,教坏子孙,罪过罪过。

    “想什么呢?为师如此正派的人自然是取之有道了。”文松子一看景阳的神情便知她想偏了,伸手给了她一个暴栗,“那郡主是卫国慎王的侧妃,而慎王新娶的那位正妃新婚之夜被人追击,身受重伤,因为伤在头部,便一直昏迷不醒。为师好歹也是一代圣手,顺手就救了回来,那慎王自然就有求必应了。”

    “可那郡主竟肯交出自家宝贝来救正妃么?”景阳揉了揉头,心想这老头子还真下死手,手劲还挺大。

    “反正也是死物,无情之物,还不如交给老夫,也好六根清净。”文松子闭眼缓缓道,这句话却如禅语,让景阳全不明白。

    “可,如今璇玉到手了,这寒玉散的毒又该如何解呢?”景阳一说起寒玉散便周身发冷,她和师父在许国开着回阳堂却不正经营业到底都是因为她身中这寒玉散的毒。不得不说,不知是哪位先辈创的这门毒药,真是古怪霸道,饶是景阳深受其害,也不由得要为这医药界的重大发明鼓掌。从她记事起,师父就教她医术、武艺,带着她走遍了天下,只为寻找这寒玉散的解药。中了寒玉散的人,体质变得寒凉异常,记忆也随之受损,待到经络心脉全被寒气侵入,那基本上就可以收拾收拾准备与世长辞了。十几年来,每每毒发,都是师父在身边以铁心参为她暂时驱除寒毒,只是毕竟治标不治本,一年年下来,毒发时的症状越来越严重,景阳也觉出自己命不久矣了。

    幼时她曾经问师父,“为什么我会中毒啊?”

    师父歪着头想了一阵,然后很认真地告诉她,“因为你命不好啊。”

    小景阳大哭,师父赶紧摸摸她的头安慰,“师父给你找到璇玉就好了,不哭不哭,应该找到就有救了吧……”

    景阳哭得更大声了……

    景阳晃了晃脑袋,怎么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却记得如此清楚?

    “为师觉得,大概,应该,服下去吧。”文松子捻了捻胡子,语气极为不确定,“小青小丹,来把这个玉磨点粉下来给少主炖萝卜汤喝。”

    景阳:“……”人家在洗澡呢。

    青酒、丹酒:“……”

    景阳喝下璇玉粉冲的铁心参汤后便登时感到一阵腹热难耐,随后在茅厕蹲了许多时辰,在即将腿软昏厥之前,她决定还是直接毒发身亡好了,冷死总比拉肚子拉死好,人生几十载,早死晚死都要死,关键是留给后世怎样一个形象——身重奇毒,艰难抗争,最终还是不治身亡的一代圣手的形象,无论如何,都好过栽在自家师父手里拉肚子至死的傻徒弟形象要好得多。

    ------题外话------

    历史上,魏晋时期流行服食丹药,其中有一种叫寒石散的,也就是大家经常在文学作品里看到的五石散。小姜在这里换了个字,变成寒玉散,使用后的症状与寒石散的相反,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了解一下~

    还有,咱们的女主这么可(逗)爱(比),都要归功于如此可爱的师父吧~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